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

王彥川手中同樣捏着一個白瓷酒盞,他看着酒盞中帶有些淡黃色的酒水,呵呵笑道:“箬笠兄想知道何事,某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江夏青抿一口酒水,緩緩道:“既然叫我做了這樞密副使,就先理一理樞密院的事情。”

王彥川聞言,滿臉贊同之色,點頭道:“是該如此。要說樞密院,現在巴慶安主持院務,另就是箬笠你以及薛廣德。”

說到這裡,他停頓一下,看着江夏青笑了一聲,然後才接着道:“這薛廣德,卻是事事都聽陳將明的,箬笠兄在密院有事可以多同薛廣德商議。”

江夏青擡眼看了看王彥川,隨即目光移開,緩緩將手中酒盞放下,語氣有些鄭重:“樞密院的事情,自然得多問樞密使巴慶安,哪有撇開樞使,兩個副樞商議的道理。”

說出這話,江夏青的立場已經很明瞭了。

王彥川舉杯示意,然後仰頭一飲而盡。

酒盞重新滿上,他這才肅容道:“現在陳、巴正在爲禁軍諸司主貳官糾纏,若要插手,可以李繼勳爲刀。”

說着,他神秘一笑:“我可叫人彈劾李繼勳,到時候,就得靠箬笠兄聯手巴慶安將其保下來了。”

三月份陳佑剛剛當上首相把持朝局,一干中高級官員就明白李繼勳的去留將會影響到陳佑的威望。

陳佑一直秉持着“不打無把握之仗”,不能一下子把人打死或者打到失去反抗能力,他寧願不動手。

因此李繼勳一直好好留任同知樞密院事。

王彥川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提出這個建議。

看竇少華最近的表現,有些飄忽不定,顯然不想得罪陳佑,又不願徹底倒向陳佑。

對這種人,稍微給點好處,就能讓其保持中立。

到時候巴寧泰、江夏青一起發力,再有他王彥川反裝忠在其中搗亂,保住李繼勳是大概率事件。

到那時候可沒人去深究一開始究竟是不是陳佑想要除掉李繼勳,大家只會看到“同陳平章勢如水火的李參政被彈劾——李參政什麼事都沒有”,然後就能推導出“陳平章連一個敵對的參政都拿不下”。

有了這樣的認知,心裡的傾向就會產生變化,表現出來就是有事從先想着討好陳平章轉爲先討好其他宰相。

高層權威消漲影響基層執行情況,基層執行影響到中層掌控力度,中層掌控又影響到高層權威消漲。

江夏青很快就想明白其中因由,不如說他也早有類似的想法。

“只此一事尚不穩妥,還得找一些事出來耗費陳將明的精力。”

“說起來御史臺在泗洲查到一些事情,或許能拿出來用一用。”

王彥川臉上露出笑容:“此事我來安排,就不勞煩箬笠兄了。”

江夏青心知肚明,王彥川是不想讓他插手御史臺。

不過考慮到董成林的性子,江夏青十分好奇,王彥川究竟是怎麼把觸手伸進御史臺的。

結束一天的工作,陶際華回到家中。

這是租的一處房子,僅有一進,將將夠他一家居住。

以他的收入水平,扣掉房租和一家生活費後,連僕役都養不起。

不過窮苦人家走出來的,以前扣扣索索都過來了,現在要比以前寬裕得多,他根本不覺得有招僕役的必要。

老母親和家裡婆娘一塊坐在正屋門口縫手套,見陶際華進屋,招呼一聲便繼續低頭工作。

這是爲了補貼家用。

隨着大型器械投入使用,使用麻線編織而成的厚實手套漸漸流行開來。

一個是搬沒有握把的重物時好用力,另一個則是爲了保護雙手不被擠壓割傷。

朝廷工坊礦場自有專門的供應渠道,一般的打鐵鋪子、渡橋津口只能自己想法子買,於是就有人縫這種手套賣出去。

賣的人多了,就催生了統購統銷的商行,漸漸朝廷工坊也直接找這些商行購買,省心省力價格也不貴。

到如今,給商行縫手套已經成了洛陽城裡大多數基層人家補貼家用最常見的活計。

陶家不富裕,但是陶際華乃是官人,他家裡人不可能去做一些洗衣縫衣之類的活,因此也從一戶商行手中攬了一些縫手套的活。

據說給的價錢比普通庶民家庭要高個一兩成,質量檢查也要放鬆一些。

這就不是陶際華所能知道的了。

反正自從家裡接了這個活以後,他兩個兒子在周山書院的學費從來沒缺過,家裡餘錢也漸漸多了起來。

走進屋側斗室,陶際華關好門。

顧不上擦乾臉上的汗水,掏出腰間的鑰匙串,從中挑出一把打開書桌抽屜的鎖。

拉開抽屜取出一本小冊子,翻開到最新記錄的一張,坐在桌前仔細推敲。

冊子裡記着的是這次前往濠泗調查出的一些重點內容。

這是他新近養成的習慣,還是在一次查案時候受到的啓發。

目的也不單純,就是爲了分析形勢,看看該從哪個方面迎合上官。

雖然他被陳平章發掘是因爲業辦案得力,可若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東推院丞極有可能就是他的仕途頂點了。

當年沉淪下僚也就罷了,現在有機會起勢,他自不願放過,哪怕再不善鑽營,也得努力學着點。

他之所以回來翻記錄,是因爲無意中發現有人在摘抄濠泗調查卷宗。

憑藉着對線索的敏感,他斷定卷宗中一定有能拿出來做文章的東西。

爲了不讓別人發現,他沒有在東推院直接翻卷宗,而是先回來看自己的記錄。

啪嗒一聲,下巴汗珠滴落,砸在紙上摔得粉碎,潤溼了幾個筆畫。

陶際華長舒一口氣,用手背擦了擦額頭鬢角,喃喃一聲:“是要彈劾申知州啊!”

這只是他的猜測,但他仔細回想在濠泗調查時候的記錄,如果是爲了對付陳平章,也就只有從申雲海下手。

因爲,申雲海在平叛的時候,曾派人聯絡叛軍賊酋程四私自許諾意圖招安。

這事最終沒成,申雲海僅僅提了一句“賊酋拒絕招安”,不管怎麼看都不是什麼大事。

但,真要深究,以此爲藉口來彈劾也能說得過去。

尤其是,只要申雲海在安排聯繫程四時有任何一個環節沒有被他人旁觀到,就能安排一個“恰好知曉此事”的人出來證明他陰結叛逆、居心叵測!

若真如此,申雲海很難自證清白。

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