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

?“每日四百錢?”沓氏縣令被衛朔給出的高價嚇呆了,要知道遼東本地僱工的價格一個月才一千錢而已,衛朔開出的價格整整是本地的十倍以上。

按照衛朔給出的價格,一個青壯每日四百錢,一個月就能賺一萬兩千錢,有了這些錢,足以購買一石糧食,差不多可以滿足四口之家一個月的口糧。

“衛大人真是大手筆!肯開如此高的價格,我西安平百姓有福啦!本官就替本地百姓謝謝衛兵曹慷慨解囊了。”

“呵呵,大人客氣了,衛某身爲朝廷一員,自不能眼睜睜看着百姓流離失所。”沓氏霞客以爲衛朔賙濟遼地流民,纔開出如此高的僱工價格,卻不知衛朔真正的目的是爲了吸引流民到旅順。

“不管怎麼說,衛大人此舉也算是幫了本縣一個大忙。請衛大人放心,有關招工的事情就交給在下吧,我一定替大人辦得妥妥當當。”

衛朔笑了笑接着說:“如此就有勞縣令大人了,再過兩日,在下打算前往襄平城一趟,拜訪一下刺史崔大人以及東夷校尉封大人,有關招工的事情就全拜託給沓氏大人了。”

兩日後,衛朔拜別了沓氏霞客、速丸等人,帶着能臣以及一百護衛騎着馬踏上前往襄平的道路,此次與他一同前往襄平的還有二十輛馬車,車上裝滿了青鹽與茶葉。

經過十日長途跋涉,一路穿過汶、安市、新昌三個縣城,衛朔一行終於抵達了襄平城。襄平既是平州治所所在地,又是東夷校尉府駐地,是遼東較繁榮的一個城市。

剛一進襄平城,衛朔就覺察到襄平與他之前見到過的青徐兩州的縣城完全不同。襄平城內充滿了胡族特徵,是一座胡化現象十分嚴重的城市。鮮卑人與漢人雜居而住,他一路走來碰到了不少鮮卑人。

進了城之後,衛朔先找了家客棧住了下來,然後拿着拜帖前往刺史府。如今的平州刺史乃幽州刺史王浚的妻舅,崔毖仗着王浚之威在遼東是橫徵暴斂,甚至還一度眼饞封釋頭頂上東夷校尉的職銜。若不是封釋找了鮮卑人做後盾,恐怕早就步了前兩任東夷校尉的後塵。

剛到了刺史府,衛朔就看到一個年輕人在門前與刺史府小吏吵鬧在一起,因他不想惹麻煩故沒有貿然上前。只隱隱約約聽那個年輕人嚷道:“在下乃東夷校尉封釋大人的孫子,奉祖父之命,前來拜訪刺史大人,爾等何故要阻攔在下?”

一聽眼前這位十八九歲的年輕人竟然是歷史上前燕開國功臣封奕,衛朔不禁來了興趣。封奕不但是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的謀主,後來還官至前燕太尉,與慕容恪一起南征,參與了擊敗冉閔的廉臺之戰。

刺史府的人顯然沒將東夷校尉放在眼裡,那個看門的小吏聽完封奕自報家門後,不但沒有露出一絲懼怕之色,反而嗤笑一聲道:“我道是誰呢?原來是校尉大人的孫兒,不過今日就算是校尉大人親來,怕是也無法見到我家大人。”

“你……”封奕被小吏的話堵得一臉通紅,不知該作何反應。

自前遼東太守龐本與王浚謀殺封釋不成,反被封釋誅殺了龐本後,幽州刺史王浚與封釋之間的關係就徹底對立起來。身爲王浚的妻舅,崔毖自然不會對封家人有好感,況且崔毖還想靠着王浚謀奪東夷校尉一職,以便他徹底掌控平州的軍政大權。

封奕恨恨地瞪了小吏一眼,轉身離去。只是在他轉身的一剎那,就看到了站在一旁‘看熱鬧’的衛朔。封奕臉色一紅掩面匆匆離去,顯然他沒想到剛剛自己的窘態竟然被外人看到。

看着掩面而逃的封奕,衛朔嘴角不禁露出一絲笑容。笑過之後,衛朔整理了一下儀容,拿着拜帖走了上去,爲了能順利見到崔毖,這一次他只好打着徐州刺史祖逖的名義前來拜訪崔毖的。

祖逖的名頭果然好使,不多時就看到刺史府內匆匆跑出一人,來到衛朔面前恭恭敬敬地問:“閣下可是徐州刺史派來的使者?我家刺史大人有請!”

“正是在下!”衛朔答應一聲,跟着來人就進了刺史府。

進了刺史府,衛朔奉上禮物,受到了崔毖的熱情款待。對於衛朔提出的要在海邊築城建海港一事,也在大量青鹽與炒茶的進攻下順利拿了下來。崔毖寫了一封文書,特意將遼東郡南端劃給了衛朔。

衛朔並不想與崔毖深交,故談了一會兒公事後,他就告辭離去了。離開刺史府,衛朔轉身就到了東夷校尉府門前。他剛要上前遞名刺,就看到一年輕人從裡面匆匆走出來。衛朔擡眼一瞧,沒想到竟是在刺史府遇到的那個年輕人。

“咦?是你!你不是去拜訪刺史大人了嗎?怎麼會在這兒?”年輕人也看到了衛朔一行,對他們出現在東夷校尉府感到有些吃驚。

衛朔上前一步解釋道:“不錯,正是足下,在下衛朔,乃徐州兵曹從事!剛剛的確是去拜訪刺史大人,不過事已辦完,在下還有點事需要麻煩一下東夷校尉,故不得不來拜訪!”

“你是徐州人?你,你……你們是怎麼來遼東的?幽州刺史王浚不是阻斷了遼東與中原的聯繫了嗎?他怎麼會允許你們通過?”

封奕一臉震驚,對衛朔怎麼通過幽州這件事充滿了好奇心,眼下這東夷校尉府正爲此事頭疼呢。隨着洛陽陷落,遼東各地也變得不安穩起來,邊地胡人紛紛有了叛亂自立之心。胡人一反叛,就苦了這些滯留在遼東各地的晉人。

遼東晉人本想通過幽州返回中原,不料那王浚在幽州作威作福,怕有人將其罪行佈告天下,故不準南歸晉人通過幽州。大批晉人聚集在襄平不得南歸,紛紛跑到東夷校尉府訴苦,希望封釋大人能向王浚疏通一二。

“嗨,衛某不是從幽州過來的,而是坐船從海上來的。”

“海上?”封奕一臉呆滯。

衛朔裝作一副隨意的樣子問道:“不知小郎君是……”

“在下封奕,字子專,乃東夷校尉的孫子,不知衛兵曹找我祖父有何事啊?”

“衛某打算在遼東半島南端建造一座港口,故需要徵得平州兩位軍政長官的允許。剛剛在下已取得刺史大人手書,准許衛某在遼地募民建港。今日前來就是向校尉大人陳述此事。”衛朔簡單向封奕介紹了一下自己的來意。

不料卻引起了封奕的興趣,他有些不敢相信的說:“沒想到衛兵曹竟然有此膽識,在此危局之刻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遼地建港!”

“嘁!”衛朔冷聲地道:“衛某倒是想不明白了,在遼地建港怎麼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

面對衛朔的惡聲惡語,封奕也不惱只笑着解釋道:“衛兵曹有所不知,如今遼地胡人大亂,我晉人生存艱難。有點本事和門路的人無不想着南歸中原,沒有門路或者本事不濟的只好依附胡人圖存。只有衛大人逆流而上,幻想着在遼地開創基業。與大勢背道而馳,難道還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嗎?”

衛朔饒有興趣地看了一眼封奕,就剛纔那一番話可看出,眼前這個年輕人的確心思敏捷,是個智謀之士,雖然還不足以達到張賓、王猛那個級別,但也算中上之姿。這更加堅定了衛朔要招攬對方的決心,決不能將其留給慕容部落所用。

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64章 彭城之殤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478章 影響(下)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624章 漢中震動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68章 離間敵人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475章 國葬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503章 過年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54章 誘敵深入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185章 過年逼婚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93章 僥倖過關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660章 前哨戰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35章 徐州新軍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38章 赴約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659章 出兵龜茲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467章 草原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