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

自胡騎出現後,陽鶩指揮的騎兵再不留後手,對聯軍步兵方陣發起了猛烈攻擊。

一時間聯軍步兵陣地險情頻頻出現,急得龜茲王冷汗直冒,不斷衝着部下嘶吼。

“弓箭手,射!”他揮舞着手中軍刀,指着越來越近的燕軍鐵騎大聲吼道。

很快早就做好射擊準備的弓箭手們將手一鬆,隨即一陣嗖嗖聲響起,一波又一波的箭雨飛出,落進了燕軍騎兵的衝鋒隊伍裡。

無數箭矢飛進燕軍騎兵隊伍裡,綻放出朵朵絢麗的死亡之花,一個又一個的燕軍騎兵被射下馬來。

有的被當場射死,而有的人連人帶馬摔落在地上,還沒有站起來,就被滾滾而來的鐵蹄淹沒。

數萬匹戰馬一齊向前的聲勢果然駭人,眼看着如此密集的箭雨還不能阻止瘋狂的燕軍騎兵衝鋒,一些聯軍弓箭手們慢慢焦躁起來,手也不自覺的開始起抖來。

“萬勝!萬勝!”

排山倒海般的歡呼從沉寂中爆出來,無數的馬刀在陽光中被高高地舉起,如同那一浪捲過一浪地波濤預示着一場席捲天地的暴風雨即將到來。

響徹天地間的戰鼓聲驟然響起,催動着燕軍騎兵攻勢愈發猛烈。

無數的燕軍騎手騎着戰馬,舉着戰刀,高呼着口號直取對面敵人。

“爲了燕王,殺!”陽鶩、冉瞻、荀灌娘、姚益生等騎兵將領,各統兩廂騎兵狠狠扎進了聯軍陣中。

在滿天飛掠的長箭中,燕軍鐵騎如風一般很快靠近西域聯軍,先是無數地嗖嗖聲破空響起,從手弩中射出無數支鐵箭劃破長空,瞬間鑽進聯軍士卒們的身軀裡,濺起無數的血花。頓時一股獨特的腥味瀰漫在空氣之中。

突遭打擊聯軍陣勢大亂,燕軍鐵騎趁勢與敵軍攪和在一起,讓原本威脅最大的聯軍弓箭手失去作用。

“龜茲王,爲今之計當如何啊?”

面對哦岌岌可危的局勢,聯盟中各國國主再也無法保持鎮定,紛紛跑到盟主龜茲王面前討主意。

只是這個時候龜茲王亦是心如死灰,哪裡還有什麼對策。

“燕軍鐵騎遠可仰仗騎射本領,射出的箭矢如雨而下,中者非死即傷;近可持馬刀、手弩突進,勢不可擋,而今除了下決心拼死一戰外,某也想不出還有什麼辦法可擋住他們。”

龜茲王的話讓衆人心裡不由地嘀咕起來,甚至還有幾個國主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龜茲王冷冷地看了一眼正在做小動作的衆國主,惡狠狠道:“如今走到生死關頭,若不願意做殊死拼殺,那就等着被燕國滅國吧。”

西域大小國主聞言紛紛點頭,這個道理在場衆人都清楚,既然已沒了其他辦法,那大家只好拼了。反正左右都是個死,還不如拼一下,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殺!”冉瞻縱馬馳過,手中鋒利的馬刀左右迅速劈出,只留下一地斷臂殘肢,十幾具被砍中的聯軍士卒屍體軟軟地倒下,咽喉處還冒着熱氣的鮮血無聲地流出,很快就滲進綠洲沙土中。

訓練有素的燕軍騎兵組成一個又一個小方陣,就像一部緊密合作地收割機,而數十方陣地接連而成的戰線,就像海浪一樣連綿不絕地向聯軍涌去。

終於面對冉瞻、荀灌娘等燕將狂風驟雨般地進攻,聯軍當中的疏勒人首先頂不住了。

原本疏勒王在車師前王的策反下,曾有意投誠燕國,但後來因滅佛一事,導致投誠一事半途而廢。

而今血戰了數個時辰後,疏勒人怎麼也看到不到聯軍取勝的希望,原本活泛的心思再次有了其他打算。

由於疏勒人突然丟下兵器向後逃跑,讓原本岌岌可危的聯軍陣勢有崩潰之跡象。

荀灌娘見狀大喜過望,領軍攻得愈加猛烈,不一會兒終於擊潰了疏勒人固守的陣線,並轉而向聯軍中軍位置奮力殺了過去。

剛纔疏勒軍的潰敗已經讓聯軍心神動搖,若非龜茲王等各國國主拼死約束,恐怕大軍早已崩潰了。然而面對攻勢越來越猛的燕軍鐵騎,西域聯軍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了。

終於在疏勒人逃離後不久,又有部分鄯善人拋棄聯軍向後方逃去。這成了壓垮聯軍步卒的最後一根稻草,原本還在廝殺的聯軍士卒,紛紛丟掉武器,不顧命令向四方逃去。

“完了,一切都完了!”一臉疲憊和灰塵的龜茲王無力地呻吟道。

……

在騎兵圍殲聯軍步兵的戰鬥即將進入尾聲時,燕軍步兵還在頑強狙擊着烏孫、悅般兩國騎兵聯合衝擊。

大型牀弩在方陣中間排成三排,上弦、放箭、射擊循環不息,箭雨也連綿不斷地向前傾瀉。甚至有部分手持單兵連弩的弩兵在長矛手的掩護下,利用停下來的空隙,對着胡虜騎兵就是一陣猛射,頓時將衝到陣前的西域騎兵射得人仰馬翻。

眼見遲遲不能突破燕軍陣線,悅般王再也不願讓部下白白送死,他強烈建議烏孫王撤離戰場返回烏孫。

“我數萬騎兵不顧傷亡圍攻不止,卻連燕軍步兵方陣都沒能撕開,可見燕軍戰前已做了充足準備,此戰不能這樣再打下去!”

悅般王嚷嚷不休,讓進退兩難的烏孫王終於有了決斷:打算先撤回天山北麓,待休整幾日等探清燕軍情勢後再戰。

然正在此時斥候緊急來報:燕軍騎兵已擊潰聯軍步兵,正大舉向騎兵兩翼包抄殺來!

聞言烏孫王面色一沉,不得不中止撤離計劃,大吼下令:“燕軍騎兵殺來!好!正中本王下懷!傳令下去,能戰者全體上馬,立即迎戰燕軍騎兵。”

喝令之間,烏孫王飛身上馬,親率剩餘三萬騎兵颶風般向疾馳而來的燕軍騎兵殺去。

望着遠去的烏孫王,悅般王臉上陰晴不定,按說他應該集起部下隨烏孫王一同。但他很清楚的知道,此戰西域聯軍敗局已定,而今上去不過是送死罷了。可若就此撤離,一旦燕國全殲聯軍主力,屆時整個西域還有誰是燕國對手?悅般將永遠失去入主西域的機會。

按照戰前‘上駟對下駟’的部署,燕軍鐵騎負責對付聯軍步卒,一旦得手立即回援,配合步兵再消滅西域騎兵。

負責指揮騎兵作戰的陽鶩果然不負衆望,終於在聯軍騎兵攻破己方步兵方陣前,擊破了聯軍大陣。隨後其留下荀灌娘與他本人負責收拾殘局,命冉瞻、姚益生兩將,各統六千騎兵從南北兩個方向殺向西域騎兵兩翼。

藍天陽光之下,敵我雙方數萬鐵騎如無邊海浪瀰漫草原,呼嘯着展開殊死搏殺。兩軍將士無邊展開,一邊是服飾雜亂的聯軍騎兵,一邊是身穿整齊深色紙甲的燕軍鐵騎,一眼望去可毫不費力辨認得清清楚楚。

燕軍鐵騎大多爲歷經戰陣甚至參加過滅國大戰之主力,久經錘鍊,對酷烈搏殺如家常便飯。更兼燕軍將士聞戰則喜的傳統,戰場上飛揚呼喝,竟全無生死畏懼之色。

冉瞻、姚益生分作兩個巨大的戰團各自楔入聯軍騎兵兩肋,而分區楔入、包圍分割,正是燕軍鐵騎擅長的戰法。

“殺胡,殺胡!”戰場上燕軍喊聲震天動地,自從滅掉胡患之後,燕軍威勢日盛,世間少有敵手,難得遇到敢跟燕軍正面拼殺的敵人,不由激起衆將士心中熱血。

各個殺氣貫頂,分明兵力比聯軍少,卻表現得更爲勇猛,將三萬胡騎殺得節節敗退。

與此同時,燕軍步兵亦趁勢包圍上來,至此整個戰場上燕軍取得決定性優勢。(。)

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91章 曹嶷邀請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3章 南下徐州第29章 詰問刺史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46章 永嘉之亂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70章 均田令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98章 籌謀遼東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115章 襲擾戰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98章 籌謀遼東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68章 離間敵人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89章 喜相聚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87章 雷霆萬鈞!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229章 出使拓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