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視察海軍基地

沒想到蔣介石這麼快就攻克了南昌,一旦南昌在手,接下來就是浙江了。現在是南下的最好時機,如果不趁現在他們正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渡江作戰,等到孫傳芳徹底玩完,再與北伐軍打仗就困難的多了。別的不說但就這長江天塹也是個難題,哪怕是有海軍在手,如果對方在江對岸修築好了工事,渡江也會變的非常困難。

“總司令,我們快到了。”王小柱的聲音把張安樂從沉思中拉了回來。

張安樂往車外看去,高高的圍牆擋住了他的視線。前面可以看到有人在站崗,看樣子就要到艦隊基地了。

渤海艦隊基地位於嶗山東北的南窯灣,這裡的自然條件很好,外面還有大福島、小福島擋着,大福島上修建了瞭望塔、炮臺,拱衛着軍港。青島造船廠在南窯灣的南岸與軍港隔海相望。

渤海艦隊基地從去年6月份開工,今年2月建成,僅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堪稱是一個不小的奇蹟。當然這是外人看來,張安樂知道這是因爲自己當年修改了遊戲的文件,將建造時間給大大的縮短了。看來玩遊戲作弊並不是什麼壞事啊,張安樂心裡得意的想到。

車子轉過一個彎,渤海艦隊基地大門就在眼前。

進得門去,一座7層高的大樓聳立在自己眼前。樓前兩座石獅雕像威風凜凜,比樓前站成一排等待的軍官更加吸引眼球。

張安樂的車穩穩的停住,早已經等候的溫樹德客串了一把酒店服務生。幫張安樂把車門打開。站在他身後的參謀長見司令給張安樂開車門,心中有些懊惱,暗責自己沒有眼力勁兒。

“歡迎總司令來渤海艦隊基地視察!”溫樹德給張安樂行了個軍禮,高聲喊道。

“歡迎總司令來渤海艦隊基地視察!”他後面那些軍官跟着高聲喊道。

“哈哈。大家好,大家辛苦了。”張安樂回了個軍禮,笑着對大家說道。

然後溫樹德一一介紹他身後的那些將領,張安樂與他們一一握手,然後由溫樹德帶着視察基地。

基地最前面這座7層高的是辦公大樓,後面是訓練場地,士兵的營房,庫房等等。

張安樂參觀了士兵們的宿舍。宿舍很乾淨,很整潔,看得出來他們用心打掃過的。

“戰士們的內務做的很好,古人說的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連自己住的地方都搞不好,就不相信他會認真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張安樂對溫樹德說道。

“您說的對,戰士們平時就得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溫樹德點頭稱是。

走馬觀花的看完戰士們的營房之後,張安樂想上軍艦看看。

“好了。戰士們的營房參觀完了,帶我上船上看看吧。”

港口離營地也不遠,沒必要坐車,一行人一路走一路說話很快就到了。

既然要參觀船。肯定上最好的船,溫樹德的旗艦長江號。

“只有看到這些大傢伙。我的心裡才踏實。你們知道我爲什麼要把這些軍艦以大山、大河的名字來命名麼?”張安樂笑着問傍邊的人。

大夥都搖了搖頭,說的也是。以前的軍艦很少這樣命名的,大家也想知道是怎麼回事。當然也有人大概能纔出一些原因,但是見張安樂興致勃勃,唯恐自己說對了掃了他的興。古人云伴君如伴虎,聖意難測,你隨便就猜出了上司的用意,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其實很簡單,我們都說自己是中國人,什麼是中國,中國不就是這片土地和這些民族還有我們從古代流傳到現在的文化。文化和民族說起來都很空洞,山河卻是看得見的,摸得着的。古人稱國家爲江山社稷,這江山就是國家。

我用大山、大河來命名這些軍艦就是要告訴你們,國家的安全掌握在你們手中。

我們中國是個海洋大國,有數萬裡的海岸線。只要將海軍發展壯大,才能保衛我們的國家不受到侵犯。這些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最重要的是你們,畢竟你們纔是戰鬥在第一線的人。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更何況現在我們並不安,我曾經說過,只要臺灣、旅順還在日本手中一天,我們就一天不能放鬆,這是我們的恥辱。我們只有用敵人的血,才能洗刷這些恥辱。我堅信,只要我們團結起來一起努力,勝利必將是屬於我們的!”張安樂剛開始只是想解釋一下給軍艦命名的原因,可是忍不住多說了幾句,說道後來幾乎就是大聲的喊了出來。

聽着張安樂發自肺腑的聲音,他身旁的軍官士兵們紛紛鼓掌。

“我真沒想到,您給軍艦取名字還有這樣的用意。現在聽您這麼一說,我們都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很大。”一直懊惱沒有表現機會的參謀長,在一幫說道。

“劉參謀長說的沒錯,聽您這麼一說我們身上的壓力很大。”溫樹德聽了參謀長的話笑着點頭說道,心裡卻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得了吧,這又不是什麼深奧的道理。恐怕想不到是假,拍馬屁纔是真吧。

“呵呵,有壓力是好事,有壓力纔有動力。威海和上海的軍港也快要建好了,到時候三支艦隊就要分開了。這裡也不叫渤海艦隊基地,得改叫黃海艦隊基地了。”張安樂心說,你這馬屁拍的可沒什麼技術含量,於是轉移了話題說起了三支艦隊分家的事。

“是啊,連我們都沒想到海軍能發展的這麼快,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只有6艘軍艦,勉強可以稱爲艦隊。這才一年的時間,我們就有大小船隻數十艘,總噸位達到了40餘萬噸,這都是您全力發展海軍的結果。”溫樹德順着張安樂的話說道。

說完溫樹德陪同着張安樂在軍艦上轉了一圈,溫樹德一邊走着一邊給張安樂介紹這艘軍艦的一些參數。聽着這些參數。張安樂心中忍不住在想,戰列艦火力雖強卻不是未來海洋上的霸王,中國早日發展航母纔是正道啊。

從長江號上面下來,張安樂在溫樹德、劉參謀長的陪同下到造船廠參觀。見到了正在建造的兩艘巡洋艦,這兩艘巡洋艦是根據肯特級重巡洋艦改造而成。由於華盛頓條約規定各國不得建造排水量10000噸以上的巡洋艦,同時還將巡洋艦主炮的口徑限制在最大不超過8英寸的範圍。肯特級重巡洋艦的裝甲很薄弱,英國海軍並不喜歡這樣的軍艦,他們私下蔑稱其爲‘白象‘、‘白色的墳墓‘和‘薄皮‘。

這樣的問題在中國卻得到了完美的解決,因爲中國沒有簽訂華盛頓條約,完全不受限制。英國便將最好的設計方案給了中國,雙方合作生產12艘這樣的軍艦。一旦發生戰爭,英國有權利購買其中的6艘。這就是英國人的暗渡陳倉之計,也是他們願意和中國合作的原因。除了肯特級之外,中國和英國還有幾個類似的合作項目

“現在我們只有兩座船塢,生產能力很受限制,新的船塢正在建設中,我們的計劃是三年內建成八座船塢。”造船廠的廠長在一幫說道。

“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的數量夠麼?”這個船長個子不是很高,附近的聲音又恨吵,張安樂只得將頭低下湊近了問道。

“夠了,我們正在培訓,另外在英國培訓的工人今年下半年會有一批迴國。這些英國人雖然自大了一些,但是確實有真本事,也很配合我們的工作。”廠長哪敢讓張安樂一直低着頭,於是主動地踮起腳來,在張安樂耳邊說道。

“那就好,走咱們去見見那幫英國人。”張安樂點了點頭說道。

英國人可能事先得到了通知,知道張安樂要來視察,一個個打扮的很利索。和大家一一握手,說了幾句客套的話,然後就是拍照留念。

拍完照已經到了中午,廠長便留他們在廠裡吃飯。張安樂沒有去小食堂,而是跟着工人一起在大食堂吃飯。他們的伙食不錯,兩葷兩素,也很和張安樂的口味。張安樂詢問工人得知,平時的伙食也是兩葷兩素。

下午到渤海艦隊海軍培訓中心去視察,海軍培訓中心雖然只是培訓普通士兵和低級軍官的地方,但是招生的要求要是非常的嚴格。要求家世清白,高中以上文化水平。

張安樂到的時候他們正在上課,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們正好在講甲午海戰。可惜的是張安樂對於海戰、海軍知之甚少,聽了一會就轉身走了。

這個學校並不是新建的,原來這裡是一箇中學,後來這片地方被徵爲海軍基地,附近的老百姓都搬走了。中學自然也跟着搬走了,他們就着這個學校辦起來培訓中心。反正離基地也近,還不用另外花錢,也算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下課之後得知張安樂走了,學生們都很後悔,沒能近距離和他接觸。

回到海軍基地的會議室,張安樂表揚了溫樹德等人,肯定了他們成績。

“能在短短一年之內建立起這個基地本身就是成功”

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希望。

“我希望大家牢記自己肩上的使命,記住你們腳下軍艦的名字,你們是這個國家的守護神,是我們四萬萬同胞的守護神。”

第70章 戰事又起第27章 我們不殺俘虜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10章 這不是商議而是通知第2章 思維覺醒第80章 三足鼎立第35章 部署防務第54章 活捉傅作義第19章 完美解決第29章 又晚了一步第13章 入主鈴木(上)第30章 施從濱之死第79章 南滿守備軍被滅第60章 國慶典禮第17章 戰鬥部署第38章 射天狼行動開開始第27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9章 各界代表會議第37章 再戰福建第34章 抵達天津第55章 飛機下線第21章 和蘇聯合作第32章 皇帝出宮第4章 海軍初定第12章 一觸即發第33章 實力大增第51章 攻克雁門關第57章 李景林下野第13章 升官當了副師長第53章 拿下平型關第19章 兵諫第4章 多選任務第41章 雛鷹初啼第4章 海軍初定第70章 戰事又起第3章 聲東擊西第10章 秋操軍演第72章 誓師北伐第2章 思維覺醒第37章 再戰福建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29章 奇怪的部署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42章 重創阿穆爾河艦隊第49章 西北發展規劃第13章 英國調停第32章 皇帝出宮第9章 外交的勝利第45章 郭鬆齡身死第4章 多選任務第42章 重創阿穆爾河艦隊第37章 再戰福建第38章 射天狼行動開開始第66章 一語成真第31章 勝算幾何第47章 西南事起(上)第54章 一個月的時間第31章 勝算幾何第19章 兵諫第45章 各方反應第25章 佔領張北縣第57章 進展順利第73章 皇姑屯事件第59章 恐高與平等的誤會第51章 攻克雁門關第69章 算平手吧第3章 百萬雄師計劃第9章 一切順利第63章 延長石油廠第五十八 掌閻錫山的來信第80章 三足鼎立第50章 孫中山逝世第12章 好事成雙第6章 都想要海軍第61章 建立裝甲師第15章 怎麼又是你?第33章 海州解圍第35章 段府宴會第75章 還有後手第48章 西南事起(中)第34章 抵達天津第24章 建還是不建第42章 西北初定第22章 打的就是奉軍第22章 打的就是奉軍第4章 海軍初定第23章 武昌之戰(二)第44章 全線突破第50章 智取海參崴第67章 馬不停蹄十第52章 再戰平型關第36章 孫中山北上第3章 張學良說媒第22章 國民政府成立第14章 初入上海灘第15章 蒙古督軍第71章 國民軍投降第4章 調虎離山第37章 再戰福建第66章 一語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