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

“到了那時,雖勉強得勝,卻只得了一座死城,而大王麾下兵馬,恐怕也要十去七八!如此,豈是大王所欲求,又豈是天子所願見?”

說完這句,韓熙載語氣稍緩:“吾國主不忍黎民傷亡,不願天子痛心,故而遣下官入朝天子以求和平。”

陳佑輕笑一聲:“既然如此,請宋國主納土歸降便是,如此兵災立時可免,宋國主也不失王爵之封。”

此話一出,屋內將領全都笑出聲來。

是啊,既然不想繼續戰爭導致傷亡,那爲什麼是我們做出讓步,而不是你們投降呢?

說到底還是立場問題。

韓熙載沉默一陣,拱手作揖:“吾主不願降,故遣吾議和。”

說出這句話後,韓熙載產生了一種無法言說的輕鬆感。

他直視趙德昭,朗聲道:“請大王允韓某前往洛陽!”

趙德昭探詢的目光投向陳佑,陳佑迴應他的目光,微微點頭。

得到認可的趙德昭信心大增,他同意了韓熙載的請求:“明日吾安排兵馬護送韓舍人入京。”

待韓熙載離開,屋內再次討論除夕突襲的事情。

只要京中沒有明確的命令下達,這裡的戰事就不會停止。

韓熙載走出房屋沒幾步,被攔在外面的中年文士就快步上前:“舍人!怎麼樣?”

“我明日前往洛陽。”韓熙載神色平靜,“你先回城稟告國主,陳佑不願止戰。”

“這!”中年文士先是一愣,隨即點頭:“好!”

兩人沒有多說,很快就有軍士來引韓熙載等人前往空帳篷休憩,韓熙載順勢提出讓中年文士先回去通報消息。

這次還是章鵬過來,他領着中年文士朝護城河方向走去,而韓熙載和三名隨從全都留在帳篷中。

走了一陣,韓熙載所在的帳篷早就不見蹤影,章鵬突然停了一步,使得中年文士從落後一步轉成並肩而行。

“先生以爲宋國可得存續否?”

“啊?”中年文士下意識地發出疑問的聲音,隨即乾笑道:“章將軍這問的什麼話。”

章鵬沒有回答,而是問道:“不知先生如今任何職事,官居幾品,勳爵幾何?”

提到這個,中年文士有些尷尬:“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校書郎罷了。”

校書郎,如果任職者得帝王重視,那就是以備諮詢的參贊機謀之職;如果不得重視,能有一本書修一修都算是重大任務了。

看這中年文士表現,他顯然就是第二種情況。

章鵬心中稍安,這種人好哄騙。

他立刻按照之前想好的套路笑道:“原來如此,先生與我有緣,待我軍攻破南昌城之時,某定會叫人保護先生安全。”

一提到破城,中年文士臉色不由一變,含糊應下。

接下來章鵬沒有再說話,兩人沉默向前。

不過沒等多久,便“偶遇”戴和裕。

戴、章兩人老遠的就互相打招呼,走到跟前,章鵬指着中年文士道:“這就是跟着一起出使的校書郎,現在要回城去稟報出使結果。”

然後又指着戴和裕:“這是宋二王子,校書郎再待幾日,說不定就能等到官家封二王子爲宋王世子的詔書。”

戴和裕哈哈一笑,沒有否認也沒承認。他走到兩人面前,打量一番中年文士後開口問道:“吾父不識天數、違逆天意、抗拒天軍,你何不棄暗投明?”

棄暗投明這個詞還是他從陳佑那裡聽來的,沒想到這麼快就用上了。

中年文士愣了一下,正準備開口就被戴和裕打斷:“若能立下功勞,豈不比你做區區一個校書郎好得多!”

“我......”

中年文士雙目圓睜,剛剛吐出一個字,身旁的章鵬突然笑着打斷:“二王子還是莫要多說得好,我還得送校書郎回城通報。”

“也是,也是,哈哈!”戴和裕笑着,然後看向中年文士,“不過事關前途,校書郎還須仔細考慮纔是。”

章鵬拉着戴和裕向前走幾步,似是有話要講。

中年文士落在後面,若有所思。在他的視角下,顯然戴和裕希望拉攏他投周,而章鵬更多的是不樂於見到他投周。

久處權利中樞,哪怕沒有太多經歷,他第一時間的感覺就是降官降將與原先將領的之間的矛盾衝突。而戴和裕正是想盡可能多得拉攏宋國文武,已增加在朝中的力量,免得徹底賦閒。

中年文士一邊走着,一邊考慮他怎麼樣才能得到相對而言最大的好處。

只是前方兩人的話語卻時有傳來,隱約中他聽到了東城牆有將領心向周國,意圖在周軍攻城之時反戈一擊,放周軍入城。

兩個人現在爭論的就是要不要相信那個將領,章鵬傾向於不信,而戴和裕則堅稱可信。

如此這般,更是讓中年文士確定之前的猜測是正確的。

一路無話,章鵬將中年文士送過護城河後,站在邊上擡頭看着城牆,久久不語。

“這樣有用麼?”

戴和裕眯着眼睛看那中年文士走到城牆底下,最終被吊籃吊了上去,問問題的語氣顯示出他沒有太多信心。

“應該有用。”章鵬也不太確定,“這個法子是我從大帥帳下謀士那裡問到的,只要這個人相信我們說的話,不論他怎麼選擇,我們都能得到想要的消息。”

似乎是消息來源讓他堅定起來,漸漸少了一些猶豫不決。

戴和裕聽了也點頭:“確實,按照你所說的,即便是最差的結果,也能確認一些消息。”

最差的結果就是中年文士身死,然後能夠證明東面城牆守將都深受戴延康信任,策反的可能性最低。

“如果東面城牆沒有動靜,這個校書郎這兩天也能出來,那咱們就可以通過他的關係來聯絡城內了。”

章鵬說完這句,轉身道:“在這裡等着也沒用,二王子不如與我小酌一杯?”

“哦?”戴和裕眼神發亮,“章將軍竟然還有酒?”

章鵬嘿嘿一笑,做了個朝衣服裡面藏東西的動作:“偷偷藏下的,剩的不多,省着點還能喝一段時間。”

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