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

不用多想,這事九成可能與梅鬆有關。

這事一時半會查不清楚,陳佑不能等待調查結果出來再應對。

陳佑沒有猶豫,立刻手寫一份公文讓韓陶朱拿去用印封漆送往江東制置使司,同時還叫人去請江西制置使和江南西道監察御史。

撫州在民政上屬於江南西道,軍事上屬於江西制置使司。如今的江西制置使是石守信,讓他江南西道監察御史則是林師德,這兩位的駐地也是洪州。

石守信也就罷了,同陳佑有些交情,雖說交情不深,可平常交流往來也都和睦。

可那監察御史林師德同陳佑的舊怨就大了,當初他主持河南府事,陳佑任少尹,兩人就沒少矛盾。後來更是陳佑夥同趙普把林師德彈劾下去,致使林師德丟了職事,只餘一個金紫光祿大夫的名頭。短短三年,他蒼老了許多。

這三年間他沒少發陳佑趙普的牢騷,更是時常到各家相公尚書處走動試圖得個好職事。終於在官家需要人制衡陳佑的時候,有人想起了他。

於是,三品官階的林師德就成了這個正八品上的監察御史。從他上任開始,幾乎是一天一份狀疏,把陳佑做了什麼都寫進去。如果有什麼不妥當的事情,更是接連上疏彈劾。

當然,林師德來江南西道不可能只盯着陳佑,他想要藉此機會升官,重新進入官家的視野,因此也彈劾了幾名州縣官員。

他彈劾的這幾個人因爲罪證屬實,直接就被撤職查辦,叫他出了好大一番風頭。

也因此,現在的江南西道,至少洪州左近,監察御史林師德的威勢遠比安撫使陳佑要大。

陳佑派人去尋的時候,林師德就在離安撫使司不遠的官廨中,而石守信則正巧在城外校閱兵馬。

就這樣,還是石守信先到。

一進門,石守信便高聲道:“安撫莫要急切!最遲後日我軍便可出發平亂!”

昨日收到消息,今明兩天準備輜重錢糧,後日出發,速度已經算快的了。

陳佑聽了這話,苦笑道:“石制置還不知,某今日剛收到消息,撫州刺史棄土逃脫,臨川縣令已然投賊,單憑南昌這兩萬餘人,怕是有些不足。”

若是當地官府在內堅守配合,哪怕只有一萬人,石守信也有信心平定這次撫州叛亂。但刺史都逃了,各縣官吏不知有多少人從賊,這兩萬人就顯得不夠了。

石守信沉默一陣,開口問道:“安撫的意思是從別處調兵?”

“正是。”陳佑點頭,“我需要石制置和林師德附署調令。”

江西制置使司境內有一些兵馬雖是歸屬石守信節制,可他沒有調動的權限。安撫使陳佑在有戰事的時候可以調動這些兵馬,但是需要石守信和林師德同意。

石守信和林師德得判斷陳佑提出調兵的理由是不是符合要求,如果在不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就同意了,他們三個就全都觸犯了擅興之律——即未經詔令擅自調兵。

可問題是,趙元昌並沒有規定滿足什麼條件算是符合要求,主觀因素影響極大。

這就導致即便現在撫州興起叛亂,石守信也早就準備動身平叛,可現在聽到陳佑要調動它處兵馬,也陷入了猶豫之中。

陳佑沒有催促,也沒有不停地說着應該調兵的理由,只是坐在那裡靜靜等待。

在懷疑趙元昌要對他動手的情況下還想說動石守信和林師德同意調兵已經是極限了,他不可能在兩人不同意的情況下強行下令,那真的是找死。

石守信還沒能給出一個確切的回答,林師德終於到了。

進門便叉手笑道:“陳安撫近來可好?”

說着看向石守信:“喲,石制置也在,制置怎地今日來了安撫使司?”

陳佑沒有理會林師德的陰陽怪氣,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自己找他來的原因。

陳佑剛說完,方纔還帶着一臉假笑的林師德收斂笑容,理直氣壯道:“陳安撫這話實在是不妥。據我所指,撫州不過三千兵馬,便是有人從賊,也是烏合之衆。以石制置只能,統率兩萬強兵以臨烏合之衆,如摧枯折腐耳!豈需自它處調兵?”

說到這裡,他冷笑一聲,看向陳佑的目光中透出一絲寒意:“莫非陳安撫別有想法?”

陳佑眉頭一挑,語氣平靜地說:“我的想法就是早日平定撫州之亂,免得拖延日久糜爛民生。”

“嘿!”林師德笑了一聲,轉向石守信:“石制置不會和陳安撫一個想法吧?”

石守信長舒了口氣,無奈搖頭:“自然不是。”

說着,他臉上帶着歉意朝陳佑拱手:“安撫莫怪,在下後日便出發平亂。”

“無妨,既然如此,一切就交給石制置了。”陳佑眼中失望一閃而過,“輜重糧草我去尋戴和裕。”

兩天後,石守信按時出發,南昌城內兩萬多人只留下三千人防守,其餘兵馬全部帶走。

行至清遠鎮時遭遇賊軍,賊軍加上裹挾的亂民足有七八千人,可根本沒給石守信手下兵馬造成太多困擾。

過了清源鎮沒多久,撫州賊兵一波接一波地衝擊着石守信軍。雖然陣亡只有五六人,但統率大軍的石守信能感覺到自己這些兵馬戰鬥力越來越低。

他猜測可能是因爲縣令降了叛軍,所以原本應該天然站在官軍這邊的百姓開始兩不相幫,甚至會幫助叛軍。

石守信對此也沒辦法,爲了保證大軍安全,斥候撒出去很遠不說,沒到一處都會安排人留守駐紮。這就導致了跟着石守信一路往臨川城區的兵馬越來越少。

等他好不容易來到臨川城下,他見到的是一座空城。

城門四面大開,城頭沒有兵丁,甚至連守城器具都沒有。

出於謹慎,石守信在斥候已經探明城內安全的情況下,仍然選了駐紮在城外。

這個決定救了他一命。

當天午夜時分,叛軍兩面突襲石守信軍。

雖然石守信將叛軍打退,可隨軍攜帶的糧草卻被毀了不少。

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