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四面楚歌

“張司令我一點都不辛苦,沒想到我這麼快就能建造長江大橋了”茅以升望着張安樂高興地說道“我雖然一直堅信我們遲早會在長江上建造大橋,但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這都要感謝你啊。

張安樂突然不知道怎麼接話了,不過望着這個高興的如同到了自己心愛玩具的孩子的茅以升,他突然發現國家很對不起這些爲了國家,毅然放棄國外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科研環境的專家學者們。他們懷着滿腔的愛國熱情回到國家,得到的卻很少很少。

“這是我應該做的,隨着國家的統一,我們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將會越來越多,以後有的是你忙的。”張安樂笑着說道。

和茅以升聊了一會,他就開始介紹他設計的橋樑。張安樂對這個就更加不懂了,但是爲了不掃他的興,就聽着他在那裡介紹。

奠基的時候張安樂特意讓茅以升先動的鐵鍬,旁邊的攝影機忠實的記錄了這一幕。後來《南京長江大橋》這部紀錄片播出之後,成了張安樂尊重知識分子的一個有利的佐證。

張安樂現在一般的大型活動,或者他認爲有意義的事情,都會找來攝影機記錄下來,這些都是寶貴的歷史影像。

參加完了南京長江大橋的奠基儀式,張安樂在南京沒有多做停留,第二天就乘火車北上北京。在上車之前他得到了一個好消息。第三師和第四師將岳陽拿了下來。現在他們正在休整。計劃三天後向長沙進發。

“此次兄弟奉張總司令的命令前來,與諸公一同處理四川戰後的善後問題。以後少不得要麻煩諸公,萬望大家多多支持啊。”賀國光在劉湘爲他舉行的接風宴上舉杯敬酒道。

“賀主任你放心好了,你現在是作爲欽差大臣來到四川,那和張司令親臨沒有什麼兩樣。我在這裡向你保證,下面有誰敢不開眼阻礙你的工作,我嚴懲不貸!”劉湘就差拍着胸脯保證了。

“呵呵,有劉省長這句話,兄弟我就放心了。來,兄弟先乾爲敬!”賀國光笑着把酒喝光。然後以空杯示人。

“好!”衆人見他這麼豪爽,紛紛拍手叫好。

“賀主任都幹了,咱們兄弟可不能拉稀擺帶,都給我幹了!”劉湘說完自己帶頭乾了杯中的酒。

既然劉湘都帶了頭下面的人更不敢耍滑頭。紛紛喝光了杯中的酒。

賀國光敬完酒之後,大家紛紛坐下與同桌的人比拼酒量。

“呵呵,不瞞賀主任你說啊,我一聽說中央派了一個特派員來四川,我就知道是準是你。果不其然,你就來了。”劉湘得意的向賀國光炫耀着自己的料事如神,也是爲了增加賀國光的好感,畢竟兩人已經十來年沒有見過面了。

“說來慚愧,兄弟何德何能擔當此重任,承蒙總司令看得起我。也多虧了與幾位關係親近我才能重回四川。”賀國光嘴上說着慚愧,但是臉上卻是一臉的得意,畢竟故地重遊又是衣錦歸來那自然是春風滿面。

“元璋你不要妄自菲薄,當年在速成學堂你就是最刻苦的一個。論能力我們這幾個人綁一起也趕不上你啊。”楊森聽賀國光這麼說,故意臉一板,一般正經的拍起了賀國光的馬屁。

“呵呵,楊司令你這是在罵我呢,來兄弟敬你一杯。”賀國光開懷一笑,就和楊森走了一個。

賀國光的酒量原本不錯,可是今天人逢喜事多喝了幾杯。等他醒來的時候發現躺在酒店的牀上。晃了晃還有些發暈的腦袋,剛要坐起來才發現胸前趴了一個人。

賀國光一拍腦門,醉酒誤事啊。

感覺到賀國光醒了,趴在他胸前睡覺的那個女子擡起了頭羞澀的看了看賀國光,然後不好意思的再次把頭埋進賀國光的胸前。

“穿衣服起牀吧。”賀國光撫摸着身上女人絲帶般潤滑的頭髮。細聲說道。他與身上女人的對視只是一瞬間,但是他知道他對這個女人再也兇不起來了。

四川省政府。

“賀主任。昨晚休息的可好啊。”一見面劉湘就笑眯眯地向賀國光問道。

“多謝劉省長掛念,小弟一切安好。”賀國光笑着回道。

“元璋老弟,我在城西有一處別院,就當給你的賀禮了。”楊森說着,從口袋裡掏出一把鑰匙遞給賀國光。

“這……,怕是不妥吧。”賀國光並沒有接過鑰匙而是猶豫了一下。

“呵呵,何主任你多慮了,此次來四川公幹,想來沒有一年半載你回不去。在四川總不能老是住酒店吧,楊司令的好意你就收下吧。至於那個女人你要是看得上就留着當做姨太太,要是看不上就當丫鬟使,你一個人在四川,嫂夫人不在身邊總得有個人照顧你吧。”劉湘知道賀國光不是不想要,而是故作姿態,他自然就給了賀國光不好推辭的藉口。

“既然如此,那我就多謝兩位了。”賀國光向兩個人拱手致謝,然後接過了楊森給他的鑰匙。

“哈哈,這就對了,大家都準備好了,咱們去開會吧。”劉湘哈哈一笑,在前面帶路。

七月三日,四川省戰後善後會議召開,主持會議的是四川省省長劉湘。

這個會主要的發言人是四川善後委員會主任賀國光。

他在會上向與會人員傳達了中央對於四川的人員任命:劉湘爲四川省省長,楊森爲四川保安司令部司令。按照中央的命令,成立四川省善後委員會,主任賀國光,副主任劉湘、楊森等人。

根據國防軍總司令部的命令,川軍將整編爲4個師,具體方案由四川善後委員會決定。

召開完了這次會議,劉湘在省政府專門給賀光國弄了辦公室,賀國光也就在四川穩定了下來。

張安樂看着關於賀國光的密電,笑着搖了搖頭。溫柔鄉,英雄冢,這話一點都不假。賀國光到了四川就被劉湘的美人計給拿下了,不過幸好他沒有忘記自己該做什麼,否則的話張安樂不介意他出個車禍之類的事情發生。

張安樂並不介意自己的手下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畢竟人無完人,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要做什麼。比如吳起仁,他在武昌前敵指揮部鬧的那場,他以爲張安樂不知道,張安樂又怎麼會不知道。如果這樣的事情,他都不知道的話,他這個總司令也就到頭了。他覺得吳起仁有情緒並不可怕,因爲吳起仁並沒有把這種情緒帶到戰鬥中去。後來還和楊虎城和好了,這是他喜聞樂見的事情。

說實話楊虎城究竟多麼有才能,張安樂並不知道,他之所以重用楊虎城是因爲他是歷史上留下名的名人。更何況能在驍勇善戰的西北軍有一席之地,楊虎城的才能肯定是勿容置疑的。至於杜聿明、張靈甫、傅作義,那就更不用說,個頂個的名將。到了民國如果不用他們,好比到了三國時代對甘寧、張遼、高順等人無視一樣,浪費人才可恥啊。

就在昨天在二十餘門120毫米加農炮的轟擊下,武昌城的城牆終於倒下了。在這種大口徑火炮面前,磚石結構的城牆起到的作用僅僅是多浪費一些炮彈。

由於葉挺當時正在城牆上指揮,炮擊過後連他在內的指揮官負傷的負傷,陣亡的陣亡。預想中的巷戰也沒有打。這十幾天的圍城,自從上次張安樂來了之後,就派飛機往城裡投放宣傳資料,聲明並不想打內戰,勸北伐軍爲了城內百姓的生命着想盡早投降。

前方援軍被阻擊來不及增援讓守城的士兵士氣更加低落,所以在得知指揮官受傷、身亡之後他們也就沒有了鬥志,選擇了投降。宣傳材料上說的沒錯,軍人應當保家衛國,打內戰的不算好漢。

拿下武昌的當天,就有糧食運到武昌城,爲百姓發糧食。這也爲北京政府贏得了人心,這纔是真正心繫人民的政府。

武昌拿下之後湖北全境就全部回到政府手裡,作爲岳陽人士的第十五師師長榮瀟被委任爲湖北省代省長兼任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司令,全面負責戰後湖北的生產生活恢復和一些重建工程。

得知武昌被攻克,蔣介石的情緒更加低落,他已經知道派去武昌的援軍在大冶和陽新受到到阻擊,本來指望葉挺能多守一段時間,他再派援軍,沒想到武昌這就被攻克了。

回援廣東的第一軍、第二軍和第四軍三個軍在曲江、乳源受到了北軍精銳部隊,第一師和直屬師的阻擊,戰鬥進行了兩天兩夜未分勝負,現在依舊在激烈的戰鬥着。

剛纔又得到戰報,攻克了岳陽的北軍休整兩天之後直撲長沙而來。拿下恩施的部隊也在向湖南方向移動。真正應了那句話,兵敗如山倒。

現在已經緩過來一口氣的孫傳芳也在蠢蠢欲動,背面拿下了九江的姜登選正在向永修移動。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蔣介石現在的形勢,那就是四面楚歌。

第2章 矛盾初顯第56章 鷹擊長空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60章 各方反應第32章 決定動手第77章 針鋒相對第31章 拿下海州第3章 聲東擊西第10章 財神到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2章 矛盾初顯第52章 要黑龍江成爲內河第20章 招賢納士第43章 一分錢都不捐第7章 搞定溫樹德第15章 蒙古督軍第26章 都在糊弄第4章 海軍初定第5章 善後會議第17章 戰鬥部署第42章 直奉聯合第52章 再戰平型關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26章 四面楚歌第7章 到達美國第24章 蒙古軍南下第60章 國慶典禮第9章 各界代表會議第21章 被小姑娘算計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48章 西南事起(中)第70章 戰事又起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41章 血戰馬家軍(二)第14章 高難度任務第4章 多選任務第2章 張宗昌想下野第36章 郭鬆齡反奉第24章 武昌之戰(三)第39章 戰爭爆發第21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八 掌饞嘴引發的戰爭第38章 各懷鬼胎第1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1章 雙喜臨門第16章 尋找大小姐第31章 北京政變第39章 攻克南京第49章 西南有變(下)第18章 蘇聯撤軍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24章 蒙古軍南下第15章 老婆還是別人的好第17章 初見黃金榮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3章 聲東擊西第52章 要黑龍江成爲內河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12章 攻克南昌第13章 升官當了副師長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40章 意料之外的開局第11章 你是親我爸爸第32章 都有援軍第四十八 掌對四川下手第24章 武昌之戰(三)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60章 各方反應第24章 蒙古軍南下第17章 初見黃金榮第9章 工人罷工第47章 車上談話第45章 各方反應第80章 三足鼎立第28章 猛虎連第17章 戰鬥部署第61章 建立裝甲師第1章 萬能的系統第43章 日本干涉第19章 完美解決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34章 裝甲師的驚喜第47章 大區制第2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5章 段府宴會第7章 搞定溫樹德第56章 英國想結盟第19章 兵諫第22章 武昌之戰(一)第65章 分道揚鑣第38章 各懷鬼胎第49章 西南有變(下)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第47章 大區制第1章 競標大會第14章 初入上海灘第53章 蘇聯的底線第43章 一分錢都不捐第6章 國民軍又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