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宇文虛中是死間?

卻見王秀兩鬢斑斑白髮,那消瘦下來的臉頰,油然而生一些忐忑,只是想想皇兄被刺重傷,那是日漸的萎靡,女真人的使臣竟然被釋放。遽然間,那些不安瞬間淡去,目光漸漸冰冷,沉聲道:“妾身有一事不明,還望王公指教。”

王秀見趙柔嘉臉色多變,知道女兒的心思,定然是自己做主放過轄裡,心下輕嘆道:“不敢。”

“刑部破獲的虜人據點,曾經俘獲一名女真貴酋,聽說是知通事司,既然犧牲了數十名使臣把他拿,爲何又放他北去?”趙柔嘉的眸子,突然變的冷冰冰的,如同刀子般地刺向王秀,似乎要把他的內心給刺穿了。

顯然是不服氣,想要找他晦氣,王秀臉色並沒有太大變化,正色道:“外朝事務,大長公主本不該過問,事關官家安危,卻也是有情可原,希望大長公主能明瞭,外朝諸公的苦心,轄裡未曾參與謀刺官家,他來行在另有目的,烏思謀陵系虜人使臣,破圍而出才伺機刺殺。”

“至於放了轄裡,也是兩府諸公的共議,朝廷做事自然會有分寸。”

趙柔嘉不免鬱悶,這是告誡她不要干涉外朝,她也懶得問那些破事,只是說轄裡沒有參加刺殺,難道有區別嗎?女真人潛藏行在,只要抓住了必然斬殺。

“好了,現在還不是時候,有報仇之日。”王秀表達的非常明白,今時今日談論北伐,已經是公開的事情,沒有必要對趙柔嘉遮掩

趙柔嘉古怪地看着王秀,忽然道:“以往,王公絕口不提北伐,今個倒是怪事。”

“此一時彼一時。”王秀淡淡地道,女兒不是不聰明,看來有些事想和他較勁。

趙柔嘉稍加猶豫,冷冷地道:“這不是理由,是藉口。”

王秀不再接話,慈祥地看了眼趙柔嘉,他不是不知道這些年趙柔嘉的作爲,卻當成小孩子的把戲,沒有做理會,誰讓她是自己的女兒呢?看着小孩子胡攪蠻纏,雖說是頗爲頭疼,卻也有些許樂趣。

“天子遇刺,重臣卻爲勝負斤斤計較,諸公吃誰家的俸祿,保誰家的江山?”趙柔嘉明白卻又受不了,連天子的屈辱都能放下,外朝太過份,王秀太過份。

“軍國重事豈能率意,諸公是天下俊秀,豈能坐視大勢憑血氣之勇?再說,天下百姓是爲官者的衣食父母,當今天子乃代天治理天下,士乃上天選授與天子共治天下的賢人,豈能是內宮婦人所能議論?”王秀很不高興,口氣有了教訓色彩。

趙柔嘉聽的非常刺耳,甚至覺得大逆不道,她非常反感士人把與天子共治天下掛在嘴邊,自從內外朝分治,她就變的極爲敏感,是這些讀書人把官家逼迫忍無可忍的,她忍不住反脣相譏,道:“王公果真沒把皇家放在眼中,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好了,這才還算不錯,我也該走了。”真是話不投機,王秀又不想疾言厲色,只能退避三舍。

趙柔嘉並沒有阻攔,反倒是看着王秀一臉失望,覺得自己好像做了件錯事。錯了,哪裡錯了,剩下她一人時纔回過神,爲何自己會有愧疚心情?一顆心頓時亂了。

卻說,自兀朮接到密旨,臉色頓時大變,急忙和張啓元進宮。

張啓元並不知道詳情,一肚子古怪,卻又不好詢問,只得道:“郎主並未召見。。。。”

“無妨,此事脫不開你,去了便知。”兀朮急匆匆地也不解釋,搞得張啓元一陣鬱悶。

當他們來到宮中見到合剌,尚書省右丞胡魯早在,卻知道了事情真相,宇文虛中是大宋行朝的死間?

張啓元大爲驚訝,失聲道:“臣曾任南朝樞密直學士,竟然不知此事,可見王文實隱瞞之深。”

胡魯目光閃爍,不善地看着張啓元,沉聲道:“杜天佛是唐括酬斡的家奴,應該沒有錯。”

“只是說辭並沒有證據,宇文叔通名望甚高,僅憑微末小人告發,不足以蓋棺定論,要是引起士人不滿,麻煩可就大了。”張啓元毫不在意胡魯的不善,他對宇文虛中觀感複雜,卻不防站在自己角度說話。

其實,在大金朝廷中的漢人勢力,分成了兩派,以韓企先爲首的山北漢人,他們主要在斡本手下做事,斡本在皇統元年去世,斡本的頭號謀士韓昉被貶斥,由韓企先獨撐大局,仍舊得到合剌的信任,連兀朮也要敬讓三分。

這批契丹遺留的士人實力,投效的最早,也掌握實際的權利,在朝廷中話語權較大。

另一派自然是來自大宋,蔡靖自然是大宋降臣的頭號人物,這廝病故就有他的兒子蔡鬆年爲首,是兀朮重視的人,兩派鬥得不亦樂乎。

兀朮卻非常重視大宋的士人,認爲他們比山北漢人有治國手段,女真人凋零的非常時期,應該重用大宋士人,張啓元就是個例子。

宇文虛中卻是個特例,他依附韓企先,文采又非常出衆,聲譽相當的高,連皇宮的大殿多是被他命名,也就是張啓元來了,才能堪堪分庭抗禮,蔡鬆年輩根本不值一提。

合剌也沒了主意,這可不是鬧着玩的,宇文虛中是老朽文人,卻聲譽很高,在貴酋圈子裡很有威望,女真文武大臣以求他一字爲殊榮。如今,大金朝廷漢家文人當道,這廝又反對南北開戰,不僅符合兩派文人的胃口,也讓厭倦戰爭的將領們看好,誰願意一聲去廝殺,留着財富美人不去享用,那簡直就是傻瓜。

“證據確鑿,絕沒有半點虛構。”胡魯再次堅定口氣,他和宇文虛中天生不對付,自然要落井下石。

兀朮也非常矛盾,甚至有許多的尷尬,宇文虛中是韓企先提拔的人,在韓企先剛剛病故,就以區區一面之詞殺人,恐怕會引起朝野的恐慌。

胡魯的口吻讓他相信,看樣子應該是真的,根據幾年來烏思謀陵的密報,南朝似乎有人潛伏大金高層,就像上次營救趙桓,沒有內部人的掌握情報,絕不可能那麼順利。

本書來自//.html

第880章 張啓元的縱橫第1565章 狡猾又愚蠢的草原人第313章 東京保衛戰2第1622章 決戰之混亂第667章 無可奈何了第410章 人之情第1017章 受降之亂第433章 和談第81章 要成爲女漢子第164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第6章 三倍之利第111章 夏殤之 高升的妥協第407章 鍾離秋的求死第36章 望族子弟的不幸第373章 再作打算第1356章 殘酷第214章 戰1第1525章 秦敏會迪古乃第937章 決勝南海3第79章 疾言厲色第1489章 內外有別第1249章 陰謀兵變第60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7第1141章 崔氏第64章 總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第1252章 獠牙第394章 全軍備戰第33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429章 真想殺人第987章 王門弟子的戰場第236章 利國風雲16第939章 李仁孝繼位第1121章 家事和國事第56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2第898章 絕地之戰4第651章 邱雲的弱點第1671章 送別張啓元第784章 反擊第625章 新山長之論第119章 蔡京第740章 危機隱現第1504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225章 利國風雲5第399章 觀兵陳州第1504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1041章 西平府完了第895章 絕地之戰1第756章 事有點不妙第739章 兀朮的險惡用心第292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第347章 東京保衛戰36第957章 黨家兄弟第1028章 遭遇伏擊第884章 南北的策略1第1245章 衆人的別樣反應第969章 王秀的戰略決策第1425章 禍起江寧之東華門外第801章 張啓元的忐忑第1466章 困境第724章 歐陽澈的大用第924章 封元和曲端第1538章 功成身退第750章 王秀對戰和的打算第77章 州學前那點破事2第383章 轉折時刻3第799章 宮門外的騷動第465章 歐陽澈的投效1第1067章 最後決戰4第823章 張啓元的猶豫第1500章 河西捷報1第334章 東京保衛戰23第61章 解試1第1444章 論功行賞第1408章 禍起江寧之大日東昇第1678章 危急時刻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8第756章 事有點不妙第331章 東京保衛戰20第1097章 封元的打算第178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5第686章 王秀對金的挑唆1第1358章 鬧劇終結第1630章 決戰之無圖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8第50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1第725章 謀劃河東的好事第475章 南遷前夜第1454章 太吃癟了第340章 東京保衛戰29第881章 宣撫處置司第1410章 禍起江寧之兩府沉不住氣了第332章 東京保衛戰21第332章 東京保衛戰21第778章 王家內眷1第897章 絕地之戰3第1084章 做個萬戶侯第50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3第52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7第60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8第314章 東京保衛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