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洛陽賦】 【第2?39章】水道遇伏

李澄與李穎、楊雲楓三人各坐一輛馬車,一行兩百餘人的侍衛護送着三人一直向西而去,楊雲楓坐在馬車中掀開窗簾,看着偌大的洛陽城在眼簾中逐漸變得模糊不清,再逐漸的消失不見,突然想到了幾個月前,自己來洛陽的情形,那時候剛剛入冬,來往於洛陽大道上的商旅絡繹不絕,如今已經是春末了,大道之上的行人更甚從前,路道兩道的野花芳香撲鼻,但是楊雲楓心中卻沒有因此而暢快,反而多了一絲的失落。

在洛陽這幾個月來,可以說自己是毫無建樹,除了娶了一房媳婦,開了一個雲楓社的報社,籠絡了趙雲龍與覃毅,鬥倒了洛陽令唐天,也讓從蒲州逃至洛陽的唐傲、唐長峰父子在此落網了,這些楊雲楓其實都不放在心上,最讓他開心的是在洛陽除了李白,還結識了杜甫、張旭、高適與裴旻,而那時整日醉生夢死的生活,只怕去了長安之後,不會再出現了,一旦步入宦海,只怕爾後的日子就是整日的爾虞我詐了。

羅冬林見楊雲楓滿臉的憂慮,心中好奇,卻有不敢相問,在他心中楊雲楓能得到豐王的賞識,那是上輩子積德出來的造化,開心都來不及,哪來這麼多的煩惱不過自從他跟着楊雲楓從蒲州來到洛陽,又到現在離開洛陽去長安,他也清楚的意識到,如今眼前的這個楊雲楓,的確已經不再是自己在蒲州認識的那個楊釗了。

幾個月過去了,黃河的防汛工程也早就完成了,出了洛陽不久,就到了黃河口,滾滾的黃河之水,讓楊雲楓再次想起了與李白在蒲州相識,自己如何與李白共譜將進酒的經過,口中一聲唏噓,卻見李穎這時從馬車中走出,口上喃喃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楊雲楓被羅冬林扶着出了馬車,只見李穎此時已經換上了一身的男裝,格外的英俊,李穎這時轉頭看向楊雲楓,衝着楊雲楓莞爾一笑,使得楊雲楓又想起了與李穎在洛陽相識的經過,心中卻暗罵自己道:“楊雲楓啊楊雲楓,你若是再如此的多愁善感,去了長安將如何立足忘掉這一切吧,從此以後,你將不再是原來的你了”

李穎這時走到楊雲楓的身旁,看着滾滾河水,聽着隆隆奔騰響聲,對楊雲楓道:“雲楓兄與太白先生的這一闕將進酒,只怕小妹日後見到黃河,就會唱起啊”楊雲楓苦苦一笑,沒有說話,這時見李澄從馬車上跳下,一羣侍衛跟在身後,另一幫侍衛則是去了碼頭,等待着早就準備好的官船靠岸。

李澄看了一眼李穎與楊雲楓,隨即吩咐了身後的侍衛幾句後,這才走了過來,對楊雲楓道:“楊公子,待到了長安後,本王派人帶你在長安遊玩幾日”說着看了李穎一眼後,立刻笑道:“也無需本王派人了,皇姐反正無事,到時候可爲楊公子嚮導”

李穎聞言臉上泛紅,沒有說話,卻聽楊雲楓拱手道:“多謝豐王殿下了,楊雲楓對什麼旅遊景點沒有什麼興趣,倒是惦記着長安的美酒呢到時候還請豐王殿下不要吝嗇,要帶着楊某嚐遍坊間美酒纔是”

李澄聞言哈哈一笑,道:“本王倒是忘了,楊公子也是醉八仙其中之一,哈哈,一定一定,不過我皇姐也是酒中之徒,雖然酒量定不如楊公子好,不過相信能與楊公子你同飲千杯”

楊雲楓聽李澄不時在自己面前提及李穎,心中依然明瞭,難道會讓自己先送家眷去長安,原來是別有用意,淡淡一笑,衝着李穎拱手道:“原來公主殿下也是酒中巾幗啊,到時一定討教”

正在此時官船已經靠岸,一行人立刻上了船,開船之時,已近黃昏,血紅的夕陽,餘輝灑落在黃河之上,泛黃的河水頓時猶如變成了一河的血水,格外的鮮豔,楊雲楓看在眼裡,心中一陣唏噓,暗道這是否暗示自己的長安之路,將是腥風血雨

安排好了房間,楊雲楓簡單了休息了一番後,被下人叫出用晚膳,晚膳設在了船頭,席間只有楊雲楓、李澄與李穎三人,羅冬林站在楊雲楓一旁伺候,如今已經是明月初上,春風雖然和煦,但是畢竟還有一些陰寒,夾雜着黃河水奔騰之聲,說來也是另一番意境。

李穎這時擡頭看着明月,對楊雲楓道:“如此佳夜,雲楓兄不如作詩一首,助助酒興如何”

李澄立刻拍手笑道:“妙哉妙哉,自從在洛陽元宵節後,就再也沒聽過楊公子佳作了,皇姐不提,本王都快忘記了”

楊雲楓不禁汗顏,心道:“別說你們了,老子自己都快忘記了”不過如今李穎卻突然又要自己作詩,自己心中所會的詩詞有限,即便是剽竊,也有山窮水盡之日啊,不過如果推辭,定然也叫李澄、李穎兩人懷疑,心中正着急時,一陣威風吹過,倒也真是讓楊雲楓想起了一首詩來,立刻站起身來,裝模作樣,仰視天上星月,頗有幾分古代才子的樣子。

李澄與李穎這時盯着楊雲楓看,滿眼的期待,特別是李穎,眼神之中除了期待,還有一股特殊的意思在其中,此刻見楊雲楓風度翩翩,傲然而立,那銀灰的月光灑在楊雲楓的身上,李穎心中竟然莫名的一酸,眼前這個男子如今已經是她最要好的朋友的丈夫了,而偏偏自己對他始終不能忘懷。

卻在這時,只聽楊雲楓道:“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李澄聽完立刻拍手稱好,李穎卻是回味無窮道:“黃河濁浪排空,彷彿銀河倒瀉,驚濤駭浪震懾人心。但在雲楓兄看來,這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這種反襯手法的運用,更加突出了雲楓兄對人生的深刻領悟,揭示了社會生活中人情險惡的一面莫非雲楓兄你對洛陽一事至今還是念念不忘”

楊雲楓心中暗道:“只是因爲老子會的詩詞有限,今日又在黃河之上,自然要想一首與黃河有關的詩詞了,這首清朝宋琬的渡黃河就這麼隨口而出了”不過若是論心境的話,這洛陽一事,楊雲楓還真沒去在意,恰恰是爲去長安而擔心,這首詩本就是說人情比黃河更險,而長安作爲大唐的政治中心,自然也會比洛陽更加兇險了。如此無意間剽竊的這首詩,加上今日黃昏見到了滿河“血水”,是否都預示着自己的將來呢

李穎見楊雲楓沒有說話,這時端起兩隻酒杯,走到楊雲楓面前道:“雲楓兄,過去的事,就別念念不忘了,來,小妹敬雲楓兄一杯”

楊雲楓苦苦一笑,接過李穎手中的酒杯,一飲而盡,暗道:“任憑李穎如何聰明,也不能體會老子此刻的心情啊”

正在這時突然聽到有人叫道:“王爺、公主,身後有隻不明船隻,已經跟隨我們半日了,如今正向我們這邊靠攏”

李澄聞言立刻站起身來,走到船尾向前看去,藉着月光看去,的確見後面有隻船正在加速,不過因爲西上都是逆流,一直也沒有跟上。楊雲楓與李穎這時也放下酒杯,走到船尾看了一眼,李穎這時立刻對侍衛首領道:“你派人前去詢問情況”

侍衛首領立刻放下一隻小船,讓一個侍衛在上面,順流而下,不時已經到了那隻船上,那侍衛登上船後,與那船上之人交談了幾句後,立刻又回了小船,拉着系這官船與小船上的繩子,回到了官船,對李澄彙報道:“王爺,那船家說他們只是普通的商船,是去蒲州辦貨的,小人也查探了一下,並無發現”

李澄聞言點了點頭,立刻道:“既然如此,爾等提高警惕就是了”說着又與李穎、楊雲楓回到了船頭,入席後對楊雲楓道:“楊公子真是高才,來,本王敬楊公子一杯”

楊雲楓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心中卻在想着跟在後面的那隻船,李穎看在眼中,立刻詢問道:“雲楓兄是否身體不適”

☢TTkan ☢CO

楊雲楓搖頭道:“多謝公主關心,楊某並無不適,不過楊某在想,這後面的貨船說是去蒲州辦貨的,而我們乘坐的是官船,一般的商賈百姓,遇到官差都會避之不及,而恰恰這隻貨船卻一直跟在我們後面,似有不妥”

李澄這時端起酒杯笑道:“這有何不妥水路一向沒有陸路太平,這商賈定然是見我們的官船在前,他擔心遇到水匪,所以跟在後面,求一個保障罷了”

楊雲楓見李澄說的也有道理,立刻笑道:“只怕是楊某多心了吧不過楊某知道,這黃河道上一直都有漕運,剛纔那貨船明顯不是漕幫的船隻,若是漕幫的船隻,他們長期在黃河水道漕運,早就打通了各路關節,又何必擔心什麼水匪如果不是漕幫船隻的話,就當真有古怪了”

李澄聞言眉頭一皺,立刻道:“既然如此,本王命人多加小心就是了”眼神中卻對楊雲楓透露出了一絲不屑,似乎在怪楊雲楓膽小怕事。

李穎看在眼裡,默不作聲,看了一眼楊雲楓後,這才端起酒杯,對楊雲楓道:“楊公子考慮周詳,小妹佩服之極,請”說着一飲而盡。

楊雲楓自然也看出了李澄的眼神,苦苦一笑,將酒中之物飲盡之後,心中卻更加擔心起自己的前程來,這李澄實在是一個凡夫俗子,而且似乎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只對李穎言聽計從,自己以後爲他做事,只怕也是多有磨難啊。

卻在這時又聽侍衛道:“王爺,前面有兩隻貨船擋道”

李澄聞言眉頭緊皺,站起身來,口中淬罵了一聲,立刻走至船頭看去,楊雲楓心中卻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立刻對李穎道:“公主,只怕事有蹊蹺,一會多加小心”

李穎見楊雲楓第一次如此關心自己,心中一暖,看着楊雲楓良久後,這才道:“多謝雲楓兄關心”

卻在這時突然船身一動,李穎一個踉蹌向前,手中酒杯撒了楊雲楓一身,人也立刻向前傾來,楊雲楓見狀,連忙伸手一把攬住李穎,道:“公主小心”隨即抱了李穎一個滿懷,自己也是往後一倒,李穎頓時壓在了楊雲楓的身上,楊雲楓腦袋在船板上一撞,頓時只感到眼前一晃,良久後才感覺自己手中柔軟,隨意捏了兩下,卻聽身上的李穎口中一陣咦吟,頓時明白了手中之物爲何,連忙縮手,扶起李穎,隨即拱手道:“冒犯公主,還請見諒”

李穎此時的臉早已經紅透,心中小鹿撲通亂跳,這時低下頭看向自己的胸口,立刻“啊“了一聲,隨即轉過身去,雖然李穎動作極快,楊雲楓依然還是看到了李穎胸口的衣領已經散開了,那一對活寶差點就呼之欲出了,剛纔自己手裡所抓正是此物。

楊雲楓雖然知道李穎對自己芳心暗許了,但是自己如此,在一般女子眼中定然認爲自己是乘機揩油的放浪之徒,卻不知道李穎此刻會如何想,如果她也是這般認爲,自己可就危險了。

楊雲楓正想着,卻聽不遠處一聲哀嚎,定睛看去,見卻是李澄剛纔摔倒在地,至今還未爬起,這時一旁的侍衛立刻上前扶起李澄,卻見李澄剛剛站定,立刻怒聲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時侍衛首領稟告道:“回稟王爺,岸邊的縴夫似乎出了問題”楊雲楓知道這逆流而上的官船,除了船隻本身有舵手,兩岸還有百十個縴夫。

李澄立刻怒道:“速度去查探怎麼回事”

楊雲楓這時心中一凜,想到之前身後的那隻貨船與剛纔侍衛稟告的前方兩隻貨船擋道的事,暗道不好,看來這時有人存心如此,只怕那岸邊的縴夫也是凶多吉少了。

楊雲楓剛剛想至此,就聽侍衛頭領彙報李澄道:“王王爺,縴夫全部不知去向了,剛纔的危險只怕也是因爲如此”

李穎前一刻還在想着與楊雲楓之間發生的事情,此刻聞言心中也是一凜,立刻整理好衣冠,轉身道:“看來我們遇伏了”

李澄聞言先是一驚,隨即怒聲道:“何人如此大膽,竟然伏擊本王他可知本王是什麼身份”

李穎這時立刻道:“既然是伏擊,多半是知道我等身份的”

楊雲楓這時也立刻上前對李澄拱手道:“公主所言極是,如今我們最重要的是做好準備,既然是伏擊,看來敵人也是早有準備了”

李澄此時雖然強定心神,但是臉上依然還是露出了一絲驚慌之色,楊雲楓看在眼裡,心中微嘆,這時轉頭,正好與李穎四目相接,卻見李穎立刻避開了自己的眼神,知道剛纔的事,李穎定然還是心有餘悸。

李澄這時問楊雲楓道:“既然對方是有備而來,我們應當如何處之”

楊雲楓沉吟了片刻,立刻對李澄道:“此刻應當立刻將所謂侍衛調集到船頭,名所有舵手停止手上工作,換上兵器,準備迎敵”楊雲楓知道官船的舵手大多數都是水兵出身。

李澄聞言心下一陣猶豫道:“如今是否應該立刻讓舵手,轉向回航”

楊雲楓立刻道:“王爺,如今我們已經腹背受敵,黃河水道險隘艱險,如此只怕對我等不利啊”

李穎這時也立刻道:“雲楓兄所言極是”隨即對侍衛統領道:“立刻按照楊公子說的做”

李澄此刻也是毫無主張,不過他向來對自己的這個皇姐格外的信服,見李穎相信楊雲楓,而且此刻只怕也只好如此了。

不時,所有的侍衛全部上了甲板,所有人都亮出了兵器,而舵手們也都上了甲板,操起了傢伙,如今無人掌舵,船隻立刻開始順流而下。

楊雲楓站在船頭看了一眼前方的兩隻貨船,正緊緊地跟在後面,眼見就要追上來了,而那兩隻貨船的甲板上也滿是人頭,人人都蒙着臉,手中都亮着兵器,楊雲楓立刻又去了船尾,見船身就要與那隻貨船相遇了,而那隻貨船也與前面的兩艘一般,盡是手握兵器的蒙面人,楊雲楓心中一動,立刻回到李澄與李穎身邊,道:“如今之計,應該讓人上岸去地方官府請求支援”

李穎立刻點頭道:“楊公子所言極是”立刻對其中兩個侍衛道:“你們深諳水性,此處水流不急,你們立刻上岸去報信求救”那兩個侍衛聞言立刻跳水而去。

李澄此時已經不再發表任何意見了,坐在一旁,滿臉的驚慌,李穎看在眼裡,搖了搖頭,這時問楊雲楓道:“楊公子,你可知對方來意”

楊雲楓搖了搖頭,道:“我見對方並非一般的水匪,而且身後那隻船是從碼頭就開始跟蹤了,只怕也知道公主與王爺的身份,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要動手,只怕這幕後之人的身份也定是來頭不小”

李穎立刻點頭道:“本宮也是如此想不過若是官場之人,只怕也無能敢如此大膽莫非”

楊雲楓這時看向遠處,眼神甚是陰寒,冷冷地道:“李林甫”

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一卷【蒲州起】 【第1?01章】千古一醉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三卷【長安曲】 【第3?12章】燙手山芋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五卷【南詔撫】 【第5?11章】郭女失蹤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六卷【廢立興】 【第6?13章】招爲駙馬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五卷【南詔撫】 【第5?17章】強勢作風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01章】再赴長安第一卷【蒲州起】 【第1?12章】當堂對質第一卷【蒲州起】 【第1?09章】欽差大人第五卷【南詔撫】 【第5?13章】三喜之名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七卷【遼東行】 【第7?31章】開設酒廠第四卷【蜀道難】 【第4?24章】審訊開始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四卷【蜀道難】 【第4?18章】雅州調兵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七卷【遼東行】 【第8?19章】登門拜訪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七卷【遼東行】 【第7?19章】酒館允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8?19章】登門拜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七卷【遼東行】 【第9?22章】安史之亂第三卷【長安曲】 【第3?16章】劍拔弩張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四卷【蜀道難】 【第4?08章】酒宴敲詐第一卷【蒲州起】 【第1?04章】第一桶金第七卷【遼東行】 【第7?31章】開設酒廠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五卷【南詔撫】 【第5?30章】重回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7?02章】趕赴薊州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武惠皇妃第四卷【蜀道難】 【第4?11章】過去爲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25章】康阿犖山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四卷【蜀道難】 【第4?38章】急中生智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六卷【廢立興】 【第6?12章】宮宴羣臣第四卷【蜀道難】 【第4?24章】審訊開始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七卷【遼東行】 【第7?10章】遼城一霸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9?02章】宮廷詭宴第四卷【蜀道難】 【第4?26章】吐蕃滋事第五卷【南詔撫】 【第5?30章】重回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五卷【南詔撫】 【第5?31章】夫人之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四卷【蜀道難】 【第4?37章】八閩才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7?33章】再回遼城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一卷【蒲州起】 【第1?01章】千古一醉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20章】栽贓嫁禍第七卷【遼東行】 【第9?09章】皇室恥辱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四卷【蜀道難】 【第4?09章】發財之道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七卷【遼東行】 【第9?07章】拜見岳父第五卷【南詔撫】 【第5?21章】情愛糾結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便宜老爹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六卷【廢立興】 【第6?13章】招爲駙馬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刺客行動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四卷【蜀道難】 【第4?20章】樹林受阻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28章】酒席之亂第四卷【蜀道難】 【第4?29章】訓練新軍第四卷【蜀道難】 【第4?26章】吐蕃滋事