第1371章 張過的應對

“該進則進,該退則退。有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張榮饒有意味地看了看李寶,淡淡地道:“有些時候靜下心來,看看青年俊傑承繼我等志向,馳騁海疆、劈波斬浪,不也是挺好嗎?”

“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咱們的年齡,也不適宜遠涉重洋了!”李寶不能否認自己年過六旬,是該讓後輩上位,只是李長昇、張過鋒芒畢露,讓他心下不喜。

“好了,此戰過了,是咱們做甘泉之飲時了。”

卻說,李長昇縱馬穿過城中大道,馳到大海邊上,跳下馬來凝望浩浩大海。

張過也下馬來到他的身邊,就在海岸一塊礁石上坐下,任由陣陣浪濤濺起的水花試了衣衫,卻笑眯眯地道:“再有氣又能怎樣,制帥並沒有出格,你我身爲侍衛水軍統兵大將,自然要服從帥司節制。”

“你不是很想登陸開城,一展神威嗎?”李長昇瞪了眼張過,卻見這廝滿臉的不在乎,氣就不打一處來。

“還不明白?”張過滿臉的譏笑,語氣分明是譏諷。

“如此,侍衛水軍將成爲馬步軍附庸,你也願意看到?”李長昇恨恨地道。

如果,王秀在場的話就會發現,軍種之爭已經到了水火不容地步,李長昇、張過等傑出人物,早就看出了端倪,哪裡是內部戰略分歧,那就是衙門之間的火併。

如今,侍衛馬步軍再加上車兵,逐步地進行混編,技術裝備的不斷增多,兵種相互配合不斷加深,馬步軍的隔閡逐漸消失,隱隱有陸上大軍的影子。

侍衛水軍在南海建功立業,爲國人獲取極大的財富,卻不想能看入人們眼中的,都是西北征戰還有收復故土,至少都是佔據大義的頂端,而不是萬里海疆的土酋。

在士人甚至百姓眼中,侍衛水軍取得了不世功勳,只是大宋行朝依舊立足農桑兼顧工商,對北方蠻族的恐懼,要遠遠大於南方的憂患,也就是陸先海後的根本原因。

張過眉頭一挑,淡淡地道:“山長讓侍衛水軍**北侍軍外,未嘗沒有海路平衡的考慮,只是那些老將大多馬步軍出身,爲了自己最後一戰,纔要犧牲我們的最好的機會。”

“當然,制帥敢這樣做,也是有恃無恐的,山長對高麗的是無不可,是這些老將們的依仗。”

“哎,先生爲何不重視高麗,反倒是對倭國斤斤計較,實在搞不明白。”李長昇長長嘆了口氣。

張過揉了揉鼻子,要說東北海域的兩國,王秀重視倭國是應當,那也得先征服高麗,然後以此爲跳板才行,別看吳宣這小子蹦躂的歡,那也是大宋海船支撐。

這都是廟算,還輪不到他去操心,道:“山長做事,豈能是你我能揣測?別的且不說,有制帥壓陣就別想其它。”

李長昇沉默良久,他也是久經沙場的大將,這點適應性還是有的,沉聲道:“你有何良策?”

“笑話,你是北方船隊都統制,問我作甚?”張過翻個白眼,很爺們地把球踢回去。

李長昇差點被噎死,不由地狠狠瞪了眼張過,沉聲道:“不要客氣,無論是燕山還是高麗,最終決戰還要靠虎翼軍,你這廝有幾分本事,先說說看。”

有幾分本事?張過差點掉到海里,咬牙道:“都參早就籌謀多年,怎又問我起來?”

“要是不然,請先生能舉薦,讓你當副都參也成。”李長昇難得地笑了,好多年沒有打趣了。

“不跟你扯了,你認爲以虎翼兩個軍,就算虜人主力南下,能有把握能夠拿下燕山府路?”張過笑臉戛然而止道。

李長昇一怔,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說,兩個軍不足兩萬人,就算人家的主力南下,你面對堅城又沒能怎樣?不外乎牽制對方主力,支援北上的馬步軍,說白了還是配角。

“侍衛水軍首要職事是控水道、斷交通,護商隊、投送兵力,正是以海制陸精髓。南海各國國小民寡,城低壕淺、軍力不強,水道四通八達,虎翼軍各部能、伺敵弱處、雷霆一擊,往往事半功倍。”張過有幾分懶散,侃侃而談道。

“燕山四周被虜人經營多年,就算主力南下,也能留下不少精銳作爲萬一。我軍不過萬餘人,也不可能攜帶多少鄉軍,一切都要靠隨軍攜帶,恐怕不可能長久堅持。

“除非,我們佔據牢靠的登陸場,建立強大的防禦陣地,才能通過海船,把人力物力源源不斷運氣。只是,在燕山東部登陸,不過是正面大軍側翼,不可能得到源源不斷的增援,他們只需要拒城堅守,派輕騎不斷騷擾,我軍必不能支撐。”

“可惜制帥不會考慮,他必然要投入人力物力,哪怕困守一隅也在所不惜。”李長昇恨恨地道,他深知這些宿將的保守,也只有經常南征的上官謙,可以理解他們。

“那是當然,這些宿將心願是光復薊北,卻不知山長志向遠大。”張過狠狠地排畸海水,道:“要把兵力用在高麗,可以用高麗兵作爲支撐,外島爲依託,組成數萬大軍北上,完全可以對虜人腹地致命一擊,爲何制帥看不到。”

“實在不行,在燕山斷不可丟面子。”李長昇也是無力迴天,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也不是不能打。”張過自言自語來了句。

“哦,改之有良策,快快說來聽聽。”李長昇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目光熱切地注視這張過。

“還是呈報都參妥當。”張過搖了搖頭道。

“不用,你我兩大都統制合議,可以直接呈報制帥。”李長昇也是沒有辦法。

“這只是備選的方案,我們的策劃並不一定失敗。”張過若有所思地道。

“哦,你的意思是?”李長昇也不是傻瓜,聯想到高麗使團的來回,似乎眼前一亮。

“不好說,做好兩手準備,登陸地點的改變,會造成地位的不同,我們絕不打下手,至少要舉足輕重。”張過撇撇嘴不置可否地道。

本書來自

第376章 海闊天空3第858章 無題第59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7第547章 謀劃杭州3第1299章 血色驕陽之猛攻第1161章 中秋之變10第270章 利益是永恆的第272章 小歇片刻第816章 家國辯論第276章 利國父老的再次敬意第957章 黨家兄弟第1436章 坦白第1554章 以身爲餌第1144章 南北的改良競爭第816章 家國辯論第1540章 各有算計第1227章 開發琉求第226章 利國風雲6第1663章 王家代趙第206章 回鄉3第39章 女兒心思第58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2第1043章 戰鬥第825章 王家內眷齊聚第13章 雪上加霜第1385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4第940章 党項貴族的矛盾第681章 兩銀法2第938章 目標,戰馬第956章 給你看機密又如何?第458章 南遷11第375章 海闊天空2第1456章 王秀對趙家底蘊的打擊第1660章 天子的疑慮第1158章 中秋之變7第1130章 搏一搏第1492章 接納第636章 無可奈何第1426章 禍起江寧之有點亂第1145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1第350章 東京保衛戰39第49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5第1676章 進退兩難第1003章 機速使臣的縱橫第752章 國策不可率意1第461章 王門九子1第652章 獵殺第1219章 王門子弟的面對面衝突第228章 利國風雲8第45章 有琴莫言的心2第1602章 決戰之右翼的反擊第1659章 該回去了第436章 拿下第1401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5第52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4第952章 朱璉的無奈第397章 小人得志第484章 胡風又起第1009章 江雲的翻雲覆雨第671章 宗姬迴歸的反應第48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5第125章 集英殿唱名第766章 王秀的勢第981章 夏廷的爭鬥第164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第1541章 捅刀子第944章 做好準備第121章 太子聘婦第378章 黃昏前的明白人第144章 羣魔亂舞第448章 南遷1第1021章 王秀的主張第1579章 張啓元的孤寂第415章 決死攻城第937章 決勝南海3第1487章 學院派分裂端倪第51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2第58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7第320章 東京保衛戰9第2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4第727章 對歐陽澈的大用第4章 什麼叫聖潔第859章 兩銀法順利試行第723章 博望軍保衛戰第1263章 血色驕陽之矛盾第1527章 挑唆第934章 大宋行朝的進取第811章 朱璉的思量第1230章 真是爲難第1336章 易縣開國候第1129章 時不我待第360章 東京保衛戰49第1313章 血色驕陽之最後的堅持第322章 東京保衛戰11第52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2第677章 女真之亂2第246章 談判2第1546章 壓力第538章 王秀的宏圖大志第844章 總大綱寬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