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

“將明啊,進來吧。”

書廳內傳出馬青滄桑的聲音。

陳佑推開門,撲鼻而來的是一股湯藥味。

準確地說,是藥膳的味道,只是聞着,就叫人食指大動。

他進門的時候,正好聽到馬青吩咐僕役盛一碗來給他。

“你是來得巧了,這方子是我從九嶷山老道士那裡問來的,你嚐嚐看怎麼樣。”

馬青一副慈祥老者的姿態,招呼着陳佑坐下。

陳佑笑着應了一聲,坐下等着僕役端來湯碗。

這期間兩人都沒有開口,馬青繼續吃他沒吃完的那碗湯。

很快陳佑的那碗也端了上來,陳佑嚐了一口,的確好吃,不過沒有之前聞着那種好吃的感覺。

年輕人胃口好,馬青吃完剛擦好嘴,陳佑也吃完了。

漱口擦嘴淨手後,他面帶笑容點評道:“味道不錯,相公好口福!”

“喜歡的話我叫廚下抄一份食單送到你那邊去。”

馬青笑着說了一聲。

之後他放下擦手的汗巾,收斂笑容問道:“將明你事務繁忙,到我這邊來想是有正事吧?”

“正是。”陳佑點頭,“太后想讓寶應侯進樞密院。”

“是麼,你怎麼看。”

“被我擋下了。”

陳佑說出這句話,馬青眼皮跳動,語氣變得輕鬆:“怎麼,還有其它要求?”

“我想叫盧孟達離京。”

“那是不容易。”

馬青面露笑容。

陳佑點頭,緊接着道:“說起來我建議盧家二娘子可以嘗試一下陶朱之術,以後軍費審計這一塊要看緊一點了。”

“唔。”馬青若有所思,“這個就叫李守成看着些。”

“聽相公的。”陳佑面露輕笑,“登州那邊畢竟是新試點,誰也不知道會遇到甚麼難處,不管派什麼人過去,最好是沒有樞密院的命令就不能干涉當地主貳官的決策。”

馬青形容一頓,臉上皺紋彷彿愈加深刻。

他仔細打量嘴角含笑的陳佑,突然咧嘴笑道:“那就這樣吧。特殊時期,樞密院事務繁雜,我同方正少管事,有事情你多跟焦成績和李守成商量着做。”

河陰城西,河陰令黃恩杵着木杖一步一停地走在泥濘的河堤上。

閏七月十三壬戌日,黃河河陰段決堤。

幸好決口周邊只有一個小村落,損失不大。

四十有六的黃恩帶着縣內民兵結社並一干衙役晝夜奮鬥,總算在今天把崩塌的河堤重新修補好。

“明府,不能再往前走了!”

跟在他身旁的鄉長突然出聲勸阻。

“怎麼,前頭有問題?”

黃恩停下腳步,扭頭看向鄉長,面色冷然。

鄉長連忙解釋:“沒問題,沒問題!小的親自看着大傢伙修的,不會有問題。只是,前面這一段畢竟是新補上的堤壩,小的這些人賤命一條,上去驗一驗也就罷了。明府你身份尊貴,可不能冒這個險!”

“既然沒問題,那就走一趟。”黃恩說着,繼續邁步向前。

身後諸人互相望一眼,無奈跟上。

此時堤上仍有青壯在用木槌夯土。

忙了這麼些天,這些人都有些恍惚,看到一羣人走過來,也只是下意識地挪挪步子稍稍讓開,沒去思考這些人究竟是誰。

倒是在堤上監工的結社會長注意到這邊的動靜,赤着腳一路小跑朝這邊趕來。

“明府!”

到了面前,先喊了一聲黃恩,緊接着滿臉埋怨地看向鄉長:“六丈你怎地叫明府到這地頭來了!”

鄉長瞪了會長一眼:“明府這是信任咱們。”

黃恩擺擺手,制止了兩人的交談,四下掃視,然後問那會長:“這邊可能比之前結實?”

“明府放寬心!”會長用力拍着胸膛,在胸前留下一個模糊的泥手印,“叫李家村的人瞧過了!他們就住這邊上,咱要是不結實,他們也不樂意不是?”

黃恩不置可否,繼續走了一段才下了河堤。

沒走多遠,縣衙的一名錄事快步跑來:“明府!明府!速回縣衙!朝廷賑災使到了!”

聽聞朝廷使者到來,黃恩放棄繼續巡查的想法,匆匆忙忙趕回城中縣衙。

不是他要阿諛奉承,而是希望能從朝廷多扣一些出來補給受災百姓。

他可是聽說過以前就有遭了災的地方因爲主貳官沒把上官伺候好,結果沒能拿到朝廷的撫卹財物,甚至稅賦都沒有減免。

“天使何在?”

“在正廳等候。”

一問一答間,黃恩穿過門廊,快步朝正廳走去。

他沒有更換站滿泥漿的衣服。

路上去報信的錄事說得很清楚,來的這個賑災使穿着舊官服,進城找到縣衙之前沒有驚動其他人,聽到縣令一時半會回不來也沒發作,而是仔細探問災情。

由此,黃恩認爲這位賑災使應該是那種幹實事的,保留外出探查災情的痕跡有利於拉近關係。

天底下官員,真要細想,大多都能做到黃恩這般。只不過有些人因爲種種原因不願意去迎合,也不想費心思去揣測別人的心思。

正廳門開着,黃恩剛走到門口,坐在主位上的一名身着綠色官袍的短鬚中年男子聽到腳步聲擡起頭來。

此人姓羅名施,之前是少府監右尚署令。右尚署有好幾個令,真正幹活的就一個,其他的都有另外的職事,只有羅施無所事事等待實缺。

河決河陰後,他被安了個河陰賑災使的職事,派到河陰縣來。

見了黃恩快步走來,羅施放下手中書冊:“黃縣令?”

黃恩連忙上前行禮:“河陰令黃恩見過天使。”

羅施見此,上前虛扶道:“黃縣令不必多禮,某是奉了政事堂符文來此,沒有帶官家詔令,當不得天使二字。”

黃恩順勢起身笑道:“政事堂的使者也是上官,上官請上座。”

分了主客坐下,羅施看了一眼黃恩帶進來的泥腳印,出聲問道:“黃縣令這是剛從外面回來?現在是什麼個情況?”

“回上官的話,下官方纔從堤上下來。如今決口的那段堤壩已經堵上了,縣裡正安排人在加固堤壩。”

“有多少傷亡?”

“溺死者有四十二人,其餘傷病就沒有統計。”

黃恩說完解釋道:“忙着搶糧食、修堤壩,只要不是斷手斷腳,全都在幹活,也不管傷不傷的。”

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