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

楊雲楓率着楊府的一干人等,紛紛走到楊府門前,令肖德貴開門,隨即走進來一衆人,其中爲首的是個中年太監,身材肥胖,兩頰的贅肉微微下墜,一雙濃眉格外的顯眼,只是那一雙三角眼睛將此人的心思也完全掩蓋,顯得格外的城府,讓人摸不透,只見他進門後,瞥了一眼楊雲楓,這才從身後的小監手中拿過聖旨,高聲道:“聖旨到,楊釗接旨”

楊雲楓聞言只好與宗露等人紛紛下跪在門口,附身叩首道:“草民楊雲楓接旨”心中卻在道:“老子楊雲楓聽着呢”

那中年太監輕咳了兩聲,這才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洛陽才子楊雲楓才思敏捷,聰穎過人,詩絕天下,曲驚四座,現令楊雲楓立刻進宮面聖,欽此”

楊雲楓與宗露等人立刻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後,楊雲楓高舉雙手,那中年太監將聖旨交給楊雲楓之後,這才道:“楊大才子,還不起來”

楊雲楓立刻起身,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遞給中年太監道:“有勞公公,小小意思請公公飲茶,不成敬意”

那中年太監看了一眼楊雲楓手中的銀子,立刻推了回來,道:“楊大才子太客氣了,咱家不敢受此重禮,楊公子還是快請吧,轎子都在外面候着了”

楊雲楓見他不肯收銀子,也看不出他臉色的變化,更不知道他是不是嫌少,心下一陣猶豫,立刻拱手道:“還爲請教公公大名”

那中年太監瞥了一眼楊雲楓後,立刻轉身出了楊府,似乎根本沒聽到楊雲楓的話,楊雲楓見狀暗罵道:“你個閹狗,拽個球”

中年太監身後的一個小監立刻走到楊雲楓面前,向着楊雲楓擠眉弄眼地低聲道:“連皇上面前的司禮監太監,右監門衛將軍,內侍省知事,高力士高公公你都不認識”

楊雲楓本來見高力士那架勢,基本已經猜到了,不過未敢肯定,如今聽小監如此一說,立刻做出恍然驚恐狀,連忙上前拱手道:“原來是高公公,草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哪”

高力士這時轉身看了楊雲楓一眼,臉色明顯比剛纔好看了點,微微一笑,這才伸手道:“楊公子,請吧”

楊雲楓拱了拱手,示意宗露等回去,自己立刻上了轎子隨着高力士等人一同向長安的東北方向的大明宮而去,楊雲楓坐在轎中,這時靜下心來,暗道:“李隆基這會讓我進宮,究竟是什麼意思莫非只是欣賞老子的才華不成”

楊雲楓自知一會進宮後,自然就有分曉,這時掀開轎簾,看着路道一側看着轎子的百姓,這時見一個酒樓裡走出一個少婦打扮的女子,一身的羅裙,豐滿的身材,只見其一雙美目瞥了自己的轎子一眼,隨即立刻捂着嘴,一副驚訝之狀,隨即指着自己這邊叫道:“釗弟”

楊雲楓見狀心中奇怪,而那女子一直在路道旁跟着自己的轎子跑來,那豐滿的上圍在顛簸中,不斷地顫動,楊雲楓心中着實奇怪,這個少婦叫自己“釗弟”,看來是認識的人,但是自己爲何一點印象都沒有,仔細再看去,卻見那女子長的也是頗有姿色,身材豐滿不說,皮膚也格外的細化光嫩,但自己依然還是全無印象,這時立刻叫道:“停轎”

待轎子停下,楊雲楓立刻上前對前方轎子中的高力士拱手道:“高公公,楊某遇到一個熟人,上去洽談兩句就好”

高力士白了楊雲楓一眼,陰陽怪氣的道:“我說楊公子,你這可是進宮面聖,你當是菜市口趕集哪”

楊雲楓連忙又拱手道:“請公公見諒,一個失散多年的朋友,如果不去相認,且不是哪年才能再遇上,只是說幾句話,片刻便好”

高力士這時沒聲好氣的道:“去吧,去吧,反正皇上要是怪罪了,也怪罪不到咱家的頭上”

楊雲楓心中早將高力士渾身上下都罵了個遍,嘴上卻是連連道謝,連忙走到路道一旁,這時那少婦一把抓住楊雲楓的手,笑道:“釗弟,果真是你啊”

楊雲楓未近其身,先聞到一股濃烈的香粉味,這時見少婦這般叫自己,還這般的拉着自己,顯然是真認識自己,而且還應該相當的熟悉,這時仔細的再看這少婦,卻見眼前的女子雖然已是少婦打扮,不過年紀也尚輕,最多也不過二十四五的模樣,而且相貌娟秀,身上的衣料也不是普通質地,楊雲楓滿臉的詫異,還是沒有印象。全文字無彈窗小說網[]

這時只見那少婦笑道:“釗弟,你當真認不出姐姐了我是玉環的大姐玉瓊啊”

楊雲楓這時心中一凜,是着實的一凜,這個名字楊雲楓倒是不太清楚,不過她自稱是楊玉環的大姐,那麼此人就應該是玄宗時期有名的三夫人之一的韓國夫人楊大姐了,楊雲楓連忙拱手道:“原來是玉瓊姐,真是失禮了”

楊玉瓊這時仔細地看了一番楊雲楓,隨即嘖了嘖舌頭,道:“果真是不一樣了,釗弟,你與以前可是大大的不同了”

楊雲楓雖然很想與楊玉瓊“敘敘舊”,但是眼前還有急事,立刻拱手道:“玉瓊姐你此刻住在何處雲楓此刻還要進宮面聖,待雲楓出宮後再專程去叨嘮一番”

楊玉瓊聽楊雲楓要進宮面聖,臉色微微一變,隨即又嘖起了舌頭,嘴上還是那句“果真是與以前不盡相同了”說着還是伸手握住楊雲楓的手。

楊雲楓從楊玉瓊的舉止中,感覺到自己以前的身份楊釗與這個少婦的關係有點不尋常,見楊玉瓊沒有回答自己的問題,立刻看了一下路邊,見有一間叫萬盛樓的酒樓,立刻道:“雲楓先告辭了,明日午時,萬盛樓再聚”說着縮回了手,拱手告辭上轎。

楊玉瓊這時看着楊雲楓的轎子遠去後,依然還站在原地張望着,待楊雲楓的轎子消失在大街之上後,這才喃喃道:“釗弟真是越來越秀氣了,我早就說過他會出人頭地了”說着轉頭看了一眼路旁的萬盛樓,想着楊雲楓剛纔臨走時的約會。

這時不遠處跑來一個年約三十,儒生打扮的男子,氣喘吁吁地道:“娘子,你看到什麼熟人了跑的這般快,爲夫都快”

楊玉瓊沒等那男子說完,立刻白了他一眼,只見他彎着腰氣喘吁吁,滿額冷汗的模樣,啐道:“沒用的東西,跑這幾步路就喘成這樣”說着將手中的絹帕一甩,轉身離去,那儒生臉色一動,也盯着遠處看了一會,這才隨着楊玉瓊身後而去。

楊雲楓的轎子一直路過長安城內坐北朝南的太極宮,隨即出了北門,直去大明宮,楊雲楓這時掀開轎簾向前看去,只見不遠處的宮殿城門,壯麗、輝煌、肅穆、高大,楊雲楓這時想到,就是眼前的這個宮殿,動用了大唐數以幾十萬計的民工,耗費了大唐十五個州一年的稅賦,還停發了長安與各地官員一年的俸祿這才建成了宮殿,從一方面也證明了大唐的富足,而令一方面也顯示了皇家生活的奢侈。路道兩旁站着執戟士兵,都是一身的鎧甲,矗立不動,楊雲楓見狀心中是又興奮,又有點沒底,俗話說一如鴻門深似海,自己這進宮,也許就是永遠不能回頭了。

楊雲楓正想着,衆人已經到了宮殿城門前,楊雲楓這時走下轎子,擡頭看着威武卻不華,完全彰顯大唐威嚴氣派的城門上刻着“丹鳳門”三個大字,心中一陣感慨,這座在後世已經不得再見真顏的宮殿,自己今日即將有幸一觀了。

這時卻聽前方下轎的高力士衝着楊雲楓道:“楊公子,請吧”高力士那看楊雲楓的眼神,就好比後世的大都會的市民,見到了剛進城的民工一樣,滿眼都是不屑與譏諷。

楊雲楓看在眼裡,卻沒往心裡去,徑自走向了丹鳳門前,卻聽高力士冷聲道:“楊公子,那是你可以走的嘛那可是入朝上殿的大臣,或者是皇上出宮時走的,你是什麼官銜幾品哪”

楊雲楓聞言一愕,看向高力士,只見高力士走向一旁的偏門,對楊雲楓道:“這邊走吧”

楊雲楓這時又看了看一旁的丹鳳門,想到高力士剛纔言語的譏諷之意,心中冷笑道:“這個門遲早也會爲老子而開,老子不但要天天走,還要走在最前端”想着走向高力士,立刻拱手道:“草民初來乍到,不懂規矩,倒是叫高公公見笑了”

高力士悶哼一聲,冷笑道:“你在咱家面前不懂規矩到也罷了,若是到了皇上面前,還是如此不知進退的話,只怕這腦袋就掉了一半了”

楊雲楓從見高力士開始就一直忍着高力士對自己的陰陽怪氣,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裡得罪了這隻閹狗了,滿心的奇怪,但是如今這情勢也只能暫且強忍下去,跟着高力士進了城門的側門。

剛進城門,就看到一片空曠之極的廣場,遠遠可以看到一座巍峨的宮殿,光是遠看就足以讓楊雲楓震撼了,高力士這時又對楊雲楓道:“我說楊公子,你真當着是來參觀了皇上可是等着你呢”

楊雲楓聞言連忙拱手致歉,跟着高力士一直向那宮殿走去,待走近之時,這纔看清那宮殿的全貌,巍峨的殿堂坐落在三層大臺上,東西兩側如同巨鳥的翅膀一般,飛揚的是高達的闕樓,楊雲楓這時想到了一首描寫大明宮的詩詞,“敬而遠之,騫龍首爾張鳳翼,退而瞻之,岌樹顛而簇雲霧,仰觀玉座,若在霄漢”實在是再貼切也不過了,宮殿的匾額上刻寫着“含元殿”三個大字。

高力士這時又叫了楊雲楓一聲,楊雲楓這才立刻跟着高力士,饒過了含元殿的一側,有一個偏門,進入後,又路過了宣政殿,走過側門便是紫宸殿,高力士一直領着楊雲楓到了宮殿前,這才讓楊雲楓在殿外恭候,自己則是從側門進了紫宸殿中。

楊雲楓這時轉頭看向宮殿前兩旁的守衛,又轉頭看了一眼遠處,只見整個長安城都盡收在眼底,心中一陣唏噓之時,卻聽殿內這時傳來了高力士的聲音,扯着嗓子叫道:“宣楊釗楊雲楓進殿”

楊雲楓聞言連忙向宮殿大門走去,豈知一旁的侍衛立刻攬住了他,讓其高舉雙手,隨即一人上前仔細的在楊雲楓身上摸了一遍,楊雲楓不禁皺眉暗道:“靠,這是搞什麼東東,老子和李隆基那老小子又沒仇,而且還沒活夠呢,不會傻到要去刺殺他”

檢查完畢之後,楊雲楓這才進了宮殿,學着電視上那些常演的情景,低着頭一直走到上殿前,這才停步,擡頭看了一眼上殿坐着的一人,只見其穿着一身明黃的龍袍,身材略顯魁梧,頭花鬍鬚都已經有些花白,眼角上挑,威嚴十足,一雙虎目也正在打量着自己,楊雲楓料想此人就是李隆基了,立刻跪倒在地,高呼道:“草民楊雲楓見過吾皇陛下”

卻聽李隆基沉聲道:“平身吧”

楊雲楓立刻起身,自從來了這個時代,已經跪的快麻木了,起身後這時才見宮殿的兩側還個站着兩人,正是李澄與李穎,李穎則是換回了女妝,顯得格外的雍容華貴,一雙眼睛此時也正盯着楊雲楓看。

卻聽李隆基這時仔細地打量了一番楊雲楓後,這才道:“楊雲楓,朕在長安就久聞你在洛陽的事蹟了,朕聽聞你曾在元宵之時,唱了一曲水調歌頭的曲子,不但詞句美妙絕倫,就連曲子也是委婉動人,朕已經命樂工專門譜了曲子,今日你來了,正好讓他們演奏一下,你來點評一下”

楊雲楓聞言心中連連暗罵道:“你個老小子還真是玩物喪志啊,你早些年的那些鬥志都哪去了好好一個大唐眼見就要走下坡路了,你個老小子還天天沉迷於這些東西”口上卻連道:“草民不敢在皇上面前造次”

李隆基哈哈一笑,道:“不必過謙了,朕知道你在蒲州與洛陽的所有事蹟,你本也不是這般人物,在朕面前也不必如此拘謹,朕看了李澄專程從洛陽送來的雲楓週刊,上面連載的西遊記寫的很是生動有趣,不想楊雲楓你除了詩曲雙絕之外,還能寫的一手好故事,玄奘大師若是還在世,只怕看完楊雲楓你寫的西遊記,都要大讚幾句啊”

楊雲楓見李隆基看過雲楓週刊,不說自己在週刊上寫的那些實事新聞,倒是隻對西遊記情有獨鍾,基本也明白了此刻的李隆基就和大唐這個千古盛世一樣,都已經步入了垂年了。

想至此,楊雲楓連忙拱手道:“皇上謬讚了,那不過是草民隨性執筆,自娛娛人的劣作罷了”

李隆基這時點了點頭,笑道:“嗯,論文筆的話,是有欠火候,不能與一些大家相提並論,但是朕卻以爲,這篇西遊記的筆鋒雖然不夠華麗,但卻是更貼近生活,從你的詩詞看來,朕知道你是胸懷大才之人,而你偏偏放棄一貫普及的華麗文風,而是採取這種新型的文筆來書寫故事,也算是首創,古今只怕也只有你楊雲楓一人了,朕認爲這是你故意如此爲之,不知可否說錯”

楊雲楓暗道:“老子是壓根不懂八股文,也不會寫什麼文言文那些文縐縐的句子罷了,你如此擡舉老子,還真是叫老子爲難啊”不過他也明白,自古在皇帝面前是不能直接搏了他萬歲的龍顏,更何況唐太宗千古也只出其一,李隆基也絕對不會有李世民的氣量,口上只能道:“皇上英明”

李隆基這時轉頭看向高力士,高力士立刻會意,拍了拍手,宮殿一側早就準備好的樂師們,立刻奏起了樂曲,李隆基這時對楊雲楓道:“賜座”

楊雲楓連忙謝恩,再轉首之時,這才注意到一旁的李澄與李穎,此時正都盯着自己看,兩人落座後,楊雲楓則是選擇了尾座而鞠,坐在李澄的下首之處。

一旁的宮婢給李澄與楊雲楓都斟滿了酒,李隆基這時接過高力士遞過來的酒杯,握在手中,卻也不飲,轉頭對楊雲楓道:“楊雲楓,你聽聽這首水調歌頭譜的如何”

楊雲楓剛纔滿肚心思,還真沒仔細聽,這時細細一聽,還真有點後世但願人長久的曲韻,連忙道:“韻味十足,委婉絕妙,已經完全超越了草民的本意了”

楊雲楓本來就是一番客氣話,卻博得李隆基龍顏大悅,哈哈笑道:“楊雲楓,你可知這曲子是何人所譜寫”

楊雲楓見李隆基興奮的那個勁頭,暗道:“不會是你老小子吧”隨即想到,這李唐皇室,自來就有這方面的才華,李治就曾經做了一首曲子,至今傳唱,李隆基也是酷愛音律之人,做出一首曲子也不奇怪,更何況這曲韻本就由楊雲楓先哼唱過了,再譜寫出來本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楊雲楓連忙拱手道:“草民耳拙,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李隆基又是哈哈一笑,這才站起身來,笑道:“大家就有點過了,這曲子便是朕作的,不過做這曲子之時,朕還真是請了一位音律大師從旁指點了,便是李龜年了”

楊雲楓聞言暗道,果不其然,不過聽到了李龜年的名號,楊雲楓不禁心中還是一動。

第五卷【南詔撫】 【第5?12章】羊苴咩城第七卷【遼東行】 【第8?27章】戰火遼城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六卷【廢立興】 【第6?07章】強行拜師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七卷【遼東行】 【第8?15章】宮殿踐行第三卷【長安曲】 【第3?11章】夜道遇襲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第二卷【洛陽賦】 【第2?38章】仕從豐王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五卷【南詔撫】 【第5?13章】三喜之名第一卷【蒲州起】 【第1?04章】第一桶金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六卷【廢立興】 【第6?21章】再臨崔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南北割據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6章】借酒澆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刺客行動第七卷【遼東行】 【第8?09章】蛇蠍心腸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二卷【洛陽賦】 【第2?28章】酒席之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8?09章】蛇蠍心腸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七卷【遼東行】 【第7?06章】山海關外第六卷【廢立興】 【第6?23章】金屋藏嬌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七卷【遼東行】 【第7?10章】遼城一霸第七卷【遼東行】 【第9?09章】皇室恥辱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8?52章】再往丹東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便宜老爹第五卷【南詔撫】 【第5?30章】重回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六卷【廢立興】 【第6?41章】喪心病狂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四卷【蜀道難】 【第4?27章】出其不意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二卷【洛陽賦】 【第2?01章】東都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七卷【遼東行】 【第8?30章】酒精作用第六卷【廢立興】 【第6?06章】再遇張旭第五卷【南詔撫】 【第5?24章】重重遇險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奇貨可居第四卷【蜀道難】 【第4?01章】欽差出巡第七卷【遼東行】 【第8?10章】深謀遠慮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七卷【遼東行】 【第7?33章】再回遼城第七卷【遼東行】 【第7?11章】懲惡揚善第七卷【遼東行】 【第7?31章】開設酒廠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七卷【遼東行】 【第7?25章】康阿犖山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37章】狐臭之謎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真愛之辯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一卷【蒲州起】 【第1?02章】鮮于仲通第六卷【廢立興】 【第6?23章】金屋藏嬌第六卷【廢立興】 【第6?24章】兩女之爭第六卷【廢立興】 【第6?13章】招爲駙馬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四卷【蜀道難】 【第4?06章】面臨刺客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9?02章】宮廷詭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二卷【洛陽賦】 【第2?34章】乘機要挾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一卷【蒲州起】 【第1?06章】劍客李白第六卷【廢立興】 【第6?08章】替友牽線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酒樓小別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