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回到侯府

溫盈喝了薑湯後, 沈寒霽把空碗接過,放在了一旁的桌案上。

他壓低聲音問:“夢中,你可有夢到過關於此次運船的事”

沈寒霽這是毫不避諱的與她提起那怪誕離奇的夢了?

溫盈遲疑了一下, 隨即轉念一想, 昨夜該說的, 不該說的都已經說透了, 關於那些個怪誕離奇的他們兩個人也沒有什麼可多避諱的了。

溫盈仔細的回想了一番夢到過的事情, 半刻後朝着他微微搖了搖頭,如實道:“我所夢到的多是與我自己有關的,往後關於夫君之事也是走馬觀花, 瞬息即逝,沒有過多的信息。便是話本……”溫盈說到這頓了頓, 見他面色無異, 又繼續說道:“便是話本, 也是信息極少。”

雖還沒到開門見山,但這還是兩人第一回半敞開門來說話。

沈寒霽從她這短短的一句話便聽明白了, 他們夫妻倆的夢都差不多。

雖然是他的夢,但夢裡邊都是與溫盈有關的,他的事並沒有多少。

大概是關於溫盈的事天機都已經泄露得夠多了,便不會再透露過多。

“這次劫船的難道並不是普通的水寇?”不知他們已經商議過的溫盈問道。

沈寒霽便簡單的與她說了一下現下的情況,包括還會有人襲船的事。

聽了這些後, 溫盈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沈寒霽繼而說他對她的安排:“我看過水路圖, 有一處分流, 大船不能進只能進小船, 河流途徑有一處寺廟。等船停了之後, 你與兩個婢女,還有侯府侍衛和尚武武官兩位教頭一同坐小舟離開, 在那處寺廟先等着,若官船這邊能平安度過,很快就有人去接你們。”

溫盈怔愣了一下,問:“夫君不一塊走?”

沈寒霽微微搖頭,嘆息道:“淮州官員自作聰明的提出五十精兵護送百萬官銀和兵器,更讓百姓順船而去金都本就愚不可及。而此船掌使也不靠譜,這官銀和兵器若是被搶了,我也在這船上,提出了應對對策卻跑了,也難免會被牽怒。”

說到這,沈寒霽對溫盈淡淡一笑,信然自若的道:“不說會萬無一失,但有九成把握。”

溫盈自知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讓他小心些。

沈寒霽看着擔憂之意溢於言表的溫盈,比平時那種裝出來的關切相比,現下是真心的。

待長久些,總歸是能回到以前的。

但前提是循環漸進,不驕不躁。

發生水寇劫船之處是官家運河,常有官船和商船從此河經過,所以不能隨隨便便在此處丟棄屍體。

以往若發生水寇劫船事件,官家這邊贏了後,會把水寇的屍體運走,待到偏僻無人的荒山處,再停船靠岸,隨地挖坑,把數十水寇的屍體掩埋。

對於殺人如麻的水寇,何須給他們絲毫體面。

杜掌使吩咐把屍體都搬到被燒過的船的甲板上。

除卻離去追捕的青竹外,已然全部人都回到了船上,隨即出發。

燒過的船先行,其後是官船。

按沈寒霽所言,在河中順行而去五里後,船停下來,這時船上的人都有些不明所以。

隨即杜掌使下令,讓船上能幫得上忙的人,把船艙中的貨物全搬到被燒過的船上。

雖都不明白杜掌使此意爲何,但還都是聽令的把所有木箱都擡到了那艘船上。

搬搬擡擡約莫費了小半個時辰。

東西都擡了過去,從大船上放下兩艘兩舟,溫盈自艙室出來,看了眼沈寒霽微微頷首。隨即走到堂兄和表兄跟前,囑咐:“堂兄,表兄,你們也要小心。”

他們兩人,是自願留下幫忙。

堂兄點頭:“你去吧,你能平安離開,我和妹夫才能沒有後顧之憂。”

溫盈呼了一口氣,笑了笑,隨即與婢女一同下了小舟。

一行人下了小舟後,靳琛和兩個教頭,還有從精兵中挑選的五人,以及船工十人從官船下來,一同上了水寇的船。

溫盈乘坐小舟,轉回頭看了眼官船。只見沈寒霽站在高一層的憑欄處看着她離去。

白衣長衫,長衫寬袖隨河風擺動,眉宇之間風清氣正,氣及凌雲。

溫盈有那麼一瞬間覺得,他本該就適合這樣涇渭自明,運籌帷幄的站在一個適合他的位置上,兒女情長倒是成了他的累贅。

以前是她太過強求感情了。人沒了兒女情長,又不是不能活了。不僅能活,還能活得極好。

溫盈面上盡是從所未有的釋然,對他也沒有了任何的怨。

沈寒霽目送了溫盈離開,隨即看向甲板上的人,面色沉靜。

餘下的人全部都站在了主船的甲板上。

沈寒霽在所有人目光下,沉聲道:“現在這一刻起,誰要離開這艘船,立刻以內賊身份斬殺!”

此話一出,那些本就搭船去金都的百姓便騷亂了起來。

“怎麼回事!?”

“是不是還有什麼危險?”

“若有危險爲什麼只讓方纔的人離開,不讓我們離開?!”

船上百姓,三十人左右,能搭上官船之人,非富即貴。

沈寒霽要的不是過程,而是結果,自然不會與他們解釋。看向杜掌使:“讓人送他們回艙室,另外,互相盯着,不能讓任何一人離開,不然都會前功盡棄。”

杜掌使連忙點頭,轉身就立馬安排人緊盯着船上的任何風吹草動。

水寇的船漸漸遠去,沈寒霽讓官船一個時辰後再徐徐向前。

兩艘船相隔一個時辰,途徑那能埋伏之地,都是在晚上。他們的目的是官船,就算有所懷疑,也不會貿然襲擊破船,從而打草驚蛇。

因運河若發生劫船之事,官家這邊本就有不成文的規定,不允隨意在運河中拋屍。若有需要,可把屍體運回助查案。所以破船和甲板上的屍體,都是掩人耳目所用,以此來降低他們的疑心。

水寇船先行一個時辰,平安過了最佳的埋伏之地後。也是一個時辰之後,官船到那埋伏之地前二里再折返,等他們發現不對之時,整裝去追水寇的船,也已然來不及了。

饒是他們的船再好,都不敢貿然進入到有官兵把守的區域。

官道設有關卡,官家運河自然是不例外。

只要在清晨第一縷曙光進入關卡之地,水寇船便算是安全了。

*

小舟到了水路圖上邊所示的寺廟,溫盈在婢女的攙扶下下了船。

寺廟建在河邊,香火併不旺,寺廟中也就是幾個和尚。

聽說他們是遇上水寇逃出來的,和尚讓他們先行安頓。

寺廟中不允女客留宿,但因運河還未整頓之前,亂得很,時常有遭遇水寇襲擊百姓的船隻,所以寺廟外邊倒是建有幾間瓦房。

只是年久失修,很是簡陋。

溫盈進去的時候,有一股黴味襲來,這也便算了,地上竟還有爬蟲,嚇得她和婢女臉色都跟着白了。

知曉姑娘家膽子小,隨從們進去收拾。在和尚處借來幹艾草,隨即在屋中燒了艾草驅趕蚊蟲。

最後再在土坑上邊鋪上乾燥的稻草,再鋪上了單子,倒是勉強能落腳。

從昨晚到現在,溫盈也只是睡了半個多時辰而已,身心疲憊。

坐在粗糙的牀上,溫盈沒有任何的睡意。

不是因爲牀的問題,而是因旁的原因。

一則是沈寒霽他們兇險未知,二則是現在隱隱作痛的腦袋。

大概是昨晚落了水,又受了驚嚇,溫盈自在船上醒來的時候就不舒服了,只是當時沈寒霽說了那些事情,她也就佯裝出無事的樣子。

頭沉沉的同時也爲沈寒霽和堂兄他們所擔憂。

蓉兒和小翠都不知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三爺竟然會讓她們先隨着娘子離開,而他則繼續留在船上。

小翠沒想那麼多,而是爲主子感到委屈:“娘子也是養尊處優的,何時住過這樣的屋子了?又破又有蟲子,連張能躺人的牀也沒有。”

溫盈看了她一眼,呼了口氣,道:“不過是借宿一兩宿罷了,我能忍得了。”

她們尚且還有一瓦遮掩,不用涉險,該知足了。

蓉兒見溫盈不大舒服,臉頰還有些發紅,便大着膽子摸了默主子的額頭,隨即驚道:“娘子你的頭怎這麼燙?!”

溫盈摸了摸,隨即道:“大概是着涼了。”

蓉兒忙道:“娘子趕緊躺下,我去問問方丈可有祛風寒的草藥。”

溫盈沒有硬撐,躺了下來。

蓉兒把帶來的薄衾蓋在了主子的身上後,便囑咐小翠伺候好主子,隨即出了門。

溫盈躺了下來,沒有睡意,但腦袋卻是昏昏沉沉的。

隨即意識逐漸不清晰了,也不知道時辰怎麼過去的,只是知道有人灌她喝藥,給她擦身子。

期間還感覺到了有人躺在了她的身旁,氣息有些像沈寒霽的。

她費力的睜開了眼眸,看到的人,似乎真的是沈寒霽。他也似乎與她說了些什麼,但她聽不清楚。

混沌間她還記得沈寒霽現今在主船上,心想又怎麼可能出現在這寺廟中?

指不定她是病糊塗了。

昏昏沉沉中又睡了過去。

等溫盈醒過來的時候,有些迷茫的看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屋子。

她……莫不是做夢了?

不然,她入睡前身在簡陋的破屋,怎醒來就回到侯府了?

溫盈怔怔愣愣了好半會,還掐了一下自己的臉,疼痛的感覺讓她確定並沒有做夢。

拖着有些發虛的身子坐下,扶着牀柱子下了牀,隨而朝着屋外喊了兩聲蓉兒。

聽到了喊聲,剛端藥準備進來的蓉兒一驚,忙推開了房門,見主子已經醒過來了,心頭驚喜的下一瞬,又緊張了起來:“娘子你不好好躺着休息,怎起來了?”

蓉兒急急的走了過去,把湯藥放到了一旁,去扶要站起來的主子。

在蓉兒的攙扶下,走到了桌前,溫盈撐着桌面坐了下來,疑惑不解的問:“我們什麼時候回來的?”

蓉兒道:“早上纔回來的,娘子昏睡了三天了。”

溫盈聽到自己昏睡了三日,不免詫異,也反應過來了自己確實沒做夢,迷迷糊糊間是真的見到了沈寒霽。

“三爺呢?”

蓉兒回道:“三爺在第二日一早便來接娘子了,今日纔剛回到侯府,就被宣進了宮中。”

被宣進了宮中?

官船的事情到底解決了沒有?

溫盈滿腹疑問,但蓉兒肯定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心裡邊有些焦急。

看了眼外邊的天色,問:“三爺什麼被宣進的宮,現在又是什麼時辰了?”

“三爺是在辰時末進的宮,現今是未時了,進宮差不多有三個時辰了。”

進宮都有三個時辰了,可見這事極爲複雜。

“那我堂兄和靳表兄呢?”

“公子也進宮了,表公子還未到金都。”

聞言,溫盈讓自己靜下心來思索。不僅沈寒霽進宮了,就連堂兄表兄都進宮了,而且還是宣進宮,而非是押進去的,由此可見官船之事,很大的可能是成了。

主母那裡總該知道些什麼的。

想了想,溫盈吩咐蓉兒:“你給我梳妝,我要去見母親。”

蓉兒一愣,忙勸道:“三爺進宮前吩咐過要好好照顧娘子,娘子你才大病初癒,不若明日再去給主母請安也是一樣的?”

溫盈還是撐着桌子站了起來:“我有些事情要去問母親,我也不去哪,就去福臨苑而已。”

走到梳妝檯前坐了下來,讓蓉兒梳妝打扮。

蓉兒無奈,只好妥協:“娘子先把藥喝了,奴婢再給娘子梳妝。”

溫盈只好喝了藥,藥效慢,但喝了滾燙暖胃的湯藥,人似乎也精神了些。

梳洗更衣後,溫盈去尋了主母。

主母聽聞溫盈過來了,問:“什麼時候醒的?”

婆子回道:“似乎是剛醒就過來了。”

主母點了點頭,“去請三娘子進來,順道去小廚房把晌午時給二娘子燉的湯先端過來。”

婆子應了聲後退出了屋子,不一會溫盈便進來了。

“兒媳見過母親。”

主母把手中給孫子做的虎頭帽放下,屏退了下人,再而讓她坐下。

“身體可好些了?”

溫盈點頭:“已然好了許多,勞母親掛心了。”

“我聽說了你們這次回來經歷的事情了,三郎此次進宮是受賞的,不用太過擔心。”主母說道。

既是受賞,那官船的事必然是完美解決了。

溫盈鬆了一口氣,但又疑惑不解:“既然是受賞的,那爲何夫君這麼久都還未從宮中出來?我聽下人說他進宮快三個時辰了。”

主母微微搖頭:“宮中也沒有消息傳出來,我也不清楚,不過依着三郎的性子,你遇險的事,他不會這麼輕易的就算了。”話語一頓,繼而道:“先前你受到迫害,他只是一個有功名無功績的狀元,不足以到聖上的面前告御狀,可此次他護送官銀和兵器到金都有功,這事便不一樣了。”

不是別的不一樣了,而是底氣不一樣了。

這時婆子端來了燉湯,放在了溫盈的桌旁後退了出去。

燉湯有絲絲熱氣從蓋沿溢出,溫盈聞到了燉湯清淡的香氣。

爲何放到了她的面前?溫盈有些不解的看向主母。

主母拿起針線繼而做着虎頭帽,淡淡的道:“我聽說你剛醒就過來了,想必什麼都沒吃。昏睡了三日,腹中無食,醒了便多少吃些,填飽肚子後再與我一同等三郎吧。”

聽到主母這些話,溫盈心頭微暖。雖然態度並不是很熱絡,但起碼在這種時候,侯府主母的態度讓溫盈感到安心。

讓人信服的當家主母,應當就像是侯府主母這般的吧?

溫盈暗暗的下定決心。若是往後分府別住了,她也坐上了當家的位置,便把主母當成自己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