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

緊張醞釀了大半年的滅成漢戰役,終於在太寧元年夏,徐徐拉開了大幕。

此次戰役的目標,正是割據蜀地的成漢,由於蜀中地理險要,樞密院制定了三路攻蜀的計劃。除了擔任佯攻誘敵的左路軍外,還有負責水陸突襲的中路軍以及實施大迂迴包抄的右路軍。

且先不提左、中兩路軍,單單是右路軍迂迴計劃就非常宏大。

早在左、中兩路大軍開打之前,右路軍就已從高原出發,然後沿着後世茶馬古道上川藏線,橫穿整個大西南,對蜀地側後方的越嶲郡發起攻擊。

原羌族首領姚弋仲將獨領右路軍在羌族部落的幫助下,從西海高原一路南下對成漢實施大迂迴戰略。

何爲大迂迴戰略?就是爲隱蔽己方戰略企圖,並不直接與敵方接觸,而是在更大範圍內對敵方戰略戰役集團進行包圍,從而最終達到戰役目的的戰術。

在華夏曆史上,有兩位牛人是實施大迂迴戰略的高手。

一位是叱吒亞歐大陸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另一位是共和國締造者毛公。

二人都曾採用的大縱深、大迂迴戰略,而得到的戰爭效果也是空前的。

公元1244年根據成吉思汗生前的戰略構想,蒙古軍開始實施先下西南,迂迴夾擊南宋的第一次大迂迴戰略。

到了公元1253年,忽必烈興兵十萬開始對南宋的第二次大迂迴戰略。

蒙古騎兵在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域之間縱橫馳騁,實乃十三世紀戰爭史上之奇觀。

毫無疑問,成吉思汗以及他的繼承者們創造了經典的大迂迴戰略。

同樣,毛公也是大迂迴作戰的高手,當時爲了切斷企圖退往海南島和國外的*****軍之後路,JW制定了對廣西和西南的大迂迴和大包圍戰略,全面包抄與圍殲了廣西和西南之*****軍。

自打收復秦州、滅掉吐谷渾,燕國不斷招撫居住在高原密林深處的羌族,並將自身影響力深入到羌族內部。

這無疑爲今日實施大迂迴戰略創造了條件,因爲大軍沿途所過之處幾乎全爲羌族部落。

這樣一來,只要能得到羌人部落支持,右路軍將有很大可能實現大迂迴戰略。如此攻蜀戰役一旦打響,成漢不但會面臨來自北邊的威脅,南邊大後方也將遭到燕軍攻擊,肯定會讓成漢防不勝防、疲於奔命。

樞密院的戰略目的十分明確,三路大軍有明有暗,有負責正面佯攻的左路軍,又有負責水陸突襲的中路軍,最後還有隱蔽行藏實施大迂迴包抄的右路軍。

當然了,古往今來沒有一個軍事行動方案是完美無缺的,樞密院制定的這個大迂迴戰略同樣存在着巨大風險,就像一柄雙刃劍一樣,用不好就會傷到自己的。

爲了保證大迂迴戰略成功,樞密院特地調羌人出身的姚弋仲擔任右路軍統帥,同時所屬士卒亦大多來自歸化羌族,這都是爲了減少當地羌人部落的牴觸情緒。

除此之外,由於沿途人跡罕至,樞密院爲三萬擔任迂迴任務的大軍提供了十萬匹戰馬負責物資運輸,以保證大軍的後勤補給。

這也多虧燕國境內馬場衆多,又佔據了陰山南麓、西北、東北等大片草場,讓燕國一次能輕易調集數十萬馬匹用以戰爭。

同時爲了以防萬一,根據樞密院部署,右路軍攜帶了不少食鹽與茶葉,用以沿途贈送部落首領或者交換物資所用。

……

姚弋仲小心翼翼穿行在高山密林間,遇到岔路還會掏出地圖對照一下方位,並再三向導確認路線十否正確,可謂是小心了又小心。

不能怪姚弋仲如此謹慎,實在是戰前他已立下軍令狀,賭上了身家性命,此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原來當初樞密院提出大迂迴戰略後,爲了主將人選吵成一團,遲遲不能確立人選。

迂迴戰略對主將素質要求極高,不但要深通騎兵指揮,又要擅長與胡虜打交道,最後還要有凝聚人心的本事。

畢竟數萬大軍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密林中橫穿千里,其中困難簡直難以想象。因此如何凝聚人心,讓全體將士團結在自己麾下,是主將最爲重要的責任。

實際上,滅蜀之役中最難打的正是迂迴這一路!

首先是時間的要求非常緊張,必須在十月下旬迂迴成功,以配合中、左兩路滅掉成漢。

其次是路線本身也有難度,基本上都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高原雪域深處。

這條路線上除了少數羌人、獵戶外,幾乎沒有人行走,即使生活在大山深處的普通羌人也沒多少人走過。

有時一整天也見不到太陽,在這種情形下,如果沒有嚮導帶路,迷路是一定的。

正是考慮到大軍迂迴側後不易,才讓樞密院上下左右爲難,猶豫難決,無奈之下,只好上報衛朔請燕王定奪。

這麼重要的迂迴任務能交給誰呢?

衛朔思來想去,發現只有出身羌族的姚弋仲合適去完成這個迂迴任務。

他左思右想覺得比姚弋仲更好的人選了,首先姚弋仲曾經羌人首領的身份,會讓與當地羌人部落交流起來方便許多。

其次姚弋仲是個擅長騎兵指揮的將領,再者他又曾擔任幷州都督多年,懂得安撫士兵。

所以想來想去,衛朔發現只有姚弋仲是最合適的人選。可誰知當名字傳給了樞密院後竟引起不小風波,不少人對姚弋仲擔任右路軍主將頗有微詞。

具體來說無非就是說姚弋仲出身羌族,而右路軍將士幾乎全由羌族子弟組成,迂迴穿越時沿途所過之處又都是羌人地盤,很多人擔心姚弋仲‘一去不返’,在羌地割據稱王。

對此衛朔是不相信的,別說姚弋仲此人深明大勢,不會逆天而行。就算姚弋仲真的想趁機割據羌地,衛朔也不會放在眼裡,無非多費幾年功夫而已。

之所以會出現這些風言風語,自是有人眼紅姚弋仲又有立功機會,抱着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好過的心態,惡意、中傷對手罷了。

剛開始的時候高瞻、溫嶠等人十分憤怒,要求嚴懲造謠者,唯有燕王衛朔表現得雲淡風輕,好像對此早有預料。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並不難理解,以前燕國敵人衆多,衆將根本少不了上陣殺敵立功的機會。可如今眼瞅着燕國即將一統天下,除了江東外就只剩下成漢與西域兩個有立功機會的地方,爲了在日後大封功臣時有個好待遇,自然會有人不願放棄任何一個立功的機會。

面對外界洶洶而起的議論,身爲當事人姚弋仲自然大驚失色,他生怕燕王聽了‘讒言’後將其治罪,不得不親自到衛朔面前表明忠心。

結果讓姚弋仲沒想到的是,燕王不但沒有懷疑他,還當面向他表示右路軍主將一職非他莫屬,把姚弋仲這個熱血的羌族漢子感動的熱淚盈眶。

直到現在那些話語仍在姚弋仲耳邊響起,“姚將軍,你是什麼樣的人,寡人能還不清楚嗎?不要理會外界的風言風語,我相信你不會做出不忠不義之事。將軍只管大膽去做,我會在洛陽城裡等候你的佳音。”

結果二話不說,姚弋仲當即立下軍令狀,表示不完成迂迴戰略,他將以死報答燕王厚恩。

姚弋仲立下軍令狀後,那些風言風語雖沒有完全消失,但至少沒有以前那麼猛烈。不過這也將姚弋仲逼向絕路,但他卻對此次迂迴戰略充滿信心。而且姚弋仲相信,只要此戰勝利他將有可能躋身名將之列,與北宮純、劉遐齊肩。(。

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366章 莫含的毒計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7章 美好前景!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186章 終議親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77章 石勒崛起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43章 空談誤國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660章 前哨戰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滅慕容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80章 招募船工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234章 莫含的大禮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458章 北伐誓師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64章 彭城之殤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58章 內憂外患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