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

李昉點頭回應:“職責所在。”

這件事就算定下了,具體細則魏仁浦不關心,只要方向是對的就成。

他終於說到大家最關心的“錢”。

“戶部這邊預算如何?”

戶部尚書空缺,目前是左侍郎方文韜代行尚書事。

聽到問話,方文韜立刻翻開手中本子,雖然沒去看,但這樣做似乎給了他勇氣,他直視着魏仁浦:“戶部仔細籌算之後,發現教育監移交過來的申請遠遠超出戶部的承受範圍。”

他頓了頓,說出了最艱難的一句話:“戶部拿不出這麼多錢糧交給教育監。”

這已經是修飾後的好話了,戶部自己籌算的時候,內部官員直接喊着“絕不會讓教育監拿走這麼多錢”。

畢竟教育監的申請是魏仁浦批准的,戶部不願意拿錢就算了,面子上還得軟一些。

被剋扣的李昉沒有說話。

當初遞交預算申請的時候他已經把該說的都說了,否則也不會說服魏仁浦簽字。

現在就看魏仁浦的態度了。

魏仁浦稍稍沉吟,開口問道:“戶部能拿出來多少?”

方文韜低頭看了眼手上冊子,隨後給出一個數字:“今年的話,每個月能拿出三百萬錢。”

三百萬錢,單用作俸祿的話,一千教員,每月三千錢。

比九品官員遠遠不足,但真要說起來,這批教員只能算吏職,一個月拿三千已經算是優渥了。

畢竟歷史上宋初靈臺郎纔拿三千月俸——至於祿粟之類的收入,暫且忽略不提。

可以說,戶部在這件事上做了極爲精準的計算,三千分到一個人頭上看起來不算少。

但問題在於,教育監招募一千教員,要花的錢不僅僅是教員俸祿!

“每個月三百萬太少了。”李昉肅容道,“根據教育監估算,初期只在河南道,每個月至少要五百萬,後續往邊疆各處去,至少還要再加五百萬。”

“不可能!”

方文韜立刻反駁。

“去年歲入緡錢不過三千萬緡,你這一年就要用去十二萬緡,用兵調度如何?百官俸祿又如何?再有各地水利、道路,以及備用賑災,哪一項不要花錢?

短短一段話,方文韜把歲入往少了說,把教育監支出往多了說,最終得出來教育監一個部門一年要花去歲入的二百五十分之一,這還不包括稅務監本身官吏俸祿以及日常運行支出。

只是,陳佑三人分明記得年關時候說的數字都快接近四千萬,他這一下少去幾百萬,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魏仁浦同陳佑交換眼神後,輕咳一聲沒讓兩個部門繼續爭辯下去,直接開口:“先按照一個月四百萬來給。戶部想法子擠出一些來,教育監也收縮一下各項支出。”

宰相都讓步了,方文韜不好再拒絕,也不管身後同僚什麼想法,直接點頭答應下來。

那邊李昉有些不滿意,不過一開始提出五百萬就是往寬裕了說,現在四百萬也能接受。

魏仁浦微微頷首,繼續道:“教育監五月初七要開始動作,戶部這邊安排一下,至少本月底要把第一個月的錢糧轉給教育監。”

先就這麼安排,有困難的地方兩個部門自己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再找宰相協調。

“等教育監重新換一份預算申請過來,戶部這邊就立刻行文太府。”

哪怕有宰相發話,方文韜也要等教育監走程序。

現在支出全都是通過戶部審覈記錄,然後拿着戶部的公文找到太府領錢領物,要是戶部留檔的預算申請和太府發放記錄對不上,承擔責任的大都是戶部。

“教育監這邊會給出頭三個月的預算。”

李昉木着臉說出一句教方文韜面色大變的話。

“無論如何,四百萬絕對不夠後期支出,除非我們就保持目前人手,放慢計劃。教育監要根據前三個月的情況,來評估之後該如何去做。”

方文韜當即不願意了:“無論如何,今年戶部都不可能突然拿出這麼多錢來!各項開支早有計劃,現在的一月四百萬還是從備用錢糧裡摳出來的。教育監想要錢,可以,等明年!”

李昉還要說話,陳佑突然出聲:“此事暫且擱置,等兩個月再說。”

首相開口,李昉和方文韜只得閉嘴。

其他人不知道,巴寧泰和魏仁浦卻知道,雖然因爲丁驍等人遇刺導致周軍報復性進攻,但日本已經開始求和了,過不了幾個月就會停戰,省出一大筆軍事開支。

至於北面契丹,現在該稱爲遼國了——兩府已經達成共識,承認遼國是一個平等的政權,派出使者和談,減少雙方邊境衝突。

如果遼國也願意和平,至少未來兩三年內北面軍事開支不會太大。

兩府決定逐步減少中等規模以上的戰爭行動,把大部分精力用到國內發展上來,也就意味着軍事開支降低。

無論如何,回到眼前,戶部和教育監不吵了,魏仁浦終於開始說軍備司的事情。

“教育監各項物資運輸到時候全交給後勤案負責,所有教員的食宿也由接受教導的部隊來負責,具體怎麼做,你們兩個溝通協調。”

李昉當即好聲好氣地朝權軍備司司正李善文笑道:“這一千多口人,有勞李司正照顧了,一應花費會在月中轉至軍備司。”

李善文笑着迴應:“後勤案定會讓教員們安心教學,不被俗務干擾,”

別看兩人現在笑嘻嘻,之前爲費用是在月前還是月後支付給軍備司吵了六七次,最終兩人各讓一步,定在月中。

到這邊就算結束了,李善文坐了這麼久,就是爲了聽一句話,說一句話。

魏仁浦先是說了一句“那就這樣”,之後看向陳佑、巴寧泰:“平章和樞使可有要說的?”

“我說兩句。”

巴寧泰接過話頭,掃視全場後沉聲道:“吾等代天子牧民,所思所想者唯三:保民生,安民心,開民智。

“昔太祖皇帝肇啓基業,太宗皇帝掃平六合,民生遂保。後當今承繼大統,鄣忠襄公顧命輔政,夙夜難安以治天下,及至陳平章與我等秉政,上下同心一體用命,民心方安。

“如今,民智之啓,自爾等始。”

屋內安靜一瞬,隨即劉熙古等齊聲道:“喏!”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