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西征!西征!

二月份以來,無數從西域而來的商人被阻玉門關不得前行一步,除此之外還每人手中被燕軍士卒塞了一份宣戰書。西域各國一國一份,沒有一國落空。

內容也全部一樣,都是正式通知各國,燕國已經正式向西域聯盟宣戰了。在檄文中,燕國對外宣告戰爭期間將與西域各國斷絕一切貿易往來,並禁止西域人進出燕國境內,違令者殺無赦!

宣戰書沒有在西域引起多大波瀾,畢竟大多數西域國家對此早有預料,眼下不過是猜測得到了證實罷了。

其中車師後國、焉耆國、于闐國、龜茲國、烏孫國、鄯善國等西域強國早已吃了秤舵鐵了心要誓死不讓燕國重返西域,至於尉犁等其他小國根本無從選擇。除了疏勒外,其餘各國無不被六大強國控制,即便他們有心不想捲入紛爭中,也沒有辦法脫身。

二月中旬,西域聯盟在接到燕國宣戰文書後,正式宣佈與燕國斷絕關係。

至此,整個西域大地很快就瀰漫着箭拔弩張的戰前氣氛。

站在東門城樓上,鄧嶽、李柏可以俯瞰整座城池,高昌分內城、外城、宮城三重。

外城大體呈正方形,牆高四丈,周長十里餘。大部分爲夯土修築而成,部分地段用土坯修補,外圍有凸出的馬面。

每面有兩座城門,又以東西兩邊的城門最爲高大,並修有曲折的甕城。

自前漢武帝時李廣利率軍在此屯田、設立高昌壁,從此便成爲絲綢之路的東西要道。

歷經數百年風雨,高昌城已成爲一座易守難攻的雄城,是中原王朝從涼州進入西域的第一站。目前,自車師前國內附,這裡已被燕軍佔據,校尉鄧嶽親率六千步騎駐守此處,成爲燕國在西域的支撐點之一。

鄧嶽、李柏前段時間接到長史府、涼州都督府命令,要求他們在西征主力抵達前,務必協助車師前王堅守高昌。

殘陽西下,李柏突然指着北邊擔心道:“伯山,聽說高車部落可汗阿伏至羅也加入了西域聯盟,這對高昌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

“原本高昌西北就有強國車師前國虎視眈眈,眼下東北邊又添一強敵,萬一對方趁我大軍主力未至,集中兵力先犯高昌,我等可就危險了。”

鄧嶽同樣憂心忡忡,眼下高昌城內只有六千駐軍,即便加上車師前國,總兵力也纔不到八千人。而敵人車師後國加上高車部落足足有近十萬兵力,若是再加上西邊的焉耆國,敵人足足能抽調十萬大軍進犯高昌。

“不過,李主簿也不用太擔心,北邊有天山餘脈火焰山爲天險,無論是車師後國,還是高車部落,若想進犯高昌,就必須先越過火焰山天險。”

火焰山是一條蜿蜓起伏百多公里地紅色山峰,它的山體雄渾曲折,山上更是寸草不生、岩石裸露且常受風化沙層覆蓋。一到盛夏的時候,在灼熱陽光照射下,紅色山岩熱浪滾滾絳紅色煙雲蒸騰繚繞、熱氣流不斷上升。

火焰山橫立在高昌城北邊,是高昌城的天然屏障。

李柏看着在殘陽下如血豔紅的火焰山,不由問道:“伯山,你猜大王眼下到了哪裡?”

鄧嶽想了一會兒回答:“宣戰文書是二月份傳至西域的,距今已過去了大半月,大軍主力最快也頂多走到了姑臧,至少還得月餘時間纔有望抵達西域。”

“也就是說,我們至少要堅守一個月之久!”

……

與鄧嶽猜測的情況差不多,西征大軍的確快要抵達姑臧。

剛剛過年,在元月下旬,燕王衛朔親率步騎聯軍共十一萬人以及三千侍衛軍,督陽鶩、冉瞻、陳安、索苞、荀灌娘、姚蘭、姚益生等將,離開洛陽,浩浩蕩蕩絕塵西去。

歷時近一個月時間,大軍主力才進入涼州地界。爲了保障大軍後勤補給,樞密院聯勤部尚書韓壽親自坐鎮姑臧,在涼州刺史高詡配合下,抽調十多萬匹騾馬以及數千輛四輪馬車沿着姑臧至洛陽的水泥直道,不斷來往運輸物資。

隨行衆將當中除了陽鶩、陳安曾是跟隨過燕王南征北戰的老人外,其餘諸如荀灌娘、冉瞻、索苞等將領,都是頭一次與燕王一同行動,而這幾個人也是被衛朔關注的新人。

不少年輕將領看到威風凜凜的燕王,除了心情十分激動外,難免會有比試的心思。

西征一開始,索苞、荀灌娘、姚蘭、姚益生、冉瞻等五個年輕校尉,不無躍躍欲試準備在西征中大展手腳。他們之間互相較勁,暗中憋了一口氣看誰因戰功晉升至將軍軍銜。

朔州都督陽鶩騎在馬上,跟在衛朔身邊,轉過頭來問道:“大王,這次西征我們是以掠奪爲主還是以佔領爲主?”

“燕國花費如此大代價,自然不會只是掠奪一番。此次西征旨在佔領蔥嶺以東,在西域土地上設郡縣治之。臨來之前,內閣早已在地圖上以天山爲界,將西域分成兩個州。日後這片土地就是燕國繼續向西擴張的基地。”

“繼續向西?再往西可不容易啊,大宛、康居還好說,兩國早已沒落,根本擋不住我強大的燕軍,唯有波斯可慮。”

陽鶩作爲武備學堂出身,對周邊各勢力耳熟能詳,知道越過蔥嶺還有無數國家。而且有的國家並不比燕國弱多少,就拿波斯而言,其立國已達百年之久,擁有人口三千萬,國力更是蒸蒸日上。

“波斯的確不可小覷,不過我們手中還有一張王牌,或許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衛朔所說的王牌就是逃亡而來波斯王子,這些年波斯王子一直沒有忘記復國,不斷請求燕國出兵。今年當燕國大舉西征的消息傳出,波斯王子也曾要求與燕軍一道西征,但後來被衛朔反覆勸說後才作罷。

“先不說波斯了,這還都是沒影兒的事,眼下最關鍵的事是儘快擊敗西域聯軍,佔領天山南北廣大區域。而且由於西域各國信奉佛教,當闡教進駐後,難免不會引發動亂,甚至有可能爆發宗教戰爭。”

“宗教戰爭?何爲宗教戰爭?”陽鶩滿臉不解道。

“燕國若想完全消化掉西域,只有把闡教推廣到西域,讓西域人接受燕國的思想,西域人才會接受、認同燕國。隨着時間推移,西域人會慢慢變成我們華夏人,到那時西域再也不可能脫離華夏自立。”

“然而佛教在西域傳承了數百年,怎麼可能會甘心讓出統治地位?他們一定會激烈反抗,到時兩大宗教爲了爭奪西域主導權,很有可能爆發一場戰爭,即爲宗教戰爭。”

“哼!佛教有實力與我闡教對抗嗎?”陽鶩有點兒懷疑道。

“你可不要小瞧佛教在西域的影響力,各國國主都不得不給佛教高僧幾分薄面。如今這聲勢浩大的西域聯盟,背後就有佛教在推動,不然你以爲心懷鬼胎的西域各國,怎麼可能那麼容易聯合在一起?”

衛朔掌握的資源比陽鶩多,知道更多內幕。據軍情署、密諜司調查,從燕國表露出有意西征開始,西域佛教爲了應對即將入侵的闡教,早早開始謀劃聯合對抗。

經過一個月長途跋涉,直到二月下旬,衛朔與西征大軍終於順利抵達姑臧。

涼州都督劉遐、刺史高詡、聯勤部尚書韓壽、校尉周撫等涼州文武上下數十人出城四十里迎接燕王一行。。

第43章 空談誤國第72章 鴻門宴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415章 勸降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424章 宋禕北上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12章 拖!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97章 水泥作坊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54章 誘敵深入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528章 新長安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79章 參觀船坊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590章 餘波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95章 討好曹嶷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15章 琅琅書聲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387章 長安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