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 李淵:道德也淪喪,人性也滅失

船上的三人齊齊愣住,愣了足足十個彈指。

李淵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化着。先是慘白,緊接着是氣憤的紅,最後是痛心疾首的紫。

裴寂忙上前,撫着李淵的胸口。

如此,李淵終於能喘上來氣了,他伸出一根手指指着李世民,“你你你”了半天,也沒說出一句囫圇話來。

他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下。那張最近幾年保養得很好的臉,原本是看不出老態的,可是當眼淚填滿了皺紋縫隙,老淚縱橫,瞬間就暴露出他已是個六十歲的老人。

他在一瞬間痛失了兩名嫡子。

第一個孩子李建成,李淵至今仍記得他出生時的情形,他小心翼翼地將那個小生命抱在懷裡,還沒睜開眼睛,手亂扒,腳亂踢,據說那活潑的樣子像極了李淵小時候。

一個人完成了延續血脈的使命,天人合一,那種感覺奇妙極了。

他也記得最小的嫡子李元吉,生產時正妻竇氏已疾病纏身,卻還是拼命讓這個孩子來到了世上。

元吉的名字是竇氏娶的,大概她已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她千挑萬選了“吉”這個字,希望小兒子吉星籠罩,一生快樂平安。

每當看到元吉,李淵就會想到竇氏,那個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溫婉賢淑善解人意,李淵多次採納她的勸諫,並因此避開了不少禍事。

竇氏曾如此愛這個小兒子,現在竇氏去了,那就由李淵代替她,加倍地疼愛元吉吧。

他不在乎元吉被寵得飛揚跋扈。也不在乎衝鋒陷陣的從來都是他的兩個哥哥,這對他的哥哥們並不公平。

他只希望這個兒子是喜氣洋洋的,快樂的,就像他的名字。

哪怕元吉坐鎮太原時,被突厥嚇得丟盔棄甲,舍了龍興之地,獨自逃回長安,李淵所想的不過是殺死元吉的輔臣,給太原官民一個交代,對這個小兒子,他連一句重話都沒說過。

如今他們都死了。

一切都變了。

李淵乃九五之尊,一怒便要伏屍百萬,天下人的命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可他唯獨救不回自己的兒子,也唯獨抓不住自己的命運。

自今往後,一個開國皇帝關於老年生活的所有幻想,什麼權柄在握父慈子孝,大兒子總領朝政,二兒子帶兵,指哪兒打哪兒,小兒子繞於膝下,讓他享受天倫之樂……全都破滅了。

他仍是皇帝,仍執掌着人間的一切,卻又好像什麼都沒了。

“阿耶……阿耶……”

李世民跪下,膝行至李淵身邊,緊緊摟住這個瞬間佝僂了後背的父親。

“我沒有辦法,”李世民哭道:“我實在沒辦法啊……阿耶再管一管孩兒吧,罵孩兒一句吧,孩兒只有阿耶了。”

李淵又何嘗不是隻有李世民了。

於是他也摟住了僅剩的一個兒子。

他們就這樣抱頭痛哭了許久,期間尉遲恭離開了一趟,對外傳遞了三條聖上“口諭”:

其一,太子、齊王謀反,被秦王所誅,秦王護駕有功;

其二,太子、齊王餘黨投降不殺,否則一概以謀逆論處;

其三,痛失二子,聖上憂思過度,剿滅叛黨之事由秦王全權負責,京畿境內所有守軍、長安城內各處守衛,全由秦王調遣。

尉遲恭再次回到小舟時,天下的權力格局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淵和李世民似乎都哭累了。

李淵終於開口問出了第一個問題:“他們……死時……受苦了嗎?”

這問題似擊中了李世民的軟肋,阿兄阿弟死時的樣子浮現在他的腦海中,使他的腦袋絞痛,勉力支撐纔沒有栽倒。

“沒有。”李世民道:“當時很……快。”

李淵連連點着頭,口中說着“好好好”,又是一陣淚如雨下。

“你還要殺下去嗎?”李淵又問道。

“太子、齊王餘黨不能不殺,至於旁人……”李世民看向了裴寂和蕭瑀,“孩兒有一事不明。”

“說。”

李世民擡手抹了兩把眼淚,又朝着船舷外擤了一把鼻涕,哭腔終於淡了些,他才道:“昨日有人潛入孩兒家中,意圖殺死孩兒的家眷、謀臣,聖上可知是誰指使?”

李淵也抹掉了眼淚,道:“想來是太子,你們二人爭鬥已有一陣子了。”

“不,太子的目標是我,他不會冒險做本末倒置之事,太不划算了。”李世民道:“我的親衛中,有一名參軍被買通,若太子有機會買通我身邊之人,一定會讓他衝我來,而不是將矛頭指向我的黨羽親眷。”

“既然你已想明白了,又何必來問我?”李淵道。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看向裴寂和蕭瑀,“那就看聖上您了,您願意交出針對孩兒的歹人嗎?”

裴寂與李世民對視着,他知道王朝統治者已經更迭,給予他無上權力和榮耀的庇護傘轟然倒塌,他沒有任何與李世民叫板的資本。

主動認輸,或許還能輸得好看些。

裴寂上前一步,衝李世民拱手道:“臣……”

李淵打斷了他的話。

“是我。”李淵道。

不希望李世民的注意力被裴寂吸引,李淵繼續道:“是我的主意,爲了保住你的命。

建成忌憚你,因你麾下有一羣尉遲恭程知節那樣的猛將,還有一羣房玄齡褚遂良那樣的謀士,我聽聞坊間有傳言,說褚遂良有經天緯地的本事,乃是定國之才。

這叫太子怎麼放心?

我要殺死他們,只有殺了他們,太子才能放心,你才能保住性命。你懂嗎?”

李世民不想懂。

堂堂天策上將,怎屑於用那樣的方式苟活?殺死與他一同浴血疆場的武將,和對他殷殷期盼的謀士,他活着還有什麼意義?

他本就是爲了當帝王才活着的啊。

這一刻,李世民對李淵失望透了。

這個給了他生命的人,又妄圖用如此下作的方式操縱他的生命,不惜親手斬斷他施展抱負的道路。僅如此也就罷了,李淵竟還擺出一副“爲了你好”的慈父作態。

李世民閉眼,深吸了幾口氣。

無論如何,他終究殺死了李淵的兩個兒子,他們是父子,是親人,亦是仇人。

他們的餘生都將在這樣矛盾的情感中度過。

現在這個感情矛盾的父親正在求他,他一人獨攬下令李世民憤怒的罪名,以求李世民能饒過他的舊臣。

“爲什麼?”李世民問道。

他想不明白,對自己如此冷酷的父親,怎麼可能捨身去護那些外人?

“九年了,眨眼唐竟已立國九年了。”李淵突然感慨了一句。

他沉默了片刻,又繼續道:“國已穩,李家已殺了夠多,別再殺下去了。”

見李世民沉默不表態,李淵繼續道:“此事若要追究,首當其衝便是我,他們不過聽我指揮罷了,怎麼?你要殺我?”

“兒臣不敢。”李世民悶悶地答了一聲,不服氣的樣子。

在李淵面前,他已不再掩飾自己的情緒。他已掩飾了太久。

李淵卻看出了更深一層的含義。

這是一場政治博弈,李世民如此鄭重地秋後算賬,尤其當着尉遲恭的面秋後算賬,是在進一步收買他們的忠心。

同時,他也在敲打裴寂等老資歷寵臣。自今往後,有才能的老老實實發揮才能,憑關係上位的,統統靠邊站,總之都給我夾起尾巴做人,否則我對你們不客氣。

而在李淵這裡,李世民沒有點破,但他不依不饒的架勢已表明了態度。

他要做皇帝。

做皇帝這件事,你不能自己嚷嚷,自己嚷嚷出來那叫謀逆奪權。

你得等對方主動讓位,最好兩邊推讓個三番,那叫禪讓,皆大歡喜。

若對方不懂你的意思,你就得極盡暗示之能。

現在,李淵已明白了李世民的暗示。

不僅他,蕭瑀和裴寂也明白了。

裴寂低頭不語,蕭瑀則道:“秦王功蓋宇宙,天下歸心,如今又討伐了謀逆之人,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選,聖上若將國家大事委託於秦王,便能高枕無憂了。”

“行。”李淵痛快地給出了答案:“你來做皇帝。”

他對皇位沒有一絲留戀,這皇位讓他失去了太多。

李世民沒推辭,他只是道:“眼下最要緊的,還請聖上出一封敕令,命令各軍一律受兒臣統帥,以免太子在軍中的勢力勾結反撲。”

他最在意的還是兵權,有了兵權心裡才踏實,一切皆好說。

李淵答應得極痛快,他對蕭瑀道:“速拿筆墨來,秦王要什麼,我就寫什麼。”

這封敕令寫得極快,一氣呵成,彷彿李淵已在心中打了許多遍腹稿。

半刻後,李世民拿到敕令,帶着尉遲恭迅速離去。

無論他還是李淵,都需要時間消化和適應這變化。他要開始掌管和處理更多政務,李淵則要適應權利轉移後的空虛。

李淵看着李世民離開時乘坐的那一葉扁舟,直到小舟靠了岸,人已遠成了一個小點。

他纔對兩名親信道:“快看啊,他那迫不及待的樣子。”

他的聲音很低,縱已遠到哪怕他大聲吼叫李世民也不可能聽到,可他還是害怕。

他嘗過權利的滋味,越發知道與掌權者對着幹絕沒有好結果。

裴寂的眼淚終於掉了下來,他緊摟着李淵,大呼“聖上”。他爲李淵心痛,也提前哭一哭可預見的自己悲慘的未來。

蕭瑀也在落淚,此情此景叫人難以抑制淚水。

李淵在裴寂胳膊上拍了一把,道:“哭什麼,他還能殺了我不成。”

這句話讓裴寂哭得更慘了,明明李淵纔是最需要安慰的那個,他偏偏反過來去安慰別人。

李淵長長嘆了一口氣,又囑咐道:“只是啊,我也就能護你們到這一步了,本想讓你們繼續爲國效力,看來他不會領這個情……秦王,不,聖上,他纔是聖上,聖上若爲難你們,你們就忍一忍吧。”

說完,李淵不再理睬哭哭啼啼的兩人,兀自笑了起來。

“他是沒做過皇帝,等他到了我這把歲數,兒子爲了皇位打得不可開交,他未必比我強,你們都看着吧。”

上了岸的李世民只覺一陣頭暈目眩,他想快點穩住朝臣和軍隊,好歇一歇喘口氣。他終於走到了這一步,終於大權在握。

他開始擔憂長孫氏的安危。

就在他前來面見李淵時,長孫氏也開始了行動,第一個要去的地方是尹德妃的住所。

因爲最受聖上寵愛,尹德妃住在臨近後園中軸線的延嘉殿內,延嘉殿地勢較高,四面納風,十分適合夏日居住。

尹德妃仗着聖上寵愛,以及與太子的盟友關係,幾乎成了宮內一霸,其她嬪妃唯尹德妃馬首是瞻。

穩住了她,就等於穩住了整個後宮,以及與後宮女人有所牽連的前朝氏族。

隨長孫氏一同趕往延嘉殿的,除了負責護衛的兩名武將,及二十名兵卒以外,還有吳關。

長孫氏點名要吳關跟隨。

待一行人走開了些,長孫氏稍稍放慢了馬速,與吳關並駕齊驅,並對他道:“小郎君將我兒自府內帶出來,使他免受荼毒,我還沒道謝。”

吳關忙道:“不是我,是我的同僚,萬年縣縣尉閆寸,閆寸將潛水設備讓給世子,護着世子自龍首渠逃出王府,自己受了重傷。”

長孫氏點頭道:“待這件事平息,我與秦王定要好好感謝閆縣尉,不過眼下有一件私事,我確是要謝你的。”

“哦?”

“那日你送世子去清河王別院,你與清河王的對話,我都聽見了。”

吳關記起來了,清河王擄走秦王妃原不是爲了幫忙,而是爲了霸佔這個女人。吳關勸清河王莫動歪心思,好生禮遇秦王妃,確實幫她解了圍。

不得不說,清河王此番算是撿了個大漏,在玄武門兵變中刷足了存在感,以後不說受皇帝重用,至少在衆多皇族兄弟中,能被高看一眼。

可若他想給李世民戴綠帽的心思暴露,別說好處了,丟掉小命時不連累家人就算李世民開恩了。而知道這件齷齪事的吳關,也絕沒有好果子吃。

吳關何其聰明,見秦王妃私下與他商議此事,就知道王妃並不想聲張。

他忙借坡下驢道:“清河王當日覺得與王妃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十分不妥,怕損了王妃名節,好在我將世子送到,與王妃作伴,如此一來總不會有人說閒話了。”

聽到吳關的回答,長孫氏滿意地點點頭,眼含笑意道:“正是如此,我最不喜被人說閒話,沒影兒的事卻被說得有鼻子有眼,最是煩人。”

“王妃放心,定不會有人亂嚼舌根。”

“如此,你便回去等秦王召見吧,宮內多是女眷,你跟着我奔走多有不便,我派兩名侍衛送你出宮。”

二十七 獻禮二 藥不能亂吃五十三 進來難,出去更難四十五 我怎麼樣?八十二 李世民:大哥走好,大哥不送一二一 閆寸:你猜四十四 一天吃三頓飯的怪人一五七 吳關:姓閆的,給我等着一二零 閆寸:一天天的,能不能讓人省點心?七十五 安固:誰說的,人家乾淨着呢九十一 閆寸:你等着三 唐代版交通肇事逃逸八十七 吳關:送你進去看看?八十一 太子:老子終於出場了二零八 閆寸:自己的事自己做二十七 獻禮六十 反目九十二 鬼兵:聽說有人不相信我的存在十九 沒有那啥挖不倒二一九 羊入虎口一一七 吳關:快誇我聰明!一二六 閆寸:翻一個看看一五七 吳關:姓閆的,給我等着六十七 閆寸:爺不伺候了一五五 石不悔:騙子!都是大騙子!八十 秦王:我的臉掉了一八一 鄂縣縣令:閻羅來聽審,有點緊張七十五 安固:誰說的,人家乾淨着呢五十五 指環,王一五七 吳關:姓閆的,給我等着六十一 清河王:好開心,這一章全是我的戲份一一三 閆寸:啥?啥?啥?八十 秦王:我的臉掉了一二六 閆寸:翻一個看看四十四 一天吃三頓飯的怪人二零七 吳關:呵呵,魯王您臉也掉地上了一 閆縣尉一七四 閆寸:不知不覺,擁有了整條街四 小小蟄蟲,威力無窮四十一 小姐姐十五 和尚蹲完道士蹲二十 留步!三十九 碾壓十三 我不入地獄三十六 鬧完了三十一 大忽悠吳關一六九 尉遲恭:啊啊啊啊啊啊啊……二零三 吳關:哎呀沒展示成三十二 武照六十七 閆寸:爺不伺候了五十三 進來難,出去更難八十七 吳關:送你進去看看?五十五 指環,王二零八 閆寸:自己的事自己做一九一 吳關:我不發威你們就當我是……一二六 閆寸:翻一個看看一六六 李孝節:蒼天啊,我只想當個米蟲而已八十四 吳關: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滅失?五十八 出大事了一一七 吳關:快誇我聰明!五十四 你不會要收費吧一七二 閆寸:是不是被上一章標題騙了?六十三 吳關:讓我看看你想幹啥壞事一八二 吳關:萬萬沒想到,我竟然吐了……七十七 李世民:晚了二十三 閻羅畫像九十一 閆寸:你等着八十三 齊王:大哥我來了一五五 石不悔:騙子!都是大騙子!一五五 石不悔:騙子!都是大騙子!六十 反目一四一 吳關:燕子同學,你是不是對我姐有想法一五四 閆寸:沒有你聽錯了一百零二 吳關:我還是更想要寶藏一六三 閆寸:他他他……服軟了?一四四 伍長:兄弟們,我接你們回家了三十八 第一樁案件一二四 閆寸:不想破案,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九十七 吳關:#@!¥#%……¥……%&五十八 出大事了一四五 燕子:我又出場了八十八 吳關:不過你得先自宮三十一 大忽悠吳關二一零 吳關:小夥伴們小年快樂八十一 太子:老子終於出場了五十三 進來難,出去更難十三 我不入地獄八十八 吳關:不過你得先自宮一三九 荷花:啊啊啊啊要死啦!!!一百零三 縣令:聽說我成功完成了一次斷章……五十四 天策上將九十六 閆寸:自從你來,我好像經常被問住一百零九 閆寸:我想打死這隻嚶嚶怪二零九 盧傾月:你武力值高,你說什麼都對嘍十一 胡服女子五十三 進來難,出去更難一二八 黃員外:我沒有,我不是,我不知道一百零九 閆寸:我想打死這隻嚶嚶怪一五三 吳關:聽說某人要揹着我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