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一章 賦稅的問題

小道之上,幾人策馬慢行,馬蹄聲亦是不疾不徐。

崔文卿繼續開口道:“既然是開國郡公,想必寧護衛家中也有田疇食邑吧?”

這一點寧貞自然知曉,點頭言道:“昔日開國論功,太祖皇帝曾賜在下祖父良田千畝,就在離洛陽城不遠的黃河岸邊。”

“那你可知你們所有的這片田地每年繳納賦稅幾多?”崔文卿又是一問。

寧貞想了想,言道:“我曾聽爹爹說過,似乎是每年糧食所產的一成半,也就是說,每收穫十石糧食,需要繳納賦稅一石五斗。”

崔文笑問:“那你可知平常百姓需繳納多少賦稅?”

對於這一點,不瞭解情況的寧貞自然是懵逼的,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崔文卿打了一個響指,轉頭對蘇軾笑語言道:“蘇兄,請你來告訴這位不知柴米油鹽的寧護衛,咱們大齊農人須得繳納多少賦稅。”

蘇軾忍俊不禁的點了點頭,向着正對着崔文卿怒目而視的寧貞言道:“按照目前朝廷賦稅規定,尋常農人需繳納所收糧食的四成,也就是說,每收十石糧食,農人需要繳納賦稅四石。”

蘇軾的話音剛落,寧貞頓時就驚訝了,一雙好看的柳眉也是挑的老高,露出了一個不能置信之色。

蘇軾也沒有待她發問,繼續輕嘆解釋道:“開國郡公之所以只需要繳納一成半的賦稅,乃是因爲朝廷對於功勳大臣在賦稅方面本就有優惠,延伸至地方州郡,一些豪門大族,當地功勳人家亦或是受到恩澤的家族,在賦稅方面均會有着不小的優惠。”

崔文卿開口問道:“李師爺,目前陸氏賦稅幾多?”

李師爺顯然提前做足了功課,想也不想就如數家珍的言道:“啓稟崔大人,江東陸氏乃江左豪門大族,又是江南四大豪族之一,按照當初朝廷與陸氏族長的約定,陸氏賦稅爲兩成。”

“兩成,實在很可以啊!”崔文卿嘆息一聲,繼續言道,“這些農人之所以甘願成爲陸氏的佃農,乃是因爲成爲佃農之後,便可以享受朝廷的兩成賦稅,當然,陸氏也會對佃農收取一定錢糧,但鐵定比朝廷收取的賦稅要低得多,故而農人們纔會心甘情願的成爲豪門大族的佃農。”

寧貞終於聽明白了,訝然道:“這麼一來,原本屬於朝廷的賦稅豈不是落入了這些豪門大族的手中?面對如此亂相,爲何朝廷卻不整治?”

“此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太難。”蘇軾搖頭輕嘆道,“先不說這等賦稅方法目前已經實施了數百乃是上千年之久,更改太難,單說簡單的一句話,農人們成爲佃農全都是心甘情願,而朝廷必須取得遍佈於全國各地的豪門大族支持,此等規則,就更改不得。”

“對!”崔文卿點頭言道,“民間有句俗語說得好:千年的世家,短命的王朝。就拿曾經名震遐邇的七宗五姓來說,全都是從漢末延續而來的千年家族,在隋唐之時咱們博陵崔氏更是成爲了七宗五姓第一,說句不好聽的話,可謂是天下公卿出我門,崔氏子弟皆進士,朝廷所依賴的便是士人治國,而因世族豪強壟斷了知識文化,故此當時即便是實行科舉,進士也幾乎來自於世家大族,寒門學子想要通過科舉入仕,雖然是有機會,然卻比登天還難,而朝廷既然是由代表着世家大族利益的官吏進行把持,那就意味着在制定政策方面,官吏也會偏向世家大族,維護世家大族的利益。”

寧貞聽得是暗自心驚,言道:“這麼說起來,朝廷豈不是對於這些亂相無可奈何了。”

蘇軾笑道:“在唐朝初期的確如此,然好在經過唐高宗武后的科舉制度改革,以及西平郡王陸瑾打壓世家大族之後,情況已經得到了極大好轉,世族再也無法如以前那般一手遮天了,而聲威赫赫的七宗五姓也是逐漸沒落。”

崔文卿笑着插言道:“其實唐高宗武后以及陸瑾的功勞倒還算小,最爲關鍵的一點是盛唐之後活字印刷術開始流行,如此一來,等同於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知識壟斷,原本那些珍藏在世家大族中的孤本經典,也能夠通過活字印刷從而流傳天下,改變了昔日寒門士子求一書而不可得的現象,寒門士子學得知識,考取進士成爲官員的亦是越來越多,世家大族的影響力自然減弱了。”

說到這裡,崔文卿見話題扯得有些遠了,連忙總結性的開口道:“所以說,如陸氏這樣的大族,之所以能夠讓佃農們安心賣命,最爲關鍵的便是他們擁有較低的賦稅。”

寧貞點頭問道:“那既然如此,豈不是全天下的農人們都尋求豪門世家的庇護,繳納少量賦稅呢?”

蘇軾笑道:“你以爲朝廷會這麼傻麼?目前朝廷對於世家大族佃戶的數量可是有所規定,不能超出規定範圍之外。”

李師爺點頭笑道:“蘇大人所說的不錯,朝廷給這支陸氏旁支的佃戶數量,便是五百戶。”

崔文卿頷首道:“所以說,這五百戶農人,也是支持陸氏的中堅力量啊!”

說話間,小道漸漸走到了盡頭,可見一座嶄新而又幽靜的莊院正矗立在小山丘下面,石牆石壁,朱門石獅,看起來頗有幾分大戶人家的感覺。

石門前正站着幾個身強力壯的家丁,想來應是看門護院,見崔文卿一行遠遠而來,且由軍卒護衛,頓時爲之一驚,其中一人飛入門中想來應是稟告去了,而另一個首領模樣的家丁快步走下了臺階,對着馬隊拱手言道:“敢問諸位大人前來陸氏莊院所爲何事?”

未等崔文卿開口,頗有狗腿子覺悟的李師爺已是策馬而出,帶着一臉狐假虎威之色趾高氣揚的開口道:“朝廷欽差大臣、檢校隩州安撫使崔文卿崔大人前來陸氏莊院視察,還不快快請你們陸氏族長出來迎接。”

“什麼,欽差大臣?!”那首領家丁登時色變,愣怔怔的看了年紀輕輕的崔文卿半響,嚇得幾乎快要癱坐在了地上。

當了一輩子的家丁,他還從沒見過這樣顯赫的高官,有所失態也是人之常情。

第三零八章 夜晚偶遇第七八六章 賽詩會(一)第一零六章 真有丐幫第二一七章 蘇軾的試探第五三五章 武林大會第六四零章 涼亭相見第一八七章 人證皆毀(盟主加更2/8)第七二八章 前往軍營第七三二章 隊列訓練第六十九章 表子無情第五零三章 夫妻相見第一零六章 真有丐幫第五七一章 前去國子監第七七八章 選擇城址第七零五章 黃昏殺戮第八九零章 大朝會第七七六章 五個一百萬第六五六章 聞登鼓響(下)第八三二章 威脅第五六三章 險之又險第四一九章 執手相握第八五零章 文卿赴會第四三零章 送你金簪有深意第四九九章 覲見天顏第二八六章 這是火箭?第八七九章 女裝摺昭第二五二章 爲紅顏一擲千金第六零一章 集思廣益第二一七章 蘇軾的試探第八七四章 震撼消息(下)第八六一章 不錯的條件第六三三章 溫柔坊第一七零章 冒昧而至的請柬第二二四章 書寫奏摺第八一五章 親自體會第三六七章 白衣公子第六四九章 硬骨頭高能第三八一章 護短楊文廣第二十二章 要死就一起死吧!第一零二章 憑實力贏錢第六四九章 硬骨頭高能第十五章 第一單生意第六零三章 參觀工部第八八六章 四道菜餚第九章 約定達成第四六五章 冬日驚聞第六三三章 溫柔坊第六三八章 蘇軾作詞第七六四章 好消息第一一八章 一番緣由第八五五章 聯手攻營第六四零章 涼亭相見第五三四章 雲婉秋的困局第三十三章 阿瑪尼服裝店第二八二章 收!第八八二章 感恩戴德第四六四章 丐幫之危第八九三章 寧貞的忠告第八十二章 陪你滾牀單第八三一章 變客場爲主場第六五八章 鼓院問話第四三三章 陰謀搗亂第三四七章 兩女敘談第七四五章 七月洛陽第一九九章 成事非的喜事第五九三章 愛莫能助第二三三章 憑才華而入第三四零章 勝負之分(一)第七零二章 陸氏族長第九十二章 惡霸伏法第十四章 那玩意晃得厲害第六一六章 詩詞評判第九十四章 讓折昭啞口無言的問題第五九八章 密事泄漏第三零八章 夜晚偶遇第三二一章 怒打紈絝第六四九章 硬骨頭高能第四一二章 司馬薇的煩心事第二二三章 震撼不已第四七七章 前來挑釁第一六八章 一個億真的只是小目標第一八七章 人證皆毀(盟主加更2/8)第九一四章 進行順利第一五零章 故人之信(爲“秋懷涵夢”打賞加更)第八七四章 震撼消息(下)第六六五章 母子相爭(上)第八八零章 舉案齊眉第一二五章 糧商刁難第四四八章 見他一見第二零九章 飛花令(盟主加更8)第七二四章 商量擴軍第六一六章 詩詞評判第二十七章 全軍穿褲衩第二七二章 西夏往事第三二二章 男兒不可辱第六一五 就賭一萬兩第七三四章 崔大教頭第五一二章 幾人幾多愁第一五七章 小云兒的心事(爲“道道道道”加更)第七九八章 《將進酒》(補欠更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