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邱雲登場

當年,契丹承天太后爲了奠定南北盟好,決定以武力讓大宋朝廷妥協,卻是經過三五年的偏師試探,最大規模竟然得到正兵十五萬人,這是什麼概念?放在今時完全是戰略進攻,可以組織兩三場打的戰役,不斷削弱宋軍的河北防禦,最終大軍長驅直入,南北百年不知兵如願以償。

王秀不斷派出偏師,也是得到朝野的支持,這支部隊的卻是非同尋常,而是王德的宣武軍,對博州聊城縣發動進攻,振武軍負責配合進攻。

博州原屬河北東路,南北議和條款劃給女真人,成爲大名府的重要屏障,能夠拿下博州,就可以直逼元城,造成金軍前方防禦的動搖。

宣武軍、振武軍是兩個整編的軍司,各有萬餘禁軍,加上京東路的近萬鄉軍,實力頗爲雄厚,又有王德親率,不是一般的犀利,金軍根本沒有想到,王德會突然進攻。

因爲,宋軍很少對河北發動騷擾,除非被金軍逼迫急了,才過河進行牽掣性進攻,往往兵力都不算太大,突然出現兩個軍,這個規模就算是南北大戰在即,也是讓人驚訝的,北侍軍總共纔有多少軍司?兩個軍會戰已經是戰役規模了。

王德不愧是老將,用兵經驗非常詭雜,他從平陰縣秘密出發,以車兵營和馬軍營爲前導,輕兵出擊王館鎮,幾乎兵不血刃拿下小城,在振武軍馬軍配合下,休整半天就向聊城開拔,途中遇到幾股金軍小部隊,被輕鬆地打發掉。

劉正彥作爲振武軍都指揮,雖說能力並不太太出衆,卻也不是泛泛之輩,至少比博州統軍司徐文強許多。

徐文是原水軍將領,大宋朝廷剛剛南遷,他就因爲和邵青帳下大將閻臬不和,又得罪了上官謙才投奔了女真人,能不投奔人家嘛!要得罪軍級的戰隊都統制,那還好說點,你連侍衛水軍三大帥也得罪了,能有你的好處?至少別想着進步了。

這廝投奔了女真人,捻轉幾年成了邊將,成爲統軍級別的將領,金軍的統軍司和招討司,都是隸屬路都統的地方力量,平時固守防區,戰時也可以劃歸大軍成爲軍帥,地位在行軍猛安之上,也算是不小的人物。

他卻沒想到王德那麼犀利,在大宋侍衛水軍的幫助下,竟然快速搭建浮橋,從大河上衝過來,讓他措手不及,不得不被迫應戰。

其結局可想而之,由漢軍組成幾千部隊,剛剛和凶神惡煞般地宣武軍交手,就被馬軍和戰車組合打的潰不成軍,他直接拋棄部下,逃入聊城閉門自守。

沒辦法,人家不僅兵多,甲仗也很精良,要是再不跑的話,恐怕大家一起完蛋,死道友不死貧道啊!

振武軍的六十一旅鎮行動也很快速,直接出現在聊城縣城西,截住一部金軍潰兵,正好和前來增援的金軍對上,雙方展開一場廝殺。

六十一旅鎮鎮主卻正是邱雲,他是磕磕碰碰好歹成了鎮主,卻就任振武軍的職務,也是仕途相當尷尬。

振武軍原本是河北禁軍,名聲一向是不怎麼樣,大宋行朝組織新軍,也就要了軍號,讓振武軍重新開始。

只是,這支部隊在歷年會操中,表現都不怎麼樣,不是被宣武軍壓制,就是被宣毅軍打的落花流水,再不面對橫衝、羽林、雲騎這種第一等軍司,那是連落花流水也不配。

邱雲就任六十一旅鎮都指揮,面對積重難返的局面,也是發了狠心,連續處置兩名營指揮,甚至冒險殺了一名隊將,才讓旅鎮士氣有所提升,大家也不敢造次了。

話說,到了營指揮的層面任免,都需要軍主呈報侍軍司,再由兵部決定,隊將的去留也要到侍軍司和侍衛司,他就硬生生蠻幹,連劉正彥也苦笑不已,要不是韓世忠護着,岳飛也頗爲欣賞他,恐怕又要被北侍軍都虞侯問責了。

好在六十一旅鎮士氣煥發,在去年的演練中,獨自對抗整個宣毅軍,雖說其它旅鎮不爭氣,沒有好好利用創造的戰機,還是以失敗告終,卻讓大帥們眼前一亮,這廝真的有治軍本事,戰術指揮能力可圈可點。

有了這等戰績,才成爲軍司第一旅鎮,甚至被列爲北侍軍重點步軍旅鎮,揚眉吐氣了一回。

所以,振武軍配合作戰,王德直接點明邱雲出戰,劉正彥也不得不同意,作爲第三等的軍司,他拿不出優秀的將官。

邱雲眼看金軍援兵抵達,他的部隊並沒有全軍抵達,手裡只有馬軍營和車兵營,外加一個步騎營,還是軍司給他配屬的,面對兵力佔優勢的金軍,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以車兵爲核心,步騎兵配合發動逆襲,馬軍營迂迴抄掠,他親自節制馬軍作戰。

那些潰兵自然經受不住,一窩蜂地拋開,實在不行只能投降,宋軍的戰車開始衝擊金軍援兵,那些來自大名的金軍,還沒搞清狀況,就被打的糟了。

邱雲沒有半點猶豫,率馬軍營從側翼殺入金軍隊列,也沒有實施箭矢射殺,完全出乎金軍預料,他們本以爲宋軍的馬軍,會在遠處抄掠射殺,卻不想人家直接殺過來,把他們的隊列給斬斷了。

驚慌失措下,很多人慘死在宋軍的刀刃之下,邱雲和馬軍吏士沒有任何的憐憫,就算一些人放下武器,仍然毫不猶豫地斬下了對方的頭顱,完全就是毫不留情的屠殺。

戰鬥進行到最激烈時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連軍法官也投入慘烈的廝殺,就別說制止殺紅眼的將士。

就算軍法官想要約束吏士不可殺戮,也不敢再像平時一樣呵斥住手,人一旦紅了眼,什麼事都能做出來,何況這是在戰場了,大家一起編造軍法官陣亡的故事,還是很容易的,事後也不會認真去察訪,沒有人願意成爲故事的主角。

當然,忠於職守的旅鎮都虞侯,依然在戰後上報,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又讓邱雲捲入一場不大的風波,這是後話了。

第125章 集英殿唱名第418章 怒斥叛臣第158章 張啓元的野望第1497章 大姐和女兒要來了第698章 官制革新的第一步第811章 朱璉的思量第1065章 最後決戰2第836章 二元君主制的開端第1055章 拿下第1388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7第208章 利國監第1353章 王家後輩第1241章 婦人們的失態第444章 成功後的哀傷第106章 東京第444章 成功後的哀傷第61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1第989章 用強和用間第300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9第1203章 王門子弟的面子第1105章 夏殤之包圍第52章 毒辣的張啓元第634章 張過的才能第56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1第732章 上清雲霄觀5第1005章 王秀的取捨和党項亂起第1680章 入京第1008章 叛亂第261章 一場政治鬥爭3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4第1605章 決戰之擁立郎主第1634章 決戰之歸降第1352章 王新真的睿智第1524章 溫順的王新真第1317章 美談第28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1第368章 虛虛實實第698章 官制革新的第一步第390章 轉折時刻10第466章 歐陽澈的投效2第75章 他是我生平最大的勁敵第38章 道德是利益的標杆第261章 一場政治鬥爭3第849章 外交官的任命第1230章 真是爲難第1486章 範離的窩囊氣第48章 揍葛初陽第59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2第1027章 奢華的陣容第442章 該結束了第845章 讓更多人活着回來第714章 營救撻懶4第256章 你的主子也要死第1328章 不是最好辦法的辦法第118章 金明池畔那點破事2第6章 三倍之利第646章 血戰第1078章 最後決戰15第47章 張啓元的巴結第37章 王秀的謹慎第1089章 給王德下定義和瑣事第125章 集英殿唱名第49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8第56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8第217章 戰4第125章 集英殿唱名第1254章 佛道合流第1131章 秦檜的離心第1230章 真是爲難第965章 賀蘭原軍事會議第565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0第1510章 闖大禍了第58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4第121章 太子聘婦第83章 反客爲主的交易第429章 真想殺人第798章 殿對第418章 怒斥叛臣第641章 京東破第866章 面對女真人的訛詐第1496章 奮進的十一行營第1465章 襲擊轉運通道第993章 兵抵西平府第59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8第179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第1098章 重重阻力第638章 馮婉君的擔憂第1456章 王秀對趙家底蘊的打擊第85章 對生意的規劃第1350章 丟臉的同窗第790章 王家人的擔憂第131章 帝姬第49章 打了也白打第188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0第939章 李仁孝繼位第804章 十年心願一朝解第49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5第49章 打了也白打第895章 絕地之戰1第1610章 決戰之張啓元的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