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岳飛的打算

當然,作爲天下執天下報業牛耳的東南新聞、江寧日報不甘落後,僅僅七天左右,江寧、杭州、蘇州等大鎮,就刊發了新聞,時效性是落後了,卻也是沒辦法的,通信手段不行,不想後世打個電話發個傳真,還能發展到直接電郵,現今你總不能飛回去。

不過,東南新聞、江寧日報做的很不錯了,至少他們有實力派駐錄事,通過自己的專用快船和快馬,也能把最新的消息傳遞回來,竟然不比鋪遞慢多少。

嘹望筒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多方打聽才知道,竟然又是鐘山書院的傑作,大家也就不奇怪了。

只是,這可是新巧玩意,竟然能拉近物體距離,還能看得非常清楚,市井生竟有把嘹望筒說的神乎其神,好事者甚至傳言上天遁地都逃不過照射,那是天上的仙神賜予的神兵利器,專門用來對付北方虜人的,最終結論是王相公從天上帶來的法子,是仙真靈寶的複製品。

既然那麼名貴,身家鉅萬的人可就動心了,誰不想搞一臺過來玩玩,最起碼是身份的象徵。

可惜,這玩意還不能量產,做起來頗爲繁瑣,目前僅裝備到軍主,部分上旅鎮主也有,禁軍將校眼巴巴瞪着,還能輪到那些權貴,這可都是編了號的,少一個要拿人問罪,你就是再有錢,也得等到滿足禁軍需求後再說。

根據某些消息靈通人士傳,侍衛水軍倒是備了不少,至少六帆之上戰船統制官都有,就是說裝備到營一級戰船,這就是親兒子和乾兒子的區別,據說軍中意見很大。

王秀聽到開封市面上傳言,也就不置可否,笑道:“這些人很無聊,一場閱兵而已。”

說實在的,寧朔軍是二流部隊,是留守的一支禁軍,他也就是爲了鼓舞士民,才搞了次閱兵,真正的精銳部隊都在前方,卻不想小小的嘹望筒,引發了爭論。

虞允文眉頭一跳,笑道:“還別說,大人的嘹望筒,可真是巧奪天工。”

“原理很簡單,老祖宗早就知道的道理,無非是焦點焦距,還有高質量的鏡片。”王秀不可置否地道。

宗良不免有幾分鄙視,玩味地道:“這些市井小民,竟然把嘹望筒說的神乎其神,彷彿他們見到一般,卻不知製作艱難,還怪罪先生偏私侍衛水軍。”

“如今,流言蜚語是不少,生民還是喜好談論朝廷事。”對民間的好奇,王秀報以寬容態度,有好奇心纔會有研究,至於說他偏向侍衛水軍,也算是大差不離,嘹望筒也是侍衛水軍投入錢財研製,自然是優先給人家,總不能人家出錢,讓侍衛馬步軍先來,那今後誰還願從軍費中拿錢出來。

“大人,民間傳聞固然有利朝廷,只是打探消息者不擇手段,賄賂吏士偷窺,萬一有虜人探子,反而不美。”

“事無十全十美,只是各小報的人還要約束,戰場上不聽軍令,造成亂子不好收拾,有了死傷大家都不好看。”

宗良和虞允文深以爲然,那些穿上鐵甲就體力不支的人,在戰場上能幹什麼,搞不好還給將校添亂子,還是大嘴巴叉子,萬一要胡言亂語,博取人們眼球,該如何是好?

王秀首次同意小報記事隨軍,既然要打真正屬於自己的戰爭,那就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讓小報派員跟隨大軍征戰,隨時瞭解軍情,不斷向後方傳送新聞,也是某種創舉,比朝廷公佈戰報更加可信,能讓人們去接受。

當然,並非是任意發送的新聞,應該說是隨軍記者制度,是的政治導向,也是他某種信息傳播的嘗試。隨着信息的傳送,也增加輿論意識,一旦這種意識生根發芽,對於整個社會的進步是催化,也是一種無形的助力。

所以,他讓新聞最大限度地發展壯大,讓輿論意識深深紮根人們心中,然後再由朝廷操控引導輿論,就算對戰事不利的報道也無所謂,反而會增加新聞的可信度,增加是人們的信心。

正說話,更戍官進來稟報,岳飛前來請見,王秀結束談話讓虞允文迎接。

岳飛快步進來,就拱手道:“末將前來,是向相公請命。”

“太尉請坐,上茶。”王秀心下一動,態度也熱情許多。

岳飛坐下掃了眼宗良、虞允文,才沉聲道:“虜人在博州戰敗,大名在我兵鋒下,他們絕不會甘心,爲策完全,末將請命前往博州。”

王秀有些預料,卻仍舊差異不已,就不要說宗良、虞允文了,要知道岳飛的權力很強,早就瞄準北侍軍都指揮。

要是去了博州,恐怕是無心爭北帥,讓宗良和虞允文有些不解,太不符合岳飛的性格,更不遵循高就的人性。

“真想好了?”王秀明白岳飛放棄,看來他的分析勸誡有了作用,只是岳飛還有幾分眼光,知道搶佔先機,東部可是兩大行營,就算第十一行營發動,也無法取代這支重兵的地位,能得到第一、二行營,也就佔據了主要功勳。

岳飛鄭重點地頷首,最終是要決戰的,應該說是三大行營爲主力的決戰,誰要是掌握東部兩大行營,誰就會有最後的決戰指揮權。至於河東的第四行營,那純粹就是側翼的進攻,不一定會進入決戰戰場,根本不用擔心別人爭奪指揮權。

他要是直接拿下兩個行營,韓世忠必然會節制河東方面,到時候就無力和他爭奪。

“兩大行營,彙集北侍軍精華,太尉還要謹慎用兵。”他沒有任何考慮,直接就答應下來。

岳飛見王秀同意,也是大爲欣喜,這些天他也想明白了,北侍軍實際成了三個戰區,王秀就沒有打算設置都指揮,這都是他的幕僚黃縱、王處仁所看出。

當時,他是勃然大怒,說王秀壟斷兵權,定要去據理力爭,卻被王處仁勸住。

王處仁認爲,王秀藉着王彥告病,就勢空置都指揮,就要宣撫處置司掌握實權,自己親手去完成北伐大業,相當於打了軍制的插邊球。

第1319章 鍾離睿的心思第1526章 逆謀篡位第1299章 血色驕陽之猛攻第1546章 壓力第116章 三遇趙楷第1239章 王家婦人的懲罰第966章 不好的兆頭第57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3第347章 東京保衛戰36第2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5第1286章 血色驕陽之危機第1143章 藩屬就要認命第866章 面對女真人的訛詐第102章 有琴莫言的另一面第409章 秦獻容的決然第86章 對未來的規劃第1402章 禍起江寧之有驚無險第1264章 血色驕陽之突發第1596章 決戰之右翼第780章 終於暴露了第531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2第234章 利國風雲14第472章 波瀾又起5第1259章 賀氏第450章 南遷3第624章 北方的局勢1第382章 轉折時刻2第716章 書院的發展第49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6第179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第1058章 禁軍的矛盾第1623章 決戰之斬殺合魯索第829章 薄章第398章 陷落敵手第1679章 兵行險招第1431章 不要得罪女人第1569章 生民和邊事同重第1456章 王秀對趙家底蘊的打擊第798章 殿對第1604章 決戰之第一天第1313章 血色驕陽之最後的堅持第1328章 北侍軍都指揮爭端第1675章 天子的態度第51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2第58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9第883章 西北戰事的開端第850章 西征的廷議第51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4第1347章 國事家事第790章 王家人的擔憂第27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112章 張俊的善緣第714章 營救撻懶4第1371章 張過的應對第50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8第1180章 宮變7第670章 徐淮戰事的結束3第1004章 趙桓必死的理由第1334章 大德高僧第829章 薄章第233章 利國風雲13第675章 新安大長郡主第673章 女真的變局第105章 若要兩情長久時第1481章 站穩腳跟第51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0第387章 轉折時刻7第308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5第1117章 大局已定第414章 二月十日第423章 新宋門的交易第50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7第941章 兩種戰略分歧第175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2第436章 拿下第300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9第185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7第1511章 遵紀守法第117章 金明池畔那點破事1第1575章 商人逐利第971章 王秀的觀風第973章 天武軍主第27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32章 沈默第123章 爭論和拳頭第1522章 論戰第343章 東京保衛戰32第977章 任得敬的奸猾第382章 轉折時刻2第51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4第920章 封元的機遇第1164章 太子監國第1187章 虞允文第1269章 血色驕陽之無能爲力第1249章 陰謀兵變第1150章 王門九子十五傑第1138章 落子高麗第1107章 夏殤之拋棄第1288章 血色驕陽之震懾第1456章 王秀對趙家底蘊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