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隨便打罵

丞相公廡的人大多都知道唐劬被追殺了,被追殺的理由五花八門,有人說是情殺,有人說唐劬欠下鉅額賭債,債主討不到銀子,派人殺他泄憤。而唐劬也就此再沒有出現在同僚面前,程墨對衆多議論一概不予置評。

唐劬還在丞相府養傷呢,小院子是不敢回去了,誰知道張勉會不會喪心病狂到再派人到他家中刺殺?再有下次,可就沒人救他了。

衆屬官議論紛紛之際,張清從供暖局來了,這些天他要兼顧供暖設備的安裝,又要兼顧城外的作坊,兩邊來回跑,大熱的天,日頭又毒,白淨的臉都曬黑了。

一進門,他先倒杯水仰脖喝了,抹抹嘴巴,道:“五哥找我什麼事?”

他還得出城一趟呢,天氣熱,工匠們鑄的管道就少了,他得去看看,儘可能把產量提高起來。

程墨道:“十二郎,如果給你一個長史做,你能做好嗎?”

“長史?什麼長史……”張清一句話沒說完,眼睛瞪得像銅鈴,怪聲道:“不是吧?五哥,你要讓我當丞相長史?”

父親倒是希望他跟着程墨有出息,能正兒八經的出仕,要不然上次看到武空有官當,也不會吹鬍子瞪眼地找武空地麻煩了,老父那是吃醋了。可一下子給他一個丞相長史……希望來得太突然,張清被砸暈了,張着嘴,不知說什麼好。

現在是舉察制和科舉制交替時期,院試還沒有舉行,第一屆舉子還沒有考出來呢,屬於青黃不接,如果有人舉薦,程墨又覺得合適,任命他爲丞相長史也說得過去,張清沒有功名,待明年第一屆的進士名單新鮮出爐,就不能這麼幹了。

什麼是舉察制?就是地方官可以任命有才學、賢名的士子爲自己的屬官,先決條件便是有才學賢名了,只要大儒、官員肯寫信證明這人確實才學不錯,人品高尚,地方官便可以任用。什麼纔是有才學呢?那就見仁見智啦,所以給那些世家子弟大開方便之門。

徵僻制是什麼呢?皇帝自然是求才若渴的,只要聽說某地有德高望重的人學富五車,是一定要請他出仕爲官的。霍光當權時,以皇帝的名義派使者執禮請地方名士、大儒進京爲官的不少,劉詢親政至今時日尚短,還沒有人向他舉薦賢才。

張清要求一封舉薦信輕而易舉。程墨擔心的是他的性子還須磨練,先讓他做做看,實在不行,再回供暖所。

“你回府和伯父商量,三天內答覆我。”

張清迷迷糊糊地回府了,他從沒想過這麼重要的一個官職會落到自己頭上,那可是一步登天哪,他沒做夢吧?

安國公的反應就很激烈了,二話不說,馬上吩咐婢女取官袍侍候他換上,然後坐車直奔丞相公廡,一進門對程墨納頭便拜:“丞相,你真是十二郎的大貴人哪。”

考功司郎中算什麼,他兒子可是丞相長史,說不定再過十年八年,有機會坐上丞相的位子呢。安國公臉上的褶子都是笑,武空爲官的不快早被他拋到九霄雲外了。

國公爵位尊貴,太祖封的國公能安穩世襲到現在,真的不多,可吳朝風俗,國公再尊貴,沒有實職,也是枉然,就像曹國公祖上還曾尚過公主呢,現在不也得夾着尾巴做人?吳朝風俗,實權纔是實實在在握在手裡的東西。

因而,安國公張寧的爵位比程墨高,但連閒職都沒有,空有一個襲自父親老安國公的爵位,在程墨這等皇帝跟前的紅人、朝廷中的重臣面前,便有些不夠看,加上他習慣奉迎人,拍起程墨馬屁來,那叫一個自然,絲毫沒有自己位尊爵高的覺悟。

張清回家一說,他立馬跑來向程墨道謝,順便把此事敲定下來,省得兒子不懂事,還真“考慮”起來,萬一考慮來考慮去,把丞相長史給考慮沒了,那就連哭的地兒都沒有啦。

長子襲爵,幼子仕途得意,安國公走路都帶一陣風,心情如三月春風,舒爽得不行。

“伯父來了,快請坐。”

程墨放下手裡的公文,走到一側的沙發邊,示意安國公坐。這是要閒聊的樣子了,安國公笑容更盛,眼睛成了縫。

他匆匆而來,可不代表空着手,坐下之前,先把一個精緻的黑檀木盒子放在几案上,道:“丞相啊,十二郎承蒙您成全,您可別跟他客氣,該教的時候教,該罵的時候罵,該打的時候不要手軟。”

這話說得程墨瀑布汗,道:“伯父說笑了,十二郎只是缺少處理政務的經驗,只要用心,什麼學不會?”

勳貴子弟哪個是笨蛋?這些人起點比普通百姓高得太多,從小耳濡目染的都是權謀之道,真要謀劃起來,哪會差了?

張清平時性子衝動,一言不合便先打一架再說,可是管理供暖所這些天,事無鉅細一一過問,手下工匠民夫幾千人,何曾出過差錯?可見無事便罷,有事他是能挑起來的,要不然程墨也不會任命他。雖說有舉薦信則可,不需參加科考,但也要量才而用纔是。

哪個父親聽別人誇獎自己兒子會不高興?安國公一聽程墨這麼說,臉上的褶子如菊花盛開,嘴都咧到耳根了,撫須道:“還須丞相多多教導。”又和程墨商量:“由杜子牧杜老先生舉薦可好?”

杜晴是當世大儒、昭帝帝師,桃李遍天下。下個月院試即將舉行,自實行科舉制後,杜大儒越發炙手可熱了,如果由他舉薦,既顯得張清有才學,又應景,最好不過了。安國公交流廣闊,要求一封舉薦信的話,大把的人選,不過他在來的路上想來想去,都覺得任何人都不及杜大儒有面子。

程墨欣然道:“可以啊。”

只要你能讓杜晴寫舉薦信,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杜晴是真正的大儒,學識淵博,品德高尚,嚴於律已,對昭帝忠心耿耿,簡直可以媲美聖人了。他輕易不與人寫舉薦信,除非那人確實是他的學生,而且品學兼優,深得老先生歡心。這兩點,張清半點也挨不上。

看安國公信心滿滿的樣子,程墨有些納罕,不知他何以如此自信。

第418章 面子大過天第48章 以其人之道第172章 倒打一把第832章 許諾第165章 打回場子第589章 誰爲帥第613章 實施起來有點難第668章 討價還價第627章 聯盟第225章 誤傷第398章 取捨第223章 前倨後恭第261章 君臣之義第360章 匠人第298章 疑心第723章 姿態第602章 軍紀第404章 交接第349章 和好第223章 前倨後恭第382章 只差一步第844章 武空的睡相第89章 想岔了第670章 程五郎駕到第458章 宮門前一幕第610章 藉機生事第666章 兄弟情第636章 風雪第507章 計謀第230章 人心不足第551章 同一片天空下第15章 化身田螺姑娘第172章 倒打一把第780章 行刺第522章 套近乎第21章 那是銀子第868章 送女第742章 誘/惑第783章 大亂第561章 星光滿天第265章 三請三辭第239章 作死第312章 反悔第339章 心照第547章 悔之晚矣第693章 劉詢心情不好第166章 神轉折第508章 新官上任第606章 拖延第263章 暗訪第744章 亂像第841章 三歲看大第505章 幾歲可爲相第684章 可以記入族譜的大事第86章 與強搶無異第681章 弘農楊氏第407章 勸說第487章 一網打盡第220章 發難第558章 擔憂多餘第315章 重逢第190章 要緊第384章 生不如死第423章 朕准奏第315章 重逢第889章 滾出去第506章 有如菜市場第767章 藉口第810章 天生糊塗第850章 演戲第577章 燒菜還是燒房第527章 呆萌武空第88章 這是報復第424章 紀馳接手第353章 棘手的差事第441章 死心不息第860章 遷怒第401章 遷怒第888章 傳言第67章 月下賞花第888章 傳言第814章 使壞第400章 權力癮第601章 意外第787章 程墨的喜好第614章 怎麼查第52章 封官第730章 都是有脾氣的人第204章 擺平第561章 星光滿天第672章 女人緣太好第665章 家的溫暖第733章 安兄弟之心第750章 龍鳳胎第813章 計劃第651章 反了你們了第369章 生死兩重天第789章 邗溝第844章 武空的睡相第513章 考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