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

“理由嗎?!難道漢王真相信紀綱的效忠嗎?!紀綱這個人,可不像王千軍那麼有骨氣,那麼的有原則——如果紀綱效忠的對象是漢王,那皇會怎麼想?!這種事可能瞞過皇嗎?!漢王覺得,紀綱紀大人在皇面前,會說什麼呢?!”

水葉先生的反問讓漢王陷入了沉思,父親的習慣,兒子怎麼可能不知道。紀綱跟他走得這麼近,如果不是在永樂帝那邊有所密語的話,永樂帝怎麼可能繼續信任紀綱。也就是說,紀綱這個人,絕對不可信。與有所保留的王千軍相比,紀綱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而小人的話,當然不能信。

但是,要讓漢王服輸,光是這樣是不夠的。漢王繼續嘴硬道:“那又如何?!只要孤扳倒了太子,紀綱這條狗也就只能乖乖地跑到孤的腳邊,搖尾巴!而且孤看不出來,紀綱這個人,對孤日後有什麼威脅?!”

漢王並不將紀綱看成是威脅,反而是扳倒太子的助力。因爲太子黨的那幫人也不喜歡紀綱,一旦太子登基,太子黨的官員肯定會對紀綱來個秋後算賬。也只有漢王纔會繼續任用紀綱,信任紀綱。

水葉先生用毛巾擦了擦嘴,無奈地說道:“漢王,您就這麼有信心,相信紀綱不會出賣您嗎?!而且當一個人的權勢達到一個頂峰的時候,他的心境一定會有所變化。漢王認爲紀綱此人,野心如何?!他現在可是正在想辦法勒索財物,而搜刮來的錢財,有一大部分會用在擴充錦衣衛外圍人手這方面。不增加錦衣衛自身的實力,卻想辦法擴充自己的私兵,這是何道理!”

“難道這個狗奴才還想造反不成?!”漢王用力拍着桌子,對漢王來說,這天下怎麼爭都是朱家的,沒其他人的份!

水葉先生感着漢王的憤怒,內心卻很是高興,因爲漢王被他說動了。水葉先生解釋道:“紀綱此人,是頭永遠都喂不飽的餓狼。他所計劃的無非是三策:一策,協助漢王千歲您取得皇位,成爲漢王登基的第一功臣,藉此繼續擴大自己的權勢,到時已是萬歲的您勢必尾大不掉,紀綱功高震主,權傾朝野。二策,先借漢王之手打擊太子黨,慢慢剷除對其不利的太子黨文官,在太子黨弱勢時突然倒戈太子黨,紀綱此人知道漢王您太多的秘密,不得不防!三策,也就是當紀綱的權勢在皇的寵信下達到頂峰時,朝中百官無人敢違背,志得意滿的他極有可能走出謀反這一步。無論是哪一策,漢王您都不得不防,這正是留下王千軍牽制紀綱的意義,有備無患啊漢王!”

水葉先生對漢王是真的忠心,因爲像他這種人只會被那些所謂的仁人君子唾棄,被清高的文官看不起,也只有漢王肯重用他這樣的人。就如同當年的燕王與道衍相遇一般,士爲知己者死!

但是,水葉先生也有自己的私心,人不爲己天誅地滅。不爲財,也爲權,爲色,爲名!水葉先生想要得到的並不是道衍現在的地位,他期望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但想做到這一步,那手絕對要有屬於自己的力量。如果這個時候放任紀綱,沒有約束的話,那漢王登基之日,紀綱將成爲水葉先生最大的政敵。既然如此,那水葉先生當然要有所佈置,他認爲王千軍將是安插在錦衣衛內部最好的棋子。

“那就這樣辦!”這是漢王最後的決定。對於威脅,漢王也知道該早做準備。而對於水葉先生,漢王當然也有安排,瑾的存在就是水葉先生最大的助力與監視者。

可惜,無論是漢王與水葉先生都不認爲王千軍是一個大的威脅。也就這樣,水葉先生保住了他日後最大的敵手王千軍。漢王與水葉先生也從來不認爲他們會失敗!

不過水葉先生最後也對王千軍耍了一點小手段,他說道:“就這麼讓王千軍回去了,的確有點不適合。請漢王放心,我會讓外面的人都知道,錦衣衛百戶王千軍受漢王召見,漢王賞其酒肉的!”

水葉先生這招,漢王很是滿意,漢王親自爲水葉先生倒酒,兩人最後碰碗一飲而盡。

從漢王府出來,王千軍騎馬後第一件事就是大大舒了一口氣。忍,他現在只能忍,漢王、紀綱,甚至是太子黨的一衆文官,他都只能忍。忍耐着,等待着機會,最終站在權力巔峰笑的人,纔是真正的勝利者!

漢王這件事就暫時這麼過去了,當王千軍平安回家,跟父母說起進漢王府的經過時,王叢雲用他的大手撫摸着兒子的腦袋,這是父親對兒子的獎勵。而燕梓卻忍不住,將王千軍抱在了懷裡,這可就讓王千軍有點不習慣了。一旁的劉雪沁有些被嚇壞的樣子,而李虎涵卻在思考,她在思考幫了王千軍一把的水葉先生下一步會怎麼做!

水葉先生有什麼計劃,王千軍不在乎。後面的日子,王千軍因爲一件事而無比興奮,第一支鳥銃終於是由神機營的工匠製作了出來,比原本的歷史提早了一百多年!

明軍現在所使用的火氣,主要是火炮與火銃,早在洪武年間就規定在每個百戶所中,火銃手十名、刀牌手二十名、弓箭手三十名、槍手四十名,其中弓箭手就有毒煙箭與霹靂箭這兩種火藥箭,而長槍手也裝備有用來剋制騎兵衝鋒的梨花槍。明朝的火器裝備率是當時所有國家最高的,遠超歐洲國家。

只是,笨重的火銃遠不比鳥銃來得好,鳥銃也就是明軍說使用的火繩槍,後期替代火銃成了明軍裝備的最主要火器,因爲槍口大小如鳥嘴,故稱爲鳥銃。

要製造其實鳥銃並不難,王千軍只要將大概的圖紙畫出來,再說主要部件的作用,這麼一個籠統的概念。擅長製造火器的工匠們就與慕容清明一起造出了第一支鳥銃,後面又造了三支出來,除了兩支在神機營提督手,準備呈給永樂帝過目外,剩下的兩支都在王千軍與慕容清明手。

鳥銃槍管用熟鐵打造,重約五至六公斤,有準星、照門,安裝木託之。銃口長出木託兩寸,託後七寸向下彎曲,通條一根,重三兩,另有火繩,每次裝粒狀黑色火藥三錢,鉛子彈重三錢。火門有蓋,使用龍頭類火繩發火機。發射時將火繩點燃安入龍頭,右手開火門後緊握槍尾,用食指扣板機向後,龍頭落在火門,燃藥發射。

“砰!”瞄準目標的慕容清明釦動了扳機,巨響與濃煙之後,百步之外的木靶被準確地射中,慕容清明對此十分的滿意!

“這鳥銃,雖然比不火銃的威力,但是距離更遠,更加的輕便,也好操縱,裝填的速度也快了很多。就是不怎麼便宜,要用熟鐵來打造,這十斤生鐵纔出一斤熟鐵。火銃也才十五斤左右,可以用生鐵或者銅來打造,這耗費實在是相差很多!”

慕容清明的感慨,王千軍直接給了個白眼,握着手中的鳥銃,王千軍說道:“這麼說,以後你也不要用鋼刀了,直接給你一把生鏽的菜刀好了。反正都是刀,菜刀可比鋼刀便宜多了。咱們手的這東西,日後可是戰場殺人的利器,只要能輕鬆殺敵的兵器,再貴都是值得的。”

換王千軍試槍了,握着提前出世百年多的大明鳥銃,王千軍謹慎地倒入火藥,因爲彈丸是用鉛做的,火藥少了子彈沒力,火藥多了鉛丸就會熔化,同樣沒有殺傷力。運氣不好的,還會發生爆膛,殺敵不成先把自己殺了,還誤傷了身邊的人。

倒入需要的火藥,用搠杖壓幾下,不能太輕,也不能太用力。火藥壓好了,再放入鉛彈一顆,再搠杖壓一下,確定鉛彈貼近火藥。接下去把火門取開,將另裝的細火藥倒入鳥銃火門內,向振搖,火藥入線門後,將火門閉,用火繩安入龍頭。

當這些都做好後,左手握住槍身木託的中間,右手打開火門,點燃火繩,右手食指扣住扳機,人單眼瞄準,用一隻眼看後照星對前照星,前照星對準目標,最終扣動扳機。機關勾入龍頭,落在火門,火藥燃燒而槍響。

一陣煙霧後,王千軍也命中了他的目標,就是聲音大了點,煙霧多了點,眼睛和耳朵都有點難受。王千軍一直在算時間,這一次發射就用了一分鐘的時間,的確有點太長了。但他可是第一次碰火繩槍,後面需要的東西他也都想到了,需要的都帶在了身。

“神機營的孫提督怎麼說?!這鳥銃可是大家想出來的,本錢也是咱們兩個出的,不會這麼過分直接拿去?!”王千軍爲了弄這鳥銃可沒少投錢,前期的材料錢、工錢可都是王千軍與慕容清明兩個人出的。王千軍不是一個小氣的人,但功勞被別人白佔,投入的資金也打了水漂,這口氣他絕對咽不下。

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下)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中)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中)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下)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中)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下)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二章 拜師道衍(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中)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