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

?臨朐大捷迅速像風一樣傳遍了青州各地,頓時振奮了各地守軍士氣,同時也宣告了遼東軍正式介入青州戰事。

藉着謝艾大勝羯胡麻秋的東風,薛濤帶着六千步兵剛一進入廣固城就受到了曹嶷的熱烈歡迎。

在曹嶷看來,有了遼東軍助守,他再也不用擔心那些搜刮而來的財富被羯胡搶走。

“末將薛濤拜見曹使君!”

雖然薛濤打心眼裡瞧不起青州文武,但面上卻不露絲毫,一上來就恭恭敬敬給曹嶷見禮。畢竟今後若想守住廣固,多少還需曹嶷支持。

“哎呀!薛將軍總算把你盼來了!”曹嶷對薛濤很是熱情,他已把退敵希望全都寄託在遼東軍身上。

“薛將軍,眼下羯胡大舉入侵青州,廣固隨時都會遭到攻擊,不知你可有破敵良策?”

“曹使君莫擔憂,有在下以及六千遼東將士在,再加上城內數萬青州兵,定可將胡虜擋於城下!而且臨來之前陽校尉特意吩咐在下,讓我轉告諸位,只要能保的廣固無憂,遼東援軍就可找到破敵良機!”

薛濤話音剛落,曹嶷卻苦笑道:“將軍有所不知,眼下城內雖還有三萬餘守軍,但皆已被羯胡嚇破了膽,根本無法上陣殺敵。”

原來自徐邈戰敗逃回廣固之後,原本就懼怕羯胡的青州兵徹底崩潰了,要不然曹嶷也不會將全部希望寄託在遼東軍身上,實在是他已走投無路。

“什麼?怎麼會這樣?如此說來,整個廣固城內只有某手中的六千生力軍可堪一戰?”

面對薛濤的質問,青州文武上至曹嶷下至徐邈、高粱等人均面色難堪的點點頭。

這下薛濤臉色一下子凝重起來,原本他想着即便青州兵再羸弱不堪,但數量加在一起足足有三萬之多,用來守城足矣!卻沒想到青州兵竟已不堪重用,接下來要完全依託六千遼東軍去跟數萬胡虜廝殺。

遼東軍雖然驍勇善戰,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而且羯胡士兵也並非浪得虛名在之輩。僅靠區區六千兵馬,薛濤即便再自負才高也不敢妄言能守住廣固城。

薛濤沉思了一會兒,在曹嶷的眼巴巴的渴求下,他慎重地向曹嶷請求道:“曹使君,由於在下沒有料到廣固城內的形勢已嚴峻到眼下地步,爲了完成守城任務,需要您授權與我整編青州兵。”

“整編青州兵?這……這能行嗎?”

曹嶷倒不是捨不得這點兒權力,反正他都是要投靠遼東的人啦,哪裡還在乎這點兒兵權?他只是擔心胡虜將至,此時整編青州兵有些來不及。

“自然可行!城內三萬青州兵雖說大多數都是不合格者,但不管怎麼說他們也是上過戰場的老兵,某相信經過一番整頓起碼可得數千能戰之士,如此加上六千遼東精銳,憑藉着高大堅固的廣固城,足以將胡虜兵峰擋在城外。”

曹嶷彷彿一下子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死死盯着薛濤問:“果真有效?”

薛濤拍着胸脯,儼然一副胸有成足的樣子,“只要曹使君願意放權給在下,不出數日就可整編出數千新青州兵來。”

薛濤這樣說並非在誆騙曹嶷,而是他心中真有成算。說起來薛濤也是家學淵源。當年薛氏強兵在河東一帶甚是出名,不但各地胡虜拿他們沒有辦法,就是強如遼東軍亦曾在薛氏部曲身上栽過跟頭。

“好!好!好!將軍豪勇!”

曹嶷聞言大悅,忙吩咐道:“快拿酒來,我要敬薛將軍一杯!薛將軍不愧是遼東武備學堂出來的佼佼者,果然有魄力呀!這廣固城中的一切我可就全權委託給將軍啦!”

“曹將軍不用擔心,整編青州兵一事就交給我了!”薛濤拍拍胸脯。

……

領了曹嶷將令,薛濤也不耽擱,拜別青州衆人後就帶着人前往城內校場。此時校場上站滿了青州兵,人數大約在三萬,不少青州士兵臉上帶着頹廢,整個大軍方陣顯得萎靡不振。

看到這一幕薛濤眉頭緊皺,他知道這些士兵已完全沒了上陣殺敵的勇氣,到了戰場上除了當逃兵外,再無任何益處。

“奉青州牧曹使君之令,某今日對爾等進行整編,凡是通過考覈者將被視作遼東軍中一員,享受遼東軍中一切福利待遇。爾等應該都聽說過遼東軍不但待遇豐厚,而且戰死後家人會得到官府照料,子孫後代免費入學堂就學。”

原本死氣沉沉的青州兵士兵,聽到可以加入遼東軍這纔有了一絲生氣。以前他們在青州當兵不過是爲了混一口飯吃,可若是加入到遼東軍就不一樣了。滿天下誰不知道遼東軍待遇最好,不但使用最好的武器裝備,還有各種福利待遇。

薛濤見狀趁熱打鐵道:“現在諸位聽我吩咐,家有老父老母者出列!”

看到現場士兵猶豫不決,薛濤大聲解釋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若不能盡孝道於父母跟前,即便爾等殺再多胡虜又有何用?而且家中有父母,心中難免有牽掛,我不需要心有牽掛的士兵,各位無需猶豫,請直接出列!”

聽了薛濤解釋,很快就有至少四成士兵出列。

薛濤無視少了將近一半的人,繼續喊道:“家有妻兒者出列!”

話音剛落,又有近兩成士兵人出列。

“家中是獨子者出列!”

最後又有近一成者出列。

“不情願者出列!”

嗯?這下餘下尚有兩成多士兵面面相覷,誰也不明白眼前這位薛將軍真實意圖所在。薛濤不管衆人想法,他一心只想選出自己所需要的士兵。

“遼東軍之所以逢戰必勝,除了訓練嚴格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衆人皆是自願上陣殺敵。爾等心中有怨氣,到了戰場上自然不會全力殺敵,如此不但害己還有可能危害到身邊袍澤安危。因此,我不能帶着一羣三心二意的士兵上戰場。”

話音剛落,又有數百多士卒出列,如此經過反覆挑選,整個校場上只剩下不到兩成士兵了。雖說剩下來的還不是真正的遼東士兵,但起碼在薛濤看來已有了成爲強兵的基礎。

接下來薛濤需要將衆人與六千遼東軍混編,如此以軍紀嚴明的遼東軍約束青州士兵,初步達到上戰場的要求。

薛濤看着剩下的青州士兵鼓舞道:“或許有的人會在心中嘆息自己倒黴,那麼多機會擺在眼前,怎麼就留下來了呢?但我要說,你們留下來不是運氣不好,而是運氣太好了!”

“你們並不清楚遼東軍三個字意味着什麼,在遼東那意味着衣食無憂;意味着光宗耀祖;意味着受人敬仰。就是犯了法官府都無權治你們的罪,那得軍法司親自過問。若是要砍遼東士兵的腦袋,那更得大司馬親自點頭才行。”

薛濤一連串的話徹底點燃了在場青州士兵那顆原已死寂的心靈,不少剛剛出列的士兵此時不再有劫後餘生的喜悅,反而隱隱中有股後悔的情緒在蔓延全身。

“身爲遼東軍中一員,只要你不違反軍紀國法,你大可在任何官老爺面前挺直腰桿。”

“原本像你們這樣一羣熊兵,是沒資格加入神聖而光榮的遼東軍,但很可惜爲了守衛廣固城,本將不得不將一再降低標準。不過,請諸位放心,雖然招收的標準降低了,可爾等該享受的待遇一點兒沒降低。”

“在這兒,我可以向爾等保證,將來無論誰戰死沙場,不用擔心你們的父母妻兒家小,我遼東一力養之!日後誰敢欺負他們,老子親自帶人砍了他!”

“我等願誓死追隨將軍,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頓時校場上羣情激憤,呼聲如雷。(。)

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89章 喜相聚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475章 國葬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59章 將離彭城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673章 在途中第1章 天顯異象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72章 鴻門宴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30章 打賭!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380章 進駐馬六甲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27章 途經郯縣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79章 參觀船坊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626章 成漢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