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張啓元的應對

“此番,乞顏、克烈還有一些小部族,他們趁火打劫,不斷騷擾大軍,起到極爲不利的影響。高五哥的戰敗,也和他們不無關係,並趁機劫掠河南地,險些破了烏剌海城,這種沒有開化的野蠻部族,絕不是郎主恩惠能開化的。”

“長久的放任,只能讓他們不斷做大,威脅大金的邊地,爲今之計,只能每隔兩三年征討,減少他們的壯丁,消弱他們對邊地的擄掠。”

兀朮眼前一亮,不住地點頭,驚喜地道:“不錯,很有見地,我今天就給郎主上奏,相信會被採納。”

張啓元淡然一笑,恢復了往日的從容鎮定,他卻哪裡知道,在另一個時空,也會有這種減丁政策,只是他投奔了女真人,把這種政策提前了二十餘年。

究其根底,對草原的減丁政策,並不是他設想的,而是王秀的主張,他曾經作爲大宋的樞密直學士,也有權限閱讀某些兵要,非常清楚王秀的某些戰略主張。

王秀對待草原的政策,不僅僅是拉攏,還有逐步蠶食,並給予人口減少,說白了就是殺戮加同化,把草原逐步納入華夏文明範圍,這並非最機密的,他也有機會看到。

恰好的時機,被他給充分利用,只是拋去了同化政策,把重點放在殺戮減丁上,完全是毫無掩飾的赤裸裸殺戮,卻並不明白自己的計劃,完全和王秀背道而馳。

王秀的計劃是雙管齊下,拉攏分化加暗中消滅,屬於溫水煮蛙,他的計劃卻沒有拉攏,只有殺戮,容易激起對方的強烈反彈,不只是歷史強大的彌合力,還是別的緣故,減丁政策依舊被女真人野蠻地啓動。

“對了,你對河西怎樣看的?”兀朮仍然關心河西,這關係到能否牽制大宋行朝,金軍要是被趕出河西,那樂子可就大了,不能不讓他上心。

“郎君放心,南朝剛剛滅了嵬名家,正需要穩定時候,他們絕不敢徹底撕破臉,就算在河西開戰,也是侷限一隅。”

張啓元稍加沉量,又道:“如今,乞顏、克烈人新敗,他們既要享受戰利品,又要蟄伏養傷,又有阿里都監的掃蕩,只要我們佔據烏剌海城,就能保障右都監郎君供應。”

“南朝增兵,如何是好?”兀朮憂心忡忡,金軍精銳並不多,就算佔據烏剌海城,也無法全然保障輜重,又無法給予真正有效增援,活女相對算是孤軍。大宋行朝只要在增添一個行營,恐怕河西的局面要被打破。

還真是個問題,張啓元也明白,四萬女真馬軍的意義,合剌也不可能長期把四萬人留在河西,這對南北時局要造成很大影響,金軍主力陷入窮於應付的尷尬境地,慢悠悠地道:“河西至關重要,一旦落入南朝手中,他們在十年內就能組建強大馬軍,我們優勢就會逐漸喪失。”

兀朮默默頷首,他不否認張啓元的話,這也是他憂慮的地方,道:“勢不可免,只能打上一仗。”

“郎君,要重啓南北戰事?”張啓元眼中閃過輕蔑色彩,臉色卻尤爲鄭重。

“如果,逼不得已的話。”兀朮有點後悔,最佳時機已經錯過,大宋行朝可以騰出手來,金軍取勝機會更小。

如果說,西侍軍進攻夏的時候,金軍在大河發動南征,宋軍的北侍軍、殿前司聯手,是有可能遏制金軍進攻,那對夏作戰結束,北侍軍、西侍軍聯手,有可能擊敗金軍。

“郎君,時下形勢對大金固然不利,南朝也不敢貿然行事。活女郎君在河西有肅州、瓜州,南朝短期內再無力量奪取,就算他們增兵,也要考慮到郎君的威勢,不敢過份進逼。”

“如今,應該對草原採取兩手政策,分化拉攏,讓草原爲我所用,活女都監也不必全靠本族軍,可以以當地人組成大軍,來消耗南朝力量,或許襲取沙州。。。。。”

說了許多,其實並非是高招,拉攏並非是王秀所謂的拉攏,完全是赤裸裸地站隊,這和全民拉攏,慢慢同化是有根本區別的。張啓元心中也挺明白的,在對夏問題上,女真人是失敗了,唯獨可以拿出來說事的,就是控制烏剌海城、肅州、瓜州,連成一道軍事壓力線,讓金軍有能力爭奪主動。

稍懂軍事的都明白,金軍在河西戰敗,甘州的易手,河西主動權已經被宋軍奪取,人家能隨時決定出擊,金軍只能被迫防禦。

兀朮何嘗不知,徵募當地人作戰?談何容易,一羣烏和合衆而已,就拿那些漢軍來說,打順風仗還行,要是吃了敗仗,恐怕比兔子跑的還快,還不如精兵來的實在。

但是,他卻不能再退,咬牙道:“無論怎樣,肅州決不能丟棄,必要時增兵,郎主那邊我來說。”

張啓元幽幽看了眼兀朮,有感對方的魄力,道:“郎君,南北之爭,大金早就輸了先手,那就從戰略上針鋒相對。”

“哦,說來聽聽。”兀朮頗感興趣,雙眼直盯着張啓元。

西北的局勢基本定型,兀朮並沒有挑起南北大戰,而是命令金軍堅守烏剌海城,控制整個河南地北部,也就相當於控制黑山威福軍司,保障活女的退路。

蕭合達也沒有過份進逼,他的口號喊的響亮無比,心裡卻跟明鏡一樣,契丹的統治早就結束,面對強悍的女真人,連大宋行朝也暫無辦法,就不要說他了。

而今,無論是想臥薪嚐膽,還是甘願做個順臣,最好的辦法就是臣服大宋行朝,他把前鋒部隊後撤,主力駐紮順化渡,宛然成爲大宋邊將,形成和金軍的對峙。

也是,連契丹皇帝都豔羨中原繁華,願來生做中國人,就不要說他了,能夠爲大宋行朝守邊,人家還能虧了他?用不了幾年就會回到行在,享受美酒美人。

河西的局勢,隨着宋軍收復甘州,似乎變的平靜許多,再也沒有大規模的作戰,取而代之的是小型馬隊衝突。

第1188章 聯合倒王集團第1279章 血色驕陽之生死之間第52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5第939章 李仁孝繼位第670章 徐淮戰事的結束3第1335章 迪古乃的野心第1076章 最後決戰13第460章 南遷13第1525章 秦敏會迪古乃第1070章 最後決戰7第1638章 女真的新一代陣容第1257章 釣大魚第56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9第327章 東京保衛戰16第59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3第55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第1027章 奢華的陣容第52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8第1326章 朱璉的不滿第342章 東京保衛戰31第624章 北方的局勢1第1359章 岳飛的打算第1398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2第1038章 西平府爭奪戰第230章 利國風雲10第1234章 伏擊大抃第1444章 論功行賞第1067章 最後決戰4第1503章 打潑皮第326章 東京保衛戰15第1522章 論戰第1420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5第699章 革新繼續中第61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9第734章 上清雲霄觀7第463章 挑點事端第198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0第907章 車兵的再現輝煌2第963章 戰事的順利第348章 東京保衛戰37第973章 天武軍主第803章 觸動士大夫的底線第402章 王秀的惱怒第924章 封元和曲端第1300章 血色驕陽之死守和退卻第49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7第1280章 血色驕陽之潰敗第117章 金明池畔那點破事1第94章 商水縣的博弈5第1231章 義利之辨第340章 東京保衛戰29第372章 水落石出後的算計第1603章 決戰之王秀的以權謀私第176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3第1221章 忽圖剌第163章 朱璉的決然第1065章 最後決戰2第464章 朱璉的滿意第360章 東京保衛戰49第218章 戰5第841章 張啓元的大運第8章 事有突變第1634章 決戰之歸降第1464章 不能停止的閃擊第441章 王秀的瘋狂殺意第1665章 趙炅尋根第1512章 王新真的智慧第774章 羣魔亂舞1第56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1第1148章 轉折第797章 駙馬的傷感第134章 不自量力的人第153章 皇家的女婿第1143章 藩屬就要認命第857章 趙柔嘉的不滿2第1335章 迪古乃的野心第1584章 決戰之首幕第23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119章 蔡京第392章 必敗的一戰第798章 殿對第315章 東京保衛戰4第1104章 夏殤之散亂第988章 王秀的掠奪戰略第61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6第857章 趙柔嘉的不滿2第2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7第1383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2第1446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第383章 轉折時刻3第691章 女兒的終身大事第233章 利國風雲13第1574章 怎樣看待邊務第815章 鐘山書院的講學會第425章 相見第885章 南北的策略2第898章 絕地之戰4第1045章 興慶可待第1450章 深談2第269章 鄉里鄉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