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

無論做着什麼樣的準備,時間很快就來到了閏七月初九,正是皇帝回京的日子。

這天卯正,天矇矇亮,陳佑爬起來洗漱用餐後換上朝服。

走到宅門外,丁驍已經駕車在門口等着了。

這車是陳佑來到汴京之後,按照規制置辦的,形制和唐朝規定的四品木輅一樣。

此車以漆飾諸末,朱班輪,八鑾在衡,左旗右戟,朱質朱蓋,朱旗旃,六旒鞶纓,駕一馬。

這車一般用不到,基本上都是參加重大活動的時候才能乘此車,比如這一次郊迎皇帝親征歸來。其餘時候都是乘普通的馬車或者直接騎馬,使用木輅算是逾禮,是要被彈劾的。

上車之後,只見車廂中間固定着一張小几。此幾也非普通的幾,四周有一圈手指寬的圍欄,可以防止放在几上的物事滑落。

陳佑坐好之後,出聲道:“走吧。”

只聽一聲“駕”,車身一震,隨即聽到“軲轆軲轆”的聲音,馬車向前行去。

此次趙鴻運是從北邊回來,是以衆臣是要到北郊去迎。

一路上也能不少車馬一同駛向北城門,還好北邊有封丘、酸棗兩座城門,總算沒有太擁擠。

出了封丘門,速度明顯快了一些,只是也快不到哪裡去。究其原因,汴京城外也到處是民居。

歷史上到周世宗時期才修築外城,到北宋時期又擴展了一遍,至於現在嘛,汴京城外還是一片亂糟糟的。

最讓此時的陳佑所不喜的是,城外的道路狹小曲折,十分不便。

這也是趙鴻運親征往返走的都是靠近皇城的酸棗門,因此開封府更看重穿過酸棗門的那一條路的整修。

離開了城外的居民區,又行了一陣,只見前方彩旗飄舞、人影幢幢,這就是到了郊迎之地了。

丁驍將馬車趕到一處人少的地方停下,陳佑就在車內等着。

至於趙元昌,更是早早就到了此處,車駕停在前方。

眼看到了巳時,終於有兩個騎士擎着彩旗飛奔而來:“陛下鹵簿已至十里外!陛下鹵簿已至十里外!陛下鹵簿已至十里外!”

連續喊了三聲,在人羣前繞了一圈重又返回。

只是這三聲彷彿是一塊巨石丟進了平靜的湖面,此處一下子就變得人聲鼎沸起來。

陳佑連忙下車,整理好衣着之後吩咐丁驍等在此處,提着衣裙快步向前走去。等下在京衆臣需要列隊朝拜皇帝。

好在大家平時參加朝會都習慣了,再加上太常寺和御史臺的人維持秩序,不過一刻鐘時間,此處重新安靜下來。

一衆人侍立在道左,最前方是三位親王,之後是相公、尚書、卿,依次而來。

緊接着,又有兩騎奔來通報陛下已至九里外,之後每隔一里就有兩騎奔來通報。

就這樣,直到午初兩刻,終於能看到一衆鹵簿了。

最前方的是樞密使楊邠的鹵簿,他端坐車中沒有露面,就這麼走過衆人面前。

接下來依次是各位隨軍重臣,他們走過之後,終於迎來了皇帝鹵簿。

清遊隊、朱雀隊、持鈒前隊、青龍白虎旗、一衆持械親衛,鼓吹、樂師夾雜其間。

這時纔看到趙鴻運所乘的象輅。

象輅黃質,以象飾諸末,重輿,左青龍,右白虎,金鳳翅,畫虡文鳥獸,黃屋左纛。金鳳一在軾前,十二鑾在衡,二鈴在軾,龍輈前設鄣塵,青蓋黃裡,繡飾,博山鏡子,樹羽,輪皆朱班重牙。

左建旗十有二旒,皆畫升龍,其長曳地。右載闟戟,長四尺,廣三尺,黻文。旗首金龍頭銜結綬及鈴綏。駕蒼龍,金鍐方釳,插翟尾五焦,鏤錫,鞶纓十有二簇。

此輅六馬駕之、三十二位駕士,專供皇帝行路之用。

而坐在主駕位上挽着繮繩的乃是太僕卿,當然,這只是個儀式,真正駕車的還是那些駕士。

象輅緩緩行至道前朝臣面前,就聽一個洪亮的聲音喊道:“停!”

一連串的喊聲之後,車駕停歇,鼓樂平息,一時間只剩戰馬輕微的嘶鳴和旗纛在風中翻飛的聲音。

趙元昌深吸一口氣,撩開衣襬,雙膝跪地。他身後諸人也緊跟着跪倒在地。

只見他雙手合握舉過頭頂,朗聲道:“臣,監國秦王元昌,領留守汴京諸臣恭迎陛下回京!吾皇聖安!”

說完,鄭重拜倒。

一衆大臣亦高聲喊道:“臣等恭迎陛下回京!吾皇聖安!”

皆是一齊拜倒。

象輅障塵掀起,一身淡黃衫袍、頭戴襆頭、系九環帶、踏六合靴的趙鴻運出現在衆人眼前。

他看了一眼跪在最前方的三個兒子,又環視一圈衆臣,雙手虛擡道:“衆卿請起。”

立刻就有那力士喊道:“陛下曰:衆卿請起!”

又是一陣整齊的聲音道:“謝陛下!”

緊接着,衆臣紛紛起身拍打塵土。

趙鴻運又看了一眼領頭的趙元昌,淡淡道:“劉卿與我同乘,其餘一併回城。”

言罷,轉身重新進入車中。

聽到這話的大臣們不知所以,面面相覷。

劉明反應過來之後,朝衆人拱拱手,便走向輅車,在侍衛的幫助下登上去,掀開障塵走進車內。

之後,便聽一人喊道:“起!”

鼓樂再起,車馬齊動。

陳佑站的不算遠,在那等安靜的情況下自然能聽到趙鴻運的話。

讓首相而非監國皇子同乘,這是十分明顯的表達對監國的不滿了!

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陳佑此時雖不至於感到慌亂,但心頭也有了一絲陰霾。

心事重重的回到自己的車上,跟隨儀衛進城之後便轉向宅第方向。

皇帝要議事也是同那些三品以上大員商議,似陳佑這等官員迎了皇帝之後便歸家的歸家、上衙的上衙。

看到這帝皇出巡,陳佑心中也是感慨萬分。

別誤會,不是劉邦的“大丈夫當如是”,也不是項籍的“彼可取而代之”。雖有些豔羨,但更多的是敬畏。

沒錯,對皇權的敬畏。浸淫權力日久,想讓陳佑反體制就越難,現在的他,只想着在周國這個體制內走到頂峰,然後依靠自己的見識與能力來改變這個世界。

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