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牧野血戰

趙無咎畢竟年紀大了些,被秦雷雷到之後,一直心率不齊、脈象錯亂,昏昏沉沉的到了下半夜,這才漸漸恢復過來。

緩緩擡起頭來,茫然的望向圍着自己的衆將領,老公爺半晌沒有說話。

衆人心道:老頭子可別就此傻了呀。趕緊連聲呼喚,趙無傷更是帶着哭腔道:“我的大哥啊,你可不能就這麼下去啊……”

“嚎喪什麼?”被這麼一吵吵,趙無咎終於回過神來,嘶聲罵道:“我還沒死呢!”衆人這才放了心。

“辛稼奘那裡怎麼樣了?”剛剛清醒過來,趙無咎第一句便問道。

“傍晚的時候來過信,說已經過了烏巢。”武之隆沉聲道:“應該沒有耽誤事兒。”

“傍晚……烏巢……”趙無咎沉吟半晌,輕捻鬍鬚道:“應該把秦國的大部隊擋在大河以北了。”

“但也不能排除秦國部隊已經過河的可能。”武之隆來回搓着雙手道:“據探子回報,秦軍有八百條船,還在大河上架起了八艘浮橋。”

趙無傷也一臉緊張道:“如果過河的成建制部隊超過三萬,那陳烈風就攔不住他們了。”趙無咎的計劃過於宏大,就算窮全國之力,在兵力調配上也不那麼寬裕。當被秦雷有力阻擊、大部隊不能及時南下後,僅指望着潛伏在陳留附近地五萬軍隊。並不足以把過河的秦軍徹底留下來。

趙無咎卻沒有絲毫波動,活動一下痠麻的四肢,沉聲道:“戰場上瞬息萬變。哪能一切盡如人意?”說着把頭盔重新戴上道:“老夫敢打包票地是,至少有十萬秦軍沒有來得及過河……其中戰鬥部隊不少於六萬。”

“再加上牧野城裡的十萬人,就是十六萬。”武之隆露出一絲笑容道:“一役覆滅二十萬精銳,秦國還有什麼勢力與我大齊抗衡?”謹慎如武之隆,都認爲被留在北岸的秦國部隊,已經是碟子裡的菜了。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百勝公爺在趙無傷的攙扶下緩緩起身,淡淡道:“不要好高騖遠。先說說下一步怎麼辦吧?南北兩支敵軍,先動哪一個呀?”

“末將以爲,當務之急是南面的。”武之隆沉聲道:“牧野城的秦軍雖城堅糧足,但北有朝歌防線,南有我幾十萬大軍,是進不得、退不成,實乃甕中之鱉。”說着一指南方道:“而南面地秦軍已是窮寇,若不把他們及時消滅,怕是會變成流寇啊!”

“嗯,就先打南面的。”趙無咎揉一揉嗡嗡直響的腦袋。嘶聲道:“你覺着南面的秦軍會怎麼走?”

“設身處地的想一下。”武之隆胸有成竹道:“一支傷痕累累、無路可退、孤立無援的軍隊,很難有勇氣面對我們幾十萬大軍。@趙無傷悶聲插話道:“你是說他們不敢與我軍硬碰硬?”

“那倒不一定。”武之隆淡淡笑道:“他們很可能懷着僥倖心理,與我軍真刀真槍的幹一場,只要我們能頂住最初的三板斧,敵人的士氣自然會消落下來。”

看老公爺面色深沉、不言不語,武之隆又道:“但眼下秋收在即,也得防備他們直接東竄,危害我大河沿岸的府縣。”黃河沿岸是齊國地主要產糧區,佔了年產量的七成還要多,是非保不得的。“因此末將建議。由我帶領十萬人馬,向東移動到黎陽一帶佈防,斷絕秦軍東去擄掠的可能。”

耐心的聽完心腹大將的見解,趙無咎陷入了沉思。良久才擡頭望着天邊明亮的啓明星,緩緩道:“你說的都對,但老夫總覺着不踏實。”

對老公爺的判斷,武之隆是十分信服的,聞言肅容道:“請公爺指教。”

點點頭,趙無咎輕聲道:“我總覺着,一個敢於爲十幾萬潰軍斷後地將軍,不會缺乏拼死一戰的勇氣。“那好象是秦國的成親王。”趙無傷小聲接話道:“您認爲他會成爲秦軍的指揮官?”

百勝公白眉一挑。豪氣乍現道:“如果不是他指揮。那些敗軍之將再多也是土雞瓦狗,何足道哉!”

“就算由他指揮。也不可能藥到病除吧?”趙無傷頗不以爲然道:“大帥太瞧得起他了吧?”

“一個人足以改變一支軍隊。”趙無咎淡淡道:“只要他能給秦軍注入勇氣,那我們地敵人將重新富有威脅。”說這話時,他的雙目亮若晨星,眼神無比堅定。

聽公爺口氣變得清淡,武之隆和趙無傷知道,他已經下定決心了。便不再各抒己見,拱手齊聲道:“請大帥吩咐。”

趙無咎的目光掃過兩員心腹將領,沉聲道:“全軍在牧野原列陣,準備決一死戰!”

“那東邊還防不防了?”武之隆輕聲問道。

“不!當今敵弱我強,正是竭盡全力,畢其功於一役之時!”趙無咎狠狠一揮拳道:“如果他們東去,便是踏上了不歸路,就放他們去吧!”

雙方主帥幾乎同時下定了決心,要與對方決一死戰,戰場就在蒼茫的牧野原上。這一仗無論結果如何,都必將載入史冊,爲後人分說憑弔。但

參與這場戰役地人。卻只有一個心念,那就是活下去!

如何活下去?將敵人殺光!

當太陽升到最高點,驅散天邊最後一朵雲彩。\\\\\\決戰的時刻終於到了。

秦雷率領着他全部人馬列隊走向了戰場,在對面等待他的是百勝公地四十萬大軍,雙方相距不到數裡。

沒有任何突然性,雙方都知道必然有此一戰。

秦雷站在戰車上,看一眼左右望不到邊地大秦騎兵,他們旌旗蔽日、刀槍如林,在日光下更顯威武雄壯。他緊了緊按在車欄上地手,緊緊閉上雙眼。彷彿要從這些無畏的戰士身上,汲取克服恐懼地勇氣。

他怕嗎?是的,秦雷在害怕,如果不把手擱在車欄上,身邊人都會看到他不由自主的顫抖。

他的恐懼不是來自對面嚴陣以待、揮汗如雨地幾十萬大軍;也不是來自無路可退、孤軍奮戰的危險局勢……而只是來自一個人!

百戰百勝趙無咎!

可以說,近二十年來,整個神州都在這人威名的籠罩之下,敗在他手下的名將不計其數,被他擊敗的部隊接近百萬。他數次大敗秦軍,幾乎憑着一己之力。改變了近百年來秦強齊弱的局面。

尤其是這一次,從一開始,他就把秦國君臣玩弄於股掌之間,退避三舍、請君入甕,最終在這牧野原上又一次大敗秦軍。

秦雷知道,在戰略層面上,秦國已經輸了,他輸得心服口服。在親身品味了趙無咎舉世無雙的格局魄力、算無遺策的運籌能力後,秦雷感到深深的恐懼……現在他要用戰術動作扭轉戰略上的劣勢,其難度無異於上青天。如果此次戰敗,他毫不意外,也不會太沮喪。

因瞭解而恐懼,但絕不會因恐懼而退縮。因爲我已無路可退!

就算你真地是神,我也要高高舉起鋒利的長劍,用出我全部的力氣,賭上我的所有,向你發出不顧一切的挑戰!

戰死沙場或是打破神話,就在今朝了……

唰地抽出雪亮的唐刀,秦雷仰天長嘯道:“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落攔路虎!”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落攔路虎!”秦軍將士齊聲高喝道。

“殺!”秦雷用盡全身的力氣暴喝道,猛地揮出了手中的長刀。指向正前方的敵軍。

長刀所指。兵鋒所向!

三支龐大的騎兵部隊隆隆啓動,中間深黑色地是京山騎兵。左面三裡處是大紅色的龍驤騎兵,右側三裡處是天藍色的天策騎兵。

在一面面軍旗的指引下,六萬大秦精騎踏着雨點般急驟步伐,渾如一體地前進,錚亮地鎧甲與鋒利兵刃,反照着燦爛卻令人感覺不到溫暖的秋日陽光,如一團在大地流動的光瀾,又好似一柄開天闢地的盤古巨斧,勢入奔涌向着敵陣漫涌過去!劈斬過去!

大秦朝的精銳在此,決一死戰吧!

雙方的距離近了,齊軍前陣的佈置便一覽無餘……無數大盾兵結成鐵通般防禦,相同數量的長矛兵在其身後探出鋒利地長矛,組成攻守兼備地厚實前衛。一排排的弓弩手則隱身於前衛之後,爲己方提供遠程打擊。

至於齊國爲數不多地騎兵部隊,並沒有出現在前陣,應該是隱藏在了後面。

待看清齊軍的虛實,大秦齊軍便開始加快了推進的速度,在多處積水的莽原上風馳電掣。但在急速的運動中,卻始終推持着完好整齊的陣型,僅這一點,就足以讓齊國人眼紅不已。

當推進到敵軍陣前一里處時,大皇子親率的兩萬龍驤重騎兵突然加快速度,超前突出。就像眨眼之間,便與對方的右翼發生了猛烈的碰撞,慘烈的戰鬥立時到來!

龍驤軍身着血紅色的浮屠鐵甲,防禦堅固而全面,幾乎無視敵方密雨般的箭矢……除了巨大的牀弩和笨重的強弩之外。其餘地弓箭射在浮屠甲上,只能留下一個個白色的小點,很難造成殺傷。而牀弩和強弩都是平射。無法越過己方的前衛,是以齊軍根本就沒帶。

轉眼便衝到了五丈之外,龍驤騎兵們雙手平舉着超過兩丈長地大槍,爲了保持穩定,還用下腋緊緊夾着。敵人就在面前,連對方眼睛裡的血絲都能看清,龍驤騎兵卻沒有一絲動搖,仍然義無反顧的撞了上去……在經受了昨日無奈的敗退之後。他們迫切想要將恥辱洗刷!

比對方更長也更尖銳的長槍,輕而易舉的破開了齊軍蒙皮包鐵的盾牌,然後輕易刺透盾後齊軍的胸甲。被洞穿地盾牌發出一陣陣短促卻沉重的破碎聲;被洞穿的齊軍發出痛苦的悶哼聲……

藉着那沛然莫御的衝力,秦軍的大槍從盾牌兵的後背出來,甚至紛紛扎進長矛兵的前胸,這才緩下了勢頭。

鋪天蓋地的紅色騎兵狠狠的衝撞在了齊軍嚴密地軍陣上,彷彿滔天巨浪狠狠拍在頑固的礁石上,伴着驚天動地的轟鳴聲,血戰從最初一刻便開始了!

因爲佔了兵器和兵種的便宜,甫一交手。龍驤軍便消滅了第一線的大半齊軍。但齊軍人數太多,秦軍還來不及撤出大槍,便有七八杆長矛反刺過來。根本不給秦國騎兵閃躲的機會,長矛就透體而入,刺死了衝在前面的騎兵。

但秦國戰馬的速度已經起來了,即使主人戰死,那被甲的戰馬仍然去勢不減的衝入了齊軍地陣線,那浩然莫御的巨大沖力,一下子便把前面幾排的齊軍撞飛出去,後面的也東倒西歪。收不住腳……看似牢不可破地軍陣,居然第一下交手便岌岌可危了!

齊軍缺少騎兵,只能結陣堅守,在上官耳提面命的反覆灌輸下。他們都堅信如林的長槍陣,可以剋制一切騎兵。

但事實證明,如果不是上官忽悠他們,就是上官也從沒面對過騎兵的集團衝擊……連人帶馬皆披重甲,捨生忘死的衝刺過來,那巨大的衝力根本不是雙腳踏地的步兵可以抵禦的。

秦軍騎兵對戰場有着天生地嗅覺,一見齊軍陣腳鬆動,不待軍官下令。便死命催動戰馬。瘋狂地衝了上去,轉眼便殺入了軍陣之中。

大驚失色的齊軍紛紛遞出長槍。期望能把對手擋在軍陣之外,但令他們失望地是,雖然可以殺死衝在前面的秦軍騎兵,可受到的衝擊卻越來越大,很快便超過了齊軍可以忍耐的限度,陣型便逐漸向裡崩塌。

而與敵方前衛交纏在一起的龍驤重騎兵,已經扔掉不利於近戰的長槍,換上狹長的環首刀,與對方展開了白刃肉搏戰!

勇猛的大秦將士們揮起沉重而鋒利的長刀,居高臨下的往敵軍士兵身上砍劈,卻絲毫不理會敵人斬在自己身上的刀槍……趙無咎奉行多多益善的用兵政策,是以除了幾支精銳之外,大部分齊軍都是身着皮甲、甚至是布甲,手上也是嵌着鐵頭的木杆長槍。在面對武裝到牙齒的龍驤騎兵時,自然要吃大虧。

每當齊軍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將長槍刺入秦軍堅實的盔甲時,秦軍往往已經砍殺了三五個齊兵。而更要命的是,因着騎在馬上,齊軍的長槍很難刺到立刻致命的頭部和胸部,只能傷害到龍驤騎兵的腿部和腹部。

對悍勇無匹的龍驤騎兵來說,哪怕是血流如注、哪怕是腹部開口,腸子都流出來,但只要還能揮動長刀,他們便會繼續戰鬥下去!

相比秦軍,齊軍唯一的優點便是人多。但這唯一的一點,便足以抗衡秦軍所有的長處……所謂人多勢衆膽氣足,便是這個道理。

在督戰隊的驅使下,齊軍瘋狂的攻擊着秦軍,一波波的衝上來,不停地造成傷害……在無數長矛的捅刺下,就算是身着重甲,慘重的犧牲卻也在所難免

第431章 昭武帝第434章 菜販子第579章 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第391章 最瞭解你的人是我第534章 各安天命吧……第408章 皇榜傳臚第131章 帷幕徐徐拉開(中)第645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123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181章 流星下的願第135章 滿園春開業大喜第126章 想當年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第56章 打狗棒與馴逆杖第208章 雞血、抹布、饅頭、墨寶第118章 回舟不待月 歸去越王家第393章 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第639章 君臣共治第109章 昭武訓子論英雄第462章 一個名將和兩個疑似名將之間的戰鬥第233章 願王爺笑口常開第371章 貢院深鎖春不見第110章 假作真時假不假第410章 謝恩師第685章 大決戰(中)第311章 八字沒一撇,嗎?第244章 菊花園中,玄德孔明初相會; 柿子樹下,雨田布衣品香茗第17章 突襲齊營第473章 菟絲花的反擊第677章 祭第528章 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第400章 二十一響皇家禮炮第6章 會少卿秦雷問計 質子府皇子話別第135章 冰冷的江水第682章 龍王發威第68章 我們的理想在哪裡呀第338章 極目楚天舒第315章 身披麻袋 頭頂鍋蓋第308章 河陽秘史第239章 風格多變的影帝!第121章 路修遠以多艱兮 騰衆車使徑待第329章 難過的難民第697章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卻又起兮第430章 比想象的還要糟第225章 相府行第533章 不見鬼子不掛弦第419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43章 金針渡厄第555章 阿彌陀佛第283章 隆郡王烤喀瓦甫 勾己心講西遊記第675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408章 皇榜傳臚第81章 弓對騎第314章 落花流水總是情第197章 因爲一個承諾 便要做你最寧靜的港灣第419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243章 做人不要太唐僧第246章 那一吻第221章 全憑王爺吩咐第651章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第199章 讓我們去決戰吧第95章 賢臣良相也吃糧第541章 兔子急了還咬人第506章 逃跑的新娘第636章 風暴第662章 《勸戰書》第29章 急救手術與信第129章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請假一天第635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448章 別了!神京城!第289章 慰舊臣秦雷解心結 鬥楹聯館陶考布衣第700章 重逢第406章 生意經第459章 寂寞沙洲冷第551章 悲慘世界關於辣椒的問題第655章 窮的只剩下錢了第33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17章 同進士第562章 訛詐第682章 桃花汛第553章 雕第430章 比想象的還要糟第473章 菟絲花的反擊第513章 初戰第68章 我們的理想在哪裡呀第47章 我是四殿下的女人第486章 男人更要狠!!!第581章 罪己詔第399章 粉墨登場第336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478章 勇闖奪命島第165章 全是頂級的享受第11章 一握傷宰相 一聲驚質子第63章 周扒皮的典故第123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594章 毀滅與新生第六五三章第651章 八個孩子一個爹第608章 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