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

這麼說也不太對,董成林其實彈劾過陳佑好幾次,兩人也不是什麼不打不相識。

不過陳佑在周山開了一個書院的事情在洛陽算是人盡皆知,陳佑課上的一些言論多有流傳,支持者有之,批判者有之,無視者也不少。

總之,在聽說了此事之後,董成林便想查個仔細,若真的是歪理邪說,哪怕陳佑深得官家看重,也照樣彈劾不誤。

沒想到真正瞭解了陳佑的理論之後,雖然有看不慣的地方,但大多數觀點頗合他的意。

於是,感覺到吾道不孤的董成林寫了一份萬言書遞到御前,把陳佑好好的批判了一番,直言希望官家能夠鞭策陳佑摒棄那些錯誤的觀點,發揚正確的觀點,好好的爲國爲民建功立業,不要走入邪途。

董成林雖然變得沉穩了,但本性還是沒變。

這份奏章不出意外地送到了陳佑手中,陳佑看了之後也沒什麼想法,他知道董成林的性子,不準備去招惹這傢伙。只不過從那天開始,他在書院中本就十分收斂的言論更加平和正常,輕易不會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話語。

沒辦法,董成林可以不理會,但天子的敲打不能不放在眼裡。

至於董成林,雖然他依然會彈劾陳佑,但陳佑辦事需要涉及到樞密院的地方,他卻十分配合。只不過每次都試圖說服陳佑放棄“錯誤觀點”這一條叫陳佑有些招架不住。

“山長!”

蘇鳳羽從洞開的木門走了進來,他將手中一疊薄薄的紙張放到陳佑面前:“這是重新修改的課程安排,你看看可不可行。”

陳佑接過紙張,笑道:“這裡不是書院,再叫我山長有些不合適了。”

蘇鳳羽咧嘴一笑:“習慣了,一時改不過來。”

陳佑搖搖頭,沒去理會蘇鳳羽,低頭翻看手中的課程安排:“我先看看,你坐一會。”

他知道,蘇鳳羽這是還記着那四十個學生。

原本以爲會被貶職,沒想到最後竟然有功無罪,換成誰都會喜出望外,蘇鳳羽也不例外。但他一想到死去的那四十個學生,就感到良心不安,爲了防止自己有一天會忘了那些學生,他便一直稱呼陳佑爲“山長”,好時刻提醒自己,曾經在書院教導過那些爲國戰死的學生們。

相比之下陳佑就冷血多了,乍聽到消息的時候,他還會震撼會惋惜甚至自責,但很快就會將這些情緒放下,畢竟還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做。

他只會在成功之後緬懷犧牲者,如果不能成功,再多的緬懷也不能讓那些人的犧牲變得有意義。

說回眼前,蘇鳳羽這份安排,已經是第六版了,在陳佑看來,絕對能符合趙元昌的要求。

首先,全部課程被劃分爲五類:後勤、馬軍、步軍、水軍、經典。

後勤是陳佑提出來的,這年代沒有後勤的概念,但是有輜重這個詞,基本上乾的就是後勤的活。而且大家也很重視輜重,除了專門負責糧草轉運的官員,軍隊中的後勤人員能佔到整支隊伍的兩成到四成,這個數字一般不包括臨時徵用的民夫。

曹操注孫子兵法中提出:卒十騎一重。養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廄二人主養馬,凡五人。也就是十名騎兵要有五個人保障後勤工作,佔全員的三分之一。步兵就簡單了,他後面說十個步兵只需要三個人負責。

類似的記載比比皆是,此處就不一一列舉。

陳佑提出的後勤,除了軍隊本身,還包括地方州縣以及日常戰備維護。

問題就在於,這年頭的軍隊,最依賴的其實是糧和餉。只要狠下心來,籌措糧餉並不困難,這正是叛亂無法杜絕的原因之一。

於是陳佑的任務就是研究怎麼通過推廣這個“後勤”的概念,讓軍隊對中樞的依賴性增加,從而無法輕易造反。如果科技發展到熱武器的話,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就要簡單不少。

馬軍步軍水軍,當代的三軍,不求精通,至少得讓那些學員瞭解。

最後的經典,其實就是文化課,這個課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宣揚忠君思想——這纔是成立講武堂最主要的目的。

對此,陳佑並沒有特別的感觸。軍隊總要有一個效忠的對象,與其讓軍隊忠於金錢利益以致於獨走,還不如讓其忠於某個能代表國家的實體,比如“皇帝”,或者其它什麼事物。

他自己的話,大概就像孟子所說的那樣: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擡起頭來,他朝蘇鳳羽露出笑容:“辛苦了,就按照這個來吧,叫人謄抄一份奏章,然後拿給我。”

“好!”蘇鳳羽點點頭,“若是沒什麼事情,我就先下去了。”

“嗯。”

將蘇鳳羽打發走,陳佑重又拿起另外一份文書翻開。

周山書院,汪弘洋也在翻看兩份名單。

明年春天可能會開科舉。這是山長陳佑得到的消息,消息來源是某位天子近臣,具體內容是官家今日突然談到去年考中的那些人表現尚可,還感慨今年因爲遷都和戰事而沒能舉行科舉考試。

現在已經入秋了,如果明年要開科取士的話,近期就該下詔各州縣開始發解試。

發解試需要在原籍參加,而周山書院很多學生都是蜀地的,於是書院準備在詔書頒佈之前幫助不想回鄉的學生落籍在河南府內。最不濟也能在周邊,總不需要遠行千里回到家鄉。

汪弘洋眼前的兩份名單,一份是需要落籍的學生,另一份是想要回家的學生,還有不少人不在這兩份名單上,因爲他們並不想參與科舉。

反正有山長在,只要努力學習能力足夠,被陳佑徵辟或者舉薦也是一條爲官正途。

陳佑,現在也是某些人的背景了。

回鄉的那份名單暫且放在一邊,汪弘洋拿起要落籍的那份名單。

落籍河南府,不難,但過程比較繁瑣,想要抓緊時間迅速完成,還需要藉助陳佑的身份。

好在連年戰亂,戶籍制度的執行不算嚴格,否則的話,陳佑也沒辦法一次性幫助這麼多人落籍,

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