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

與此同時,皇宮簡賢講武殿內的氣氛卻有些劍拔弩張。

監國秦王趙元昌端坐在御座之下的桌几後,兩旁是留守汴京的兩府三司並部、寺高官,其中荊王趙元盛以正一品親王之尊坐在左首。

此時秦、荊二位互不相讓地盯着彼此,一衆高官各自眼觀鼻鼻觀心,彷彿沒察覺到殿內不同尋常的氣氛。

卻是方纔一衆人等落座之後,趙元昌提議:爲防奸佞誤了大軍補給,由吏部牽頭審查關鍵部門的官員,就當來一次小考。

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而且理由也很正當,正可以作爲趙元昌鞏固監國權威的嘗試。因此兩位相公以及一衆尚書、卿等都未出言反對。

只是沒料到趙元盛卻提出了不同意見:“負責大軍後勤本來就壓力甚大,再用考察之事擾亂人心,甚爲不妥。”

此話一出,兩人便對峙起來。

趙元昌心知此次不能退讓,大腦迅速轉動,終於開口道:“補給後勤之事,國朝自有法度行之。此次審查,只在於覈查各處官吏是否依法而行,若是無有違反法度的情況,何至於因審查而自亂陣腳?”

說到這裡,趙元昌看着趙元盛,嘴角噙着一絲冷笑問道:“莫非荊王掌握了某些人有違法度的證據?若真是如此,不若說出來讓吏部去查,如此蛀蟲必不容之!”

趙元盛目光一凝,打了個哈哈道:“大哥說笑了,小弟只不過管這開封府的小小的地盤,對其餘事項再無涉及,又哪來的證據!”

移開視線之後,他又道:“大哥乃是監國,你說要查便去查嘛,誰敢不聽,誰敢不從?”

這話說得就有些誅心了,趙元昌可不敢應下來,連忙道:“二哥說笑了,某身爲監國,深感責任重大,也想做些事情來分擔官家在前線的壓力。”

之後他轉向朝堂諸公拱手道:“諸公,孤此前多涉行伍,初秉政事,還望諸公多多支持。”

聽他如此說話,殿內諸人也不好繼續沉默,文臣之首的昭文相劉明率先道:“殿下言重,我等必輔佐殿下做好這監國之事。”

首相開口了,其餘衆人也紛紛表態,一時之間簡賢講武殿內好不熱鬧。

趙元盛看着這一衆人表忠心的場景,臉上閃過一絲嘲諷的神色,端坐椅子上沉默不語。

將衆人的表現看在眼裡,趙元昌總算稍稍放心,擡手虛壓道:“既如此,那便由吏部江尚書挑選干將負責在戰爭期間審查鹽鐵、度支、戶部、吏部、轉運等事務的官員了。”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將注意力投向三司使閻俊臣,畢竟三司使主管的就是戶部、鹽鐵、度支這三司。

當然,三司使管轄的戶部和戶部尚書的戶部是兩個部門,只不過部門職能有所重疊。基本上三司使強勢則戶部尚書弱勢,戶部尚書強勢則三司戶部就沒有存在感。

誰料到閻俊臣就彷彿是沒聽到趙元昌的話一般,袖手而坐、一言不發,就這麼看着吏部尚書江夏青拱手應下審查之事。

見此事安排下去了,趙元昌總算可以稍稍鬆口氣。

執行的成果日後再論,至少現在能把事情安排好,監國這段時間就不至於出岔子。

接下來又問了一些日常工作,這次議事便結束了。

待衆人離開,趙元昌在殿內來回走了幾步,目光落在殿中的御座上就再也無法移開。

這只是一個普通的金絲楠木靠背椅,然而卻只有天下至尊才能坐上去!

即便大周傳承數百年,能做到這個位置上的,也不過十幾二十人罷了。

他趙元昌所求的,不就是有一天能坐在這個位置上接受羣臣朝拜嗎。

深吸一口氣,強行將目光移開。

慢慢來,先把儲位拿到手再說。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天議定的事項通報給帝駕知曉。

這麼想着,他坐回御座之前自己的作爲,沉吟一番提筆書寫。

而荊王趙元盛呢,從右掖門離開皇城之後,徑直回到開封府衙。

剛到書廳坐下,開封府判官富令荀便敲門進來了。

富令荀乃是趙元盛的謀主,原本是浚儀縣縣丞,去年夏天趙元盛下去巡視的時候同他交談,發現他頗有見識,故而擢府衙曹吏。

之後多次交流,富令荀終於取得趙元盛的信任,於去年冬天被趙元盛擢爲判官,引爲心腹。

“向原你來得正好!”趙元盛看着富令荀笑道,“我那大哥,頗有野心啊!”

說着,便將之前簡賢講武殿內的交鋒說給富令荀聽。

趙元盛話音剛落,就聽富令荀捻鬚笑道:“秦王殿下還是急了!”

“哦?”趙元盛認真地問道,“何以見得?”

富令荀解釋道:“好叫府君知曉,如今官家以秦王監國,乃是觀其治國之法。然此時乃是戰時,一切當以戰事爲重,故而一動不如一靜。如此方顯知權衡、有考量。”

趙元盛略一思考,便點頭表示贊同:“是這個道理。”

富令荀接着道:“退一步講,即便覺得平靜無事顯示不出自己的能力,也不該在官家剛出發便推行大事。如此難免讓人以爲秦王有權在手難以自禁。”

聽到這裡,趙元盛撫掌笑道:“不錯!大哥卻是急了點!”

見趙元盛認同自己的觀點,富令荀微微一笑:“然則對於府君來說,秦王自然是越急越好。便是他有心保持平穩,我等也要爲其找點事,更何況他有心做事呢!”

然而聽了這話,趙元盛卻有些皺眉:“雖則某不欲秦王功成,然而主動出手,恐前線失利......”

趙元盛這種心思,富令荀自然明白,當即道:“府君稍安,官家英明神武,身邊又有精兵強將,便是戰事失利,也不損根本。”

說到這裡,他便不開口了,留給趙元盛自己思考。

只見趙元盛皺着眉頭,臉色陰晴不定。

好一會兒,終於長出一口氣道:“大哥既要做事,我這做弟弟的,便幫大哥推一把。”

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