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仇池滅亡

“稟報將軍,二位少將軍回來了!”

“什麼?!”

這日夜深人靜之際,成漢徵東將軍李壽獨坐大賬暗自嗟嘆,此次奉堂兄李雄之命統軍出征仇池,結果出師未捷先折損了前鋒軍。

然在李壽看來,損失萬餘兵力不算什麼,最可惜的是兩個侄兒被遼東軍俘虜。

自從知道這個消息後,他無時無刻不爲兩個侄兒的命運擔憂。

正當他想方設法營救兩個侄兒時,李琀、李稚卻突然出現在了大帳內。

“你……你們怎……怎麼逃出來了?”看着眼前活生生的兩個侄兒,李壽滿眼不敢相信。

李琀滿臉羞愧不願多言,還是李稚出言答道:“叔父,我們沒有逃出來,而是北宮將軍特意釋放回來的。”

嗯?!李壽心中一動,忙吩咐人四下警戒,然後拉着兩個侄兒低聲問:“北宮純爲何放你們回來?他是不是讓你們回來說降於我?”

“叔父想到哪兒了?北宮將軍怎麼可能會讓我等來降叔父?北宮將軍讓小侄兒轉告叔父,他說遼東南下陰平不過是爲了平定叛亂,無意與成漢爲敵,希望成漢能撤回援兵。”

李壽聞言沉默了一會兒突然道:“且先將撤兵之議放在一邊,我來問你們,之前爾等是怎麼被俘的?那楊難敵可曾出言挑撥?”

聽了李壽的問話,本來一直沉默不語的李琀突然爆發了,他面色猙獰道:“我說呢!原來都是楊難敵搞得鬼!是他一直在挑撥我跟稚弟,拿言語擠兌我們,逼迫我倆主動出擊,結果中了遼東軍埋伏!”

“更可氣的是,在我等被遼東軍包圍期間,侄兒曾派出了數批求援使者,結果一個援兵都沒求到!很顯然是楊難敵故意陷我跟稚弟於死地。”

李壽雖然心中已開始懷疑楊難敵,但爲了尋找真相,不得不提出了質疑,“也許你派出的使者都被遼東軍獵殺,沒有趕到下辯。楊難敵曾告訴我說他得知消息時已晚了,你們已經被俘了!”

這時李稚苦笑道:“叔父有所不知,被俘之後,北宮將軍親口告訴我跟兄長說,他從未派人攔截過求援使者,他有意以我軍爲誘餌調楊難敵出下辯。可惜自始至終楊難敵部下就沒出現過,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李壽聞言面色難堪,他咬着後牙槽惡狠狠道:“沒想到楊難敵用心如此險惡,枉我成漢還冒着得罪遼東軍之風險大力援助,此人太過陰險狡詐。”

“叔父、兄長,現在不是抱怨的時候,還是趕緊商量一下接下來該怎麼辦吧?”

李琀眼下正一肚子火,聞言不由恨恨道:“還商量什麼!請叔父立即集合大軍攻取下辯,報仇雪恨!”

李壽搖搖頭否決了李琀建議,他可沒李琀那麼頭腦簡單。李壽從小就聰敏好學,雅量大度,崇尚禮儀容止,異於李氏諸子。其堂兄李雄認爲他才能不凡,足以擔重任,在他十九歲那年,拜爲前將軍、督巴西軍事、徵東將軍。

此次更是受命任大軍統帥,督衆將入援仇池,若非兩個侄兒莽撞,前鋒軍也不至於中計。

“直接翻臉是不行的,這裡是楊難敵兄弟的地盤,若真打起來吃虧的還是我們。”

“不知叔父有何妙計?”

李壽嘴角微微一笑,目光灼灼地盯着兩個侄兒反問道:“你們回來時可曾驚動過外界?”

李稚見問忙保證道:“沒有!回來之前,北宮將軍曾再三叮囑我倆,說千萬不能被楊難敵察知我等蹤跡,不然一定會惹來殺身之禍。”

“嗯,看來北宮純真的很有誠意啊!”

李壽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過了好一會兒他纔回過神來鄭重道:“很好!接下來繼續讓楊難敵以

爲你們仍然在遼東軍手中,千萬不要被楊難敵查到任何蛛絲馬跡,不然大軍主力就危險了?”

李稚聞言面色大變道:“叔父擔心楊難敵對我軍發難?他……他沒那麼大膽子吧?”

“哼!幼稚!若是換做爾等,身邊放着一支敵我不明的軍隊,你們難道不會想方設法除掉它?一旦楊難敵得知兩位賢侄平安歸來,其一定會懷疑成漢與遼東達成了對仇池不利的協議,爲了以防萬一肯定會先下手爲強。”

最後李壽警告兩個侄兒道:“總之,最近一段時間內,你們不要隨意走出軍營,一切生活起居均由心腹負責,千萬不能走漏一絲風吹草動。”

“諾!”李琀、李稚忙躬身答應下來。

……

“哈哈哈,這一次我就不信敵人不中計!”

北宮純想到得意處不禁高興萬分,自出徵雍秦以來,除了前些時日連戰連捷,出征順利外。而自打進入仇池以來,大軍被地勢所阻,大半月過去了,依然困頓不前。

幸好俘虜了李琀、李稚,才讓北宮純想到破敵良策。經過幾次試探,他已看得分明,以仇池國內之地理優勢,除非其內部生亂,不然只能靠人命去填。

“接下來再給雙方添點兒火,來人,將李琀、李稚已被遼東軍放回的消息散播出去!”

事情果如北宮純所料,雖然李壽盡力封鎖了李琀、李稚迴歸的消息,但卻無法阻止遼東撒播。很快楊難敵就知曉了事情真相,同時他也開始懷疑成漢與遼東之間是不是已達成了不利於仇池的協議。

就這樣在北宮純算計下,大戰尚未開啓,仇池與成漢之間嫌隙已生,遼東軍勝算大增。

楊堅頭多番苦勸無功,楊難敵堅持要先下手爲強。

太興元年,九月,楊難敵統五萬大軍進攻成漢主力,李壽不甘示弱指揮軍隊奮起抵抗。

雙方在下辯附近展開激戰,最終楊難敵依靠地理優勢擊敗了李壽。戰後李壽帶着殘兵敗將撤回了梓潼郡,同時也斷絕了與仇池的關係。

而楊難敵雖然取得了勝利,可他一點兒都不高興,因爲他十分清楚,這一戰也打沒了成漢與仇池之間的友誼。

不過,楊難敵並不後悔做出這樣的選擇,在當前遼東軍大舉壓境的情況下,任何一點兒疏漏都有可能埋葬仇池基業。就算成漢與遼東沒有達成合作協議,他還曾算計過李琀、李稚,而今兩人平安歸來,誰能保證他們兄弟不會趁機報復?

既如此還不如趁機與成漢鬧翻,然後一心一意對抗遼東。

可惜北宮純根本就不會再給楊難敵機會,就在楊難敵與李壽打得難解難分時,遼東軍主力在北宮純、劉遐二人統領下,分左右兩路迅速逼向下辯、河池。

劉遐在河池城下擊潰了楊堅頭主力,然後立即揮師西進,與北宮純夾擊楊難敵。剛剛經歷過血戰之後的氐族大軍如何是以逸待勞遼東軍的對手?

結果在下辯郊外,遼東軍趁勢大敗仇池大軍,而北宮純又陣斬楊難敵,使得氐族騎兵潰散奔逃。

隨後遼東大軍兵臨下辯城下而負責守城的氐族士兵,見楊氏兄弟一死一俘,再也五膽氣抵抗,紛紛選擇投降。

遼東軍因而佔據了下辯城,至此遼東軍歷時數月終於收復收復了雍秦兩州。

而楊難敵的死徹底讓仇池國失去了復起希望,歷史上正是靠着堅韌的楊難敵,仇池纔在幾大勢力逼迫的下艱難存活下來,中間又是他從前趙手上收復失地,光復仇池,並最終發揚光大。

遼東收復秦州對成漢影響最大,成漢主李雄立即下令加強劍閣一帶兵力,謹防遼東軍效仿鄧艾平蜀漢,實施偷襲。(。)

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93章 僥倖過關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80章 招募船工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13章 安撫流民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64章 彭城之殤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70章 均田令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64章 彭城之殤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56章 留縣大捷!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528章 新長安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