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出巡之調查

數日後,衛朔一行順利抵達晉陽。

與此同時,由晉陽大學堂內博士、學子撰寫的有關農業發展的調查報告被呈到衛朔面前。

衛朔一開始還沒在意,可當他細細看過內容後,頓時驚爲天人,忙將溫嶠、莫含等人找來。

“諸位,這裡有份晉陽大學堂提供的一份調查報告:《商業發展對農業的影響》,我覺得寫得很好,對遼東今後發展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大家先看看,有什麼想法,待會兒再說。”

衛朔示意皇甫真將數份內容相同的紙張分給溫嶠、莫含、沓氏霞客三人,而他則一邊喝着茶水,一邊倚着牀榻小憩。

報告內容大致分了兩部分,第一部分先是肯定了商業發展對農業的引導作用,主要是以陘北爲例,集中闡述了陘北是如何利用貿易優勢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進而完成農業結構調整。

第二部分則講述了商業發展在有效補充和促進農業發展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農業發展。尤其是當商業力量得不到有效的引導和監督時,其給農業帶來的危害將是災難性的。

在調查中,晉陽大學堂的博士、學子們發現隨着與周邊貿易的興起,陘北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而商業同樣繁榮起來。

而隨着陘北商業發展,很快就影響到農業佈局。

由於幷州南部紡織業、煤炭業興起,故而對羊毛、牲畜等原材料、肉食需求極高。

結果造成陘北蓄養牲畜獲利極高,其地畜牧業、養殖業很快進入到發展的快車道。

一些心思靈活的百姓在參加過培訓班學習過畜牧養殖等技術後,立即通過官府在錢莊內貸款,從而建立起大型農牧場,不久就發展成爲當地有名的富裕之家。

然而商業的過度繁榮很快就影響到陘北農業的發展,由於當地工商業發達,百姓們在農閒時可以去作坊內打工,以此來獲取不菲的薪酬。

在每年農閒時期,有近三分之一的陘北青壯到工商業發達的城市打工,婦人也會去鄰近作坊做工,短短數月勞作,其獲得的報酬甚至超過一年耕種的農產品價值。

在報告當中,晉陽大學堂經過統計發現:因此而有大約十分之一的農戶乾脆將家中的土地轉包給他人,全家遷居城鎮,專門依靠在作坊內做工生活,數年下來便是小康之家。

而少數則承包他人土地之人,迅速成爲大農場主,也漸漸富裕了起來。只有少數堅持走傳統勞作方式的農戶,雖一心經營家中田地,可日子過得仍然很一般。

報告中還發現,越是商業發達地區,農業越容易受環境影響。

也不知過了多久,衛朔見在座諸人基本上都看完了報告,便主動開口道:“關於這份報告,諸位都說說吧!”

“主公,以臣看來,晉陽大學堂提供的數據資料,對牧府日後制定政策有巨大啓示作用。另外,從這些數據可看出,遼東新政推行這麼多年來成績斐然,效果明顯,商業的繁榮給百姓們帶來了巨大好處。”

“不過呢,雖然報告當中也指出了一些弊端,但在臣看來,這些弊端雖然有很大警示作用,可未必就有普遍性。畢竟這份報告僅僅是以陘北一地爲例子,未免有點狹隘。若想得到更爲詳細的數據資料,臣以爲必須多調查幾個地方纔行。”

“嗯,世容之言果然是老成謀國之言!爾等怎麼看?”

衛朔聞言頗爲讚許地點點頭,隨後又把目光投向溫嶠、沓氏霞客、皇甫真。他特意將皇甫真帶在身邊,爲的就是好好培養一後備力量。

“回主公,臣亦贊同莫長史建議,還是多多調查之後再下結論爲好!”

儘管溫嶠智商很高,但說起商業運作卻遠遠不及莫含,這份報告他雖看得明白,卻想不出更深的應對之策,而年輕一輩的皇甫真就更加插不上嘴啦。

“這樣吧,楚季你負責將這份資料以快馬轉發薊城,讓牧府組織人手着手調查。”

“諾!”皇甫真立即轉身離開去安排人手。

……

“殿下,你說的那份調查報告弄到手了,可在下也沒看出有什麼特別的啊?不就是一份有關商業的調查嗎?殿下何至於如此大動干戈?”

面對庾冰的絮絮叨叨,司馬紹不爲所動。這份報告在庾冰眼中或許不值一提,但見識過遼東上下謹慎以待的態度,由不得他不重視。

司馬紹伸手接過報告仔細瀏覽起來,然而因遼東教育體系的特殊性,使得司馬紹對報告中提到的各種名詞感到費解,以至於嚴重影響到他對內容的理解。

然而有一點司馬紹看明白了,那就是自秦漢以來,華夏一直奉行的重農抑商之策未必正確。商業發展對農業的確有影響,可這種影響不全都是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一面。

就拿報告中提到的那樣,商業繁榮極大的促進了各地之間物資交流,對當地經濟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不少百姓藉助繁榮的商業發展,而發家致富。這也是遼東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相反以莊園農奴經濟爲代表的江左,由於莊園內佃農、部曲受條件限制,他們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下生產。而那些莊園主實際上又承擔着財富分配的職能,卻嚴重挫傷了佃戶、部曲的生產積極性,最終又影響到江左經濟發展。

在江左遍地都是的莊園,除了高高在上的莊園主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外,極大多數部曲、佃戶卻連溫飽都無法保證。

跟着衛朔的出巡的時間越長,司馬紹感受到的收穫越大。同時亦覺得江左與遼東之間差距太大,若不下大力氣去整頓,未來江左必然不是遼東對手,那晉室國祚很有可能斷送在他手上,這是司馬紹絕不允許發生的事。

……

就在衛朔出巡期間,遠在薊城的宋禕已成功接近了衛府,成爲主母裴穎兒時常邀請入府表演的常客,同時結識了索菲亞、司馬嫣等人。

在與衆人相處期間,宋禕憑藉着高超手段,從衛府內打探到不少有價值信息,都被她通過秘密渠道送回建鄴。

要說宋禕獲得最有價值的一份情報非清河公主身份莫屬,雖然在遼東嚴密封鎖下,知道司馬嫣真實身份的人只有寥寥數人,但是宋禕卻通過細緻觀發現了司馬嫣的真正身份。

這份情報是宋禕最近才發現的,還沒來得及傳回江左。要說發現清河身份的過程十分偶然,那是在一次聚會上,清河一時說漏了嘴,被宋禕懷疑。結果一番調查後,清河公主的真實身份徹底水落石出。

然而雖然宋禕查到了清河公主的真實身份,可其想不明白爲何堂堂的公主要隱姓埋名,而遼東上下也在有意無意幫其隱藏事情的真相。

雖然宋禕已竭盡所能在查找整個事件真相,但因缺乏足夠條件,根本查不到其中細節。

就在宋禕患得患失之際,她又從衛府得知當今威震天下的大司馬衛朔正在各地出巡,再過月餘時間就將回到薊城。聽到這個消息後,宋禕精神一震,她盼這一刻盼了多時,終於盼到了衛朔歸來。

衛朔是聞名天下的豪傑,連她夫君王敦都忌憚不已。多年來王敦施展了無數手段,卻總是拿衛朔毫無辦法,最終不得不將宋禕這個殺手鐗派出來。

“衛朔……”宋禕眼神迷離,喃喃自語。(。)

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503章 過年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15章 琅琅書聲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53章 商議退敵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476章 漢奸錄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40章 刀盾結合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66章 倉皇而逃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539章 張賓的算計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98章 籌謀遼東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673章 在途中第271章 致命一擊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84章 再見祖逖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247章 去?不去?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359章 扶南的麻煩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90章 初見蘇峻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