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朱元璋的霸業

紛飛的雪花,百年難得一見的嚴寒,這種氣候,一般的人,都是躲在房間裡的。

四處還漏風的一個房間內,柴火在旺旺地燒着,一個人坐在柴火的旁邊,一邊搓着手,一邊望着外面的天氣。

他思緒萬千,這一年來,他做了許多事。

最讓他驕傲的,是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了,朱重八,這個有些俗氣的名字,被改成了朱元璋,他要做一把刺破元朝的利器!

但是,現實總是與理想有很大的出入,他本來,投效到了郭子興手下,還娶了馬秀英做老婆,以爲自己一心一意輔佐郭子興,就已經是很滿足了。但是,郭子興的小肚雞腸,自私狹隘,目光短淺,這些都看在了他的眼裡。

跟着郭子興,是沒有什麼發展的。

於是,朱元璋請命,親自去老家募兵,召集到了一羣親信,拉起了幾千人的隊伍。

接着,他又招降了張家堡驢牌寨民兵三千人,豁鼻子秦把頭的八百人。帶着這支隊伍,他向東進軍,他的首要目標,就是定遠橫澗山的元軍,這支軍隊,參加過圍攻濠州的戰鬥,在朝廷大軍進發高郵的時候,他們撤了軍。

打垮了這支軍隊,朱元璋又從降軍中挑選了精壯漢人二萬人編入了自己的隊伍,現在,他的隊伍,已經又了三萬人。

至正十年已經來到,他知道,自己一旦走出了第一步,那麼,就不會再停下來,下面,應該去攻打一個更加有挑戰性的目標。

滁州。

環滁皆山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是,他必須要拿下這裡,進可攻,退可守,他才能多一些迴旋的空間。

他做的這些,也算是很有成就了,但是,和東面的那個叫做陳風的傢伙一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個陳風,已經佔據了揚州和高郵這些大城,僅僅是鹽業一項,就能讓他有充足的軍餉。

不像自己,想要不停地獲得糧餉,就得不停地打仗。

而現在,雖然天下動亂,但是,想要建立一個漢人的國家,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天天處處打仗,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朱元璋不由得感嘆地說了一句。說完這句話,一張年少老成的臉上,還似乎在慨嘆着。

“秦亂,漢高起布衣,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五載成帝也。今元綱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爲,天下不足定也。”

朱元璋的耳邊,響起了這番話,頓時,他萬分驚訝,看着那個正在桌子上寫文書的人。

他叫李善長,在半個月前投奔了自己,因爲寫得字好看,所以,朱元璋讓他當了文書,專門用來寫字。

而剛剛他說的那番話,卻徹底打動了朱元璋。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漢高祖劉邦也不過是一介平民而已,而且,說平民都算是高擡他了,他就是個混子而已,但是,他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亂殺人,僅僅五年時間就成就了帝業。現在,元朝綱紀已壞,天下土崩瓦解,要是以劉邦爲榜樣,何愁天下不平定呢?

劉邦,僅僅是五年的時間而已,而現在的韃子,能堅持五年嗎?

朱元璋的眼前,豁然開朗。

在此之前,他一直都在想着如何打韃子,更多的事情,他沒有考慮,但是現在,一個更高的目標,已經涌上了他的腦海,自己起義,這麼艱苦地戰鬥,就是爲了一件事:自己要走上至尊之位!像劉邦那樣,龍袍加身!

“李文書,你的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朱元璋說道:“現在,請受我一拜。”

論年齡,李善長要比朱元璋大,論身份,李善長卻要低朱元璋很多,畢竟,現在朱元璋已經是有數萬人馬的一員大將。

“朱公子,使不得,使不得。”李善長說着,扶着拱手的朱元璋。

朱元璋還是給李善長作了一個揖。

“李兄弟,現在,四周皆起義,劉將軍和徐將軍的勢力,都比我們龐大。”朱元璋拉着李善長坐在了火堆前面,向李善長說道:“我們想要快速發展起來,恐怕面臨的問題很多啊。”

有了目標,還必須有能夠達到目標所採取的手段,這樣才行。

聽到了李善長那番話,朱元璋不由得想起現在的形勢,自己想要發展,壓力很大啊。

如果只是推翻韃子,那麼,他就只管戰鬥就可以了,但是,要是想最後踏上至尊之位,他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現在,我們的形勢,北面是元軍,東面是陳風所部,西面是徐壽輝所部,所以,我們想要發展,就應該向一個空擋地段發展。”李善長說道。

四周的局勢,就是如此,如果想要打韃子,那就最好是北上,和劉福通所部匯合,打到大都去,這也是朱元璋的想法。

“那我們是否該向北進軍?”朱元璋問道,現在,劉福通所率領的紅巾軍,可是打韃子的主力。

李善長搖了搖頭:“如果我們有二十萬大軍,或許可以北進,但是我們現在,人馬少,而且,武器糧餉都很匱乏,手中堅固的城池也很少,我們北進,只能是爲他人做嫁衣裳。”

當初劉邦和項羽,共同剿滅暴秦,但是最後,得天下的,卻只能是一個人,於是,就有了項羽的自刎烏江。

僅僅單純地爲打韃子,那麼,就該北進去支援劉福通,但是,要是有更加崇高的奮鬥目標的時候,那,就應該綜合多方面考慮了。

在任何一本史書中,都沒有關於現在這段對話的記錄,但是實際上,從朱元璋的進軍目標來看,他是有所企圖的。

雖然任何一本史書上都說,朱重八因爲韃子暴政,不得不起義,反抗元朝。但是事實上,真正和蒙古人打的,是劉福通,朱重八在起義的大部分時間內,都是和陳友諒,張士誠在爭地皮。

誰最厚黑,誰才能笑到最後。

李善長在這個時候,就已經走入了朱元璋的核心,他所說的話,和朱元璋的內心所想,不謀而合。

“我們實力弱小,所以,現在當務之急,應該是發展我們的實力,所以,我們現在的進軍路線,是非常合適的,拿下滁州,我們就有了一個安身立命之地,更重要的是,滁州向南,過了長江,就是集慶路。”李善長說着,眼神中露出了憧憬。

集慶路!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寧府爲建康府,紹興八年,南宋正式建都臨安府,建康府爲陪都。

蒙古人南下,佔領建康後,設建康府宣撫司,至元十四年升爲建康路,天曆二年更名爲集慶路。

在後世,這座城市,叫做南京。

集慶城,是一座緊鄰長江南岸的大城,易守難攻,人口繁多,而且,四周良田無數,得到了集慶路的話,兵員,糧餉,都不成問題。

而且,韃子在南方的勢力,一向都是比較弱小的。

現在,南方還沒有大規模的起義,如果自己佔領了南方,那麼,再向南發展,就可以將南部的江山,先囊括到了自己的手裡。

這樣,自己就能夠一躍而起,成爲一股最大的勢力。

“江南自古富庶,只要我們佔領了江南之地,那麼,我們的實力,就會徹底的壯大。”李善長說道。

至於北方的韃子,就先讓他們去打好了,等他們雙方的實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正好可以取而代之。

畢竟,想要踏上至尊之位,就必須要站在大義之上,現在朱元璋還算是小明王的部下,最好的結局,就是讓小明王自己消失。

“李兄弟,希望你能輔佐我,共同成就霸業!”朱元璋說道。

“朱公子,現在我最擔心的,就是我們東面的陳風所部。”李善長說道。

東面的陳風?

“此人本來是韃子朝廷中的人。”李善長說道:“但是,因爲韃子皇帝荒淫無道,尤其是臨陣貶了脫脫太師,導致了此人對朝廷徹底失望,才舉起了反旗。”

陳風這個人,本來是韃子朝廷中的人,也就是說,他和貧苦農民起義的紅巾軍是不同的。

“而且,此人用兵入神,脫脫百萬大軍,都沒有把高郵府拿下來,而此人據說只用了一千五百騎兵,就將高郵府給拿了下來,連克興化,泰州。此人,如果將來再歸順了韃子,或者依舊反叛,恐怕都會是我們的麻煩。”

當時濠州城解圍,就是因爲韃子徵兵去打高郵,這個陳風,用兵的確是神,有這樣的一個鄰居,很難對付啊。

因爲,他們即將要打的滁州,就在揚州路的西部。

“不過,也倒是聽說,陳風此人,乃是徐壽輝手下部將彭瑩玉的弟子。”朱元璋想了想,說道,“敢問李兄弟有何高見?”

“高見不敢。”李善長說道:“既然他是彭瑩玉的弟子,那也算是一半我們紅巾軍序列,我們可以派人去結交,投其所好。同時,我們快速揮兵南下,在他還沒有看上江南的土地之前,就將這些土地,納入我們的手裡。”陳風下手如此之快,誰知到他有沒有想着江南的土地?趁着他暫時還沒有動作,己方先下手!

第681章 養虎爲患第706章 機會到了第731章 從山西遷人第1087章 黃金萬兩第246章 大軍進城第919章 玉兒姐姐第1055章 誘餌朱棣第442章 監國第450章 趙普勝謀反第209章 我只是記掛白普第873章 大同有埋伏第689章 準備去高麗第1044章 冰城第681章 養虎爲患第590章 陳風領兵第175章 我是你的俘虜第1171章 徐達攻泰州第130章 死得窩囊第467章 皇上駕崩第953章 真是是假消息第361章 祖傳之物丟了第976章 王爺死了第829章 不死皇帝第7章 彭和尚第825章 終於出兵第524章 黑店第483章 回漢陽第140章 員外郎府第432章 困獸猶鬥第897章 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第1036章 質疑太子第221章 窯社騎軍第330章 驚變第363章 不祥之物第983章 俘虜的處置第862章 趕回大同第380章 合體第663章 留下太子第125章 大當家第824章 皇上更高明第325章 常聚的反擊第1095章 滿剌加第515章 進入大都城第1165章 是老三乾的第116章 一語中的第1139章 搬救兵第912章 上船第824章 皇上更高明第405章 留下來第362章 長遠之策第355章 死屍第523章 暗夜黎明第346章 下和州第1152章 借糧第1118章 又一個國王第910章 隨意走動第155章 南北叛亂第697章 專瞄大當家第1046章 和林城破第105章 鋪地磚第836章 改變行軍路線第497章 劉青田第522章 我爲皇你爲後第676章 重新做生意第955章 宮成之死第442章 監國第183章 沈惠第660章 緊急軍情第1133章 鐵甲騎兵的末日第200章 三眼銃第628章 水泥的用處第362章 長遠之策第166章 蛛絲馬跡第1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671章 王爺親自來了第740章 世外高人第457章 猛將張定邊第149章 包青天第400章 接受挑戰第1053章 三兄弟第137章 術法第973章 陳風的計劃第406章 拿下集 慶第442章 監國第589章 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第260章 出征高郵城第839章 擴廓出擊第1043章 攻城第204章 我們也要起義第1185章 登基大典第154章 兒大不中留第1018章 廢除宰相制度第1114章 組織軍隊第150章 敏敏的下落第534章 葉嬌嬌第372章 劫數第1101章 千鈞一髮第616章 中計第805章 虎振廚師技校第493章 坐鎮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