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

幽州刺史王浚開始只是因爲倚仗着鮮卑人、烏桓人而強大,但是隨着鮮卑人、烏丸人相繼背叛,再加上連年蝗災、兵災、旱災,使得王浚勢力大減。

石勒一直想除去王浚進而全取幽冀兩州,可他還沒有完全探知王浚的虛實,就打算在出徵前派個使者前去幽州探查實情。

張賓得知石勒的想法後,就請石勒效法羊祜、陸抗以交鄰之禮對待敵方的前例給王浚去信。石勒沒讀過什麼書根本無法理解張賓說得是什麼意思,可他從不缺乏好學上進之心,就虛心向張賓求教。

張賓解釋道:“王浚名義上是晉朝的重鎮藩臣,實際上早就有自立爲帝的打算,只是害怕天下豪傑無人相從罷了。對於像將軍您這樣名聞天下的豪傑,就像項羽想要得到韓信一樣。”

“將軍威震天下,如果用謙恭的言辭再加上豐厚的禮物,以卑微的態度去對待王浚,以王浚驕縱的性格,定然會對我們放下戒心。將軍這樣放下身份雖然有些丟臉,卻能輕而易舉達到驕縱敵人的目的。”

“好!好計策!”

建興元年,七月,石勒派遣舍人王子春、董肇帶上很多珍寶,懷揣着張賓代他書寫的言辭懇切的奉表跑到了幽州。

王浚本來就對石勒很忌憚,猛然聽見襄國來了使者,一時間竟不知該作何反應。這個時候,經過王浚再三屠殺幽州正直之士,他麾下剩下的多是貪鄙小人。尤以棗嵩、朱碩貪婪驕橫更爲突出。當時幽州有民謠說:“府中赫赫,是朱丘伯;十囊五囊,盡入棗郎。”

平時王浚還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可到了關鍵時刻他才意識到人才短缺,此時他想找個人來商議一下都不辦不到。沒奈何,只好把女婿棗嵩、朱碩二人找來。可王浚卻不知道,這兩個人早就接受了石勒的賄賂,一見面就滿口胡言亂語。

最後王浚在棗嵩的唆使下,還是接見了王子春二人。不過一開始王浚並沒有給王子春好臉色,他冷着臉問道:“石世龍派你們過來所爲何事?”

王子春也不在意,臉上帶着謙卑之色上前一步道:“我家主公特意派子春前來覲見王公,就是表達順從之意。前番與王公爲敵乃不得已而爲之,若王公能寬宏大量不計較我家主公的冒犯之意,石將軍願意奉王公爲主。”

“嗯?”

聽完王子春的話,王浚一時驚呆了,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石勒竟然會主動向他稱臣,就算王浚智商再低,卻也感覺出此事有些詭異。他朝兩邊看了看,期望下屬們給他出個主意,可下面站着的要麼是貪鄙無能之輩,要麼是膽小怕事不敢出頭,竟沒一人迴應王浚。

看到底下毫無反應的下屬,王浚一時有些惱火,沒奈何只好自己琢磨了一會兒問王子春道:“石世龍乃一時豪傑,據有趙、魏舊地,實力強盛,就算他自立爲王也是可以的,爲何偏偏稱藩於孤,這……這怎麼可能嗎?”

王子春不慌不忙回答道:“確實如您所說,石將軍才能出衆,實力強盛。只是因爲王公您出身中州尊貴的名門望族,威望達於天下。自古以來,有胡人作爲輔佐君主的名臣的情況,卻沒有作帝王的胡人。”

“來之前,石將軍特意囑咐在下,讓在下轉告王公,石將軍將一力支持王公上尊號!”

“世龍厚愛讓孤有些受寵若驚啊!”王浚一臉得意之色。

眼見王浚見見被自己奉承的找不着北,王子春趁熱打鐵道:“石將軍並不是因爲厭惡帝王的地位而辭讓給王公,只是顧慮因爲帝王自有天道氣數,不是僅靠才智力量所能取得的,即使強行取得帝位,也一定不被上天與人們所承認的緣故。”

“正如歷史上項羽雖然強大,但天下終究爲漢高祖所有。石將軍與王公相比,就像月亮之於太陽,所以鑑於歷史經驗,才投身於王公,這是石將軍遠見卓識所以遠遠超過他人的地方,王公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說完王子春向王浚呈上石勒的書信,王浚接過書信展開一瞧,只見上面寫道:“我本來是小小的胡人,遭到飢餓變亂的時局,四處流浪屯守在困厄之地,後流竄到冀州,想互相聚集保衛來挽救自己的性命。”

“現在晉朝皇室淪滅,中原無主,王公是州鄉尊貴的名門望族,四海都尊崇,作帝王的人,不是您還有誰?之前勒所以冒死起兵,誅討兇暴作亂的人,正是爲王公驅除這些強寇妄賊罷了。希望王公能夠應天順從民意,儘快登上皇位。石勒我尊奉擁戴王公就像尊奉天地父母一樣,王公體察我的心意,也應該把我當作兒子一樣看待呀!”

看完這封言辭卑切的書信,王浚雖然心底還有一絲懷疑,但在石勒、王子春的甜言蜜語進攻下,早就將一切戒備心理放下。到了這個時候,王浚深知暗自尋思:早知石勒如此識趣,爲什麼沒早點兒去招攬他呢?

石勒實施驕敵之計,可謂是有備而來,他的目標不知王浚一個。王子春自王浚府中出來之後,轉身就去了棗嵩府上。不但給棗嵩帶去大量財寶,還信誓旦旦向棗嵩表示:一旦王浚登基稱帝,石勒將表棗嵩爲幷州牧、廣平公。

棗嵩一下子被石勒的大手筆砸懵了,整個人暈暈乎乎,分不清東西南北。在王子春的大肆活動下,幽州上自王浚,下至看門小吏,無不把石勒當成散財童子和體己人。

好在王浚還沒傻到家,在王子春離去之時,他派了個心腹前往襄國回訪石勒,並趁機看看石勒是否如信上說得那樣對他非常仰慕。

石勒接到王子春的密信之後,在張賓的建議下,繼續採取麻痹王浚之計。爲了進一步降低王浚對他的戒心,石勒特意將自己的精甲勁卒藏匿起來,只安排了數千老弱病殘給王浚使者觀看。

除此之外,石勒還倍加厚待來使,日日送美女供其享樂,走得時候還送了一大筆錢給對方,同時再次寫信給王浚,表示其將在明年三月中旬親赴幽州勸進。

已被石勒收買的使者一回到王浚身邊,就信誓旦旦表示石勒兵力薄弱,並且對王浚忠心耿耿,無有二心。這話只要是個正常人都不會相信,偏偏王浚卻深信不疑。於是王浚不但更加驕怠,還大大放鬆了對石勒的戒備。

雖然有人也曾看穿了石勒的詭計,並向王浚加以說明,可王浚卻不相信石勒有異志。正在這時,恰巧發生了一件事,再次加深了王浚對石勒的信任。

廣平人遊統,是王浚的司馬,是王浚非常信任的部下,常年鎮守范陽,承擔着警戒石勒的重任。可是遊統眼瞅着王浚日益衰落下去,生怕跟着對方落了個屍骨無存的下場,就想暗中依附石勒。

可惜出乎遊統的預料,石勒不但沒有接納他,反而將其使者斬殺,並將人頭送給王浚。王浚看到石勒送來的人頭非常感動,由此更加相信石勒,不再懷疑。

王浚與石勒再次交好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邵續、衛朔的耳中,兩人除了目瞪口呆之外,竟然不知道該做何反應。衛朔真是後悔選了像王浚那樣的豬盟友,經過這件事衛朔徹底明白了過來,王浚已是待宰的豬樣,要想避免幽州落入石勒手中,還得靠他自己。

邵續同樣失望不已,他沒想到堂堂的幽州刺史王浚,智商低得就像個傻子一樣,被石勒耍得團團轉。就在幽冀局勢即將大變之際,衛朔卻又在爲海上貿易忙碌起來。

第416章 入長安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1章 天顯異象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385章 嘿!羅馬!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613章 平定漠北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77章 石勒崛起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21章 以鹽換船第30章 打賭!第12章 拖!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58章 內憂外患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478章 影響(下)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15章 琅琅書聲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288章 謀取隴東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12章 拖!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67章 再戰胡騎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524章 河西大捷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1章 天顯異象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79章 參觀船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