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水師、港口

一提起旅順,國人就沒有不知道的。後世清北洋大臣李鴻章曾在此地籌建北洋水師,在旅順徵民大擴航道,疏浚港灣、填海、築炮臺、建港池,使旅順口成爲當時世界聞名的軍事要塞,併爲五大軍港之一。

李鴻章在旅順經營了近十六年,直到甲午戰爭爆發後,旅順纔在隨後的幾十年裡由日俄分別侵佔。

不過在魏晉時期,旅順這裡還是一片荒蕪,此地人稱“馬石津”,隸屬西安平,是個非常不起眼的小地方,也沒人意識到她對遼東的重要性。但來自現代衛朔卻深知旅順的重要性,早早的就將營建旅順的工作給安排了下去。

大戰一結束,爲了加快港口建設,衛朔將戰後俘虜而來的兩萬高句麗人統統發配到旅順充當勞力。再加上遷移到此地的三萬餘帶方、樂浪兩郡民衆,算是暫時解決了港口建設所需的青壯問題。

“沓氏縣令,那些高句麗俘虜平日裡幹活老實嗎?”看着在碼頭上忙忙碌碌的高句麗俘虜,衛朔隨口問道。

“有大軍在側看押,哪個高句麗人敢不老實?幸好咱們俘虜了兩萬高句麗青壯,否則僅靠遼東本地青壯,真不知這座號稱百萬噸級別港口何時才能投入運營。”沓氏霞客心有餘悸道,眼下他是負責營建旅順的負責人,自然深知未來旅順港的規模有多大。

衛朔對沓氏霞客的工作十分滿意,只隨意叮囑道:“這裡我就全權交給你了,千萬不要大意,若有什麼問題可直接來找我!你也知道接下來我們還將面臨一場大戰,希望此戰不要影響到港口的建設。”

“一點兒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不過以在下看來影響也不會太嚴重。距離敵人進攻應該還有三個月左右時間,三個月後首批正在開建的五個泊位屆時將建設完工。下批工程可以安排在戰後進行,五個泊位暫時可以滿足眼前需求。”

一聽首批纔開工建設了五個泊位,衛朔就覺得進度太慢。可他也知道,以目前遼東的實力,能同時開建五個泊位已實屬不易,再多怕是就要應付不過來了。

衛朔滿臉不甘道:“唉,遼東還是缺乏勞力,若我們有個數十萬民衆,估計用不了多久旅順港就可完工。”

沓氏霞客見狀忙安慰道:“主公不必如此,有了水泥相助,已節省了不少時間與麻煩。只是水泥暫時還必須從嶗山運來,如果西安平內的水泥作坊能早點建好就行了。”

“恐怕還得再等些時候,城裡的工匠們正跟嶗山來的技師們學技術,短時間內怕是指望不上。”衛朔也知道水泥的重要性,可技術人才問題不解決,就無法擴大水泥的產量,眼下他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

從三月底開始,旅順港就進入了建設的快車道。一輛輛馬車、船隻,從各方運來大量水泥、生鐵以及其他建築材料,又有大量青壯被官府以每月一石糧食的價格從遼東各地招募而來,隨即加入旅順港的建設當中來。

按照之前的規劃,旅順港不但是未來遼東最重要的貿易港口,還是將來遼東水師駐地。作爲未來遼東最大的港口,旅順將擁有六十個泊位,可同時停泊六十艘五千料的大海船。

當然了,現在的旅順港,不過是一張白紙,還需投入鉅額資金與人力才能實現紙面上的規劃。

爲了節省資源以及加快港口營建,衛朔直接在西安平內修建了新的水泥窯,以便就地爲港口建設提供所需的水泥,減少嶗山水泥作坊的壓力。

正在此時,衛朔與沓氏霞客看到數艘戰船緩緩駛入附近海域,站在船頭上的劉總正朝着這邊揮舞着手臂。

沓氏霞客笑着道:“主公,看來你把劉參軍調到水師是對的,你看他多喜歡現在的生活啊?”

鑑於水師缺乏人才,大戰之後衛朔就把劉總調到水師擔任軍司馬之職,負責營建遼東水師。一開始劉總還不太願意,可衆人當中唯有他在此戰中跟隨水師一起行動,而且表現還不錯,經過衆人一番勸解後,他纔不情不願接受了新職務。

可沒想到劉總一上任,馬上就喜歡上了漂在海上的生活。再說遼東水師的實力也不容小覷,當初衛朔爲了讓其迅速形成戰鬥力,特意將嶗山水師一分二,爲此還引發了嶗山水師統領王維的不滿。

如今經過衛朔平衡後,兩地水師各轄水師六百人,大小戰船三十艘。但是衛朔也給王維、劉總二人定下了目標,希望他們二人在今後兩年內將兩支水師擴充至三千人,戰船起碼有百艘以上。

這個目標雖然有點兒宏大,可劉總、王維二人得知後卻興奮異常,自家主公如此重視水師發展,不正說明水師未來前景可期嗎?

“主公,你又來查看港口建設啊?”劉總跳下船來到衛朔面前問道。

“是啊,旅順港的建設,關係到日後遼東的發展大計,我不得不重視一二。對了,劉司馬,如今可還抱怨我把你扔到了水師?”衛朔見到劉總後仍然不忘打趣一下對方。

劉總赧顏一笑道:“主公,這都是猴年馬月的事啦,您怎麼還拿出來笑話人?當初我不是沒意識到水師的重要性嗎?現在您就是拿一個騎兵指揮使來換,我也不願意離開水師啦。”

“哈哈哈哈……”衛朔聞言哈哈大笑,他用手指點點劉總笑道:“看來你是真的喜歡上水師生活了!唉,當初爲了勸你加入水師,我與其他人差點兒把嘴皮子磨破。既然如今你已心甘情願做水師統領,那就好好幹吧,爭取將來留名青史!”

“請主公放心,末將定不負主公期望!”

“嗯,不錯,我來問問,如今你們水師招收多少新人了?”

“說起招兵這事,在下正要跟主公商量一二。遼東本地青壯缺乏,光是招募步兵、騎兵和營建港口就消耗了大半青壯。我們水師根本招募不到什麼新人,屬下就想向主公討個將令。”

“哦?什麼將令?說來聽聽。”

“我想回青徐二州招人去,尤其是徐州東部沿海地區,人口衆多還是主公轄區,正適合招募新兵。而且因爲旅順港還在營建中,我們水師就是駐紮在此地也無法保證訓練,還不如暫時轉移到青徐沿海一帶。既可招到新兵,還能有地方訓練,可謂是一舉兩得!”

衛朔聞言若有所思道:“劉司馬言之有理,行,這事就算我答應了,你即刻去辦吧!”

“遵命!”劉總喜滋滋離去了。

等劉總離去,沓氏霞客看着險要的旅順港感慨道,“主公,屬下真是對你佩服之極,竟然選擇此地作爲水師駐地。你看整個旅順港,港口口門開向東南,東側是雄偉的黃金山,西側是老虎尾半島,西南是巍峨的老鐵山,整個旅順港形勢險要,由兩山對峙而成出海口。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聽到沓氏霞客如此盛讚旅順地形,衛朔也難免喜形於色,如果不是無法量產火炮。衛朔都想在航道兩側的山上密佈火力,一旦有敵人來犯,到時萬炮齊發,兩側火力交叉成網,互相支援,必可使敵艦難以靠近。

“只可惜少了火炮支援,否則此地將更加險要難攻!”

“主公,什麼是火炮啊?”

“火炮嘛?火炮就是會發火的大炮,是一種非常厲害的戰爭利器!只可惜我們還造不出來!”

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87章 雷霆萬鈞!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72章 鴻門宴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53章 商議退敵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605章 權錢交易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1章 天顯異象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385章 嘿!羅馬!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12章 拖!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266章 遼西大捷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15章 琅琅書聲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477章 影響(上)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涼州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64章 彭城之殤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301章 西晉第一武技高手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