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生老病死

這幾日,衛朔正與內閣商討治河事宜,忽聞張老漢病重,得知消息後其大吃一驚,迅速將相關事務交給內閣署理,而他自己乘坐馬車一路風塵僕僕趕往嶗山。

這些年張老漢幾乎從未離開過嶗山,一直待在嶗山。

他總認爲嶗山纔是衛朔的根,他要替衛朔看着嶗山上的一草一木。

馬車行走在水泥直道上,讓人幾乎感受不到任何顛簸。

衛朔面色陰沉倚靠在車廂內,內心焦急萬分,恨不得一步飛到嶗山。

不少臣屬看到衛朔厚待張家人,以爲他重情重義,不擔心日後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發生。卻不知衛朔之所以厚待張家,除了當年張家有對他有收留之恩外,更重要的是張老漢是他接觸的第一個古人,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王……王兄,大家不是有意對你瞞着我爹病情,實在是我爹不讓我們說,他總擔心影響到國家大事,這纔再三叮囑我們不要告訴你。”

看着滿臉忐忑不安的張二郎,衛朔輕嘆一聲道:“唉,二郎,我沒有怪你們,只是在爲大叔病情感到憂慮罷了。”

聽到衛朔這樣說,張二郎一直懸着的心才放鬆下來。自洛陽而出,這一路走來,衛朔就沒給過人好臉色,外面的侍衛、宮女,連秘書監郭誦等人都戰戰兢兢,生怕被遷怒。

“大叔是不是挺不過今年了?”

張二郎面色黯然道:“嗯,醫生都說我爹最多能支撐到明年年初,若非實在瞞不下去了,小弟也不會……”

“你們找的什麼醫生?靠譜嗎?葛天師找過沒?他可是燕國鼎鼎有名的醫科聖手?”

“這就是葛天師下的診斷!”

衛朔一聽是葛洪下的診斷,頓時默然,看來張老漢是熬不過這一關了。不過,想想今年張老漢已八十有餘,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屬於長壽,出現今天這狀況也不算意外。

“唉,遙想永嘉五年,我孤身一人來到嶗山,若非大叔好心收留,說不定早已成爲孤魂野鬼,哪還有什麼威震天下的燕王?”

“王兄也不能這麼說,我爹常說,衛大哥就是上天降下拯救天下萬民的神仙,即便沒有他好心收留,也不會有任何閃失,機會來了仍會一飛沖天。”

“我哪裡是什麼仙人?不過是個無根無萍的平凡人,能有今日這番成就,除了靠文冀、景前等衆多賢士輔佐外,大多乃運氣使然。”

“說起來我已有近十年沒有回過嶗山,都不知變成什麼樣了?”

如今的嶗山可不再是普通的大山,自衛朔崛起後,這裡已被闡教列爲仙山,每年都有教衆從各地到嶗山朝奉。

與此同時,嶗山還是嶗山商社駐地,集天下財富於一山。

當年隨衛朔一同起家的逃民,眼下各個富得流油。即便天下早已太平,衆人仍然聚集在嶗山上過活。

好在嶗山上下早已今非昔比,朱文、張大郎二人執掌嶗山商社,手中多得是錢財,曾花費巨資在嶗山上修建了不少房屋、閣樓。

經過大半月連續趕路,衛朔終於順利抵達嶗山。以朱文、張大郎爲首的嶗山商社高層在嶗山腳下,迎接燕王到來,無數百姓墊着腳尖望着緩緩而來的馬車,爭先恐後想要看看燕王真面目。

由於衛朔十年未回嶗山,除了老一輩人還曾隱約記得他的模樣外,年輕一代中,除了寥寥數人外,大多數人都只是從父祖輩口中得知,當今威名赫赫的燕王,出身於嶗山流民。

作爲燕王最早的追隨者,對此嶗山上下一直引以爲傲。說句不好聽的,別看小小的嶗山上沒什麼大官坐鎮,但是別說長廣郡太守不敢輕易招惹嶗山,就是青州刺史到了嶗山也得陪着小心,畢竟嶗山可是衛朔的‘潛邸’所在。

看着車外熱情高漲的嶗山人,衛朔心潮澎湃,不由又想起當年與衆多流民在山上艱辛創業的情景。只是他心中掛念着張老漢病情,便匆匆與衆人打了招呼後,就在張二郎陪伴下上了山。

來到張府內,看着張老漢瘦弱的身軀,衛朔忍不住淚流滿面。或許衛朔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在他內心深處已將張老漢當成另外一個世界中的親人,不然他不會表現得如此激動。

“大叔,我回來了!”衛朔抓着張老漢枯瘦的手,語音哽咽。

“衛……衛小哥兒,咳咳……咳咳,看……看到你有今日之成就,老漢爲你感到高興。老漢一輩子沒啥出息,沒想到一時好心竟收留一個大英雄、大豪傑,這事老漢足以吹噓一輩子了,哪怕現在走了,也終身無憾了!”

張老漢臉上帶着滿足的笑容看着年輕英武的衛朔,看得出來他眼下神態安詳,並未因大限將至,而感到任何恐慌與害怕。他這一輩子活到今天的確沒啥可遺憾的了,兩兒子中,小兒子執掌內衛部,被外界稱爲燕王最忠心的‘鷹犬’。

不要以爲鷹犬就是貶義詞,能做未來天子的鷹犬,是多少人想做都沒機會的事。

大兒子雖然沒有出仕做官,但卻掌握着燕國最大的商社——嶗山商社,早就賺了幾輩子花也花不完的錢。再加上張家跟燕王的特殊關係,只要張家不謀反,幾輩子榮華富貴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大叔,安心養病,有什麼未了心願只管說出來,我親自給你去辦。”

衛朔與張老漢說了好大一會兒話,直到看到張老漢臉顯疲憊之色,他纔出了內院,來至中庭,卻看到張大郎與朱文並列而站。

“拜見大王!”

“誒,你們這是幹什麼?快快請起。”

衛朔疾走幾步,上前一把攙起張大郎與朱文,這兩個可以說是最早跟隨他的心腹,多年來任勞任怨坐鎮嶗山,可謂是勞苦功高。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兩人,頗唏噓道:“唉,我怎麼也沒想到,永嘉六年一別,竟隔了十年才讓你我相聚,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想起當年在嶗山上的情景。”

“幾年來,我不止一次想着回嶗山看看大家,卻總是被俗事纏身,這一次如果不是得知大叔病重,恐怕還不知何時纔有機會回嶗山看看子文與大郎。”

“大王身負天下之重,自然不能隨隨便便離開。”朱文看起來更加拘束一些。

“呵呵呵,子文放輕鬆些,你可是我最早的追隨者,這些年管理嶗山商社功不可沒,日後大封功臣,你與大郎最少也能封個國公之位。”

朱文有些放不開的笑笑,他與衛朔已十多年沒見面,而衛朔更是從一介流民頭子,搖身一變成爲威震天下的燕王,他心中豈會沒顧忌?

再說他跟張家還不同,張家於衛朔有大恩。衛朔一直拿張家當親人待,張家更是拿衛朔當自家人,因此張大郎在衛朔面前更自在一點。另外,別看張大郎身無一職,但是就憑燕王一句一個兄長,整個燕國境內誰敢小瞧他?

“這一次大王打算在嶗山待多久?”朱文想了一會兒問道。

“先看看張大叔病情再說吧,其實我也想在嶗山長住,但你們也都清楚,眼下燕國初創,諸事繁雜,雖有內閣處理日常政務,但一些大事還得我拿主意。短時間還行,時間長了會影響國家穩定。”

“理解,理解,臣等理解大王苦衷。”

“不過,不管怎麼說我這一次好不容易回一趟嶗山,總得好好待一段時間再說,另外嶗山商社發展至今,也該爲今後考慮一下了。”

朱文聽到衛朔突然提到嶗山商社,不禁心神俱震,不知衛朔打得什麼主意。(。)

第95章 討好曹嶷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27章 途經郯縣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59章 將離彭城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87章 雷霆萬鈞!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68章 離間敵人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87章 雷霆萬鈞!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91章 曹嶷邀請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416章 入長安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95章 討好曹嶷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97章 水泥作坊第30章 打賭!第10章 練兵不易!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92章 終至臨淄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416章 入長安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68章 離間敵人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56章 留縣大捷!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77章 石勒崛起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