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文尚書詩驚天人 沈都司口才泣鬼神

說那文尚書被秦雷驚出了吏部衙門,在伴當的簇擁下到了北城,只見滿眼鱗次櫛比的店鋪林立,熙熙攘攘的人頭攢動,好一派意向融融的天京民生圖。卻是森嚴的西城、堂皇的東城都沒有的繁榮生機。

望着眼前的民生景象,文尚書一時竟有些恍若隔世,牽馬的那機靈伴當見大人滿眼緬懷之色,便湊趣問道:“先生可是想起了什麼?”

文彥韜微微頷首道:“上次來這裡還是十八年前,那時本官還是個小小郎官,時常去竹籠街的花鳥市去尋些稀罕玩意,”說着感嘆道:“後來外放爲官,竟再也沒有機會來這北城。想不到故地重遊竟要十八年啊!”

伴當們自然諛辭如潮,道‘先生是鞠躬盡瘁的好官,爲咱們大秦犧牲良多’,又有人道‘先生專注於差事,竟然沒時間發展個人愛好,幾十年不來抓鳥,比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還要高風亮節。’

這話已經噁心到極點了,讓那機靈伴當心中大急,只好轉個角度拍馬屁,“先生文采蓋世,如今故地重遊,可否即興賦詩一首,讓小的們開開眼,也可以,”想說‘千古留名’,但想到晚上去玉帶河就用的這個詞,不由絞盡腦汁道:“可以爲此地留下一段佳話啊……”說完心中自我讚歎一聲道:‘吔!小毛好樣的,我看好你哦!’

文彥韜聞言捻鬚矜持道:“本官久不作詩了。”

那小毛卻以爲這是大人的欲迎還拒,一臉崇拜道:“先生憂國憂民,小的們佩服之極。

但誰不知道您是文壇領袖之弟、翰林榜眼出身,若總沒有新作問世。豈不是文壇一大損失?”周圍的伴當們聽得直欲嘔吐,卻還要做出一臉感嘆狀,不禁對小毛哥地馬屁功夫佩服的五體投地。

文彥韜卻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大兄確有文采,但他當年卻是個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實打實的繡花枕頭草包瓤。在國子監混了七八年才送禮畢了業,連參加會試的勇氣都沒有。而沒有進士出身,是無法邁入高層的,即使士族也是如此。因而三十了還掛着個郎官地虛職,眼看就要吊兒郎當混一輩子。

誰成想文家忽然時來運轉,大兄成了隻手遮天的一國首輔,他也順理成章的參加了當年的恩科,不出意外地高中三甲,若非當年對手太強。恐怕狀元郎也非他莫屬。

最終昭武元年的恩科,李一姜狀元、文彥韜榜眼、就連探花郎也是熟人——卓文正。民間贊曰:‘傻眼李狀元。瞎眼文榜眼、花眼卓探花。’

可想而知文榜眼的文化層次,應該與隆威郡王殿下在同一水平線上,連平仄都搞不懂,又能做得哪門子詩。但那伴當小毛太過年輕,涉世未深。全憑着一股機靈勁說話,哪知道其中的道道。

有知道的伴當卻誠心想讓小毛好看,便忍着不說。跟着大部分不明就裡的一道起鬨。文彥韜真心實意推脫幾次,卻被當成了謙虛,心道,老子最起碼喝過幾天國子監地墨水,糊弄這些老粗應該還不成問題吧?

便輕咳一聲,嘴角下彎道:“那就作上一首?”伴當們鴨子聒噪般的叫好聲響起,見尚書大人雙手下壓,知道大人要吟了,趕緊都安靜下來,等着榜眼老爺地佳句。

待到要吟了,尚書大人才感到便秘般的痛苦,絞盡腦汁、咬牙切齒、漲得臉紅脖子粗,只感覺腦中一片空白、一個字也吟不出來。

在這一點上秦雷就比他強,最起碼秦雷會先“啊……”的一聲長音,再憋得臉紅脖子粗。

斜眼一看,伴當們還眼巴巴的等着呢,文尚書不由心急如焚,便放了一個極響亮且奇臭的屍比……

衆龍套等了半天,才聽到響亮而婉轉地“卟……”一聲,都張大嘴巴,剛要齊聲喝彩,一股惡臭便隨着秋風進了肚子,差點頂翻了衆人。

文彥韜滿面通紅,正覺得斯文掃地時,那金牌跟班小毛子頂着惡臭大喊道:“好!先生吟得好溼!好溼好溼!”旁人心道:“‘放得好屁、好臭好臭’纔對。”但仍要忍着嘔吐,跟着叫好。

文彥韜心中已經開始埋怨小毛多事,聽到小毛臨危救主,這才面色稍緩,故作鎮靜道:“你說好,能聽出好在哪裡嗎?”

小毛心道,出了好響好臭,能有什麼好的?卻也不得不把它圓下去,勉強道:“卟,不,對對對,先生用屁開頭,哦不不,用‘不’開頭,實在是立意高絕,令人歎爲觀止啊。”使勁撓撓頭,靈光一閃道:“響亮、大氣!”邊上人心道,確實響亮,便也跟着附和叫好。

文彥韜捻鬚道:“想不到你還有幾分見識,雖不中亦不遠矣。”這時見到一個宮裡出來採

監,終於靈光一閃,搖頭晃腦道:“不是男來不是女心道,不咋地呀,也許好戲在後頭,我們先忍忍,便默不作聲等大人繼續。

文彥韜已經沉浸在詩詞之美中,只感覺文思如泉涌,又見那太監騎着一頭小毛驢,便高聲吟道:“不騎馬來騎着驢……”衆人滿頭大汗,面色蒼白,直感覺比方纔地‘卟’一聲還要臭上三分。

又聽文榜眼搖頭晃腦繼續道:“問聲公公幹啥去?”衆人腹中開始上下翻騰。

正好那個太監從他們身邊經過,聽到了文彥韜所吟的詩句,以爲是問他呢,朝文尚書拋個媚眼,尖聲道:“趕圩!”

衆人再也忍耐不住,正好藉着這太監的話,紛紛跑到路邊,伏在陰溝旁哇哇嘔吐起來。

那太監以爲這些人在笑話自己,一跺腳一扭腰,細聲道:“討厭!”便顏面跑掉了。卻不知道自己是爲當朝尚書背了個黑鍋。

文彥韜也沒意識到自己殺傷力如此之大,猶自淺吟低唱道:“不是男來不是女、不騎馬來騎着驢。問聲公公幹啥去?趕圩、趕圩!”直感覺此乃自己今生妙手偶得之佳作,不由詩興大發,想要乘勝追擊,多吟幾首留待日後回味。

伴當們哪敢再讓他吟詩,紛紛給機靈鬼小毛遞眼色,讓他想輒。小毛一拍腦門。

滿臉堆笑道:“先生,前面就到快意軒了,那裡的醬肘子、獅子頭、滾繡球,都是京城一絕。您作詩辛苦,卻也不能空着肚子。還是先去補充些食材,再繼續作詩吧。”

文尚書早飯吃得早,又被秦雷一嚇一折騰,聞言便感到腹中咕咕直叫,頷首道:“那就去吧。待吃飽喝足再繼續作詩!”伴當們心道:吃飽喝足拉詩還差不多,但他們剛剛吐淨早飯。急需進補,便簇擁着文大人往前面快意軒中走去。

後面七八個正在遊玩的長衫漢子交換下眼神,便三三兩兩的跟了上去。

更有隱在暗處地諜報局探子已經先一步進了快意軒,將所有的桌子都定下,僅留着靠窗一張。等待文彥韜的到來。

走出老遠,文彥韜還沉浸在詩情之中,直感覺雙腿輕飄飄軟綿綿的。聽小毛一說‘到了’,他擡眼便看到道左一棟兩層的酒樓,上面掛着‘快意軒’的楠木匾額。剛要點頭,卻又看見更遠些地地方,有家叫‘大白居’的酒店,不由搖頭晃腦道:“大白居,今日作得好詩,當去浮一大白,就去大白居了。”說着便拾步越過快意軒的店門,往前面‘大白居’走去。

伴當們面面相覷,心道獅子頭吃不着了,趕緊邁步跟上。

快意軒門口放哨的探子趕緊跑進去,對裡面坐等地首領道:“他們沒進來,去大白居了。”

首領‘嗯’一聲,一把將假鬍子揪了下來,露出一張年青消瘦的臉,原來是沈冰。沈冰沉吟道:“大白居?我怎麼沒聽說過這家?”

不管他聽沒聽過,人家文尚書卻已經到了那店門前,迎賓的知客一見這位前呼後擁,穿羅帶紗,知道來了貴人,趕緊抖擻起精神,堆起最膩人的笑臉,迎上前脆聲道:“這位大官人光臨,咱們太白居真是蓬蓽生輝呀!”

文彥韜不由呆住了,艱難問道:“這店叫什麼名字?”

知客指了指頭頂上的牌匾,就聽那高聲道:“太白居啊,這位大官人一看就是第一次來,請容小的多嘴,給您說說敝店名字地由來,話說當年詩仙李白……”

後面的絮叨文大人是一句也沒聽明白,他死死盯着那個七尺匾額,上面有三個斗大地綠字“太白居”,那太字下面的一點更是在他眼中肆意的跳動,彷彿在咧嘴嘲笑一般,讓他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再也不出來。

“是太呀?怎麼不是大呢?寫了些什麼破字啊,跟雞爪瘋似的!”文彥韜怨念深沉的腹誹道。‘太白居’三字乃是行草,那太字地一點與一撇有些黏連,但只要練過兩天書法的便不會認錯。

心中憋出一肚子氣,這太白居自然是待不成了,文大人冷哼一聲,一甩下襟,便瀟灑的轉身離去。伴當們心道,老人說:‘不怕醜、只怕露’誠不欺我,趕緊跟着出去。

“後來便欣然題下了這匾額……哎,大官人怎麼走了?”那知客正講到高潮,卻見貴客走了,想去拉住一個伴當問問卻被人窩心一腳,踹倒在地上。

沈冰幾個用常人難以想象地速度,比文彥韜先一步到了那掛着‘什麼白居’匾額的酒店,來不及分辨到底是‘太

‘大’,文彥韜就進來了,幾人連忙找張桌子坐下,着菜譜的木板。還沒喘口氣,卻見那文榜眼氣呼呼的轉身走了。

沈冰幾欲抓狂,只感覺此乃歷次任務中最背的一次,呼哧呼哧喘幾口粗氣,咬牙切齒道:“走!”領着悲憤欲絕的手下,又起身往外走。

正好碰上那知客被踹倒在面前,沈冰伸手將其扶起。就聽那知客喃喃道:“爲什麼?爲什麼別人說了有打賞,我卻只有捱打的份兒呢?”沈冰也感到奇怪,擡頭一看那‘太白居’的牌匾,這才恍然道:“不是你地錯,招牌惹的禍。”說着便放開那已經站住的知客,帶着手下大步往外走。

那知客正要回味這位好心人的十字偈語。卻見他們也沒吃飯就離開了,不由如喪考妣的喊道:“你們怎麼也走了?”

只聽那好心客人頭也不回道:“不用謝,就叫我雷鋒吧。”這是他們王爺在別人道謝時,最喜歡說得一句話。

離了那太白居。沈冰實在沒有心情打提前量了,老老實實帶人墜在文彥韜的後面。好在事不過三,這次卻沒出什麼波折,文彥韜一行人進了第三家‘小東瀛’,沈冰在外面等了一會,見他們仍沒出來。這才也進了店。

狀作不經意地四下一看,便見他們已經進了靠窗地雅間。再看邊上那間,正好空着,沈冰趕緊帶人進去,隨便點幾個菜,狼吞虎嚥的了起來。

等隔壁上菜了。沈冰幾個便扯開嗓子高聲交談起來。“柴兄自南方回來,可見到什麼有趣的事情,不妨說些下酒”一個手下粗聲道。

“好玩的事兒多了。我想想……”沈冰扯着嗓子叫道:“想起來了,就說一個隆郡王整治文侍郎地故事吧。”

邊上漢子笑道:“現在五殿下已經是隆威郡王了。”

“反正都是他老人家的軼事,不礙事的……”沈冰粗聲道,便把文銘義遭受的那次改變人生的洗禮添油加醋、繪聲繪色講了出來。

他本是親見,又加上早就構思好了,竟然讓人身臨其境,聽得捧腹大笑起來。

這廂間笑成一團,那廂間卻愁雲慘淡。

此時即使有隔音材料,這種北城老店也攤不上,是以沈冰他們的聲音清晰無比地傳到隔壁正要用餐的文尚書耳中……

文彥韜端着湯碗剛要喝,就聽到隔壁說什麼‘隆郡王整治文侍郎’,立刻想起自己大侄子地悽慘模樣,心中不由有些幸災樂禍。文銘禮熟讀詩書,文采斐然,自幼便被文彥博視爲接班人,是以對他這個紈絝二叔向來只是面上尊敬,久而久之,自然會露出些端倪,連帶着文家上下對他這位二爺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文彥韜自然一直懷恨在心。

現在眼見這小子神經了,大兄的老二老三又不成器,說不得下任家主就是自己這一房的,是以文彥韜就更不願聽到文銘義的好了。

因此文彥韜聽着自個寶貝大侄子地遭遇格外下飯。當日的事情因爲大兄封鎖消息,他也知之不詳,現在聽人說起,感覺比聽說書還過癮,

當聽到文侍郎力壓全場,險些就要得手時,文彥韜不由暗暗着急,手中的湯匙也忘了往嘴中送。

待聽到秦雷出場,形勢頓時逆轉,文侍郎被嚇得跌坐在椅子上,文彥韜不由暗暗叫聲好,舉起手中湯匙,遙祝一下,這才刺溜一聲喝下去,美美地‘嗯’一聲。

這也是他喝的最後一口湯,待聽到秦雷完全無視文侍郎的欽差身份,將他抽了幾百耳光,直直把張賣相頗佳的俊臉拍成個爛茄子。文彥韜再也笑不起來了。雖然見過秦雷在金殿上掌摑文銘禮,但他心中總存着一絲僥倖——本官好歹乃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相當於副丞相級別,那小太歲應該不至於動手,頂多也就羞辱一番吧。

但聽到文銘義欽差的身份都被摑成破茄子,他這尚書還不被打成爛黃瓜呀,想到這不由打個寒噤,再也沒了食慾。

待聽到文銘義被叉到大街上,先是實實在在的被人唾棄了上千下,又被一車米田共澆了個通透……文尚書終於忍不住扶着桌子大吐特吐起來……

第101章 正月京都混亂之章(二)第415章 駝娘子與鬼谷子第544章 風!大風!好大的風!第229章 活土匪第599章 無恥的勾結第331章 打太極第400章 二十一響皇家禮炮第255章 隆郡王赤膊上陣第266章 慈寧宮秦雷問道 戲孫孫太后參禪第419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597章 爲山九仞第84章 詩情還需雅人解第360章 京都變奏曲之激動第63章 周扒皮的典故第496章 最後的時光第10章 落魄白衣相 糞土千金裘第417章 第十八條軍規第250章 京山難民營第209章 小三和小四第119章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第86章 爲奴難 請君憐第303章 棋子第115章 山中元無雨 空翠溼人衣第227章 熱血方是真男兒第463章 不來這樣欺負人的第594章 毀滅與新生第288章 秦奇民調東三省 餐桌共議子嗣事第574章 爆炸性和爆炸第172章 習慣嘔吐第222章 從屈臂懸垂到上吊自殺第280章 石魔鬼訓兵 秦雨田談兵第684章 大決戰(上)第197章 因爲一個承諾 便要做你最寧靜的港灣第163章 奪標第423章 欠賬的不是祖宗,欠賬敢不還的纔是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36章 貴族的享受也是要慢慢適應的第466章 歸去來兮第161章 送給時代的禮物強推了說兩句第412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680章 決戰洞庭湖第26章 出人意料的一箭第164章 落幕第682章 龍王發威第198章 永不妥協第658章 戰爭之王第460 我是花癡,我不是故意的……第683章 火龍出水對射日第306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35章 滿園春開業大喜第675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380章 踏青第305章 陽謀論第414章 一個比一個瘋狂第559章 上京城,我秦雨田又回來了!第361章 京都變奏曲之歲月第83章 各懷心思皇家人第226章 穿越最大的好處第295章 趙領導與蘿蔔頭第504章 去京山城喝喜酒第279章 艾家渡石勇整軍 水龍下九五二七第561章 尤愛富歐第239章 風格多變的影帝!第74章 孤零零的寶劍第330章 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365章 京都變奏曲之高潮第250章 京山難民營第121章 路修遠以多艱兮 騰衆車使徑待第392章 到處都是二少爺第574章 爆炸性和爆炸第452章 無關風花雪月的一跳第43章 金針渡厄第234章 永不低頭!永不退縮!永不道歉!第572章 歡喜冤家第109章 昭武訓子論英雄第472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546章 難得糊塗第649章 天佑之治(下)第104章 四堂會審縱火案第392章 到處都是二少爺第645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81章 弓對騎第366章 京都變奏曲之結局第251章 叔,他是你大爺第534章 各安天命吧……自我鞭策宣言第445章 良知與道義 堅持與放棄第168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325章 童子功大戰方中書第109章 昭武訓子論英雄第448章 別了!神京城!第271章 宗正府前世子撒野 老槐樹上倒掛金鐘第143章 江上行第99章 人中呂布大皇子第161章 送給時代的禮物第92章 亙古未有的第一次第481章 軍演?第509章 春宵苦短第415章 駝娘子與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