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李仁孝的突圍

“不要再說了。”李仁孝毫不客氣地揮手,決然道:“朕無能!無法固守先帝基業,自當臥薪嚐膽,奮發圖強,豈能做臥榻侍奉之人。沙州雖然艱苦,又有耶律大石在側,可謂是四面危機,只要能勵精圖治,還不不難重新創業,未嘗沒有收復祖宗陵寢的機會。”

罔氏詫異地看了眼李仁孝,幽幽一聲長嘆,道:“既然陛下決定,那就不要猶豫。”

李仁孝眉頭微蹙,慢吞吞地道:“移訛在何處?”

“國相和都統軍在外等候。”

“我去看看,皇后先去歇息。”李仁孝轉身看了看任氏,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幹道衝、移訛到來,李仁孝恢復了鎮定,不甘地道:“準備的怎樣了?”

幹道衝臉色凝重,他絕不甘心退往沙洲,不要說忍受宋、遼、吐蕃、乃蠻、黃頭回鶻的四面合圍,就是西去的道路也艱辛無比,能不能到達還是未知數,恐怕是難看到中興之日。

只是,如今的興慶孤城一座,當石包寨失守,喪失從南路進入隔壁的通道,堅守下去無異於自尋死路,讓他內心深處非常煎熬。還好北路通道仍在混亂戰區,夏軍集中兵力衝擊,未嘗沒有逃出生天的機會。

移訛受到李仁孝重視,手握數萬重兵,卻也對遷徙不安,硬着頭皮道:“陛下,六軍整裝完畢,可以保護陛下向北殺出血路。”他用了保護李仁孝,並沒有帶上妃嬪、百姓,可想到沙州路途的血戰,許多累贅在身,沒有哪怕一點信心。

“可有百姓願意跟隨?”李仁孝隱隱期盼地道,任何想有作爲的君主,都非常希望有子民跟隨,來彰顯他們的英明。

“也有,只是路途艱辛,要面臨血戰,恐怕他們拖累。”移訛搖了搖頭,並不贊同攜帶百姓,連後宮妃嬪都不想帶,何況那麼多拖家帶口的生民,那是自己在找死。

“不,朕是青天子,絕不會拋棄一個子民。”李仁孝非常堅決,他要是忍心拋棄擁護者,那可真是孤家寡人了。

移訛眉頭微蹙,想說卻又不敢直言,只能看向幹道衝,希望老國相能說句話,不要連命都搭進去了。

幹道衝有幾分激動,這纔是有作爲君主的風範,危難時決不拋棄生民,只有這樣的君主,纔有挽回敗局的資格,至少他是這樣認爲的,朗聲道:“陛下說的是,仁德之君絕不拋棄百姓,漢末昭烈帝自新野南下,寧願和曹家精騎死戰,也不願捨棄百姓,最終成就大業。”

如果,王秀在場的話,肯定會對幹道衝大大地鄙夷,劉備是帶着居民難逃,只是遭遇曹操追殺,最終丟棄百姓逃離,成就王圖大業者,是希望百姓紛紛跟隨,生死麪前卻還是會毫不猶豫拋棄追隨者。

移訛那是一陣牙疼,無辜地看着幹道衝,真不知道這羣措大腦袋裡是什麼,明知道要經過血戰,纔有一線生機,非得要帶上累贅,這不是找死嗎?

李仁孝卻大爲興奮,漲紅了臉,無論怎樣去說,幹道衝的話對他都是激勵,激動地道:“移訛,絕不放下一個追隨者,知道嗎?”

移訛只能躬身領旨,卻從心裡發出不屑,仁慈固然是臣子對君上的期望,有時候卻是致命的弱點,他不情願卻不能不照辦,只好低聲道:“不能再拖了,一旦他們合圍,我們將無路可退,還望陛下先走,臣率軍斷後。”

“不,你和國相率軍護送百姓先行,我來斷後。”李仁孝豪情萬丈地道,他要學昭烈帝,護衛他的忠誠子民撤退。

“天子豈能做殿軍?”幹道衝又驚又怒,當即反駁,他是贊成帶上百姓,卻不代表看到青天子殿軍,李仁孝可是党項人最後的希望,絕不能出現任何危險。

李仁孝稍稍動容,眉宇間閃過一抹情緒,生硬地道:“不要再說,朕意已決。”

移訛絕不敢想象,一支夾帶百姓的大軍,在草原蠻族、宋軍和金軍狼牙交錯的浪潮中,如同蝸牛般地蠕動,能夠堅持多長時間,李仁孝能夠堅持多長時間,只能寄希望於長生天的庇護。

幹道衝沒有移訛的小算盤,他不願李仁孝陷入亂軍中,李仁孝早天離開險境,他早一天安心,至於百姓的安危固然重要,卻要排在青天之後,不得已的犧牲還是能接受的,當下道:“陛下不可留下,應速速前行。”

李仁孝搖了搖頭,悽苦地道:“太后剛剛歸天,發喪之後再行西去。”

幹道衝眉頭微蹙,臉色很不好看,確沒有說話。

移訛沒想那麼多,高聲道:“陛下爲了婦人,竟然置大局不過,讓將士寒心。”剛說完,他就後悔了。

李仁孝並未發怒,此時的他也明白,不能再寒了人心,苦笑道:“我也明白,卻也是禮法。”

幹道衝繼續沉默,移訛沒有話說,牽強附會不假,卻也很有道理,等上一兩天也是可以的。

“知道二位忠心,朕自然明白,國相先帶人離開。”李仁孝見他們不言不語,也不再辯解什麼,算是話盡於此。

待他回到內宮,全身乏力,發現罔氏正在等他,不由地愕然道:“怎麼還不去休息?”

罔氏憐愛地望着李仁孝,柔聲道:“陛下連日操勞、甚是疲倦,該回去歇息去了!”

李仁孝心中很累,有氣無力地道:“朕想靜一靜。”

“陛下。。。。”罔氏深深地看了眼李仁孝,有着那深深地不捨,紅脣煽動間卻無法去說,只能默默地相望。

李仁孝輕輕地拉起罔氏的手,目光尤爲柔和,溫聲道:“卻要苦了你,經受風餐露宿。”

罔氏嫣然一笑,柔聲道:“只要有陛下在,就好。”

李仁孝凝視着罔氏,第一次發覺,皇后就然是那麼悽絕美麗,似乎,自己錯過了什麼。

“陛下是青天子,卻不是平民家好兒郎。”罔氏輕展笑容,低低地偶語。

李仁孝沒有在意,夫妻相互握着對方的手,彼此四目相對,無一言一語,進行着無語的交流。

本書來自//.html

第880章 張啓元的縱橫第225章 利國風雲5第467章 李長昇的志向第1233章 張子初的命是先生的第930章 思想的微妙變化第7章 實質性談判第844章 總大綱寬小節第226章 利國風雲6第333章 東京保衛戰22第391章 轉折時刻11第681章 兩銀法2第842章 士人的支持第1446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第895章 絕地之戰1第1322章 高堪的不悅第159章 趙佶的心思第624章 王秀要回朝了第943章 變局中的殺伐果斷第910章 王秀的手腕第849章 外交官的任命第774章 羣魔亂舞1第440章 談的很不錯第461章 王門九子1第62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5第52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1第1511章 遵紀守法第760章 張泉的堅持第1076章 最後決戰13第647章 王秀論兵1第389章 轉折時刻9第926章 曲端的歉意第1584章 決戰之首幕第1234章 伏擊大抃第1132章 李長昇的前途第826章 趙家人的憋屈第1361章 王秀病了?第1267章 血色驕陽之不妙的局勢第1665章 趙炅尋根第1579章 張啓元的孤寂第1413章 禍起江寧之無題第1198章 一切都在規則內玩第22章 家庭的溫馨第657章 京東反攻第979章 夏廷的分歧第390章 轉折時刻10第734章 上清雲霄觀7第1272章 血色驕陽之進退失據第268章 有學問的職事第1512章 王新真的智慧第421章 繼續的戰鬥第885章 南北的策略2第1228章 王門子弟沒有庸人第832章 張啓元的叛逃第1383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2第397章 小人得志第688章 王秀對金的挑唆3第264章 一場政治鬥爭6第1256章 慈壽殿第1362章 秦敏會蕭裕第134章 不自量力的人第451章 南遷4第798章 殿對第161章 原來真的是她第646章 血戰第811章 朱璉的思量第206章 回鄉4第536章 有人惶恐了第1236章 佛道大辯論2第52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1第51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5第1533章 廷議瑣事第28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0第830章 張啓元的決定第744章 父子的矛盾第1069章 最後決戰6第782章 圖窮第1439章 權謀和自信第1072章 最後決戰9第186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8第1618章 決戰之行轅被襲擊了第351章 東京保衛戰40第536章 有人惶恐了第876章 殘酷的殖民戰爭1第1316章 血色驕陽之反殺第297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6第101章 商水縣的博弈12第304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1第1069章 最後決戰6第1171章 張啓元的失寵第838章 和史浩論政1第48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第1069章 最後決戰6第803章 觸動士大夫的底線第1149章 南北戰略態勢的較量第926章 曲端的歉意第1507章 王家姐的戲謔第1548章 謀劃襲殺王秀第51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1第1222章 王門子弟的嫌隙第981章 夏廷的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