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佛道大辯論1

“未到戰場刺殺大將,就是南朝的齷齪手段?”

“呵呵,跟我們講道理,我想不用解釋了吧!”

“手段卑鄙。 ”

“戰果不錯。”

“就這點本事的小人。。。。。。”

“好了,左監軍郎君,我爲刀俎,你是魚肉,說的再多有用嗎?”秦敏笑咪咪地道。

大抃長長一嘆,劇烈的疼痛,讓他喪失了抵抗的能力,橫豎難免一死,拼命已經不可能了,他慢慢地閉上了眼睛,等待一個痛快。

秦敏望着徹底喪失鬥志的大抃,忽然感到非常無趣,緩緩地舉起了鋼刀。

行在依舊是熱火朝天,佛道辯論大會引人注目,王秀親自主持大會,並穿上了道門羽衣,束上衝天金冠。

不過,要壓倒佛門必須提化胡經,還要正式確立天帝,這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僅太平青領書非老子所著,連天帝定位也存在道門內部爭議,有的承昊天上帝,也有的遵從玉皇大帝,他的壓力是很大的。

細節的問題很繁雜,道門內部的爭鬥貓膩,每個新興的道門流派,都要搞出自己的仙神體系,導致道門仙神太多太亂,相互間又不服氣,內耗太嚴重了,讓本就不佔優勢的他們,喪失和佛門競爭的砝碼。

最離譜的就是林靈素,當初就搞出神宵府,一口氣封了十七個天帝,又有九司三省於北極四聖,要不是他借用三十三天,用天庭的理論歸納,恐怕八帝治天就要正式出臺。當時,林靈素實在太狂妄了,竭力太高道門地位,不僅打壓佛門,還得罪了儒家,導致成爲政治犧牲品,他也是參與其中,還曾經做過交易,最終見林靈素太過份了,才及時抽身而出,神霄派不僅被佛門和儒家打壓,甚至連道門其他教派也落井下石。他經過那麼多年的醞釀,精心修改道門體系,還有拉攏道門高士,手中又握有權柄,具備了林靈素所不具備的基礎。

如果說,林靈素事依附趙佶,竭力推行道門主張,屬於逆水行舟,他就是執掌大權,以利誘導,屬於順流而下。

當然,幸虧當時提出玉帝,沒有被林靈素採納,自從和雲浩真人接觸深了,他才明白過來,所謂玉皇大帝是茅山派提出,原型竟然是趙家老祖宗趙玄朗,才決定沿用昊天,玉帝也沒有放棄,畢竟名義上還是趙家天下。

話說,上古至今,帝王社稷大典乃昊天,孔子創儒家同樣祭祀昊天,那就以昊天上帝爲大天尊,六御爲輔佐,文曲爲教化,這就把自然法則天神和人格化天神合併,把仙和神分離。既不得罪儒家,又能完善道門仙神體系。

還得說說,道門和道教不盡相同,王秀要凌駕道教之上,徹底完善道門理論。

他在法壇上宣稱:“盤古開天闢地,化混元先天一氣,演化而爲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氣,降生爲道德天尊,老君是也。再則演化問赤混洞太無元之青氣,爲元始天尊。三則演化爲混太無元玄黃之氣。爲靈寶天尊!這便是一氣化三清。太清境大赤天,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禹餘天。”

那就是把曾經的三清理論,再次給精細化,就是爲了一統道門各派,最大的硬骨頭就是尚太上聖人的天師道,他卻是太上門人,恰如其分的爭奪道統。一氣化三清承接盤古,是後世三山符籙合一,慢慢衍生的理論,他不過把洪荒流加進去,擡高了盤古的地位。

他把三清地位徹底固定,其實是痛恨那些雜毛,把嚴謹的理論給搞混了,本來元始天尊是上清,緣由經文中玉清、太清、上清三境排列,上清最低,爲了壓制天師道,硬是把元始天尊改爲玉清。

那就將錯就錯,既然他是太上聖人門人,那太上就是尊長,其次爲元始天尊,再次爲靈寶天尊,再加上封神的典故,整個道門仙真體系相對完善了。

那些道門的教主真人,他還真給予很大的好處,實在讓他們不能拒絕。再說,相對完善的仙神體系,把先天大神和後天神邸分開,又有超脫的仙人體系,三清皆爲混元,出身盤古師承鴻鈞,不無明顯高下,也讓各教派滿意,剩下的就是對抗佛門了。太平青領書出自漢代順帝、桓帝時代,提出了老子化佛,被後來那羣道士改來改去,矛盾百出,實在登不了大雅之堂。

王秀非常清楚,全真正是用老子化佛打擊佛門,卻被密宗上師八思巴辯駁的體無完膚,辯論道士當場剃度,田地宮觀賠償,道教再也無法阻擋佛門大興。

他對全真道是非常鄙夷,道門就是超脫,沒有那麼多清規戒律,全真道卻守清規戒律,甚至把佛門戒律拿來用,搞的跟佛門一樣死板,還想去扳倒佛門,簡直就是扯淡。

佛道辯論,他充分利用儒家和道家相近,又能夠相互兼容的有利處。正統儒者認爲天地四方神明,皆爲一氣所化,爲大道之規律。昊天上帝乃元氣廣大,據遠視之,蒼蒼然則稱蒼天,人之所尊,莫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

即知天以蒼昊爲名,不及星辰之列。天皇大帝,亦名曜魄寶,自是星中之尊者,豈是天乎?道門則在法則上人格化,分出許多後天神邸,既然同爲昊天,那就好辦了。

他所規劃鴻鈞爲混元至仙,乃天道化身,三清爲混元大羅仙,乃天道聖人,儒家孔子存浩然正氣,則爲人道聖人,這就有點意思了,好處是大大地,至少給了儒家天地聖位,正所謂道門和儒家瓜分天地冥三界。

要說大宋朝廷尊崇讀書人,孔孟的地位有所提高,也到達了至聖文宣王,孔門被封正三品。但是,王秀直接拿出人道聖位,這是什麼概念?雖說孔子被稱天縱之聖或至聖,人們卻沒有系統地歸納。

他提出天地聖位,玄門爲天道聖人,人間爲人道聖人,這就爲天地主角提供了合法的、系統的依據,人族爲天地主角,儒家則爲人道正統,好一份大禮包啊!讓你連拒絕的可能都沒有。

第743章 謠言起第152章 讓人頭疼的麻煩事第184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6第925章 各忙各的第320章 東京保衛戰9第115章 一場必然的相遇第1272章 血色驕陽之進退失據第1657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1126章 女真高層戰略之爭第213章 盜匪終於來了第630章 京東戰事起4第1218章 大勝第1037章 大規模攻勢第628章 京東戰事起2第409章 秦獻容的決然第958章 一切照舊第239章 利國風雲19第1563章 送別高升2第1395章 禍起江寧之宣德門內第407章 鍾離秋的求死第1006章 李仁忠的悲劇第1151章 打通路橋戰略第702章 撻懶的抉擇第1307章 血色驕陽之寨戰第743章 謠言起第541章 衆人沉默的原因之一第688章 王秀對金的挑唆3第735章 蔡易的奢華第55章 小丑而已第737章 南海好局勢第1066章 最後決戰3第56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1第823章 張啓元的猶豫第1580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1467章 利益交換第57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3第51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8第747章 女真人發動了第402章 王秀的惱怒第1358章 鬧劇終結第1429章 禍起江寧之大定第961章 張啓元的放下和兀朮的算計第1399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3第1235章 佛道大辯論1第615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0第653章 秦檜的好意第51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0第1541章 捅刀子第450章 南遷3第1032章 罔氏的嘆息第1589章 決戰之心計第1486章 範離的窩囊氣第355章 東京保衛戰44第446章 告別了一個時代第1589章 決戰之心計第303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2第1334章 大德高僧第1566章 生軍抵達第1566章 生軍抵達第1191章 大宋禁軍的實力第255章 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218章 戰5第809章 無題第62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8第1674章 王秀入行在第883章 西北戰事的開端第928章 輿論導向第1410章 禍起江寧之兩府沉不住氣了第1441章 王秀的態度第1153章 中秋之變2第1343章 邱雲的前途第1593章 決戰之右翼危機第1355章 邱血手第654章 再次醞釀決戰第1232章 戰爭不可避免第271章 狐狸和皇太子妃的心思第411章 寒風中的凌亂第1185章 王秀的右翼戰略第1054章 君子之戰第58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2第360章 東京保衛戰49第453章 南遷6第649章 王秀論兵3第152章 讓人頭疼的麻煩事第652章 獵殺第391章 轉折時刻11第904章 絕地之戰10第51章 經營之道第363章 東京保衛戰52第727章 對歐陽澈的大用第1338章 留下他第888章 矛盾第179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第26章 莫言的愁和王秀的笑第849章 外交官的任命第543章 處罰第1415章 禍起江寧之王秀迴歸第27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1643章 掃尾第804章 十年心願一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