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朝上怪事

若說皇帝宣佈立韓淑妃爲皇后讓朝中大臣們大吃一驚,韓玄昌第一個出來反對,那更是讓所有人震驚,沒有人會想到,第一個出來反對立韓淑爲後的,竟然是韓玄昌,便是連韓玄道也是皺起眉頭。

皇帝顯然也是很爲吃驚,皺眉道:“韓愛卿,朕……方纔說過,朕意已決,不是與你們商量!”

韓玄昌上前去,跪倒在地,恭敬道:“聖上,臣雖知有罪,卻還是要向聖上諫言,聖上立後乃是國之大事,然則……淑妃實在不適合立爲皇后。”

皇帝冷聲道:“朕倒要聽聽,淑妃有何不適合?”

韓玄昌直挺挺地跪在朝堂之上,朗聲道:“淑妃有德,卻並無統御後宮之才能,而且淑妃入宮甚晚,資歷太淺,無才幹無資歷,實非皇后最佳人選!”

朝臣譁然。

誰也想不到,韓玄昌竟然當朝職責自己侄女無才,一時間竊竊私語,幾乎所有人都認爲,韓玄昌的腦子是不是出了問題。

朝中反對立淑妃爲後的大有人,怎麼着也輪不上你韓玄昌出來反對啊,立韓淑爲後,韓家上下該當是欣喜萬分纔是啊。

韓玄昌這樣一弄,不但將韓派許多敵對之臣弄得目瞪口呆,便是韓派自己人,那也是糊塗不已。

範雲傲和胡雪辛都是望着韓玄昌,眼眸子充滿疑惑。

韓漠在朝列之中,看到韓玄昌第一個出來,與所有人一樣,也是吃驚不小,但是他對父親極其瞭解,知道父親做事,向來都是極爲謹慎,今日出列反對韓淑爲後,定然有其深意,只是一時間卻是想不通父親究竟是如何想的。

“有德無才?”皇帝冷冷一笑,身體微微前傾,“韓玄昌,你莫忘記,淑妃可是你的侄女……你這做叔叔的,就這樣評價自己的侄女?而且……淑妃乃是朕的愛妃,你這樣評價,那可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韓玄昌正色道:“臣不敢褻瀆淑妃,只是聖上立後,乃是國之大事,關乎我大燕國運。臣身爲聖上臣子,承蒙聖上隆恩,明知不敬,卻也要斗膽直言!”

便在此時,一名御史已是上前跪倒,大聲道:“聖上,臣御史臺侍御史張慎附議韓大人所言。立後乃是國之大事,不可輕率!”

“張慎,你大膽!”皇帝怒道:“朕立後,難道是輕率之舉嗎?”

這張慎乃是蕭黨中人,韓漠對於這個人,還是很有印象,當初第一次上朝之時,第一個出列奏事的便是這個傢伙。

他既然是蕭派在朝堂上的代言人,底氣是有的,那嘴皮子更是有的,皇帝一動問,張慎便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道:“聖上,微臣不敢,只是古往今來,歷朝歷代,後宮立後,都是重大無比的國事,皇后之選,更是要賢良淑德,有統御後宮之才,如此方可穩定後宮,母儀天下,國泰民安。正如韓大人所言,淑妃淑德出衆,性情謙和,然則並無統御後宮之才,實非皇后最佳人選!”

皇帝眼中顯出憤怒之色,瞥了蕭太師一眼,隨即向張慎冷笑道:“張慎,你當朕不會殺人嗎?”

張慎卻是挺着脖子道:“臣一心爲國,犯上直諫,不畏生死。聖上便是砍了微臣的腦袋,微臣也要直言上諫,臣不畏生死,只是盡職諫言!”

他話聲剛落,從兩列又嘩啦出來十多人,一起跪在朝上,紛紛道:“臣等願死諫聖上。”

更有一人道:“蕭貴妃統領後宮多年,更是很早入宮服侍聖上,如今後宮安寧,蕭貴妃功不可沒,無論資歷才幹,蕭貴妃遠勝韓淑妃!”

皇帝握着龍椅的金把手,青筋暴起,似乎是要將那金把手捏碎,厲聲道:“朕若非要立淑妃爲後,那又如何?”

那張慎還真不愧是幹御史的料,慷慨激揚道:“臣爲大燕國,願死諫!”竟是在金鑾殿上連連叩頭,四周一片寂靜,那頭皮與大理石板直接撞擊發出的聲音竟是極其響亮,只是片刻間,這傢伙的額頭竟然冒出血來,那樣子,似乎皇帝若真要立韓淑妃爲後,他便要撞死在金鑾殿上。

張慎這是下足了本錢,心中清楚,自己越是賣力,出的血越多,背後必定會得到太師的大加器重,金銀財物,那是滾滾而來。

所以他演戲逼真,那是強忍痛楚,也要多冒一些血出來。

張慎一動作,後面的一些官員互相看了看,也開始在朝上叩起頭來,一時間,朝堂上響起“砰砰砰”的頭皮與大理石板撞擊之聲。

皇帝惱恨無比。

立韓淑爲後,當然不是他真的一時衝動,一個忍性十足的皇帝,絕不會因爲一時的衝動做出有壞整體大局的決策來。

他有自己的考慮。

今日當朝宣佈立韓淑爲妃,更先明言不須商議,那也是他要做出一個試探,看看自己這個皇帝是否能夠決定某些大事。

但是結果令他很失望。

這一年來,皇權日重,在朝堂內外都發展了不少忠於皇族的勢力,而世家在爭鬥中大有消耗。

但是皇帝終於還是明白,世家依然強盛,皇權依然沒有強大到能夠左右朝局,朝堂上那“砰砰砰”的叩頭之聲,就如同正在錘擊皇權的鐵錘一樣,敲打着依舊沒有穩固強大起來的皇權。

跪在朝堂上的大臣,除了韓玄昌,一個個大義凜然,似乎要以死阻止皇帝立後。

就在這十幾名大臣頭破血流,鮮血染紅大理石板,幾乎要堅持不住的時候,蕭太師終於顫巍巍地起身,躬着身子道:“啓奏聖上,老臣有事要奏!”

衆人心中都知道,那些蕭派官員前.戲做足,蕭太師該出來定論了。

“太師有何話要說?”皇帝儘量壓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但是神色卻很不好看,連聲音也顯得很是冷淡。

蕭太師並沒有立刻說話,只是有意無意地看了那些叩頭如蒜的臣子一眼。

皇帝冷哼一聲,沉聲道:“要死諫,都給朕都殿前去跪着,莫死在這殿上,讓朕擔起一個逼死臣子的罪名!”

這些大臣正等着皇帝的話下臺階,聽皇帝如此說,急忙都停下,齊聲道:“臣不敢!”只是一個個額頭冒血,委實難看。

蕭太師這才慢悠悠道:“聖上,老臣以爲,韓大人與諸位大人所言,頗有不妥!”

“太師的意思是?”

“老臣以爲,這淑妃娘娘淑德賢惠,非但後宮,便是我大燕上下,那也是盡人皆知的。”蕭太師平靜而緩慢地道:“後宮之主,母儀天下,以德行爲首,所謂德成信乃立,淑妃德行出衆,這威信自然是足以立於後宮。至若淑妃無統管後宮之才,老臣實不敢苟同。淑妃從未統領過後宮,誰又能斷定她無統領之才?更何況熟能生巧,有些事情辦的多了,也就只能如何去做,而淑妃有德行,許多事情做起來,反倒會十分順利,老臣相信,淑妃若是能爲後宮之主,實乃我大燕幸事……至若貴妃娘娘,恕老臣,性子衝動,頗爲任性,實非皇后之才……!”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又都集中到蕭太師的身上。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立淑妃爲後,出來反對的卻是淑妃本族的人,而出來支持的,卻是身爲敵對的蕭太師。

韓玄昌聲言淑妃有德無才,不可立爲皇后。

而蕭太師卻是大言蕭貴妃任性衝動,支持淑妃爲後。

這讓朝中許多官員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實在不知道這兩位世家重量級的人物究竟在搞什麼鬼。

韓玄道等世家重臣,眼中神色閃爍,各有心思。

皇帝聽蕭太師如此說,顯出驚訝之色,半晌才問道:“太師是贊成立淑妃爲後?”

蕭太師躬身道:“聖上選立淑妃,聖明無比,老臣以爲,皇后之選,淑妃當之無愧!”

“太師果然是深明大義!”皇帝嘆道:“既如此,此事就此定下。”望向韓玄昌,沉聲道:“韓愛卿,你乃禮部尚書,朕令你選擇吉日,舉行冊封大典!”

韓玄昌神色凝重,拱手道:“聖上,淑妃……!”

“不要再說了!”皇帝厲聲道:“朕意已決,立淑妃爲後,若再有妄議者……斬!”

韓玄昌一臉無奈,望向韓玄道,卻見韓玄道半閉着眼睛,並無動作,只能嘆口氣,恭敬道:“臣領旨!”

……

退朝過後,韓漠剛出大殿,早有太監過來附耳幾句,韓漠微微頷首,回首看了看頗有些落寞無奈的韓玄昌,一時間還是不明白他心中深意,那太監卻已經道:“韓將軍,淑妃娘娘還在等着,咱們這便去吧!”

韓漠見父親心情不好,自己心情也黯然下來,點點頭,隨着太監往長春.宮過去。

第1078章 心痛第741章 驚訊第260章 官威第686章 會當臨絕頂第369章 失糧線索第733章 太子失蹤第451章 男子第491章 春夜第899章 平原殺聲終章下篇不勝人生一場醉第761章 逝芒第164章 燕京城第1086章 道理第683章 拉攏第488章 一見第569章 不可言之喜!第1097章 兄弟如手足第828章 忠義營第242章 宿命第37章 聖旨第825章 殿外冰雪殿內霜第419章 致命禮物第78章 海匪歸心第205章 兩大巨頭的初次對壘第377章 事急從權第1136章 男兒頌(下)第635章 贈明珠第689章 懦夫第741章 驚訊第233章 陰謀第745章 登絕巔第233章 陰謀第666章 桃花第536章 偷樑換柱第407章 我勝,你敗!第423章 紅頭急折第985章 獅子吼第111章 眼紅第940章 斷魂策第4章 陪房丫頭第889章 開價第836章 日後再說第324章 先兵後禮第296章 敵蹤顯第42章 棍打侍郎第661章 義士第200章 論武第579章 發難第657章 箭手第1069章 小屋內的呼吸第621章 慶國四大商第325章 佛渡人第158章 求全第814章 危機中老人第202章 含笑的怒火第1062章 王庭宴第761章 逝芒第669章 心跳地氣三七章 欲殺人者死第16章 血銅陰陽棍第759章 西地蒼狼第291章 下宜春第606章 溳水關第646章 仇恨第876章 孔院判第639章 天地論第318章 一家獨大第956章 風國來了第525章 大祭司第548章 僵局第649章 那一箭第504章 四通館內疑雲起第345章 明弈序幕第833章 換一種活法第108章 姨娘齋戒第1章 月下事第648章 夜殺第359章 阿迪第1073章 千里送兵符第788章 土地廟第278章 端倪第694章 將軍訓第623章 純陽國師第208章 不懷好意第112章 我做主第44章 入營第808章 拔刀反向第912章 不可思議之襲擊第129章 競賽式進攻第754章 帝心第563章 蛇頭第739章 驗血第706章 其中利害第241章 刑部機鋒第486章 雲滄瀾第858章 調將第848章 風起雲欲動第331章 書上說的第437章 返京路,殤信驚!第629章 登門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