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

這一次小朝會除了一干宰執,戶部、三司的佐貳官也在,長春殿中頗爲熱鬧。

江夏青端着手坐在左首椅子上,雙目微闔,老神在在。

今天劉明不在,一干臣子以他爲首,這百僚之首的感覺,着實讓人慾罷不能。

尚書六部及中樞諸卿有資格做他對手的沒幾個,絕大部分要麼依附於他江夏青,要麼依附於其他宰執,便是要做那等孤直純臣,也得有一個宰相在身後支持。

是以,即便是御前小朝會,只要參與者不僅限於一干宰執,他江夏青等閒就不需要開口,自有門下奔走之士說出他想說的話。

說到劉明,自從入冬以來,劉明越來越少出現在朝堂之上,趙元昌也不止一次的賜醫賜藥,可惜就是沒有起色。

想着這些有的沒的,殿內漸漸安靜下來,他回過神來,如睡獅睜眼,顧盼睥睨。

正巧,此時趙元昌目光轉向江夏青,語氣中帶着些尊敬:“江相公意下如何?”

這就是宰相,即便天子也得敬着些,算是半個賓客。

說是半賓,實際上還是臣子,皇帝敬着你是皇帝的事情,你卻還得守着臣子的本分。

江夏青面色沉靜地拱手道:“好叫官家知曉,某以爲河南等五州府當獎,但稅改之事卻不可急着推行全國。”

“哦?”

聽他這麼說,趙元昌來了興趣:“還請詳細說來。”

“是。”江夏青答應一聲,稍稍一頓,纔開口道:“在此之前,還請官家允某問兩個問題。”

“但問無妨。”

得到首肯,江夏青點點頭,扭頭看向戶部尚書王彥川。

“王尚書,近年稅收皆是戶部主持,我有兩件事想問問尚書。”

自從王彥川當上戶部尚書,先懟閻俊臣,後鬥黃世俊,現在三司除了鹽鐵還牢牢抓在手中外,戶部和度支兩司職權都被尚書戶部侵佔得差不多了。

可以說,王彥川是少有的敢同宰執針鋒相對的上卿,就憑這一點,趙元昌看他十分順眼。

不過也就這樣了,這兩年他的故舊大多沒有寸進,有些甚至還被調到閒職養着。除非朝一日他能宣麻拜相,否則他是能在中樞當一個強勢尚書,但他手下那些人若是不改換門庭,就有的蹉跎了。

聽到江夏青的話,王彥川微微傾身頷首:“相公請問。”

“這第一個問題,今年夏稅,錦官府比之去年如何?”

“回相公,今年錦官府上供夏稅計有九萬緡,嘉定元年爲十四萬緡。”

只這一句話,就讓趙元昌眉頭皺起。

江夏青點點頭,又問:“這第二個問題,今年秋稅,錦官府比之去年如何?”

“今年秋稅計有八萬緡,嘉定元年有十七萬緡。”

江夏青肅容頷首:“有勞尚書了。”

ωωω •тт kдn •¢o

說完,他掃視殿內羣臣,然後向面色凝重的趙元昌一拱手:“陛下,錦官府乃是首個施行稅改之地,嘉定元年能有三十萬緡,怎麼到了嘉定二年就只得十七萬緡?且今年河南府等五處試點,多者若大名府,秋稅計有十五萬緡,少者若慶州也有十萬緡,何以錦官府竟以折半?”

不等趙元昌迴應,他又接着道:“臣以爲,此非稅務之過,乃是人之過!故,五處官吏當獎,非是獎其增稅之功,而是獎其忠心王事之功;稅改不當推行全國,非是稅務不當,而是爲政之人不當。”

說到這裡,他站起身來,面對趙元昌長揖道:“陛下,臣斗膽直言,若吏治不行,則稅務不振。”

這話一出,立刻就有人跟着起身附和。

其他人不知道,但李明卿聽了江夏青的話,立刻就警惕起來。

他這是想趁機對吏部下手啊!

李明卿眯起眼睛,他猜測自己可能要離開吏部,但官家還沒有最終宣佈,就做不得準,這時候自然容不得別人插手吏部。

另一邊,趙元昌也在仔細考慮。

他倒不是考慮什麼吏治,周隨唐制,有一套完備的官吏監察與考覈體系,只不過現在處於半癱瘓狀態而已,若真的要用,重新撿起這套體系朝裡面填充人手就行了。

他考慮的是蘇逢吉要怎麼處置。

這一次蘇逢吉做得有些過了,十七萬緡,他自己竟然昧下了四萬緡!送到內帑的各色物事加起來可才只有五萬緡啊!

講真,要是他自己留個一兩萬,剩下的都送到內帑,不管江夏青怎麼說,趙元昌都會保住他。

但這人啊,就怕貪心和僥倖。

若是這一次不給他一個教訓,指不定日後輸往內庫的比例會越來越小,這絕對不能容忍。

趙元昌輕咳一聲:“江卿所言朕已知曉,此事着有司商討。嗯,李卿。”

李明卿立刻起身:“臣在。”

“坐、坐。”趙元昌擺擺手,“你回頭與宋卿商議商議。”

“喏。”李明卿暫時放下心來。

宋卿指的是御史大夫宋杞言,現在正站在文明殿吹冷風。

“這蘇逢吉不適合留在錦官了,諸卿以爲何人可接替他?”

江夏青立刻答道:“回稟陛下,吏部侍郎張爲善可知錦官。”

шшш¸т tκa n¸¢〇

李明卿立刻出聲反對:“臣以爲此議不妥,錦官乃蜀地樞紐,重中之重,且稅法廢弛,非熟稔政務、剛毅果決之人不能爲之。然爲善久在中樞,雖多有建樹,卻不通民政,萬不可知錦官。”

說着,他看了一眼江夏青,朝趙元昌拱手道:“臣舉薦大理寺卿陳槐爲錦官府尹。”

吏部侍郎張爲善是李明卿預備着留在吏部的代言人,自然不肯讓他就這麼離開。而大理寺卿陳槐,素與江夏青交好,平日裡在大理寺內也常針對李仁信,這次正好把他趕出去。

李明卿說完之後沒有其他人出聲,這麼一來,最終人選應該就在張爲善和陳槐之間產生了。

趙元昌掃視諸人,目光越過樞密院幾人,停在集賢相劉承澤身上:“劉卿有何見解?”

殊不知劉承澤心裡也糾結呢。

李明卿一派,上自馮道,下至陳佑,都同他有過摩擦,若能打擊李明卿,自然是好的。

可江夏青在政事堂內一直壓得他難受,也就劉明入京之後稍微好一點,可隨着劉明告病的次數越來越多,他的日子也愈加地不好過,如果可能的話,當然要削減江夏青的威勢。

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