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三章 民情激憤

今日崔文卿和蘇軾,均是頭戴展腳襆頭官帽,身穿綠色繡紋袍服,年輕又不失英俊,當真是玉樹臨風讓人心生仰慕之感。

然可惜的是,兩人的神情都是說不出的凝重嚴肅,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

這時候,折昭馬隊堪堪趕到了保德縣外圍,然卻因百姓太多,人羣阻路,再也前進不得。

折昭眼力極好,已經清晰的看見了城樓上的崔文卿,心知他此番前來必定是有大事宣佈,故而也沒有心急趕往城內,下令騎士們翻身下馬,在旁邊稍作休息等待,自己則帶着穆婉上前,想要聽聽崔文卿有何說辭。

日頭終於升上了頭頂,午時靜悄悄的來了。

陸若萱在陸氏族人的護持下走出了人羣,來到城門前那座農具小山旁,對着城樓微微作禮,字正腔圓的開口道:“崔大人,一天時間已到,不知你對吾等百姓將欲返回江南路一事,有何說辭?是否允許?”

清朗如同黃鶯出谷的嗓音傳了很遠,也清晰傳到了在場所有百姓的耳朵當中。

面對關係自己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百姓們自發安靜了下來,一雙雙眼睛盯着城樓上站着的崔文卿,想要聽聽他是何等說辭。

望着原野上人山人海,卻是沉默一片的百姓,感受到了他們殷殷期盼的目光,崔文卿自是覺得如芒刺背,壓力很大。

然這個時候,卻容不得他妥協軟弱,因爲他所代表的是朝廷,更代表着公道正義,若不能堅持正義,那安撫之事也就無從談起。

故而,他略作沉吟,清晰又不是堅剛的嗓音已是響了起來:“諸位百姓,陸氏族長,本官昨日已經申明瞭朝廷對於異地安置之民的安置之法,那就是與原來籍貫直接脫鉤,就地安置落地生根,此乃朝廷所堅持的主張,也是異地安置之策的靈魂所在,故而大家想要朝廷提供盤纏返回江南路之事,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聽到崔文卿如斯肯定的回答,百姓們頓時一片譁然,恰如一汪平靜的潭水陡然沸騰開來,嗡嗡哄哄的議論聲泯滅了天地的一切聲音。

直到這個時候,折昭才明白百姓們交農的具體緣由,也明白崔文卿已經斷然否決了百姓們的交農請願,如此一來,豈不是意味着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雙方之間的矛盾更深了?

心念及此,折昭大爲擔心,實在有些拿不準崔文卿是否能夠順利處置此事。

反觀陸若萱,也是被崔文卿這番話弄得呆愣當場。

她不敢奢求崔文卿會服軟同意自己的建議,然她相信崔文卿一定會爲之斡旋,爲之部分妥協,甚至還會客客氣氣的邀請她以及諸位族長入城協商,從而找到一個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辦法。

然而沒想到的是,崔文卿居然毫不留情的拒絕了,沒有半點轉圜的餘地,似乎就準備以自己一己之身,與百姓們硬抗。

雖則崔文卿乃欽差大臣,檢校隩州安撫使,然若輕視民冤,藐視民意,那就已經完全站在了百姓的對立面上。

想到這裡,陸若萱暗歎一聲真是愚昧,原本對崔文卿的些許敬意也煙消雲散,他總歸是太過年輕了啊!

於是乎,陸若萱示意手下安撫四周,待到百姓們的聲音漸漸平息下來之後,她這纔對着城樓上的崔文卿高聲言道:“崔大人,照你這麼說,那你是準備無視我們的交農之請了?”

“對!”崔文卿點點頭,硬梆梆的再次肯定道,“陸族長,不管如何,返回江南路都是不可能。”

聞言,陸若萱冷笑道:“既然崔大人你無視這萬餘百姓的交農之請,那好,我們只有將請求稟告朝廷,相信朝廷一定不會坐視不管的!”

折昭一聽此話,頓時暗怒,也有着深深的擔憂。

雖則朝廷也不希望異地安置之民返回江南路,然發生了交農這麼大的事情,安知朝廷會不會懲罰崔文卿以此平息民憤,畢竟這樣丟車保帥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官家以及朝廷諸位相公不得不進行權衡。

誰料,城樓上的崔文卿聽了陸若萱一番話,卻是忍不住笑了,笑罷之後口氣轉冷,盯着陸若萱寒聲道:“陸族長裹挾民意威脅朝廷之手實乃高超,然你覺得我崔文卿是可以任由你威脅的?”

陸若萱冷靜回答道:“崔大人,小女子並非是威脅你,只是想爲百姓們求一條生路罷了。”

“哈哈,說得好,那我就給百姓們一條生路,並斷了你的癡心妄想!”崔文卿擲地有聲的說得一句,繼而目光環顧四周,擡手亢聲言道,“在場的父老鄉親,本官乃朝廷檢校隩州安撫使崔文卿,還請諸位能夠聽本官一言。”

話音剛落,百姓們不滿的嘈雜聲卻是更大了:

“這昏庸官員還想說什麼?不外乎也是欺騙咱們罷了。”

“對,又不允許咱們返回江南路,此際說再多話也是無用。”

“大夥兒,不管他怎麼說,我們都不要相信了,咱們一道告上朝廷,懲治這個狗官!”

“對對對,懲治這個狗官!”

……

聽到這樣一片滔天罵聲,折昭好看的娥眉皺的更緊了。

恨不得立即就調派振武軍精銳大軍前來保德縣,鎮壓這片得隴望蜀,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無知刁民。

然而她知道自己倘若真的這麼做了,朝廷在異地安置之民心中的威信將會盡失,異地安置之策也會徹底崩塌,此事雖則乃百姓無禮在先,但也必須妥善解決才行。

城樓上面,崔文卿冷着臉任由百姓們罵了半響,待罵聲漸消,又提起嗓音高聲道:“本官知道大家因何要來交農,不外乎也是因爲諸位父老鄉親都是這些大家族的佃農,倘若大家族就此離去,你們就不能享受賦稅減免,從而每年都會繳納更多的糧稅,故此面對這樣的情況,你們也只有聽從大家族的擺佈,選擇前來保德縣交農,想要本官同意讓你們與大家族一併離開。”

崔文卿此番話可謂是擊中了百姓們交農的實質,也是這次交農事件的問題所在。

的確,百姓們之所以願意聽從大家族的安排前來交農,爲的便是每年能夠少繳納一些賦稅罷了。

而如陸氏這樣的大家族,正是抓住了此點,才能裹挾民怨民意,有勇氣對抗朝廷的政策。

此乃一個死結,也是一個難點問題。

百姓們爲了利益雖則不對,但也算是情有可原。

而真正受益的,卻是這些大家族,他們纔是讓異地安置之策生亂的根本所在。

第一零六章 真有丐幫第二六六章 喪禮風波(一)第七二五章 公子世無雙第七八零章 是她?第十章 隱瞞傷情第三一九章 司馬薇第六九三章 哭笑不得第五七二章 姚徒南之情第一七零章 冒昧而至的請柬第一七二章 關鍵是投名狀第六二九章 無從可查第一五四章 讓我喪夫,我就讓你們滅門第七十六章 突然生變第七三五章 文卿練兵(上)第五一七章 繼續趕路第四四零章 比試一場第五十九章 獨擋千軍第七二四章 商量擴軍第五九七章 見到若柳第二八四章 娘子荒謬第八一七章 利在千秋第一六三章 崔文卿的猜測第五一七章 繼續趕路第四十章 兩招立威第四百零三章 尷尬的兩人第七一四章 驚世憾俗之法第一八四章 爾乃歪才(盟主加更1/8)第八十七章 事態升級第八四一章 不能接受第六一八章 國子監的金童玉女第八三八章 野利蘇蓋第六二九章 無從可查第七五九章 再見故友第五十章 調戲之語第八零六章 崔軾就是崔文卿第九零九章 韓琦的詰問第三二六章 一戰成名第六三八章 蘇軾作詞第八七八章 終於作了一個決定第七四四章 見微知著第八十五章 胸大肌如此浮誇第一七六章 新的出路第一三三章 慷概陳詞第二七九章 微服私訪第七七一章 矛盾隱患第四九零章 先聲奪人第一一一章 驚險一戰第一六八章 一個億真的只是小目標第三九三章 家法伺候第二十六章 和折都督談心第五七一章 前去國子監第四一零章 又一牛人第八二七章 老仇人第六零七章 《踏莎行》第五九五章 以個人名義第七六七章 黎族城的設想第三二二章 男兒不可辱第三八六章 有驚無險第九零五章 《大齊銀行發展建言事》第二二九章 招搖而至第四五零章 六扇門第二五五章 君臣盤算第八七零章 自行決斷第七五八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九一二章 當殿死諫第一四零章 崔文卿的同學會(下)第四一四章 同座而飲第一一零章 以假冒真第一九九章 成事非的喜事第五一三章 鐵球落地第七五五章 伊人心亂第 八八四章 請陳學士吃豬肉第六四五章 情到深處第七八二章 你想當我妹夫?第六零六章 驚險萬分第一零七章 判若兩人第二零八章 接風宴會第五零四章 家宴第三十九章 尋找強援第六一零章 追查內鬼第二零二章 狀元司馬唐第三七六章 懦弱者的勇氣第三六七章 白衣公子第八八五章 吃豬肉與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關係第七五一章 參觀內務第三五七章 又是菊花第三九一章 白臉包青天第三零六章 了元和尚第二十七章 全軍穿褲衩第六六零章 當殿問案(下)第五零九章 威逼利誘第八零八章 找到證據第一一九章 娘子威武!第九零六章 齊王府內第五七二章 姚徒南之情第四一五章 司馬小娘子的狐狸尾巴第九一一章 變法者生第二七四章 異地安置之議(二)第三九零章 大功告成第一八二章 煮茶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