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

聽了這話,趙普將目光轉向潘美:“我也只清楚廣節軍都指揮使叫張和,至於其它的,就得問仲詢了。”

潘美此時似乎沒多少醉意,低頭把玩着手中的酒盞,好一會兒才道:“這張和乃是橫塞軍節度副使張贊之子,以定遠將軍領廣節軍。爲人嘛,頗有些傲氣。”

原來有個是高級將領的父親,這麼一來人家也有傲氣的資本了。

陳佑點點頭:“這麼說,不太好打交道了。”

“定遠將軍乃是正五品上,而將明你只是正五品下,這何止是不好打交道。”趙普搖頭道,“若非有兵符和大帥的手令,我們能不能入主歸州都得看他臉色。”

陳佑面色一變:“此人跋扈到這種地步嗎!”

“勢利罷了。”潘美冷笑一聲,“對大帥倒是聽話得很,大帥也喜歡用他。”

話說出口,潘美意識到自己說得有些多,連忙按下話頭專心吃菜。

陳佑、趙普也是各有心思,一時間客廳裡的氣氛變得沉悶起來。

又喝了幾輪,這場小宴就算結束了,約定好未初二刻在南平城北門會合後,陳佑就將趙、潘二人送出府外。

客廳自有僕人收拾,陳佑將管家陳行文叫到書房。

“今明兩天估計就有周軍輜重營的來家裡搬東西,到時候你看着點。”

“放心吧老爺,小的絕對不會讓他們多拿一文錢的!”陳行文十分自信得拍着胸脯保證道。

見他這副模樣,陳佑不由笑道:“我想也沒人會不開眼多拿咱們家的物事。扣除這次給出去的,家裡還剩現錢?”

聽到陳佑的問話,陳行文甚至都沒猶豫,張口就報了出來:“老爺,家裡現銀還有黃金一千三百兩、白銀十八萬兩,銅錢三萬貫。”

陳佑不免驚訝道:“還有這麼多?”

“這都算少的了!”陳行文搖頭嘆息道:“前幾年先太爺囑咐我多買地買鋪子,當時價格可不便宜!誰想到這兩年跌的這麼快。”

看陳行文一臉虧心的神情,陳佑啞然失笑道:“放心吧,等戰爭結束,這些田地店鋪的價格就又要漲上去了!”

想了想,陳佑吩咐道:“這段時間你想想法子,儘量把家裡的白銀都換成黃金。順便,家裡也要添幾個僕人纔好。”

說着,他頓了一下,目光移到一旁,假裝隨意地說道:“最好能挑一兩個清秀的、會服侍人的丫鬟。”

陳行文好似恍然大悟般連連點頭:“小的都記下了,說起來老爺現在三年孝期已過,也是時候準備婚事了。”

說到這裡,陳行文十分惋惜地道:“可惜先太爺去了,先太夫人也早走,如今也沒個說親的。”

哪怕陳佑之前活了五十多年也結過一次婚,現在聽着這些話也有些不自在,連連揮手道:“行了行了!你先下去給我準備一下出門的衣物啥的,順便通知劉河他們準備好未初出發。”

陳行文答應一聲,輕輕退出書房,留下陳佑一人獨自坐在書房內,靜靜思考。

未初,陳佑挎劍騎馬,帶着一衆步行的家兵緩緩朝北門行去。至於說他的行李嗎,自有家兵幫着分擔。

雖說約定的是未初二刻,但一刻之時三人便都到了。

潘美自然是帶着自己的潘字營近千人一起去,陳佑也是有二十多名家兵,只有趙普是孤身一人。

寒暄一番後潘美將副指揮、各都頭介紹給陳、趙二人。

一番客氣的對答結束,陳佑取出自己寫好的信件,交由潘美尋了幾個靠譜的軍士,吩咐騎上快馬送到歸州四縣。

這事安排好之後就沒什麼事了,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前往歸州。

從南平城到秭歸城的直線距離約有三百里,但走起來肯定走不了直線,總的來說,要走的大概有四百到五百里之間。

按照《武經總要前集·卷五·軍行次第》的記載:凡軍行在道,十里齊整休息,三十里會乾糧,六十里食宿。從南平城到秭歸城這段路按照正常速度的話需要六七天才能走完。

瞭解到這一點,再看當初大周從進攻到抵達南平城下的時間,只能說南平軍太不能打了!

剛走了十一二里,潘美就停下來整頓隊形,同時讓軍士們休息一會兒。

陳佑看了看太陽,估算了一下時間之後,叫來潘美和趙普,皺着眉道:“這樣不行啊!也太慢了!”

潘美苦笑着指向坐在地上休息聊天的軍士們:“將明兄也看到了,就這個速度,都得十里左右就停下來整隊休息。要是再加快速度,估計等不到抵達秭歸,我這一營士兵就沒戰力了。”

陳佑雖然沒看過武經總要之類的兵書,但這一路上看着潘字營着一千餘人從一開始的整齊隊列漸漸混亂,也能理解放慢行軍速度的原因。

只是,時間不等人啊!

這時,趙普開口道:“要不這樣,我和將明先帶一些人以最快的速度抵達秭歸,仲詢帶着大部隊在後面慢慢行軍,如何?”

陳佑眼睛一亮:“這樣也好!”

“不妥!不妥!”哪知潘美連連搖頭,“這樣你們的安全沒辦法保證,這路上隨時有可能出現亂兵土匪。”

趙普勸道:“無妨!仲詢你撥百來個軍士給我們便好。總不至於有土匪能有數百人吧?便是亂兵,來個四五十也是很多了。”

陳佑看潘美還是有些猶豫,當即拍板道:“這樣吧!今天我們還是一起走,明早出發之後我和則平先走,怎麼樣?我們帶着一百來人,估計也就比你們快半天,這樣出了事也來得及支援。”

都說到這個地步了,潘美只好勉爲其難地點點頭。

當天只行了三十多裡就停下來埋竈做飯,而此時天已經快黑了。

只能說大部隊行進的速度實在是無法恭維。

第二天一早,潘美選了一都護送陳、趙二人迅速趕往秭歸。

人少的好處是不必十里一整軍,實際上速度也沒有比大部隊快太多。不過人少,花在整軍和埋竈做飯上的時間就少了,能騰出更多的時間趕路,這樣幾天累積下來也不少。

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