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

?在幽州戰場上,數十萬羯胡圍着涿縣日夜攻打不休,守軍將士依託城牆拼死據守,才堪堪擋住胡虜瘋狂進攻。

雖然守軍在兵力上遠遠比不上羯胡,但憑藉着犀利的守城器械,暫時牢牢守住了涿縣。

然而近來羯胡在石勒威逼下,攻勢愈發凌厲,涿縣防線不斷出現漏洞,給城內守軍帶來巨大壓力。

至於涿縣最終能堅守多久,誰也無法保證。

就在石勒躊躇滿志準備一舉攻克涿縣時,張賓卻突然建議石勒撤軍回襄國。

石勒見張賓臉色蒼白,似乎有什麼天大禍事即將發生,頓時七上八下起來,一股不祥預感漸漸涌上心頭。

“孟孫,爾爲何突然建議大軍南撤?是不是猜到什麼不好的事將發生?”

面對惶急又不解的衆人,張賓故意嘆了口氣道,“主公,你是否還記得,大軍已有幾日沒有接到麻秋將軍消息了?”

“莫非軍師擔心麻將軍已遭遇不測?應該不能吧?!他南下時可是帶走了十萬大軍,再加上當地駐軍,麻將軍手中至少有十五六萬大軍,只要他小心謹慎,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

“是呀,是呀,麻秋將軍身經百戰應該沒那麼容易被擊敗。”

“先生是不是多慮了,眼下我軍正值攻取涿縣之關鍵時刻,哪能說放棄就放棄?”

“或許麻秋將軍軍務繁忙,尚未來得及派出斥候。”

四周將領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幾乎九成以上的人都不相信張賓的猜測,連徐光等文臣幕僚亦是將信將疑,唯有石勒出於信任,心中有幾分相信張賓判斷。

石勒遂不理七嘴八舌的衆人,獨獨盯着張賓問:“孟孫,以你之見,麻秋那邊到底出了什麼情況?”

“稟主公,臣擔心麻秋將軍已被遼東軍消滅,這纔是他失去消息的真正原因。”

“什麼?!這怎麼可能?那可是十幾萬大軍,怎麼會悄無聲息地消失?就是十幾萬頭豬被殺,也會鬧出不小動靜!”

“賓也希望麻秋將軍安然無恙,可對方連續數日沒有任何消息,在下不得不做出最壞之推測。甚至……甚至我現在有些懷疑,從一開始我軍就落入到遼東算計中。”

見張賓說的如此嚴重,石勒也不禁擔憂起來,忙不迭地問:“孟孫此言何意?”

“從大戰一開始遼東軍便布重兵於東西兩側,偏偏將中門大開。臣以爲其戰略重點是兩翼,這才建議主公實施中央突破直搗黃龍,若能一舉突襲涿縣、薊城得手,必將佔據大戰主動權。”

“這沒錯啊!勒認爲此策極佳,是擊敗遼東的唯一機會。”

“主公,此策自然是好,可現在臣卻有點兒懷疑這是遼東故意露出的破綻,其目的顯然在於引誘我軍主力北上,然後尋機將我等消滅。”

聞言石勒頗爲不服道:“哼!遼東的胃口未免太大了,竟妄想一口吞掉我數十萬大軍,他們就不怕崩壞了牙口?”

“哈哈哈,主公豪勇,那遼東軍不來則已,若其敢現身,末將將親手斬殺衛朔,獻於主公座前!”

張賓的猜測引起在場羯胡衆人無情嘲諷,連石勒亦不相信遼東軍目標是他,實在是數十萬大軍給了石勒不小的信心,他不相信這天下還有誰擋得住幾十萬大軍衝擊。

面對衆人懷疑,張賓不動聲色解釋道:“諸位將軍固然驍勇善戰,但爾等別忘了,大軍已在涿縣城下折損無數,各營將士更是疲憊不堪。若此時遼東援軍突至,以眼下大軍狀態如何是遼東軍對手?”

“這……”衆人聞言頓時啞口無言。

張賓不管不顧繼續道:“更可怕的是麻秋將軍數日不曾傳來消息,大營派出去的斥候同樣一去不返,種種跡象表明,麻秋將軍怕是……”

“麻秋將軍怎麼了?孟孫不妨直說。”石勒心下一沉連忙追問道。

“怕是凶多吉少,甚至臣懷疑麻秋將軍已遭遇不測。”

張賓語氣帶着幾分憂慮,將自己近來一些猜測全都和盤托出,重點指出北征大軍退路很有可能已被切斷,遼東軍主力怕是已漸漸包圍上來。

“高陽、盧奴是大軍唯一退路,若真如孟孫所言已被遼東軍佔領,那我們豈不很危險?”

“爲今之計我軍只有儘快撤退,不然等遼東軍援軍抵達,我等只有引頸就戮了。”

羯胡衆將忽聞己方退路被斷,再不復剛剛鎮定猖狂,紛紛建議石勒南撤。然石勒卻不像衆人那麼慌張,反而沉默下來仔細思索對策。首先,涿縣肯定不能再打下去了,不然只是徒耗兵力罷了;其次,他的確該考慮安排撤軍事宜。

石勒沉思了一會兒問張賓道:“孟孫,你覺得距離遼東援軍抵達尚需多久?”

“稟主公,遼東援軍何時抵達,臣也說不準。不過臣以爲應該就在三五日之內,因此主公需要早做準備了。”

“什麼?三五日之內?這……這時間也太緊了?”

石虎、孔萇、徐光等聞言頓時臉色大變,他們都是熟知軍旅之士,知曉數安排數十萬大軍撤離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沒個幾日準備,大軍別想出發。

更別說旁邊還有虎視眈眈的遼東軍,羯胡若想順利撤退自然需愈加小心謹慎

這時,張賓突然建議道:“主公,眼下我軍處境危險,臣以爲爲了以防萬一,有必要提前做最壞打算。”

“什麼最壞打算?”有些羯胡將領不太明白張賓意思。

石勒部下多是胡人,其雖驍勇善戰,但頭腦過於簡單,不明白其中道道。唯有石勒、石虎等寥寥聰明之輩明白張賓話中深意,張賓這是在提醒石勒提前安排後路。

“賓以爲遼東費盡心機將主公引誘北上,肯定會佈置重兵進行圍困,必然不會輕易讓主公撤退。萬一主公不幸被遼東軍纏住無法脫身,爲了避免日後襄國出現混亂,主公必須選好繼承人以及輔政大臣。”

見張賓連後事安排都說了出來,石勒才預感到事情的嚴重性。仔細思索了一番張賓所言,越想越覺得有道理,眼下大軍深陷重圍,他可不敢保證一定可安全返回襄國城。

石勒在大帳內來回踱步,忽然停下腳步轉身看着衆將正色道:“襄國城是我羯胡根本,絕不容有任何閃失。故而若勒此次不幸身死,將由世子石弘繼任趙王,由張賓、程遐、徐光、石虎四人任輔政大臣。”

隨後石勒又看着站在人羣后面的冉瞻吩咐道:“宏武一向驍勇,又是漢人出身,戰場上肯定不會引起遼東軍注意,容易突出包圍圈。眼下勒把保護孟孫、季武二位先生的重任交給你了,接下來無論戰事有多緊急,你的任務就是保護二位先生安全返回襄國。”

冉瞻忙一抱拳道:“請主公放心,末將誓死也要護送兩位先生返回襄國。”

見一切發展皆如自己預料的那樣,張賓強忍內心歡喜,與徐光一起上前拜謝石勒。石勒做出這樣安排也是迫不得已,以大司馬對羯胡的恨意,他絕不會放一個羯胡將領突圍,因此只有讓漢人出身的冉瞻擔此重任。

可惜石勒卻不知,他這一番安排不但徹底將羯胡推向深淵,還因此而惹惱了石虎。且先不說日後張賓如何幫助遼東覆滅羯胡,單說石虎爲何在關鍵時刻跟石勒鬧離心。

石虎的野心、殘暴一點兒都不輸給石勒,而且由於羯胡衆將有大半與其交好或者是他的心腹,使得他在襄國的勢力非常大,故而根本就沒將世子石弘放在眼裡,反而對趙王位子虎視眈眈。

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477章 影響(上)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528章 新長安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12章 拖!第84章 再見祖逖第70章 均田令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46章 永嘉之亂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87章 雷霆萬鈞!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603章 輿論之爭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115章 襲擾戰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77章 石勒崛起第519章 走西口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413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