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

很快,使者就回來了。

趙元昌帶着一衆幕府官員聽使者的回報,當聽到沈軍主帥乃是衡州節度使、姓盧之後,陳佑心頭一跳。

待使者下去,趙元昌沉默半晌,然後問道:“看來這沈軍是打定主意將我等攔在涪陵之外了,諸君可有高見?”

шшш _ttkan _¢O

一陣沉默。

見此情景,趙元昌嘆了口氣:“也罷,且先各守其職罷!”

帳內氣氛這才活躍起來,一衆人等紛紛起身告退。

陳佑卻想着那衡州盧節度使,動作不免慢下來。

眼看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他突然轉身道:“大帥,屬下請往涪陵一行!”

聽到他的話,剛剛站起身來的趙元昌先是一愣,隨即問道:“將明可是另有想法?”

“若是不出所料的話,這衡州盧節使乃是先父故交。”陳佑沒有隱瞞,“屬下想試試看能不能重新聯繫上。”

說完之後,他有些忐忑地望着趙元昌。

實在是聯絡敵國高官,實在是有些敏感,更別說是在戰場相見的情況下。

也就是這幾個月同趙元昌相處下來,讓陳佑感覺自己正大光明的說出來,即便趙元昌不同意,也不會將自己打入另冊。

這是陳佑第一次嘗試對趙元昌示之以誠,也算是報答他的看重吧。

聽了陳佑的話,趙元昌低頭沉吟,好一會兒才擡起頭來道:“既如此,將明便去看看。”

陳佑聽後,做了個長揖道:“喏。”

卻聽趙元昌接着道:“只是無需勉強。便是此次不成,也可留待下次。”

陳佑一怔,隨即反應過來趙元昌話中的意思,心中思緒複雜,卻是誠心誠意地作揖道:“大帥且放心便是,某還欲留此身看大帥御宇天下之時。”

也幸好此時廳內沒人,否則他這話便屬於謀逆了。

此等僭越的話聽在趙元昌耳中,卻不啻於白日驚雷。雖身邊有早有王樸潘美等人輔佐,大家的目的也都希望他登基爲帝。

但如此直白的說出來,還是頭一次。

一時之間他臉色也紅潤起來,拉着陳佑的胳膊輕聲道:“將明之心吾知矣!只是此等話還需少說纔好。”

陳佑點點頭:“大帥放心,我自曉得。”

說着,他深吸一口氣道:“屬下便去了。”

趙元昌又囑咐一番,這才放陳佑下去準備。

回到自己的帳篷,陳佑怔了一會兒,才搖搖頭。

自己的目的是想一展才華,在這個時代證明自己能力,同時依靠遠超時代的眼光和見識,來促進此世的發展,改善平民的生活。

既然如此,只需登臨高位便可,又何需在意是否掌握兵權呢?

同趙元昌相處的這幾個月,能感覺到他有能力有心胸,而且對他看重的基本上是用人不疑、信之重之。只要輔佐他登基然後統一天下,自己這等從龍舊臣必能爲一宰執。

到時也能一展心中抱負,豈不比選擇自己不熟悉的軍事征伐來得輕鬆?

想通了這一點,陳佑也不再糾結怎麼樣才能獨自領兵了。

其實到涪陵城拜訪,也不需要準備什麼。

只是前半輩子都過得十分嚴肅,現在突然恢復年輕了,心中也有了對未來的規劃,就想輕狂一把。

故而決定學習評書裡的呂蒙,來一次白衣渡江。

當然,呂蒙的“白衣”只是指普通人的穿着,並不是真的白色衣袍,不然也太明顯了點。

不過陳佑此次準備真的穿着白色衣袍過去,不爲其它,就因爲這樣很有江湖情調。

一個時辰之後,一襲白袍的陳佑踏上一條舴艋舟,在一衆人等含義不明的目光中緩緩離開河灣。

陳佑此時頭髮用一根木簪扎住,穿着一件皁白色的長袍,腰間繫着三尺青鋒。只可惜找不到白色靴子,只能穿着烏皮靴。

一襲白袍的陳佑立於這渺渺天地間,浩浩江川上,所伴者不過一烏蓬舴艋舟,一蓑衣搖槳人而已。

蒼天,碧水,烏船,白衣,好一派江湖名士之風範。

只可惜這樣的景象沒持續多久,一開始他還能站在舟中,可是沒過多久他就受不了了。

無它,太冷了。

現在已經過了白露,又是在這寬闊的江面上快速行進,這冷風是呼呼的吹着。一時半會還好,時間久了真受不了。

原本還想要來一段白衣入敵營的佳話,現在不得不縮在船艙內。

不過眼看快到到涪陵城了,陳佑又站了出來。在外人面前不能慫,這是他最後的倔強。

離的老遠,就有沈軍巡邏的軍士看到了這一艘小船,當即喊道:“來者何人!”

那舟子也是杵着船槳大聲回道:“大周秦王府陳司馬前來拜訪沈國衡州節度使!”

岸邊靜了一會兒,只見軍士好一陣跑動,好一會兒纔有人喊道:“靠岸吧!”

舟子當即甩開膀子搖動船槳,不多時便靠在了岸邊。

一個身穿皮甲的校尉早早等在此處,見了陳佑便拱手道:“陳司馬且隨我來。”

陳佑點點頭,踏上岸,跟在校尉身後繞到涪陵城東門,徑自往州衙行去。

在城內走着,只見這城內雖是淒涼冷清,倒沒什麼血腥氣,看來涪陵城也沒多做抵抗便被沈國拿下了。

一路來到州衙門前,一青衣文士早早在門口等着了,這正是衡州節度判官龔羨。 ⊕tt kan ⊕c○

見得陳佑,龔羨拱手道:“陳司馬有禮了,在下龔羨,忝爲衡州節度判官,特來迎接司馬,大帥已在堂內等候。”

陳佑也連忙站定回禮:“勞煩龔判官帶路。”

進門行到正堂,就有那衛士伸手道:“此處不可攜帶兵刃。”

龔羨停下腳步,歪頭看向陳佑,看他準備如何做。

WWW• TTκan• ¢O

陳佑對此心知肚明,只不過自己都孤身一人來這裡的,即便有着兵刃也沒啥用。故而十分乾脆地解下腰間的長劍遞給那衛士:“此乃寶劍,價值千金,你可得拿好了!”

說完,笑着看向龔羨。

卻見龔羨哈哈一笑,對那衛士道:“你且將陳司馬的寶劍放好,待司馬迴轉再完璧歸趙。”

然後轉向陳佑:“司馬請。”

兩人先後走進正堂,堂內等候的盧子龍也站了起來。

“大帥,陳司馬已帶到。”

陳、盧二人對視一陣,陳佑緩緩躬身道:“秦王司馬陳佑拜見盧節使。”

盧子龍看着陳佑,猶疑不定道:“你叫陳佑?故南平歸州留守陳元朗與你可有關係?”

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