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

這個主義,那個主義,不貼合實際就是空想主義。

如果陳佑能整理出一套適合當前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發展程度的理論,他管這個理論叫“封建主義”都沒有問題,只是需要重新定義一下“封建”的釋義。

只不過這個任務遙遠而艱鉅,就算真的完成了,想要推行開也十分困難。

陳佑準備先試試看能不能自上而下的緩慢改良,如果失敗的話,再作其它想法。

說到底,他還是沒有那般自信,也做不到那樣舉重若輕。

陳佑這種輕鬆的日子沒有過太久,被打發出京城的林師德來了!

林師德很委屈,然而這種委屈沒辦法告訴別人,或者說,他不能表現出委屈的樣子。

一旦表現的委屈,那些落井下石之輩立馬能給他扣上一個怨懟的帽子。

到了那時候,也不知道江相公能不能保住他。

想到江相公,林師德不由無力地靠在馬車上長嘆一聲。

走了一個馮道,來了一個劉明,江相公在政事堂也不好過啊!

好在這段時間劉明染病,總算讓江夏青能喘一口氣。

來洛陽之前,江夏青同林師德推心置腹地談了一次話,期間當然少不了鼓舞與畫大餅,當然最重要的是談洛陽的稅改。

其餘四處反饋過來的消息都是好消息,只是河南府竟然纔開始有動作,江夏青雖然沒有着急上火,但也叮囑林師德,到任之後一定要把這件事當做頭等大事來辦,哪怕是......

“逼陳將明放手。”

馬車內,林師德喃喃一聲,調整了一個姿勢,讓自己更舒服些,好養精蓄銳。馬上就要到洛陽城了,他得讓大家看到自己這個知府的威嚴。

洛陽城門內,陳佑坐在城門樓內等待林知府的到來。

此時城門內靠着城牆的那一片停了不少馬車、牛車,府衙、縣衙諸官,有頭有臉的大戶,這時候都來了。

跟着陳佑上城門樓,就意味着是徹底站到他這邊了,因此,實際跟上去的只有兩個人,一是稅曹參軍事魏仁浦,一是洛陽令孫宣懷。

魏仁浦是陳佑自樞密院就開始培養的,孫宣懷則是李明卿安排的。前者自不必說,後者考察一番後也是可信可用之人。

至於河南縣的縣丞,這時候要是拋下縣令直接跑上來,就代表同縣令撕破臉了。目前縣令還算配合,陳佑自然不會讓這件事發生。

而那些沒有上來的,除了江家是鐵了心同林師德站一起,其餘都是打定主意看看再說。

畢竟,這位是從副宰相的位子上被打發來做權知府的啊!誰知道還能不能東山再起。

城門樓周圍守城的府兵都站的遠遠地,不敢聽陳佑等人的談話,自然也就無人能得知談話內容。直到城外官道上出現林師德車隊的影子,陳佑才帶着兩人施施然從城頭走下來。

在周邊等待的諸人吩咐抱拳叉手,或稱詹事,或呼少尹,總之是挑不出來一點錯誤。

陳佑點點頭,沉聲道:“諸位,隨我出城迎接林使君。”

“喏!”

一片應諾之聲後,一羣人走出城門,在離城門越十丈的空地上依照次序排好。

早在昨天,林師德就派人來通知了他會在什麼時間段從哪個門入城,是以這個城門提前兩個時辰就禁止閒雜人等出入,現在自然也不會有行人礙事。

過不多時,打頭一輛馬車停在衆人面前,面色紅潤的林師德掀開障塵,踩着木墩下了馬車。

陳佑當即上前一步,長揖道:“參見林使君。”

身後諸人齊聲道:“參見林使君。”

林師德一怔,隨即哈哈笑着快步向前,扶住陳佑之後朗聲道:“陳少尹不必多禮!”

當初劉明一直稱呼陳佑爲“陳詹事”,既是尊重,也是在提醒陳佑,讓他少管河南府的事情。而現在林師德稱呼陳佑爲“陳少尹”,卻是在明確主次關係。

陳佑聽了之後,臉上帶着笑容寒暄,心裡卻在感嘆事前的準備沒有白費。

兩人寒暄一陣,陳佑宣佈今晚會有接風宴,讓大家先散去,之後便請林師德回府衙細談。

新的知府來了,除了府衙裡的官員,河南、洛陽兩縣的令、丞、簿、尉也得一齊跟着去府衙。

在正堂坐下,陳佑向林師德一一介紹諸人。

兩個月前還是他在聽劉明的介紹,兩個月後就變成了他向林師德介紹,不得不說感嘆一聲事無常。

只不過相同的是,當初陳佑是少尹,現在依然是少尹。

一如兩個月前,介紹諸官的環節波瀾不興地過去了,除了林師德十分細緻地問了問諸曹司最近的工作外,沒有任何變故發生。

諸官退去,陳佑引着林師德來到新整理好的書廳。

書廳內原本帶有劉明風格的裝飾全部都換掉了,現在的知府書廳,就跟陳佑剛來時的少尹書廳一般空曠寬敞。

叫來專門負責林師德的僕役認臉之後,兩人分了主賓坐下,一人手裡端着一碗熱湯小口啜着。

林師德在考慮該從哪個方面入手談話,而陳佑則回憶着林師德的資料,結合現在短暫的接觸,對之前的判斷做出修改。

林師德是正統的文人說他正統,是因爲他當年是考中進士之後才踏入官場的,之後成了偏遠之地的縣令。

也是他運氣好,幾經調動之後入了石敬瑭的幕中。

即便才能不怎麼樣,但勝在勤勉可靠,石晉篡唐之後先後主持吏部、戶部。

趙鴻運稱帝的時候他剛任三司使沒多久,立馬就被踢到兵部去了——有樞密院在,兵部可以說是最可有可無的一個部門了。

總之,從林師德的經歷來看,他人比較穩重,穩重就意味着不會輕易動手,也就是說,陳佑想坑他比較困難。

想到這裡,陳佑暗自嘆息一聲。

正想着,林師德突然開口了:“陳少尹,據說河南府已經開始變動稅制了,你能給我仔細介紹一下嗎?”

這個問題十分正常,但也表明他似乎對稅制感興趣,陳佑頓時警惕起來。

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