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越發火熱

其實李良一直都打得很不錯,甚至可以說相當驚豔。

只是媒體和球迷評價一個球員,往往是帶着非常主觀的意願的。

當年李良剛進NBA的時候,作爲一箇中國球員,他能在比賽裡投進關鍵球,一場拿個15分,球迷們就高興的忘乎所以,覺得開開心心過大年了,頭版頭條能全是李良的新聞、集錦、賽後採訪。

一些中國小球迷恨不得能高興個兩三天。

第一次奪冠,單場60分,互聯網直接就炸了,新聞聯播,全國聞名,載入史冊,直到現在都有人津津樂道,就差拍一部電影了。

再往後,李良的表現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出色,冠軍開始有兩個、三個。

但球迷和媒體的閾值慢慢就越來越高了。

常規賽一場拿20分,那就是發揮失常,纔拿20分?

30分勉勉強強及格,不溫不火,不會高興也不會太開心。

40分才覺得有點意思,可以稍微開心一下,能在頭條版面上留給位子了。

50分、60分,會比較激動,但也激動不了多久,媒體也不會再有什麼專題報道。

在得分這一方面,李良想再引起轟動,也就只有朝着科比81分和張伯倫100分的方向去努力了。

而且常規賽對雷霆球迷來說,基本就是“醒來又是一場大勝”,沒有太多的期待感。

三巨頭的實力過於強悍,並且這個三巨頭不是那種“哥幾個多年都拿不到冠軍,我湊一起幹一番大事業吧”那種創業型的組團,缺乏戲劇性。

李良自己都單人三連冠了,他來雷霆就是一副“省裡幹部下鄉指導貧困縣工作,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主旋律時代劇的樣子,這球迷和媒體能愛看嗎?

從數據和球場表現來看,哪怕是替補,李良依舊是一等一的。

加上雷霆傲人的戰績,所以在MVP個人排名上,他一直排在第二位。

但第二和第一往往有着難以逾越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人們心中的偏見和審美疲勞。

李良想要再得一個MVP,就要讓自己的成績、數據、表現,以及球隊戰績硬到偏見和審美疲勞都失效的地步才行。

而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給大夥弄點新東西,比如……來個絕殺,來個精彩的關鍵時刻救主。

這時候,就需要隊友的配合了。

隊友太強,三節打卡,球迷看了都想睡覺。

隊友演的太過,結果把比賽演輸了,那你打的再出色,比賽輸了總是沒用的。

這點上來說,雷霆輪休杜蘭特,把威斯布魯克留在輪換中的想法是相當正確的。

很有可能又是邁克-布朗的主意。

戰勝了活塞後,回到了俄城的雷霆有了一天時間進行修整。

李良花了一天時間好好的休息、睡覺,隨着季後賽的臨近,系統任務他慢慢就開始不打了,要全情投入到現實比賽中去。

相比常規賽MVP,對李良來說,更加誘人的榮譽就是史無前例的四連冠。

菲爾-傑克遜曾經說過,三兩冠就是一個極限。

的確,自從60年代波士頓凱爾特人難以逾越的8連冠後,再也沒有哪個球隊可以拿到超過三連冠的連續冠軍。

8連冠既是球隊和球員偉大的體現,也有時代的因素在內,畢竟那時候的NBA球隊太少了,競爭力不夠。

現代籃球開始後,實現了三連冠的兩隻球隊都是菲爾-傑克遜執教的,可以說他最有資格說這句話。

他都說了,三連冠是極限,說明四連冠真的太難太難,難於上青天。

不過那是對球隊而言,對於球員……除了凱爾特人時期那批人外,聯盟是有這麼一號人的,這個人就是勇士隊的主教練史蒂夫-科爾。

科爾在1996-1998賽季隨公牛隊拿下了三連冠,接着在1998年夏天公牛解體後,他就簽約了聖安東尼奧馬刺隊。

隨即,馬刺就在1999年的縮水賽季拿到了總冠軍,連續四個賽季拿到總冠軍戒指,可以說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而李良要做的又不同,他要以球隊核心的身份拿到總冠軍。

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個人四連冠。

……

3月31號,雷霆在主場迎來了一場惡戰——洛杉磯快船隊。

雖然快船這兩年實力一直沒有提高,始終無法彌補失去李良這個大窟窿。

但保羅-格林-小喬丹的基本架構,還是讓他們保持了強隊實力。

尤其是格里芬,這兩個賽季又有進步和成長,而且很健康,沒有出現太多傷病問題。

保羅則是各種小傷不斷,這個小個子一直堅強的活躍在球場上。

當然,他的心態比過去要好的多,即便時常愁眉不展,但總體來說,打球心裡沒有了心結。

總冠軍在手,對他來說,剩下如果能再弄一個冠軍就是賺到的。

裡弗斯還給快船的鋒線弄來了保羅-皮爾斯、傑夫-格林,並把自己的兒子奧斯丁-裡弗斯搞到自己球隊了。

別看NBA是個熱血競技聯盟,從純粹工作、商業的角度上考量,這是一個工作收益高、工作門檻模糊,小圈子化嚴重的領域。

那些教練、管理層的人,查一查他們的家庭背景,一多半都是二代、三代,父親、祖輩就在籃球圈子工作,錢多事少,不需要太高的學歷,然後經人引薦進聯盟工作。

球員也一樣,只不過當球員需要一點天賦的,光有關係,你就是喬丹的兒子都不行。

奧斯丁-裡弗斯在高中時期也是全美馳名的優秀後衛。

高順位進入NBA有有些水土不服,打得並不是很出色。

來到快船後,因爲有個當主教練的爸爸,所以獲得了更多的上場時間進行練級。

Wшw⊕Tтká n⊕co

這場比賽,保羅因爲傷病缺席,所以很多人認爲沒有太大的懸念。

哪知道比賽打得非常激烈。

頂替保羅首發的奧斯丁-裡弗斯外線大爆發。

他三分球9投7中,兩分球19投12中,簡直是如有神助。

這樣的進攻表現,你讓保羅來都不一定能打得出來。

雙方打得是火花四濺,三巨頭齊整的雷霆和快船展開了對攻大戰。

第一節雷霆領先7分,結果到了第二節,裡弗斯外線連續三分命中,快船成功反超。

到了第三節,李良首發登場,和杜蘭特一起打出一波進攻衝擊波,將分差拉開。

而快船打得非常之頑強,裡弗斯和克勞福德兩人在外線的投籃準的嚇人。

或許是因爲比賽之前就沒有人對快船抱有希望,所以快船球員都打得非常放鬆。

而一旦放鬆,就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投籃更加的精準。

第四節,快船一度將比分迫近甚至反超。

這時候,李良終於開始迸發他全部的能量。

在杜蘭特兩次跳投不中的情況下,李良先是在防守中大帽裡弗斯。

接着,中距離跳投命中,在最後一分鐘時,將比分扳平。

快船叫了暫停,回來後,李良防守中又造成了格里芬的進攻犯規。

然後在反擊中,三分假動作後突入籃下,急停跳投打板命中。

但快船非常的堅韌,克勞福德在極高難度下,命中了一個超遠距離的三分,只給雷霆留下5.8秒的時間,幾乎殺死了比賽。

多諾萬叫了暫停,最後還是決定把球交到李良的手中。

而李良不負衆望,面對快船的雙人包夾,科比風采盡顯。

就是不傳球,就是要投,左翼45度接球后的高難度超遠三分,打板命中!

進球后李良自己都激動的不能自己,在掀翻天的歡呼聲中跳上技術臺。

因爲這球他沒有使用任何道具和技能,靠自己的感覺投進去的!

留給了快船1秒的時間。

沒有奇蹟了,快船最後一攻沒有投進,比賽結束。

雷霆在主場,117:115,2分的優勢險勝快船,繼續着連勝的腳步。

而李良的表現,越來越火熱。

第六百三十五章 好地方第二百六十三章 好玩第二百二十四章 飢渴難耐第十八章 挨撞第三十章 身體素質的提升第七百章 硬碰硬第三百四十章 Beat LA第八百二十三章 替補MVP第五十三章 不會憐惜你的第五百一十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五章 贏球的感覺(上三江了,求個推薦票!)第八百二十五章 冷靜的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做一個真正的內線第四百零七章 不小的挑戰第三百零五章 原形畢露第五百二十九章 藏鋒第三百一十三章 搶戲第三百二十八章 快船的籃板明星第九百四十二章 信心大增第三百四十九章 只要50萬第八百零六章 直面恐懼第四百四十三章 賭的成分第八百九十一章 別惹急了第七百九十章 回來吧第三十九章 最佳人選第六百四十三章 自己打造自己第八百二十三章 替補MVP第六百三十九章 愛如潮水第三百七十四章 爭執第三百六十二章 怎麼這麼受歡迎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臺車第八百四十五章 曾經那個少年第八百零六章 直面恐懼第九百零三章 第一勝第四百五十九章 找不到答案第五百零七章 不堪入目第六百三十二章 唸詩第四十章 寶藏男孩第五百三十八章 考慮下一個對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註定激烈第四百七十一章 時代變了第十四章 畢業旅行第六百六十五章 蹲底角第六百零九章 挑戰即將到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絕不放棄美國人的傲慢與偏見,和中國人的態度第二百七十六章 拿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不只是一門技術第三百三十章 腦子不知道用什麼做的第三百八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五百三十二章 好好享受第六百一十章 還能扛得住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大巨星聯手第四百六十四章 缺誰誰尷尬第六百六十六章 化優勢爲勝勢第三百章 新綽號第七百四十八章 新皮蓬第一百九十章 四大天王之首第八百一十一章 如何破三人包夾第八百四十一章 一般人拿不到第五百六十五章 會防守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爹的精神第七百四十九章 套餐第五百九十八章 走上中鋒之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魚與熊掌兼得第二百零九章 PY交易第二百四十七章 跳躍的靈魂第四百九十三章 有備而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羈絆第六百三十九章 愛如潮水第五百二十三章 留一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的護筐像鄧肯第四百八十六章 毀掉第二百三十七章 都怪你第七百三十章 致命的5分第二百零五章 新隊友第九百三十四章 執教好自己第四十九章 科比的憤怒第四百八十五章 感覺不對勁第八百七十一章 怎麼吃飯的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爆你俄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自己動第九百三十八章 金色一號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臺車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看好你第八百二十二章 建設性的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巨星vs團隊第五百五十四章 要冷靜第四百八十五章 感覺不對勁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會傳球第四十二章 名記第一百六十四章 老球皮科比第五百三十三章 暫停不夠用第三百一十七章 要你管第三百四十六章 懸崖邊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口氣第八百五十二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九百五十章 萬衆期待第六百一十三章 球還是能打的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流的拖拉機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