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回贈

先生搖搖頭說不然。

過去伶行的規矩,戲臺最不值錢的角兒就是這種翻跟頭的,一般都是初入行的小武生新上臺,資歷淺,也開不了口,所以就從翻跟頭幹起,和觀衆混個臉熟。

翻的花團錦簇,熱火朝天,卻沒啥嚼勁,在戲臺上,只是噼裡啪啦演個熱鬧而已。

想看武術,可以去京城大柵欄,想看雜耍,不如去滄洲吳橋。

多的是人玩花拳繡腿,幹額頭頂碗,胸口碎大石的活計,省着點花幾枚銅錢就能能看一整天。

先生從荷包裡摸出兩塊銀元,輕輕一磕,發出了一聲輕鳴,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那十六個跟頭,這份賣力氣的辛苦,倒是值這樣的兩塊大洋,卻也僅此苦勞而已,想要贏得好聲滿堂,且有得熬着呢。”

那時曹軒對戲園裡的門門道道無甚瞭解。

卻也被老師的勾起了興致。

梨園和書畫一樣,也是那收入貧富差距大的匪夷所思的行業。

他在報上依稀看到過類似的描述,老師那兩塊大洋的比喻,還是往多了說的。

這種翻跟頭的小武生熬到能出名開腔唱戲前。

往往一個月只能拿半塊大洋,多的也不過是一塊大洋的薪水,比最末等拉琴的琴師都不如。

就這,還要謝謝那些梨園裡的那些臺柱子們。

因爲這一塊、半塊的大洋的活,是人家前輩賞給你吃飯的,不是你掙來的,要靠你賣門票,班子裡大家就全都喝西北風,給餓死了。

而一代宗師梅蘭芳梅老闆,早在二十年前的時候,戲班就給他開過2000塊大洋的天價薪水。

注意。

是2000塊銀大洋每個月,而不是每年。

梅老闆甚至一度在報紙上博得了一個“梅半城”的稱呼。

這次南方畫派開紀念展,請恰好在滬上演出的桐馨社來表演,

一次演出,僅戲班出場費,不算打賞,南方書畫協會就是上千塊大洋潑水似的撒了出去,還是人家楊小樓給面子,才願意來演。

名角兒和普通戲子的待遇差距,如同天塹雲泥之別。

“就算翻跟頭沒什麼門道好了。可他楊小樓不過晃悠幾步路,臉不紅,氣不喘,汗都沒出,就能拿普通小孩兒幾百倍的收入。他那幾步路,真有別人翻的跟頭,幾百倍那麼好?”

年輕的曹軒斜着眼看着戲臺上的人影交錯,語氣中依舊有些揶揄。

啪!

“什麼叫他楊小樓!沒教養,叫楊老闆,楊先生。”

他又被先生毫不客氣的用摺扇敲了一下額頭。

“怎麼不服?就許這滿座的高朋,不少賣一幅畫,寫一幅字,是潘家園琉璃廠那邊賣書畫,替人寫信,代筆寫對聯的落魄書生的潤筆費幾十倍,上百倍,就不允許人家從小辛辛苦苦練嗓子,踏踏實實唱戲,唱出名堂,熬出頭來,掙大錢?”

先生依舊笑眯眯的看着曹軒,只是老人的語氣中,同樣有些揶揄諷刺的意味。

“小軒,這個道理不太對吧,爲師怎麼不知道,何時你長了一雙狗眼睛啦。”

“呃……不一樣的。”

曹軒神色依舊有些倨傲。

他大概知道說出來,又少不了頭上挨扇子敲,這才強行把已經到了嗓子邊的“一個是清貴文人,一個是賣唱戲子”的論調憋回了肚子裡。

“有什麼不一樣,你看戲時心沉不下去,所以你看不明白楊老闆的好。”

先生兩根手指點在茶桌上,像是比畫出了一個小人走路的樣子。

“楊小樓所扮演的楚霸王,從屏風背後繞出來,繞到臺前正中,是兩丈三尺三寸的距離。左腳邁出曰跬,右腳邁出曰步。以前傳統這齣戲的唱法,這兩丈三尺三的距離,剛好要常人分成八步來走。”

“楊老闆認爲項羽是何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傑,走八步步子太小,太密,走不出來西楚霸王的氣勢,於是就首創了將臺步由八步簡爲六步。步步氣度從容,步步虎虎生威,步法凜然,望之便有英雄氣概。”

先生在茶桌上,用雙指演示方步,講解道:“後來,楊老闆演了兩年,又研究認爲。項王畢竟是兵困垓下,戰勢漸頹,雖豪氣不減,但終究不負往日氣吞天下的雄風,所以就又加了半步,變爲了今日戲臺上的六步半。”

“短短兩丈三尺三的距離,臺步的一增一減之間,整個角色就入了魂,誰看了不得說這戲演的好,演的活,演的好似那西楚霸王栩栩如當面?不得大聲發自肺腑的喝一句彩?”

學藝在京城,成名在津門,掙錢在滬上。

這是梨園的行話。

京城天子腳下,多王候公卿,多達官貴人,也就多戲班子。

京戲,京戲,自乾隆五十五年徽班進京算起,京城就是天下京劇伶人的根腳和祖地。譚、楊、梅等人,皆是在京城學的藝。

成名在津門,是因爲天津衛的百姓好熱鬧。

觀衆最懂行,多票友,多藝術愛好者。

清末民初,津門捧紅了無數戲劇名伶,相聲大師,鼓樂大王。能在那裡出名,說明天底下最挑剔的資深觀衆,也挑不出你的錯去。

戲已經演得爐火純青,入木三分了。

掙錢在滬上,則是因爲南方自古多豪商巨賈,多傳承悠久的書香門第。魔都更是內外交匯的大都市,整個東夏以至整個亞洲最爲繁華的明珠所在。想要拿着麻袋整箱整箱的往回掙銀元,唯有在魔都纔可以。

這句行話,京城和津門的觀衆都愛聽。

唯有滬上的百姓聽的不順耳,覺得有點嘲諷他們是隻懂錢,不懂戲的土老帽的意思。

憑什麼南方的觀衆,就不如津門的觀衆懂行呢?

人爭一口氣。

所以在滬上聽戲,大家都聽的走心,看的認真。

年少曹軒看見翻跟頭的,就在那裡炸炸呼呼的鼓掌。

看見楊小樓這般精妙的步法,卻不懂的得欣賞,正好像一個刻板偏見裡,不懂的戲的外行山炮的樣子。

偏偏又坐在他的先生那種資深大票友戲迷的身邊,這才被其他人用玩味的古怪目光盯着看。

聽老師拆分的說清楚,曹軒那時纔有點明白些箇中關鍵,凝神往戲臺上看去。

但那時胡琴哀婉,已經到了項王坐看虞姬舞劍的環節。

他無法再去回過頭揣摩先生所說的臺步的了。

“可戲,看戲如看畫,需要分解的講出來才能看明白所以然的人,終究不是有緣人。小軒啊,翻跟頭和走臺步的區別,你還有的要琢磨呢……也不知道什麼你能想得通,看的懂嘍。”

“這齣好戲,讓你這樣心浮氣躁的看下去,真是浪費。”

先生的神色有些落寞,微微搖頭,嘆了口氣。

那一次。

老師沒有用扇子敲他,曹軒看到老師那種惆悵的神情,卻比扇子骨敲在額頭並不算太痛的感覺,更讓他心情發堵。

時光如流水。曹軒早已功成名就,成爲了被無數人敬仰的大師和畫壇領袖。

他從心底依然沒有很愛上聽戲,卻時刻記着先生的教誨。

這些年。

他不常聽戲,可只要走進觀衆席,無論是國家大劇院的專業演出,還是一些海外業餘票友小劇場裡的搭班演出,乃至家中播放的唱片。

但凡曹軒聽見夾雜着胡琴鼓點的戲腔入耳,他總是會聽的很認真,也總是會想起,他的先生,摺扇緩緩和着臺上的唱詞,在手中微拍哼唱的樣子。

臺上的電燈燈光灑在他佈滿皺紋的臉上,那時的他,總像一尊石頭雕成的塑像。

“先生。我後來想明白您要說的意思了。”

曹老爺子微微嘆息,淚水順着他的臉頰一滴滴的滴落了下來,滴在了這張珍貴的老照片之上。

那天自己的老師話語中的隱藏的含義——

戲臺上楊老闆埋的那六步半臺步的一減一增,和國畫大師繪畫作品的相似點,不就都是那“講究”兩個字嘛。

銀元千枚,只買講究。

這裡面的味道足啊。

老師其實早就把該說的話,都已經用他特有的方式告訴過自己了,只是自己晚了很多年,纔想明白。

顧爲經早早的就畫出這樣一張這麼“講究”的畫。

曹軒卻沒有讓自己的老師等到,他交出那份醒悟的答案的時候。

這一點……

“真讓人羨慕,我倒是比那顧小子差遠了的。”

曹軒緩緩說道。

那若戲罷茶歇,他們離開的時候。

曹軒的老師取出了一枚貼身把玩的玉如意交給戲板的管事,說今天看戲,看的愁腸百轉,也看的酣暢淋漓,不虛此行。

感謝桐馨社所奉獻出的如此精彩的演出,寶劍贈英雄,這方玉如意特地是贈給楊小樓楊老闆的謝禮。

這方玉如意是老師的收藏,品質絕佳,年代不算太長。

不是那種特別珍貴的秦玉漢玉,是一方晚明時的如意。但是珍稀就珍稀在它是傳世玉,而非那種墓葬裡挖出來的出土玉,通體溫潤清亮,沒有任何一絲土腥氣。

年輕時光買這方玉,就花了八百多兩白銀,還算是撿了大漏的那種。

曹軒眼饞老師的這方玉好久了。

他在旁邊看到這一幕的,就像如今唐寧聽見曹老可能要再收一個徒弟,把家裡沒準屬於她的大寶貝敗家的往外送時的心情一般無二,嘴都快嘟到天上去了。

只是震懾於老師威嚴的目光和手裡的摺扇,沒太敢提意見。

管事也是相當識貨的人,看光澤就知道便宜不了,作揖唱諾道謝爺們的大賞。

先生搖頭特意更正,這不是賞,今日在戲臺上,他領略了那活霸王的風采,這是謝禮。

管事又問,你們不去後臺和楊老闆梅老闆,一起去飲杯茶嗎?他們也很想見見您們這些大畫家。

先生再次搖頭,回答君子之交淡如水。

臺上見了霸王虞姬,臺下再嘮些有的沒的家長裡短,反而俗氣了。

如今時局不易,世事艱難。

戲如人生,他在戲詞中已經聽出了那慷慨悲壯之意,佩服不已,只是他如今的心境不太想要畫畫,故用玉佩相贈。

“經此一別,各自珍重,有緣再見。”

君子一見如故,便以千金相贈。

而這一別。

山河破碎,也就變成了永別。

兩年後,日軍侵華戰爭全面爆發,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打響。

7月29日,京城陷落。

同年11月12日,淞滬會戰結束,魔都市區正式宣告淪陷。

一代宗師花旦梅蘭芳爲擺脫日寇騷擾,遠赴香港,後蓄鬚明志,誓不爲日本人演戲。

江湖傳聞離開京城前,他曾苦勸楊小樓南行避難,你身體本就不好,日本人來了,京城可就呆不成了。

楊小樓答曰,人們擡舉我,稱我一聲生趙雲,活霸王,西楚霸王可以死,可曾逃過?

在那個烏雲密佈,漫長到幾乎看不見盡頭的冬天裡。

楊小樓死於京城和平里笤帚衚衕36號,馬連良等數百位名家聯袂前往弔唁,痛哭聲三日不絕。

陳導演的《霸王別姬》裡,張豐毅飾演的段小樓對張國榮哥哥的一句經典臺詞:“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成爲了華語電影最爲經典的熒幕臺詞之一。

歷史上的傳聞中的楊小樓,卻毫無疑問,堪稱戲臺上真霸王的代名詞。

同年。

同樣不願意遠離故土避禍的老先生,病故於蘇杭,畫壇震動,弟子們按照老師遺願,居中負責處理老師後事,以及繼承了絕大多數藏書和藝術珍藏的“喪主”人選,不是那些已經小有聲名的年長徒弟,也不是已經嫁出去的女兒。

而是當時年紀最小,尚未成年的曹軒。

老一輩的大師們,曹軒的先生們,無論是畫畫還是做人,都用生命踐行了他們寧折不彎的藝術理念。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君王義氣盡,妾妃聊何生。”

“呀呀啊!妃子,不可……”

漢堡安靜的書房之中,只有咿咿呀呀的唱片,依舊忠實的還原着它們主人多年前的聲線。

霸王已自刎,意氣如往昔。

“磨墨。”

曹軒睜開了眼睛,望向呆滯的助理老楊:“給我取紙筆過來。”

先生聽了一出講究的戲,便以價值千金的玉如意相贈。

自己收到了顧小子這麼講究的畫作爲賀禮,曹軒忽得也有了久違的要動筆的念頭。

第123章 契約(謝盟更)第337章 規矩第366章 平塗練習第305章 貓咪的影子第269章 布朗爵士的恐懼第13章 大師風範第433章 默契第342章 少年朝氣第506章 何爲妙筆生花第7章 世界上最著名的網絡博主第384章 命運之聲與朋友第236章 好奇的起點第493章 撤離日第537章 信念第325章 胭脂花第81章 印象派畫聖與低俗報刊第495章 素描的破境任務第90章 樹懶先生的藝術評論第32章 孩子氣第495章 素描的破境任務第511章 愛城與畫宗之禪第494章 洞徹第87章 色彩進步第8章 大師曹軒第540章 敵人第93章 雜項·百藝樹第104章 小王子(感謝Alstonke大大的盟主!第530章 畫面改造第139章 無法拒絕的價碼第116章 經典格言第73章 唐寧第373章 羨慕第144章 丹青入墨第441章 交談第74章 《百花圖》第170章 表彰會第150章 動人第194章 協會會員第200章 思維聖殿第254章 黎明之前第341章 逸神妙能第54章 劇情從一開始就出人意料第444章 陪伴第407章 大新聞第496章 百藝樹的發展方向第123章 契約(謝盟更)第4章 價值五百美元的彩鉛畫第170章 表彰會第159章 第三人第248章 畫貓第222章 萬事具備第31章 賭約·關門弟子第28章 曹老的授課第523章 大偵探勝子公佈一個聊天羣號!祝大家五一勞動節快樂!(順便說一下五一節第470章 價值投資第474章 筆墨矛戈第528章 千里之外,兩花兩人(下)第429章 封面畫《女皇》第67章 你在麼?第330章 競技第540章 敵人第204章 求婚第159章 第三人第256章 小王子上市第218章 真正的大師第239章 報信第378章 水彩提高第166章 新體畫精髓摘要第330章 競技第301章 合夥人第217章 酒井太太的拜訪第175章 勢第200章 思維聖殿第296章 貓咪與禪第129章 安娜的私教課第540章 敵人第461章 拜訪第312章 畫宗掌門人第71章 不以物喜答讀者第157章 不似人間(爲Alston-King盟主大大加第237章 敗犬的對望第277章 來自簡阿諾的請求第491章 參賽第371章 交鋒第341章 逸神妙能第86章 臨摹油畫第47章 女孩的心思第312章 畫宗掌門人第116章 經典格言第100章 特邀畫家第212章 顧爲經與酒井勝子(求個票票哦!)第259章 你好,小王子第43章 藝術公主第320章 湖之禪第292章 直面魂靈第231章 曝光第288章 貓貓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