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

“齊先生倒是風趣!”

“廣安見識之廣也是叫某心折。”

福運酒樓,套着厚重大衣的齊醒、周弘順有說有笑地並肩走出。

不知什麼時候起,黃世俊竟然又和寧王有了交集!

行了幾步,兩人在街口停了下來。

周弘順拱手誠懇道:“既然如此,築城度支之事,還望黃副使多多費心。”

齊醒亦回禮道:“還請廣安轉告府尹,此等大事,我家副使定盡心辦妥。”

說完這句話擡起頭來,卻不由目光一凝,遠處似乎有一個熟悉的身影!

正思索間,突然聽到周弘順提高音量喊了一聲:“齊先生?”

“啊?”他這纔回過神來,露出一絲歉意的笑容道:“廣安說甚?”

周弘順滿是疑惑地朝他之前目光投注處看了一眼,這才道:“晚生卻是突然想起來大尹尚有一事吩咐我去辦,不得不向先生告罪。”

“無妨。”齊醒含笑道,“既如此,便就此別過!”

“齊先生慢走。”

齊醒走了幾步,扭頭一看,正看到周弘順朝他之前所看的方向快步行去。

見此情景,他的神情漸漸嚴肅起來,在原地站了一會兒,加快腳步往黃宅趕。

周弘順在這一片轉了一圈,愣是沒發現什麼可疑的人物。

換句話說,在他看來,這街面上所有的行人看起來都很可疑。

回到開封府衙,他立刻來到寧王辦公的書廳。

見他如此火急火燎,寧王不免奇道:“廣安可是有什麼急事?”

“啓稟大尹,我今日邀那三司黃副使的幕友齊醒商議築城錢糧之事。”

他還沒說完,寧王便問道:“可是那黃世俊有難處?”

“非也。”周弘順搖頭道,“錢糧之事已經談妥,只是在街面上發生了一件事。”

頓了一下,他才接着道:“那齊醒彷彿看到了什麼,但我看去之時卻沒有什麼異常。”

聽了這話,寧王皺起眉頭,沉思不語。

周弘順則一刻不停地說出自己的猜測:“某以爲,若是稀奇事物,那齊醒想必會告知我一聲。既然沒說,那就是看到熟人了,或許還是此時不適合相認的熟人!”

“你是說,”寧王斟酌着用詞,“可能是其江陵故交?”

“正是!”

周弘順眼中閃爍着莫明的神彩,來回踱了幾步,捋順思路之後繼續道:“除非之前便有敵意,否則不可能不上去打個招呼。而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那就是說此人這時候不應該出現在開封!”

“齊醒,黃世俊,江陵故人......”

寧王低頭暗自盤算一番,突然擡起頭,目光灼灼地看向周弘順,一字一頓道:“陳佑!”

“不錯!正是此時應該在錦官府的秦王司馬陳佑!”

周弘順停下步子,十分嚴肅地說道:“陳佑身爲秦王司馬,不得詔令便隱匿行跡回到汴京,其心叵測,其行可誅!”

這話一出口,寧王呼吸一頓。

說的是陳佑,但若真的抓住了陳佑,他背後的秦王還想撇清干係麼?

你秦王在君父臥病之時暗中派自己的司馬回京,莫不是想叛變?

想到這裡,寧王呼吸急促起來。

只是他心中還有些不確定:“若這一番猜測是錯的呢?”

“大尹只需命令府縣衙役排查可疑之人便可,便是猜測成空,也能借此整頓一番城內治安,將開封城內控制得更爲緊密。”

沉吟一陣,寧王點頭道:“廣安所言有理。”

當天晚上,陳佑趁着夜色來到趙普住處。

剛一進門便開口道:“則平,我們得出城!”

“什麼!”趙普低呼一聲,藉着月光看到陳佑面色凝重,便知其不是在開玩笑。

當下也嚴肅起來:“可是出了什麼事了?”

陳佑微微頷首:“我收到消息,開封府準備搜查城內可疑之人。”

這消息自然是在開封府衙**職的張昭傳來的。

趙普沉默一陣,開口問道:“可是我等被發現了?”

“不確定。”陳佑轉頭看向門外,“明日便分批出城,有事再進來。”

“不妥。”

沒想到趙普有不同意見,陳佑詫異地看向他,只聽他接着道:“如果我等住在城外,那就意味着要多次進出城門,更容易被發現。”

考慮一會兒,陳佑道:“共有十一座城門,如若多繞點路,想來城門官不至於記得。在城中容易被甕中捉鱉,我等倒無妨,只怕連累了大帥。”【1】

好一會兒趙普才點頭道:“也罷,便聽你的。”

十月二十四,籠罩開封城整整三天的烏雲終於散去,陽光普照,萬民皆安。

靠近大相國寺的一處成衣鋪中,盧府二娘子盧雲華在婢女的陪同下挑選衣裳。

其實盧府本就有裁縫,之所以來此處挑選成衣,實際上是爲了順路給陳佑傳遞消息。

這幾天汴梁城內衙役橫行,連帶着盧府、秦王府周邊也多了不少陌生之人。

謹慎起見,盧家人現在不直接同陳佑接觸。如果有消息要通知,都是寫在紙條上,藉着出來辦事的幌子,路過陳佑之前住處時悄悄扔進去。

陳佑每天不定時地到院中查看,但有發現也是閱後即焚,從不外帶。

而趙普和童謠的聯絡,也自有一番手段。

“就這些吧,綠蘿結賬。”眼看在這鋪子中耗了一刻多鐘,盧雲華便吩咐婢女結賬。

付了錢,店鋪中一個粗使女工將兩套冬裙抱到停在店外的馬車中。

待主僕二人上了車,數名家兵護着馬車緩緩向北行去。

離此處不遠的一處酒樓內,開封府尹、寧王趙元興看着街面上三三兩兩的衙役,頭也不回地問道:“此次可有把握?”

“大尹放心。”站在他身後的周弘順一臉自信,“這幾日我發現盧家在城內行動,必定要經過通利、宣平二坊,故而我判斷那陳佑一定是藏身在這兩坊之間。且這次行動乃是驟然通知,即便衙役中有其眼線,此時也來不及通知。”

趙元興點點頭,回到座位上閉目養神。

另一邊,一身農夫打扮的陳佑自曹門入城,緩緩向宣平坊小院處走去。

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