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何謂牛人?你佩服不?

文武百官在金鑾殿上站定,過了好一會兒,才聽到那熟悉的公鴨嗓子道:“皇上駕到……”大部分大臣不知內情,不由大吃一驚,好在多少年養成的習慣,讓他們毫不滯澀的跪下山呼萬歲。

磕頭問好之後,便是“衆愛卿平身……”之類的套話。

“謝主隆恩。”衆人起身偷瞧御階之上,只見昭武皇帝陛下精神奕奕、滿面紅光,似乎還白了、胖了點呢。

再看陛下下首站着的那位殿下,身穿墨色六爪六紋龍的雙郡王朝服,頭戴雙龍朝天冠,劍眉星目,面容俊朗,不是那隆閻王又是何人?

本來見到昭武帝時,百官還有些騷動,竊竊私語聲嗡嗡作響,但一見到這位大爺,大殿上頓時針落可聞……只見衆大人收腹提臀的站在那裡,腦袋微微垂下,低眉順目、不言不語,即使糾察御史郭必錚,也挑不出半分毛病。

見衆人只要與自己視線相碰,便像被蜂子螫了一般,倏地低下頭去,居然無一例外。就連李老混蛋也垂下眼瞼,彷彿睡着了一般,堅決不與他對視。秦雷不由有些尷尬,心道:老子是鍾馗嗎?有那麼嚇人麼?就算老子是鍾馗,你們也不是小鬼啊,怕什麼啊。“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伴駕太監高喊道。

便有各部侍郎尚書紛紛出列,報奏一月來積壓下地大事。這些東西對秦雷來說。無異於……對牛彈琴。再加上連續幾日沒有好好休息,昨夜更是隻小憩了不到一個時辰,他先是感覺頭腦發脹、然後便站在那裡昏昏欲睡,最後……饒是昭武帝幾次三番咳嗽提醒,他還是勢不可擋地睡了過去。

即便他站在那裡晃晃蕩蕩、張嘴瞪眼,依舊沒人敢出來參他君前失儀。沒看專管這個郭大人都暫時失明瞭,咱們小鼻子小眼兒小模樣的,幹嘛去找那個刺激。

俗話說雪山不是堆地、牛皮不是吹的。這人的名、樹的影,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立起的,那是需要時間的。隆威郡王的赫赫兇名乃是來源於他經年如一日的彪悍——

這蓋世惡名是在梟首天策軍、戟射李清之後,初步建立起來地;是在將文家四傑依次送上病牀的過程中,逐漸豐滿起來的;是在一把火燒掉太尉府之後。異常巨大起來的;最終在延慶大街毆打當朝太子之後,徹底完善起來的。

這些事情那一樁不是聳人聽聞?哪一位受害者不是位高權重,名聲在外?尋常王公莫說蹂躪他們,就是與他們吵個架紅個臉,也要事先尋思尋思,事後登門道歉。

但這位爺不僅蹂躪了,還是反覆地蹂躪,且從沒道過歉。完全可以說。隆魔王的成名經歷,就是一部踐踏史。所有被他踐踏過的牛人們,光榮被他奪走,威風也全成了他一個人的。他便踩着這些人的賤軀,一步步走向了令人聞風色變的魔王寶座。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每當人們面對他,腦海中都會浮現出被他踐踏蹂躪過的先賢大牛們。每當他們心說:俺地位高時,太子爺便溫和的笑了;每當他們心說:俺不僅地位高。人脈還廣時。文家四口便抑揚頓挫地笑了;每當他們心說:俺不僅地位高、人脈廣、俺還有軍權時,李太尉便帶着弟弟兒子。坐在被燒成白地地廢墟前揪着鬍子嬌憨地笑了。

朝會繼續進行,隆威郡王睡得很香甜。

伴隨着秦雷輕微的鼾聲,大部分事務處理完畢。之所以說大部分,是因爲還有小部分沒處理。之所以還沒處理,是因爲這些事情都與那位隆魔王有關。

幾位大臣捧着笏板,心中長草道:先人啊,原先可沒說這位祖宗回來開會啊?不然寧肯自殘也是不肯出這個頭的。君不見滿朝之上,太子安在?文家四傑安在?

幾位大人自認做不到李家那樣不要臉,被虐了還照樣上朝……

幾人你看我我看你,撇嘴犟鼻子,就是沒人敢先出頭。

文彥博心情本來就很糟,見安排好的幾人都怯了場,暗罵一聲,自己邁步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丞相有話儘管道來,無需多禮。”昭武帝客套道。

文彥博拱手沉聲道:“陛下,三司會審隆威郡王殺人案,證據確鑿,觸目驚心。老臣請求陛下准許隆威郡王殿下暫住獄神廟,協助調查……也好還王爺一個清白。”

“什麼清白?”聽到自己地名字,秦雷幽幽轉醒過來,緩緩問道。

文彥博心叫晦氣,面無表情道:“王爺涉嫌多起殺人案件,刑部請求王爺前去協助調查。”

“刑部的官員沒來嗎?”秦雷感到嘴角有些冰涼,狀作不經意地伸手擦一下……果然是口水。

文彥博皺眉道:“一六朝會,無故不得缺席,自然都來了。”

“他們沒有嘴嗎?還要你來轉達?”秦雷活動一下四肢,面色冷淡問道:“那些訴狀孤王也看了,最近的一次也是發生在正月裡的事,這些苦主早幹嘛去了?現在纔想起來報官?”

文彥博知道秦雷一慣毒舌,是以並不慌亂,冷笑道:“卻是因爲王爺權勢滔天,把那些苦主嚇住了。”

秦雷嘩地一聲。一揮袖子,把文丞相唬地往後一躍。驚恐道:“不準動手!不準毆打當朝丞相!”

秦雷撇嘴哂笑道:“請問文相爺,當日孤可有今日威勢?一甩袖子便可以揮退當朝丞相?”

文彥博面色頓時漲地通紅,站直身子憤憤道:“本相不過腳下一滑,何來揮退之說?”卻也變相承認了秦雷淫威大增地事實。

“爲何當日尚且沒人來告我,現在本王成了洪水猛獸,卻偏偏有不開眼的……”說着,刀子般鋒利眼神刮過御階下文官,冰冷徹骨道:“卻偏要試一試孤王地脾氣是不是夠火爆。孤王的刀鋒是不是夠犀利呢?”

刑部大理寺的幾位堂官,直感覺後腦門子嗖嗖地進涼風,但脊樑上偏偏汗流浹背,竟是從心裡地冒起了寒意,不由把腦袋垂到胸脯上。堅決不肯擡起。

衆同僚看了,竟無人笑話他們,因爲那一刻,他們都想到了……那位被扣在泔水桶裡的文尚書,至今還神志不清呢……

文彥博縱橫官場幾十年,還第一次被人奪去全部的士氣。但他好歹也是一代巨掣,就算心裡如滾湯一般咕嘟,面上還是保持着適度的清冷。淡淡道:“王爺實在威脅有司嗎?”說着朝昭武帝拱手道:“陛下看到了,五殿下竟然將國法朝規視爲無物,公然褻瀆朝廷尊嚴,威脅當朝柱國。此行也聳人聽聞,此心也狂妄不悖。縱觀華夏千年歷史,竟無第二個啊!”

秦雷突然插嘴道:“你佩服嗎?”

文彥博怒極反笑道:“佩服、佩服至極!”

秦雷拊掌笑道:“那以後相爺就不能說自己佩服三個半人了。”

文彥博怎會想到這位小爺思路如此跳脫,不禁有些暈菜,冷哼道:“老夫會說四個半地”

哪知秦雷得理不饒人。搖頭道:“相爺此言差矣。應該是五個纔是。”說着指指低頭數螞蟻的秦守拙,認真道:“再過一個月。秦大人就任滿十年了,所以也該算一個了。”秦守拙只當沒聽見的,依舊在認真的數着螞蟻。

文彥博張張嘴,咽口吐沫道:“下個月再說吧。”便要退回班中,一擡腿纔想起自己的目地。狠狠瞪一眼把自己拐到陰溝裡地傢伙,一撩蟒袍下襟,推金山倒玉柱地跪了下來,拱手沉聲道:“請陛下按國法懲治隆威郡王殿下。”

若是往日,文官自然整齊劃一的跟上跪下,一起高聲重複丞相的話。但今日,文官們的心情起了變化,連帶着動作也拖拖拉拉起來,老半天才跪下一大半,聲音卻直接欠奉。

本來看戲一般的昭武帝,心中自然老大不高興,心道:輸不起了就撒潑打滾啊?卻也不得不重視起來——這畢竟是文丞相多少年來的第一跪。

具體多少年想不起來了,反正昭武帝印象中,這老小子自從得了那特權就沒跪過。看着文彥博被秦雷逼得只能下跪威脅,昭武帝雖然面上一副沉思狀,心裡卻別提有多美了。

昭武帝本想把文彥博再晾一會兒,讓他鍛鍊一下膝蓋。卻不想文丞相悽悽涼涼的一跪,竟讓邊上一人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那便是朝堂上另一個獲准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三項特權的巨掣——當朝太尉、太子太師、衛國公,李渾李

李渾本來打定主意裝聾作啞,但秦雷淫威之洶涌,大大超出了他地預料,心道:這樣下去,朝堂上還不光那臭小子說了算,卻要把老子往哪擱?想到這,李渾一撩衣襟,大步邁出班陣,拱手沉聲道:“老臣附議。”

頓時也有一羣武官跟着站了出來,他們大多來自太尉府和兵部,都是實打實的李派人物。還有一小部分軍官,並沒有跟着出列,而是站在一邊冷眼旁觀,這些都是昭武帝一系的。

朝堂形勢由不得昭武帝再沉默,沉吟片刻,先伸手虛扶一下,溫聲道:“丞相先起來說話,朕是準了你不用跪的。”

文彥博一挺脖子。拱手朗聲道:“微臣之所以可以不跪,皆因朝廷法外開恩。現在寧肯不要這法外開恩。也要維護朝廷地法度!”

昭武帝面色一肅,沉聲道:“這是兩回事,丞相不要混爲一談!”說着輕輕揮手道:“既然丞相大人高風亮節,願意不要這法外開恩,朕自然不能拂了丞相的美意,便收回那三項尊權吧。”

文彥博萬沒想到,向來忍爲高、和爲貴地昭武帝,今日居然也學着秦雷咄咄逼人起來。卻也知道話趕話之下。自己卻把自己逼到了牆角了,不由尷尬道:“微臣說的是,若是能維護了朝廷法度,就是不要那三項尊權也可以。”

由不得文丞相不斤斤計較,這三項尊權對他太過重要了。敢問自古以來。又有幾人得到過這三項尊榮?橫豎扒拉不出十個吧?但凡得到這三項尊權的權臣,那都意味着權勢不亞於、甚至是超過皇帝地。

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就是他江湖地位地象徵,也就是憑着這個,他才能成爲衆文官眼中,足以與皇帝、太尉相抗衡的巨掣。其實若不是趁着當年皇室衰微,軍權旁落,別說他文彥博。就是李老混蛋,也休想得到其中一項。那是萬萬不能被剝奪去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卻不知昭武帝打定主意,要從今日開始轉變風格。他文某人算是撞倒口上了。只聽昭武帝冷笑道:“那朕就處置了隆威郡王,希望丞相大人也遵照諾言,放棄三項尊權!”

“這個嘛。”文彥博趴在地上,雙膝已是麻了,心中盤算道:看來皇帝要強硬一把了。我若是硬撐着。他頂多把那小子判個咆哮朝堂。拉下去打個四十鞭子,對我卻沒有任何好處。怎能與三項尊權相提並論呢?

心中打定算盤。文彥博也只有學着秦雷放一回賴了,好在他乃是中都城臉皮厚度前三甲的人物,並沒有太多地心理負擔。

只見文丞相不緊不慢的從地上爬起來,一臉寬厚笑道:“五殿下畢竟年輕嘛,有些脾氣也是好的,要是都像我們老頭子這般老實,世間豈不無趣的緊?”

秦雷見過無數無恥的,甚至也照着鏡子見過更無恥地,但從沒見過如此無恥的。無意識的張大嘴巴,卻不知如何評價這位前輩的演出。

昭武帝眉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溫和擺手道:“就聽丞相的,大家都很忙,各自回去辦差吧。”說着一擺手,邊上的伴朝太監便高喊道:“退朝……”

仍舊跪在地上的衆文官心說:好嘛,我們也倒是省事了……苦笑着山呼道:“恭送陛下!”便見昭武帝帶着隆威郡王大搖大擺離了朝堂。

李渾看了有些失神地文彥博一眼,暗罵一聲:蠢材!他軍權在握,乃是實打實的實力,自然無法理解文彥博爲何心虛。

但即使理解,他也會依舊不屑一顧。把雙手收在了袖子裡,轉身大步往外走去。李清和李二合趕緊跟上,待走到殿外時,李二合實在忍不住了,小聲問道:“爹啊,您說皇上是怎麼了?怎麼跟吃了金槍藥一般,如此……”“男人。”李清在一邊小聲補充道。

李渾斜眼瞥了兩人一眼,也不說話,直到進了馬車,纔對跟上來的兩人道:“知道老夫爲何幫着文彥博說話嗎?”

叔侄兩個腦容量都極其有限,聞言一齊撓撓脖子,又一齊搖搖頭。

李渾伸出蒲扇大的手,端詳着手背上縱橫地刀疤,突然猛地一翻,把手心轉到了上面,語調奇怪道:“世道要……變了!”說完猛地將手攥成拳頭,咬牙切齒道:“但還沒問問我李三軍,到底答不答應呢!”

李清和李二合交換一下眼神,李清的意思是:你爹又瘋了。而李二合的意思是:俺爹上完茅房又沒洗手——分割——

字數夠了,加幾句感慨,因爲怕破壞文章整體氣氛,所以放在大家十分喜愛的分割線下面:

什麼人反對改變?既得利益者爾。既得利益越大,他對變化也就越反感,哪怕一點點的不同,都是不能接受地。

而什麼人希望改變?那些認爲自己能因改變而得利地人而已。越是確信自己得利,便越會熱情的投入。但不要相信這些人是天生地改革派、甚至是革命派,只要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便會一樣變成保守派。

第330章 水能載舟,亦能煮粥請假一天第231章 大家好好過日子吧第42章 心肺復活術第483章 黃土高坡第146章 被拋棄的督撫第680章 決戰洞庭湖第569章 一個人的傳奇第608章 殤(上)第420章 瑜不掩瑕第170章 火中城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569章 一個人的傳奇第237章 國子監第168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275章 鍾離坎斷指明志 秦雨田啼笑點兵第422章 爛香蕉第208章 雞血、抹布、饅頭、墨寶第18章 無間道第249章 湯中牢丸第548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前路之艱也!第490章 志滿意得第57章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第699章 奪宮之變第320章 爆竹聲聲辭舊歲 梅花點點慶新春第148章 總督、彌勒佛以及老元帥第669章 追亡逐北第642章 光陰的故事第387章 怒火燎原第700章 重逢第681章 就這麼辦!第一 次作品調查統計分析暨故事流向第15章 秦教官深山練兵第678章 漿輪神舟第362章 京都變奏曲之圖窮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196章 事關復興衙門存亡第276章 隆郡王撫卹老兵 宗正軍從零開始第106章 正月十二搭燈棚第161章 送給時代的禮物第149章 伯賞別離的態度第132章 帷幕徐徐拉開(下)第684章 大決戰(上)第677章 祭第467章 道義第279章 艾家渡石勇整軍 水龍下九五二七第七零三章第402章 丈母孃?!好意外哦第576章 叛變第187章 有情況第599章 無恥的勾結第697章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卻又起兮第372章 讓兵大爺摸一摸第34章 打虎親兄弟 上陣父子兵第603章 雪夜克函谷(下)第226章 穿越最大的好處第627章 跟王爺走有肉吃……第76章 十七律五十四斬第35章 進城!進城!!第93章 烏雲踏雪第202章 李一姜之死第264章 子弟兵進城 三兄弟哭窮第100章 正月京都混亂之章(一)第277章 秦球球抓單槓 隆郡王鬧吏部第479章 上元夜月色撩人第468章 非暴力不合作,文明的不服從第1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329章 難過的難民第667章 絕世一戰第109章 昭武訓子論英雄第373章 沈子嵐第677章 祭第75章 棍子再強,也怕朴刀第307章 上路第378章 美人贈我小兜兜第362章 京都變奏曲之圖窮第62章 碼頭苦力般的一夜第696章 諸洪鈞第23章 最終還是背水一戰第471章 看不見的黑手與吃了威爾剛的皇帝第652章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第194章 不止是擁抱第1章 秦少爺初臨寶地 防狼術小試牛刀第445章 良知與道義 堅持與放棄第22章 千里大逃亡第188章 小太尉第250章 京山難民營第213章 跳樓第617章 兄弟保重第371章 貢院深鎖春不見第410章 謝恩師第359章 京都變奏曲之發展第336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關於辣椒的問題第305章 陽謀論第305章 陽謀論第108章 成蟜與文相爺第370章 梳洗梳洗第701章 雲詭波譎第447章 莫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