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

?“稟主公,邵將軍來報,其已順利拿下野狐嶺!”盛樂城內,封奕正在給衛朔介紹軍情。

“是嗎?邵將軍動作挺快,拿下野狐嶺就能威脅到壩上草原,這下鮮卑人該慌了。”

聽着封奕彙報,想着自開戰以來各路大軍進展順利,衛朔心情十分愉快。

他一邊盯着屋內那副巨大的沙盤,一邊喃喃自語:“接下來右路軍邵玉娘部、衛雄部不該停下腳步,應繼續沿着大鮮卑山左右兩側北進,爭取一直打到漠南草原深處慕容鮮卑部落處。”

“日後爲了更好的保護陘北、代郡、上谷的安全,右路軍必須繼續向北推進,拿下燕山山麓下草原地帶(今壩上草原)。那裡是漠南草原南部,由陰山——燕山山脈餘脈環繞,水草豐美,位置重要。”

“若被胡虜佔據,等於是有了南下幽燕前沿基地,可經野狐嶺南下上谷、代。相反遼東若將其掌握手中,不但可屏護代、上谷,還可前出威脅漠南,將徹底掃除胡虜威脅。”

對衛朔的宏大構想,在座諸位是心知肚明,自家這個主公鑑於歷代飽受北方草原民族威脅,一心想徹底根除這個頑疾。而今遼東軍大舉北上,就是爲了實現衛朔的戰略構想。

溫嶠沉吟片刻道:“主公,其實早在大秦帝國時代,秦軍已經把長城推進到了壩上草原的北部,將燕山——陰山相接處的草原跳板,納入了帝國統治的範疇。遼東要想控制壩上草原,重修秦長城就是必須的了。”

聞言衛朔眉毛一挑,斬釘截鐵道:“修!必須得修!爲了華夏不再受北方胡虜威脅,就是砸鍋賣鐵也得修!”

後世有不少人都在詬病北方長城是一種被動防禦,對古代國防起到十分消極的作用。但在古代待了這麼長時間,通過仔細瞭解,衛朔才發現古代長城對北方安危的重要性。可以說正是依託長城,農耕文明才堪堪擋住了來自北方草原民族的滾滾鐵騎。

因此自衛朔收復了北方數州之地後,他就一直在積極整修秦漢時代遺留的長城,然後依託長城建立了一整套完善得防禦體系。

以前遼東沒有實力、能力將防線往北推進,只能暫時將防線穩固在野狐嶺以南。

但而今不一樣了,隨着遼東軍展開全面反擊,遼東已經有實力依託壩上草原北部的秦長城故址,完控壩上草原,讓燕晉北部的戰略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換句話說,北方草原民族再想像以前那樣,如入無人之境般的深入馬邑、平城、代、涿鹿等內陸,已經幾乎不可能了。

“諸位,只要右路軍進展順利,日後幽燕安全就有了保障,接下來該說說左路軍劉遐部了。派人向傳令給劉遐,告訴他務必儘快解決掉後套平原上的鮮卑部落,將戰線推進到高闕塞一線。”

偷襲野狐嶺拉開了晉人對北方草原民族全面反攻的序幕,右路軍邵玉娘部自野狐嶺出上谷後,進入後世的壩上草原(漠南草原靠南部分),沿燕山山麓向東北方向攻擊前進。

至於統轄右路軍另一部的衛雄,自遼東郡襄平北上,經高顯縣越燕北長城,沿着遼河一路北上殺入大鮮卑山東側平原地帶,從側翼威脅漠南諸胡。

而剛剛拿下了盛樂的中路軍主力,在衛朔指揮下突然止步不前,反而對陰南參合陂一帶虎視眈眈。

與此同時,在中、右兩路遼東軍攻勢漸漸展開後,戰爭的重心開始往西轉移,一場規模較大的戰役,也在劉遐的率領下,即將在後套平原的戰場上展開。

如果說往日裡秋高馬肥之時的南下,對於草原民族來說是一場節日,那麼眼下初春時的被動反擊,則更是一種無奈的表現了。

在太興二年春,被遼東軍在盛樂、野狐嶺相繼反擊得手後,拓跋鬱律特別希望取得一場對遼東軍的勝利,以此在鼓舞日漸低迷的士氣。

在漠南諸胡尚未做好南下決戰的情況下,唯有後套一帶的鮮卑部落適合展開反擊,結果正好一頭撞上北進的劉遐部。頓時胡、漢雙方在黃河以北、狼山以南的後套平原上,爲了爭奪生存空間,展開了激烈廝殺。

河套平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片能夠得陰山庇護,河水潤澤的土地,對於蒙古高原遊牧民族,以及來自黃土高原的農耕民族都有着重要意義。

眼下遼東軍已佔據了整個西套平原,正在對佔據東套(分前、後套)的鮮卑人發起反擊。

如果鮮卑人被徹底逐出河套地區,那麼他們也就失去了漠南最爲肥美的草原,而遼東日後再也不用爲馬匹供應而發愁,同時又能徹底屏護關中安全。

太興二年春,一場發生在黃河兩岸的大戰也拉開了序幕,史稱晉“河南之戰”。而後世爲了與前漢河南之戰區別,又將此次會戰稱之後第二次河南之戰。

ωwш¸тт kān¸C○

所謂河南地,從字面上看似乎指向的是黃河以南地區,其實並不完全準確。真正的河南地,除了今黃河幾字灣內的鄂爾多斯高原以外,還包括烏加河以南,被陰山與今鄂爾多斯高原包夾而成的那片平原,也就是所謂的“後套平原”。

河南地距離長安不足千里,佔據此地騎兵只需疾馳一二日便可到達。因此一日不收復此地,長安一日不能安穩,也就一直處在鮮卑鐵騎的威脅之下。對於遼東來說,鮮卑佔據河南地,就如一把鋒利的尖刀插在背後,讓遼東上下如芒在背,寢食難安。

此次北出朔方的遼東軍,首先攻擊的自然是烏拉山山前地區,也就是今天包頭所在的,後套平原東部的夾角一帶。這裡原是匈奴在漠南的核心之地,河南之戰後連同黃河南岸的部分鄂爾多斯高原,建制成爲了西漢帝國的“五原郡”。

烏拉山前戰鬥進行的很順利,當地留守的鮮卑部落根本無力抵擋遼東軍進攻,劉遐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到後套平原的核心區域。

緊接着左路軍在劉遐、陽鶩統領下,向西大迂迴,兩部先沿黃河北岸西進,接着在秦長城的掩蔽之下迅速推進至高闕塞,切斷駐守後套平原的鮮卑部落與陰山北麓拓跋鬱律的聯繫。

切斷了鮮卑人退路之後,左路軍主力迅速南下,完成對後套及其以南地區的迂迴包抄,突然掩襲駐守當地的鮮卑部落,並一舉擊潰之。

除了少數鮮卑人逃遁外,遼東軍殲敵萬餘,俘獲數萬胡人,以及牛羊數十萬頭,收復了河南地全部土地。

河南之戰,雙方投入的兵力不多,規模亦不爲大,但它在卻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遼東收復河南地,使得關中北部邊防線更往北推移至陰山,爲長安增添一道屏障,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草原民族對關中地區的直接威脅。

在左路軍十分順利征服了後套平原後,劉遐已經開始着手恢復秦帝國在陰山上修築的長城了,正好那些被俘虜的胡虜可以用來充當勞力。

如果說偷襲野狐嶺拉開了遼東戰略反擊的序幕,那麼河南之戰就相當於一把鑰匙,直接開啓了敵我雙方之間的慘烈大戰。

自此役之後,遼東、鮮卑之戰在軍事上進入了慘烈的拉鋸階段,每一天都會有戰事發生。只不過,與以前的情況有所不同,胡虜不再總是主動發起進攻的一方,遼東開始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步的將鮮卑逼入死角。(。)

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87章 雷霆萬鈞!第637章 返回洛陽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95章 討好曹嶷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48章 祖逖來了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415章 勸降第17章 青島港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247章 去?不去?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84章 再見祖逖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53章 商議退敵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46章 永嘉之亂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64章 彭城之殤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291章 各方反應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43章 空談誤國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56章 留縣大捷!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10章 封釋的打算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507章 爾等欲抗旨乎?!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392章 祖、劉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