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血色驕陽之進退失據

前唐幾次征伐,無不是全軍覆沒,甚至二十萬大軍所剩無幾,讓士大夫們心有忌憚。如果,朝廷能夠滅亡交趾李家,那就具備征伐大理的一切條件。

曾經的南詔,這個讓士大夫不願提的恥辱,終於可以提上滅亡議程,至少看到了希望,任誰也不願漢家軍州,被作爲藩屬的存在,不能。

看着臉色不好看的李綱、李光,王秀莞爾一笑,道:“剛纔只是第一個理由,安南都護府啊!我看大軍收復失地,那都是本朝的子民,自然不能任由禁軍胡爲。”

這個道理得到李綱、李光的贊同,只是他們也是老江湖,似乎有點明白王秀的下文。

王秀也沒有說下去,大家都是明白人,豈能聽不出他的意思,真的說出來的話,大家都不會好看,讀書人要的是臉面,耳不聽不聞,眼不見不淨。

“高六太不像話,拿下澤州當北上隆德,他卻轉兵入晉州,簡直拿兩府大策玩笑。”李光想起了剛剛到達的官塘,氣就不打一處來,河北行營作爲偏師北上,需要拿下隆德府,爲主力展開河東攻勢,營造有利的戰略態勢,急匆匆對晉州發動攻勢,明顯要獨攬大功,有意晉陽。

李綱重重哼了聲,顯然也不滿意,只是偏師有相當的自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也無法去阻止。

“晉州。”王秀下意識摸了摸鼻子,他還真不知道,看來是剛剛抵達樞密院的官塘,搖頭道:“高子衡,這位同年還是那麼孤傲,好在有四哥,倒沒什麼可擔憂的。”

“文實,你是很放心?”李綱眉頭微蹙,數萬大軍征伐,還是殿前司的精銳,可不是鬧着玩的。

“高子衡是野心勃勃,不放心又能怎樣?”王秀玩味地道,神情頗爲調侃。

李綱臉色有些僵硬,究其根源來說,殿前司的猖狂,高平能成功組建河東行營,還是他們的傑作,其中意味不足道。

現在,他們縱容的這批野馬,似乎野心太大了,逐漸脫離了掌控,連他們認可的大策也不去遵從,難怪王秀調侃。看來,王秀安排封元擔任副都統制,在有大局觀的同時,早就防備高平搞基了。

李光也是甚是尷尬,只能左右而言他,卻不知冀氏前線冀氏遽然惡化。

戰場上,金軍出動的是烏烈的忒母,還有術列速的部隊,萬餘騎侍衛兵力,可以說集中能派出所有的精銳,

開始,的數千騎,就是術列速的馬軍,他們執行開路的任務,爲主力創造反攻條件。

烏烈不愧是驍將,時間把握也非常好,宋軍幾個旅鎮中間,被金軍步軍部隊填充,急切間無法回合,首先遭到打擊的是捧日第一旅鎮,還有鐵林第二十旅鎮也遭到打擊。

高平已經驚呆了,劉莊也全身顫抖,辛道宗倒是冷靜,他首先命令神衛第十旅鎮都指揮呼延通,龍衛第十五旅鎮都指揮辛道原停止進攻,就近組織防禦,並提出建議道:“太尉,趁着有第一旅鎮阻擋,我們應早些和第七旅鎮匯合。”

“還說這些作甚,不如向後和二十旅鎮匯合,渡口絕不能丟失”劉莊非常不客氣地道,金軍反擊太犀利了,他第一個就想到回渡口,至少能保住退路,不久前他還反對撤到渡口,現在卻極力贊同。

辛道宗急眼了,金軍全力進攻捧日第一旅鎮,重點也在二十旅鎮上面,步軍軍陣運動不便,就算能返回,也經受不住馬步軍聯合打擊,最好的選擇是犧牲第一、第二十旅鎮,主力完成匯合,組成萬餘人的大型軍陣,才能博取生存時間。

如此,拱聖軍才能來及做出反應。

他狠狠地瞪了眼劉莊,厲聲道:“虜人馬隊犀利,步軍更是滲透我各部之間,想回退卻簡直是瘋了,九千餘步的距離,我們能否堅持下來,還是未知數。

九千步,的確太遠了,這個距離足以讓馬軍發動多次進攻,步軍根本就沒有反擊能力。

“那也比渡口失守被困強上許多,現在返身殺回去,還能有一線生機。”劉莊強行爭辯道,他可不願被十萬人圍困。

高平心動了,戰場上的金軍數量太多,已經超出宋軍數倍,如果五個旅鎮合併軍陣,他並不會有太多擔心,現在說什麼都晚了,還是退卻比較現實。

辛道宗執劍怒視劉莊,厲聲道:“我軍後退,不要說能不能脫身,第一、第七旅鎮定然全軍覆沒,我等以盡忠報國,馬革裹屍爲榮,豈能拋棄袍澤。”

雖然,他支持高平的冒進,對封元不屑一顧,作爲軍主卻不是傻瓜,這種形式下決不能後退一步,只能匯合堅守博取一線生機,哪怕是一個‘撤’字,整個軍心就散了。

“要第七旅鎮靠攏,不也是放棄第一、二十旅鎮?”劉莊也急眼了,爲了生存反脣相譏。

“怎麼可能同日而論,向後是拋棄袍澤,我們讓第七旅鎮靠攏,就能抗住虜人狂攻,纔有實力去營救第一、二十旅鎮。”辛道宗憤憤地道。

“好了,大軍轉向後撤,務必衝過去匯合二十旅鎮。”高平做出了決斷,他已經喪失繼續作戰的信心。

“太尉高見。”劉莊大喜過望,總算能往回殺了。

辛道宗恨恨地跺腳,他仍然認爲堅守匯合是上策,九千餘步的距離,簡直就是找死,只是主帥軍令不能違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恨恨地道:“我率軍衝。”

高平目光復雜地看着辛道宗,沉聲道:“有****主了。”他心裡是非常後悔,不該把部隊分散那麼大,又沒有料到金軍隱藏那麼深,雷霆一擊讓他喪失所有優勢,最可恨的是他沒有及時調車兵參戰。

平心而論,辛道宗的建議有可行性,缺乏馬軍和車兵的宋軍,又處於各部孤軍奮戰的尷尬局面,儘可能匯合是上策,至少能堅持三個旅鎮合併,哪怕是各自相距五百步,也能穩妥守住陣地,等候拱聖軍的增援。

看過《權傾大宋》的書友還喜歡

第795章 封元的準備第903章 絕地之戰9第1415章 禍起江寧之王秀迴歸第1104章 夏殤之散亂第1326章 朱璉的不滿第216章 戰3第1383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2第1459章 兀朮的對策第1308章 血色驕陽之土丘血戰第2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7第51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1第1561章 高升的垂死掙扎第1152章 中秋之變1第713章 營救撻懶3第1597章 決戰之披掛上陣第350章 東京保衛戰39第1052章 石包寨第434章 捨棄第371章 士子的眼光第99章 商水縣的博弈10第1448章 西侍軍的初步戰略第235章 利國風雲15第1495章 王家大娘子要來了第1570章 張啓元的搖擺第1600章 決戰之張啓元的驚慌失措第1065章 最後決戰2第1009章 江雲的翻雲覆雨第1552章 岳飛的妥協第440章 談的很不錯第1203章 王門子弟的面子第942章 我的殺戮是文明進步第1677章 箭在弦上第254章 離任第1355章 邱血手第115章 一場必然的相遇第717章 行朝的發展第56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2第1120章 故人第10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8第1441章 王秀的態度第148章 樑師成的善意第850章 西征的廷議第421章 繼續的戰鬥第1371章 張過的應對第434章 捨棄第60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6第1320章 秦檜的上位和憂慮第869章 王家十四姐第1098章 重重阻力第552章 謀劃杭州8第1672章 江右的風第235章 利國風雲15第1612章 決戰之轄裡的請戰第1362章 秦敏會蕭裕第958章 一切照舊第206章 回鄉3第1579章 張啓元的孤寂第1012章 封元的強勢第845章 讓更多人活着回來第391章 轉折時刻11第421章 繼續的戰鬥第925章 各忙各的第178章 秉燭夜談1第50章 有琴莫言的氣第23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1156章 中秋之變5第1356章 殘酷第1253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1617章 兀朮隕落第1467章 利益交換第624章 王秀要回朝了第541章 衆人沉默的原因之一第1536章 岳飛的意圖第1328章 北侍軍都指揮爭端第159章 趙佶的心思第797章 駙馬的傷感第694章 官制的淺談第1493章 控制高麗第478章 錦衣夜行2第1663章 王家代趙第1054章 君子之戰第714章 營救撻懶4第117章 金明池畔那點破事1第1124章 離鄉第119章 蔡京第109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239章 王家婦人的懲罰第85章 對生意的規劃第1505章 入開封府第952章 朱璉的無奈第785章 得理不饒人第972章 西北成敗在於鹽州第11章 九步成章第677章 女真之亂2第740章 危機隱現第985章 瀚海輜重轉運線第1228章 王門子弟沒有庸人第197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9第1015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